11月25日,我有幸參加了集團公司組織的「京鐵講堂」在線培訓課程《鐵路員工壓力與情緒管理》培訓。課堂上,張鐵軍老師通過活潑多樣的授課方式,為我們傳授了壓力的來源、情感規律、面對恐懼的策略、危機幹預及人生三境界等多方面的知識。張鐵軍老師是北京醫童康精神心理診所首席心理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從事心理諮詢工作22年,目前擔任清河青少年活動中心心理學顧問工作。其主講的整個講座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十分吸引人並富有感染力,使我收益頗多。
1、看得開。當今社會很多壓力的問題都來自於太多的選擇,而每一次面對具體的決策問題特別是突發性問題、甚至可能對自己構成打擊和挫折的問題時,要能注意當時的情緒狀況,要提醒自己不為情緒左右,有不良情緒出現時要及時控制情緒,保持冷靜,以敏銳機智的頭腦化解壓力,解決問題。事後要及時總結反省,一方面分析壓力的特點和對自己的影響,在沒有管理好情緒以致壓力造成了較大的負面影響時,要著重提醒自己針對這種情緒下功夫,在實踐中鍛鍊自己管理這種不良情緒的能力,逐步提高,最終能夠駕馭自己的情緒。另一方面在自己保持了較好的情緒順利圓滿的解決了問題時,要總結成功經驗,使自己面對類似問題時更能遊刃有餘。
2、放得下。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一個人的煩惱就是你放不下內心的煩惱。別人過的好好的,我們卻因為自己內心的狹隘,痛苦的折磨自己!很多人容不下別人過的比自己好,容不得別人的工作比自己好,惡意誹謗者有之,故意破壞者有之,即害了別人也害了自己。所以說,放的下,心動不動也動,心靜動也不動。當然看的開並不是讓你放棄努力,失去上進心,而是要求我們在面對人的成績時,用平常心來對待,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自己的人生目的,臨淵羨魚不如退,一味的盯著別人的成績是完不成自己的工作的。
3、勤溝通。溝通不是你說得多么正確,而是你能否得到期望的信息回應,這取決於管理者的表達能力、親和力以及團隊建設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經常有管理者說:我事情都說的這麼明白了,他怎麼就是做不到、就是聽不懂呢?好像自己有天大的委屈,一切失誤都是因為員工執行力差、理解能力差帶來的,溝通的意義是對方的回應,得不到想要的回應時,不是對方的理解能力出了問題,而是管理者的表達能力出了問題。職工的受教育水平不同,理解能力也不同,作為一名管理人員,要學會用不同溝通方式來對待不同的職工,根據他們的理解能力和工作能力,用不同的溝通方式來與其交流,悟性強的職工,只需告訴他你的計劃,你就能得到一個你想要的結果;理解能力差的職工,你就必須要手把手的教會他如何去做,並且要不定時的對其進行監督指導。
總之,面對壓力,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積極的態度,開放的視野,保持樂觀的心態,經常對自身進行反思、認識、調整。張老師的課需要慢慢的將其融入到工作中,希望以後能得到更多這樣的學習機會,讓我們的思想得到進步,工作方式得到改善,工作效率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