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控陣雷達天線之陣列理論

2021-02-14 雲腦智庫

本資料摘自雷達手冊第二版,專門整理出來相控陣雷達部分章節,供從事相控陣雷達業務的同僚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7.2    陣列理論

兩元陣   圖7.4示出了兩個間距為s,等幅同相激勵的各向同性單元。輸入單位功率時,它們的電場矢量作為q角的函數在遠區相加。其矢量和即是輻射方向圖。

式中,q角是從法線方向算起的角度。按q= 0所給定的幅度將上式歸一化和簡化可得:

圖7.4中Ea(q)的絕對值是作為p(s/l)sinq的函數繪製而成的。若按q角的變化而繪製,波瓣將會隨|q|的增加而加寬。主瓣出現在sinq =0處。其它的波瓣具有與主瓣相同的幅度,並且通常稱作為柵瓣。柵瓣出現的角度由sinq =±[m/(s/l)] 決定,式中的m是整數。對於由-900<q< +900 給定的半空間,共有2m′個柵瓣,其中m′是小於s/l的最大整數。如果s<l,不會出現柵瓣最大值,在±900時的數值為cos(ps/l)。這個數值是對各向同性的輻射元而言的,如果輻射元具有方向性,這個數值將會降低。

線陣[39]     圖7.5示出了N個按等幅同相激勵、其單元間距為s的各向同性輻射元所組成的線陣。出現柵瓣的條件與上述簡單的情況是一致的。它們都出現在相同的p(s/l)sinq值上,但是波瓣的寬度變窄了,並被一些較小的副瓣隔開。當以零號單元為參考相位時,所有單元所產生的電場的矢量和為

請老劉吃個六味地黃丸補補!

相關焦點

  • 深入解讀相控陣與陣列天線
    相控陣雷達可以在設定的空域內獲取目標信息,根據目標,快速靈活地改變天線波束和指向形狀,能夠對整個空間內的各頻段電磁波進行發送和接收,這是相控陣天線的空域濾波功能,即可對多個目標實現搜索、跟蹤、捕獲、識別等任務的精確完成。
  • 電子掃描陣列雷達與機械掃描雷達天線的區別與優勢
    英文Passive翻譯為「被動」或「無源」,意思是指天線表面的陣列單元只有改變「訊號相位」的能力而沒有發射信號的能力,訊號的產生還是依靠天線後方的訊號產生器,經訊號放大器,再利用電磁波導(波導管)或空間饋電方式傳送到陣列單元上面,接收時則反向而行。由於每個陣列單元自身不能作為訊號源主動發射電磁波,所以被稱作被動相控陣或無源相控陣。
  • 相控陣天線方向圖:線性陣列波束特性和陣列因子
    相控陣天線設計並非新生事物,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這一理論已經相當成熟,但是,大多數文獻僅適合精通電磁數學的天線工程師。隨著相控陣開始包含更多混合信號和數字內容,許多工程師可以從更直觀的相控陣天線方向圖說明中獲益。事實證明,相控陣天線行為與混合信號和數字工程師每天處理的離散時間採樣系統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
  • 前沿: 後摩爾時代 , 從有源相控陣天線走向天線陣列微系統
    高解析度對地微波成像雷達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重要組成部分 . 微波成像雷達不僅能提供高解析度的地面靜止目標的結構形狀信息 , 而且能實時探測地面、空中或空間的運動目標 . 微波成像雷達系統能力與目標的電磁特性、天線理論和工程及信號處理技術等密切相關 。相控陣技術已成為雷達發展的主流 , 包括高解析度對地微波成像雷達 .
  • 相控陣雷達未來的發展趨勢之一:數字陣列雷達
    數字陣列雷達(DAR)是一種特殊的相控陣雷達,其核心技術是全數字T/R組件,基本結構圖如下圖所示。
  • 相控陣天線有多厲害:剖析薩德反導系統工作理論
    薩德系統主要由四大部分組成:①雷達,②火控系統,③發射車,④攔截器。被稱為薩德系統的眼睛的AN/TPY-2相控陣雷達。也有人認為真正對中國最大的威脅是這個相控陣雷達。所謂相控陣雷達,採用的正是相控陣天線技術,也是今天4.5G Massive MIMO作為民用之一採用的技術,同時未來5G相控陣基站將成為主流。
  • 雷達天線系統及天線陣列
    天線技術經歷了多種變化,與各種軍事應用中複雜雷達系統的發展相適應。天線系統的發展已經根據所需的波束寬度,旁瓣電平,增益和其他天線特性的天線波束如何被引導以給出雷達所需的體積覆蓋範圍而被分類。此外,還開發了各種臨界連接工藝,如浸焊,真空釺焊,粘合劑粘合等,用以連接四層天線。該技術使該國在波導陣列領域實現完全自主設計和生產。該技術產品不僅被用於由DRDO開發的各種機載/飛彈雷達,同時還用於出口。用於多模雷達的平板天線系統
  • 無源相控陣和有源相控陣雷達到底有何區別?
    主動相控陣/有源相控陣有源相控陣雷達(英語:Active Phased Array Radar,APAR radar),是AESA radar即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的一種。英文Active翻譯為「主動」或「有源」,意思是指天線表面的每一個陣列單元都完整地包含訊號產生、發射與接收的能力,也就是將訊號產生器、放大器等等全部縮小放在每一個陣列單元以內,天線不需要依靠訊號產生器以及波導管饋送訊號。由於每個陣列單元都可以單獨作為訊號源主動發射電磁波,所以被稱作主動相控陣或有源相控陣。這是目前相控陣天線發展的主流趨勢。
  • ADI-相控陣天線方向圖
    -第1部分:線性陣列波束特性和陣列因子簡介雖然數字相控陣在商業以及航空航天和防務應用中不斷增長,但許多設計工程師對相控陣天線並不算了解。相控陣天線設計並非新生事物,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這一理論已經相當成熟,但是,大多數文獻僅適合精通電磁數學的天線工程師。隨著相控陣開始包含更多混合信號和數字內容,許多工程師可以從更直觀的相控陣天線方向圖說明中獲益。事實證明,相控陣天線行為與混合信號和數字工程師每天處理的離散時間採樣系統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
  • 薩德反導系統相控陣天線的工作原理
    所謂相控陣雷達,採用的正是相控陣天線技術,也是今天4.5G Massive MIMO作為民用之一採用的技術,同時未來5G相控陣基站將成為主流。AN/TPY-2雷達系統工作在X波段(9.5GHz),天線陣面積為9.2平方米,安裝有25344個(有人說30464個)天線單元,採用數字波束形成(DigitalBeamForming,DBF)處理器。
  • 什麼是有源相控陣雷達?
    > 有源相控陣雷達,是相對於無源相控陣雷達而言的,兩者都是相控陣雷達的一種。所謂相控陣雷達,是指採用了相控陣體制的雷達,即通過改變陣列天線中每一個天線產生電磁波的相位與幅度,以此強化電磁波在指定方向上的強度,並壓抑其他方向的強度,從而實現天線陣列無需機械轉動,就能實現波束掃描。相比於傳統的機械掃描雷達而言,相控陣雷達無需機械轉動,具有掃描周期短、可靠性高、安裝簡便、多目標追蹤能力強等眾多優點,現已成為各國雷達主流發展方向之一。
  • 澳大利亞CEAFAR有源相控陣雷達
    CEAFAR相控陣雷達的天線陣列背面上世紀末,澳大利亞的CEA 技術公司開始開展有源相控陣搜索/跟蹤與火控雷達的研究,包括工程研製和原型樣機等。CEAFAR雷達系統概述CEAFAR有源相控陣雷達系列的前端射頻系統由較小的陣面單元構成,每個天線陣面單元尺寸為30x30cm,有64個接收/發射(T/ R)組件;只要增加每面陣列天線的陣面數量,就可增強雷達的精度與總功率。
  • 第三講 數字陣列雷達
    ,肯定是陣列雷達了,那麼數字陣列與傳統的相控陣雷達又有什麼區別呢?數字陣列雷達是種收、發均採用數字波束形成技術的全數位化相控陣雷達 ,它採取的是在數字域實現幅相加權(即數字波束形成)數字陣列了對每個收發通道的信號進行數位化處理
  • 在雷達當中,火控雷達和相控陣雷達是什麼意思?
    雷達的工作原理非常的簡單,就和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蝙蝠一樣,雷達發射電磁波,電磁波遇到了目標,就會發生反射,理論上只要和空氣的介質不一樣,都會發生反射,雲層也會發生反射。反射的信號會被雷達再次接收,這個時候返回的信號裡面就有了目標的各種信息。
  • 【名家講壇】數字陣列雷達及其進展
    數字陣列雷達是一種接收和發射波束都以數字方式實現的全數字相控陣雷達。由於數字處理所具有的靈活性,數字陣列雷達擁有許多傳統相控陣雷達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本文對數字陣列雷達及其研究進展進行了評述,主要介紹數字陣列雷達的基本原理、關鍵技術、研究進展,並對數字 陣列雷達的應用前景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數字陣列雷達發展應考慮的一些問題。
  • 納睿雷達:相控陣雷達專家
    致力解決兩大探測難題納睿雷達成立於2014年5月,是全球為數不多掌握從微帶貼片陣列天線、射頻前端、數字中頻後端、信號處理、數據融合到雷達數據產品開發等相控陣雷達設計製造、雷達軟體生態和雷達數據服務全價值鏈系統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在企業總裝車間,記者看到多個「X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產品正在裝配。
  • 最強「薩德」科普,相控陣天線為什麼那麼厲害!
    作為一枚通信汪,我更關注的是那個用來探測和跟蹤目標的雷達系統,就是被稱為薩德系統的眼睛的AN/TPY-2相控陣雷達。也有人認為真正對中國最大的威脅是這個相控陣雷達。所謂相控陣雷達,採用的正是相控陣天線技術,也是今天4.5G Massive MIMO作為民用之一採用的技術,同時未來5G相控陣基站將成為主流。
  • 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發展趨勢
    有源相控陣(AESA,亦譯有源電掃描陣列)雷達已成為現代先進戰機的標準配置,不僅會在許多新機型中取代機械掃描陣列(MSA)和無源電掃描陣列(PESA
  • 科普:相控陣雷達工作原理及類型簡介
    與此類似,相控陣雷達的天線陣面也由許多個輻射單元和接收單元(稱為陣元)組成,單元數目和雷達的功能有關,可以從幾百個到幾萬個。這些單元有規則地排列在平面上,構成陣列天線。利用電磁波相干原理,通過計算機控制饋往各輻射單元電流的相位,就可以改變波束的方向進行掃描,故稱為電掃描。輻射單元把接收到的回波信號送入主機,完成雷達對目標的搜索、跟蹤和測量。每個天線單元除了有天線振子之外,還有移相器等必須的器件。
  • Horus:全數字相控陣雷達的測試平臺
    憑藉多年的經驗,俄克拉荷馬大學(OU)的先進雷達研究中心(ARRC)正在建立有史以來第一臺移動全數字極化相控陣雷達(PAR)1,如圖1所示。在過去的10至15年間,這一技術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在模數轉換器(ADC)、數模轉換器(DAC)、大功率放大器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領域,將雷達系統的重要部分逐漸移至相控陣天線口徑面已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