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空自衛隊將首次改名 你知道叫啥?為啥?

2021-02-08 中文導報


中文導報訊 據《讀賣新聞》1月5日報導,日本政府正展開協調,欲將「航空自衛隊」改名為「航空宇宙自衛隊」。如果順利,最快將於2021年度實現更名。


報導稱,這將是1954年創設陸海空三自衛隊以來,首次更名。空自目前定員約4.7萬人,今後將節省出約3成人力來執行太空等新任務。此舉意在明確宇宙空間也是防衛領域的一部分,針對中國和俄羅斯在太空領域的武器研發活動,強化日本太空防衛能力。


日本政府在2018年底的內閣會議上制定了「防衛計劃大綱」,在太空領域規定「獲取優勢極其重要」。2019年9月17日,安倍首相在防衛省舉行的自衛隊高級幹部碰頭會上曾表示:「發展成為航空宇宙自衛隊也不是夢話。」日本政府將在2020年的秋季臨時國會上,提出自衛隊和防衛省相關法案修正案,核心是增加「宇宙」概念。


航空自衛隊將在本年度新編20人規模的「宇宙作戰隊」(暫定名),防衛省已經將新設「宇宙作戰隊」、購買監視和掌握外國對日本衛星進行電磁攻擊的裝置等相關費用共506億日元計入預算中。預計在2023年度擴充至120人並開始執行宇宙監視任務,2026年左右發射監視太空目標的衛星。


美國在2019年12月創立了「太空軍」。日本政府計劃同美國太空軍共享太空防衛相關信息,「航空自衛隊的改名,旨在加強同美國的協同」。



相關焦點

  • 日本航空自衛隊要改名「航空宇宙自衛隊」!都自衛到宇宙上去了,野心得有多大?
    日報導,日本政府已開始考慮將航空自衛隊更名為「航空宇宙自衛隊」,目的是加強外層空間的防禦能力,外層空間被定位為繼陸、海、空之後新的重要安全領域,日方計劃在今和5年(2024年)完成更名所需的法律修訂,如果改名,將是1954年空自成立以來首次更名。
  • 日本航空自衛隊變身「航空宇宙自衛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讀賣新聞》報導:日本政府正準備將「航空自衛隊」更名為「航空宇宙自衛隊」,最快將於2021年完成更名。2020年,航空自衛隊將先創立20人規模的「宇宙作戰隊(暫定名)」;自衛隊的首支「宇宙部隊」則計劃於2023年擴充至120人,開始執行宇宙監視任務。最終,日本將於2026年左右向太空發射衛星,監視可疑衛星等太空目標。不得不說,「宇宙作戰隊」,也只有日本人想的出來。不明情況的人看到這個名字,還以為日本人已經造出了「高達」,準備徵服星辰大海。
  • 一年對中國緊急起飛441次,日本航空自衛隊累趴下
    1月31日,日本防衛省宣布在衝繩那霸成立裝備有約20架F-15戰鬥機的新航空團。同一天,中國軍機首次通過靠近九州的對馬海峽,北上進入日本海上空。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新部署在衝繩的戰鬥機原本部署在九州,如今它們為「防範中國」南下時,卻遭遇「老家起火」的窘境。美國《防務新聞》2月1日稱,從南到北,日本航空自衛隊為應對中國軍機已「疲於奔命」。
  • 日本航空自衛隊首次遭遇中國空警500
    《亞洲防務評論》網站報導,日本公開了所拍攝到的中國最新型早期空中預警機照片,這是日本首次在空中遭遇這個新型號。
  • 你不知道的日本自衛隊:裝備很爛 挨打是家常便飯
    現役和退役自衛官口中的自衛隊是什麼樣子的呢?本文將採訪內容以座談錄的形式整理出來。問:說到自衛隊,我們想問問以武器為代表的裝備情況。A(陸上自衛隊校官):有關裝備的大問題是陸海空預算分配製度的僵硬化。自衛隊所必需的裝備是不斷變化的。對抗「中國威脅」的是海上自衛隊和航空自衛隊,陸上自衛隊能做的有限。
  • 日本航空自衛隊的窺視之眼
    本文為盤點日本軍用飛機系列的第Ⅲ篇/第 Ⅰ篇介紹日本航空自衛隊的288架戰鬥機/第Ⅱ篇介紹日本航空自衛隊的78架軍用運輸機/  EC-1是以C-1運輸機為基礎改裝而成的電子戰飛機。C-1運輸機由日本川崎重工製造,是供日本航空自衛隊使用的運輸機。上世紀70年代初期,日本運輸機的機體普遍面臨著過於老舊的問題,美國供應的C-46運輸機已不堪重負,當時日本自己生產的YS-11客機仍不具備改裝為軍用運輸機的潛力。因此,日本開始研發專用的C-1軍用運輸機。
  • 最後的「鬼怪」——日本航空自衛隊F-4EJ「鬼怪」Ⅱ戰鬥機結束戰鬥飛行
    「鬼怪」Ⅱ系列戰鬥機將徹底結束戰鬥飛行。冷戰時期,日本航空自衛隊以北方為重點空防作戰方向,戰鬥機主要承擔截擊蘇聯戰鬥機的作戰任務。20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先後從美國引進生產F-86F「佩刀」和F-104J兩種戰鬥機,前者解決了航空自衛隊戰鬥機的有無問題,後者使航空自衛隊首次擁有超音速戰鬥機,在截擊作戰中能夠快速抵達截擊點,對蘇聯高速戰機進行識別和攔截。
  • 二次元戰甲: 雜談自衛隊與acgn中的日本武裝力量
    在雜談日本武裝力量與ACGN之前,筆者將對自衛隊的歷史沿革和基本情況進行一番整理,以便於讀者能更好的理解。1954年5月到6月,《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正式通過,7月1日,保安廳改名為防衛廳,下設陸上幕僚監部、海上幕僚監部、航空幕僚監部,同日陸上、海上、航空自衛隊舉行了閱兵式與分列式,正式宣告成軍。值得一提的是,陸上自衛隊儘管努力切割其與舊日軍的關係,但依舊無法完全擺脫負面影響,其建立與發展都是在佔領軍強制性指令下被動進行的,弱勢程度直到今天也沒有改變。
  • 日本航空自衛隊PK中國空軍,誰的贏面更大?
    據《外交官》雜誌援引日本航空自衛隊統計數據顯示,在2019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間,日本航空自衛隊和中國空軍「隔空交手」的次數高達675次,比上一財年提升了8%。同樣在這一年內,日本攔截俄羅斯軍機的次數僅僅為343次。
  • 【百科TA說】日本搞航空自衛隊到底有什麼野心?(上)
    今年年初,對於中國軍機在釣魚島周圍活動日益常態化的形勢,日本防衛省調整了日本航空自衛隊緊急升空態勢,將此前應對每1架中國軍機的日方值班戰鬥機由
  • 日本航空自衛隊主力戰鬥機F-2的性能有多厲害
    提到日本航空自衛隊,我們知道,它實際上就是不折不扣的國家空軍。
  • 日本航空自衛隊戰機去年緊急起飛或超千次,7成應對中國
    綜合/觀察者網 梁福龍日本防衛省1月20日公布數據稱,為應對可能「侵犯領空」的外國飛機,航空自衛隊戰鬥機在去年
  • 日本自衛隊這個動作可不簡單
    歷史教訓使然,陸上自衛隊一直是日本自衛隊中最令人「另眼相待」的一支,警惕和反對其指揮權統一化的聲音從未停歇。2017年8月16日,在日本北海道,日本陸上自衛隊士兵在訓練中行進。日本陸上自衛隊與美國海軍陸戰隊在北海道舉行聯合訓練。
  • 日本航空自衛隊正在「自殺」!或許不用戰爭就會「全軍覆滅」!
    日本防衛省近日宣布,為應對有可能侵犯領空的外國飛機,航空自衛隊的戰機2018年度(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緊急升空999次,比2017年度
  • 服役48年後,日本退役最後一架F-4戰機,航空自衛隊將得到更多F-35
    服役了近半個世紀本文轉自環球網軍事據美國「戰區」網站報導,在服役48年之後,日本航空自衛隊最後一架F-4「鬼怪II」戰鬥機於11月20日正式退出現役,未來日本將購買更多的F-35戰機,以全面取代由F-4戰機負責的任務,剩餘的F-4戰機今後將交由日本國內的航空開發和試飛團隊負責飛行。
  • 中國讓日本自衛隊無法喘息!解放軍值得贊!
    比如說,日本航空自衛隊就被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耍」得叫苦不迭! 日本的防空識別區劃得大嘛,甚至包含了釣魚島。中國空軍的日常操練一不小心就進入了日本防空識別區。 而中國空軍每一次進入日防空,日本航空自衛隊就要出動預備。
  • 「15分鐘全滅日本航空自衛隊」?因為缺少一個設施,這不是玩笑
    通過以往的戰爭經驗,也證明了掩體的重要性,有時甚至還會影響戰爭的趨勢,因此,大多數國家的航空基地都建有掩體,不過,日本的航空自衛隊卻是個例外,自成立以來,就一直存在掩體不足的致命問題。如果沒有掩體,戰鬥機就只能停在露天的停機坪或機庫內,其實有相當大的安全隱患。即使是最新式的隱形戰鬥機,停在停機坪期間也只不過是巨型的金屬塊,只要有與手榴彈相當的炸藥就能將其破壞。
  • 二戰後組建的日本海上自衛隊都裝備有哪些武器?
    同年11月12日,美國與日本籤署了船艇借貸協定,同意向日本出借18艘1450噸塔科馬級護衛艦和50艘(後追加3艘)300噸級登陸支援艇(LSSL),日本分別稱為楠級警備船以及百合級警備艇,這些艦艇是日本戰後最早的水上戰鬥艦艇。正式成立1954年7月1日,日本頒布了防衛廳設置法與自衛隊法,因此,保安廳警備隊也隨之改名為防衛廳海上自衛隊。
  • 日本自衛隊為啥拍不好我們的無人機?F-15J表示:你飛得又低又慢
    兩架無人機就讓日本空自F-15J「折戟沉沙」了?【每點新防務(1440期)8月27日】:這兩天日本接連播報了我們幾次海、空軍正常訓練的消息,引起了廣大吃瓜群眾的熱議。其實這幾條由日本統合幕僚監部發布的例行監視報告中,關於我們海軍的兩條消息中沒什麼新奇的,只不過「南昌」號萬噸飛彈驅逐艦這次被拍到出海訓練了而已。
  • 中華航空改名第一步"先換飛機外觀塗裝" 臺灣當局要求加快進度
    航空圈訊 趁著新冠肺炎疫情,臺灣當局要求中華航空(China Airlines,華航)改名,華航最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