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0後」小夥在非洲當酋長?原因竟然是……

2021-03-05 新華國際頭條

妻妾成群?穿金戴銀?前呼後擁?

說起非洲的酋長

 

你的腦海中或許會浮現出這樣的形象

也有可能是這樣的

所謂酋長就是部落的首領。酋長制度最初是從原始的氏族制度發展演變而來,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廣大地區比較普遍,尤其在偏遠落後的地區。

 

歷史上,非洲的酋長被視為「天然的統治者」,一個地區或一個部落的酋長擁有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絕對權威。而在延續傳統部族文明的今天,「酋長」既是一種社會符號,也是一種對個人能力和貢獻的肯定。

 

在西非國家奈及利亞工作的中國「90後」小夥李滿虎,怎麼也沒想到自己在2018年歲末,會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獲封「酋長」

這位27歲的新晉酋長來自中地海外集團奈及利亞公司,目前常駐尼南部克羅斯河州與喀麥隆交界的伊通地區,在公司承建的奈及利亞—喀麥隆跨境大橋項目負責行政外聯事務。

 

十幾天前,當李滿虎的當地助手告訴他伊通地區的土王有意冊封他為酋長時,他感到既欣喜又有些疑惑:為什麼是我?


 李滿虎接過代表酋長身份的權杖。

直到在去年12月23日舉行的加冕儀式上,他的疑問才得到解答。土王告訴他,中地海外承建的跨境大橋項目造福當地社區。冊封他「酋長」頭銜,一是表示當地對中國公司的認可,二是期待今後他代表土王處理公司與當地人的一些事務。

李滿虎日前在阿布賈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介紹,他負責200多名當地工人的工資發放,還負責項目處日常與當地社區打交道等事務。

 

前後已在奈及利亞工作三年多的李滿虎說,有了酋長身份後,更便於企業與當地人溝通,有利於項目順利執行。


李滿虎與當地土王一同舉著酋長證書合影。

跨境大橋項目起點位於奈及利亞境內伊通地區姆富穆村,終點位於喀麥隆境內馬姆費地區埃科克村。這座大橋完工後可以大大改善兩國邊境口岸交通堵塞狀況。

 

中地海外集團奈及利亞公司總經理葉水金告訴記者,中地海外在奈及利亞經營30多年,承建了大大小小500多個項目,在政府和民間獲得良好口碑,一方面是因為公司一貫重視項目執行質量,另一方面重視融入當地社區並承擔社會責任。他說,李滿虎獲封酋長,體現了當地人對中國公司和中方員工的表現高度認可。

 

「在每個項目的執行過程中,除了保證項目施工質量,為當地社區打水井、修路以及採購當地沙石材料等,做些力所能及的暖心事,已經成為公司項目的常規操作。」葉水金說。


李滿虎在加冕儀式上與當地土王和其他酋長合影。

奈及利亞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國,由250多個民族組成。儘管奈及利亞已有現代行政體制,但酋長作為部族的傳統領袖,在民眾中享有很高威望,在鄉村表現得尤為突出,酋長決定著他所管轄範圍內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甚至包括一些家庭瑣事。酋長也備受政府尊重,在對重大問題做出決策前,政府甚至會聽取當地酋長的意見。

近年來,奈及利亞各地先後湧現出多位中國「酋長」,他們當中既有在尼生活多年的華人,也有中資企業的高管。這充分體現了兩國民間交流的豐碩成果,也說明了當地社區對中國大力支持尼基礎設施建設的高度認可。

 

李滿虎的封號是「Ntui Ofa Ⅰ」,意思是「Ofa酋長一世」。他說,儘管他的酋長頭銜更多是一種榮譽的象徵,他並不會參與當地部落的日常事務處理,但酋長頭銜明顯拉近了他和當地民眾之間的距離。

圖為代表酋長身份的證書和物件。

 

他說,每當他身穿酋長服飾、手拿權杖走在街頭,可以深切感受到民眾尊敬的目光,甚至會有人恭敬地走上前來請求祝福。

 

「榮譽也是責任,那一刻,我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要當好中尼人民溝通的橋梁。」李滿虎說。

科普時間:奈及利亞的土王與酋長是什麼關係?

土王的英文就是「King」。早在14世紀初,伊斯蘭教就傳入奈及利亞北部,直到19世紀末英國殖民者到來之前,奈及利亞北部已形成一系列酋長國,土王通過宗教信仰約束臣民。

在現代社會,奈及利亞仍然存在著兩套權力機構:一套是現代國家的管理機關,從中央到地方分別由總統、州長等官員實施管理;另一套則是傳統權力系統。以土王為中心的傳統權力系統擁有自己的一套法律法規和懲罰條例。

土王們擁有自己的皇宮或城堡,並擁有一個相當完善的統治機構,總部設有內務、外交、財政、稅收等職能部門,並在轄區各省份冊封若干酋長,負責事務管理,並參與國家各級政府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制定與實施。

-END-

監製:李大偉 

記者:郭駿

編輯:金正

剪輯:董慧瑩(實習)

相關焦點

  • 酋長T95測評
    最不推薦的是酋長95,首先前文說了,酋長95的性能一般,同樣的定位有T26E5和卡那封AX作為上位替代,如果你購買T54E2,則能一次體驗到酋長95,T34,獅子的混合手感,替代品多還比它強。第二,說到傳塗附件。
  • 一個溫州商人去非洲娶了酋長的女兒,現在他兒子就要當上加彭總統了
    讓·平有著一半的中國血統,他的父親程志平,是一位來自中國溫州的商人一個中國商人如何去到非洲,還有了個要當總統的兒子……這事,就要從上世紀講起了三年後,他買了張船票.... 但這張船票並不是回中國的他跟著在法國認識的同鄉一起,坐船來到當時的法屬殖民地,非洲的加彭... 成為了加彭的第一批中國人...因為語言不通,剛開始的日子裡,他們無比艱難。 肩挑瓷器小五金的擔子,從街頭叫賣到山村。正當從法國帶來的貨物漸漸賣完時。
  • 中國小夥在美服役四年,回國後感慨兩國差距
    謝謝 海軍是各國軍事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航海時代以來,歐洲殖民者通過強大的海軍力量,在全世界各大洋縱橫捭闔,佔領了美洲、非洲、亞洲大部分地區,據為自己的殖民地。 而我國也清楚的知道海軍實力的重要性,從以前孱弱的北洋水師到今日的國產航母,中國為之付出了無數的努力。那麼現在中國和最強大的美國海軍之間的實力到底相差多少呢?此前有一名中國小夥在美國的海軍艦隊服役四年,回國後他不斷地感慨兩國之間的差距,那就是中國已經今非昔比,比起美國的海軍也不差多少,並且他還對相關的研究員表示了讚揚。
  • 非洲饑荒原因是因為太富裕?聽完中國維和老兵的講述,終於明白了
    此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非洲的很多老鐵似乎沒太有種地的概念,好不容易幹點兒農活還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想從這些朋友那裡獲得穩定補給,實在是有點兒強人所難,有時候這幫人反而還要靠我們的維和部隊「接濟」。
  • 火力防禦力都是曾是世界第一:英軍酋長主戰坦克
    酋長坦克是一種重型坦克,重量高達57噸,比德法美蘇坦克平均重10噸以上。酋長坦克的防禦能力很強,前部採用鑄造裝甲,後部採用焊接裝甲。車體裝甲厚度保持在80到90毫米,正面炮塔裝甲厚度高達150毫米。同時炮塔正面水平傾角約為30度,具有很好的防彈能力。在六七十年代,在遠距離想要擊穿酋長坦克的正面裝甲,是很困難的。
  • 世界頭號軍火商幾乎涉足90年代初非洲所有衝突
    上世紀90年代,從非洲到阿富汗,只要有戰爭的地方就能看見布特出售的武器。因此,這位全球最著名的軍火走私商被聯合國認定為僅次於賓·拉登的國際罪犯。2008年3月,特工假扮軍火買家,誘捕了布特。  本月16日,他被引渡到美國,17日首次出庭,但拒絕認罪。
  • 酋長系列主戰坦克:儀表非凡卻又生不逢時的英倫騎士
    然而酋長系列主戰坦克同蘇系坦克的交鋒並沒有結束,到了9年後的海灣戰爭,科威特年邁的酋長主戰坦克再次發動了衝擊,這一次他們的對手卻是火力、防禦、機動都被完勝的T-72主戰坦克,無力回天的酋長主戰坦克終不低薩達姆的優勢裝甲力量而敗下陣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倆儀表非凡卻又生不逢時的英倫騎士,因為酋長系列主戰坦克子型號繁雜,所以文章中以最典型的酋長MK5為主,然後穿插一些其他型號的酋長坦克。
  • 非洲國家又政變了,政局動蕩背後有這些原因
    當地時間9月5日,非洲國家幾內亞發生軍事政變。發動政變的幾內亞軍人在首都科納克裡街頭開火,衝擊總統府並扣押總統孔戴,佔領國家廣播電視臺,宣布廢除憲法、解散政府、關閉邊境,成立全國團結和發展委員會(CNRD)並接管權力。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反對政變奪權,呼籲立即釋放孔戴總統。
  • 中國小夥退役後去伊拉克當僱傭兵,死了賠400萬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網上流傳著的這樣一個說法,說「中國是僱傭兵的禁地」。
  • 10年前,那位火燒日本靖國神社的上海小夥,被捕後是怎麼處理的?
    但在日本戰敗後,卻依舊有部分人不承認歷史錯誤,還將日本戰死的士兵送入靖國神社參拜。因此現在說起「靖國神社」四個字,會讓每個中國人都憋著一肚子氣。而就在10年前,有這樣一位中國小夥,一把火燒了靖國神社,因此成為了著名的「反日愛國者」,如今這位小夥過得怎樣了?
  • 【文藝理論與批評】從「民族問題」到「後民族問題」——對西方非洲文學研究兩個「時代」的分析與批評
    我們在非洲啟蒙思想家那裡很難找到類似中國五四時期對國民性所持的那麼強烈和徹底的批判精神,相反,對非洲啟蒙思想家而言,「破」不是主要的任務,「立」的任務更為迫切。原因是長期的殖民統治早替非洲啟蒙者將「破」的工作做完了,非洲的文化傳統、社會結構和歷史都遭到了災難性的破壞,因此,當務之急顯然是再發現、肯定和重塑已經失去的有價值的東西。
  • 俄羅斯小夥來中國旅遊,誤把二鍋頭當礦泉水買,付款時再買一瓶
    在不久前剛剛結束的俄羅斯舉辦的世界盃,國內不少大企業也是漏了一把臉,各大比賽的廣告牆都被霸佔了,所以,不少人俄羅斯人在世界盃結束後也選擇來國內旅遊,看看中國的這些土豪們。隨著交通的便捷,也有不少俄羅斯人到國內中部和南方旅遊,一方面是感受中國的人文特色和社會發展,另一方面看有無商機可尋。
  • 裝甲勞斯萊斯——酋長坦克的車內設計
    英國酋長主戰坦克英國坦克設計部門一直在摸索最合適的車輛工作環境。他們在戰後新一代主戰坦克——酋長(Chieftain)上,提出了三個人機工學問題。阻礙駕駛員高效工作的第一個問題是大量繁雜的重體力操作:駕駛員平均要進行164項操作,其中包括駕駛控制(換擋、控制轉向杆等)和控制動力裝置的輔助系統。坦克炮手的工作沒什麼特別困難的,平均執行128次操作。
  • 一張電子地圖,了解非洲對外貿易極簡史
    這一重大事件,成為非洲至今積貧積弱的重要原因。然而,非洲的對外交流,並非總是如此被動與充滿悲劇色彩。在奴隸貿易開始的15世紀之前,非洲曾以平等身份與其他大陸發生著廣泛聯繫和商貿往來。美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曾以電子地圖的方式展示非洲對外交流的路線。我們以此為線索,了解一下非洲的對外貿易簡史。
  • 華埠 沒有中國這些央企,非洲交通基本靠走?
    本報訊:2006 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後,中國央企那是爭先恐後的 「走進非洲」 。
  • 中國為什麼砸重金支援非洲小老弟?
    現在在非洲地區,法國的利益地區主要在西非和北非,英國的利益地區在南非和北非---中國在非洲最大的需求之一就是礦產資源,但在西非法語國家,基本找不到中國人的大礦,原因自然是法國人在背後作祟,當中國強大後,發現可以耕種的區域,就只剩東非了。因此,我們的主要非洲夥伴是蘇丹、南蘇丹、安哥拉、英屬西非、南非以及東非國家。
  • 中國在吉布地基地升國旗慶祝建軍90周年
    中國軍人和吉布地儀仗隊參加了這一儀式。中國還在7月11日派遣首批部隊前往該基地,當時曾在廣東省為此舉行過一個儀式。在解放軍建軍90周年之日啟用吉布地保障基地引起外界的關注程度,不亞於習近平出席的首次亮相許多中國最新武器的閱兵式。而第一個海外基地,則是中國不斷走向世界的又一新標誌。
  • 利比亞的前世今生:這個非洲曾經最富裕的國家利比亞,如今怎麼樣了?
    到了1980年,利比亞人均GDP已高達11000美元,是當時中國的整整56倍。利比亞成為非洲首富,一隻腳已然踏入發達國家行列。1980年的1.1萬美元,簡直是難以想像的天文數字!那時,我國人均GDP僅有194美元,韓國也就1715美元,被喻為「東方之珠」的香港有5700美元,哪怕頂級發達國家美法德,人均GDP也就比利比亞高出2000美元。
  • 世界偏見地圖,北歐集體淫亂、非洲愛滋病、中國竟然是!
    在他的畫冊裡美國人眼中的中國是個大超市,戰鬥中的俄國都是野蠻人!後面還繁伸了很多版本。主頁君最想去的是北歐,只希望不是人皮客棧~全是沙漠的非洲…▼中國不愧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印尼眼裡的亞洲▼中國眼裡的亞洲▼
  • 28歲中國小夥研發神器,彈開炸彈飛彈
    但是威力強大的鑽地彈也有剋星,有一個年僅28歲,名叫吳飈的中國小夥,在工程兵學院畢業之後,進入一家研究所進行研究,他主攻的項目就是強度超高的特種水泥,經過研究,他終於將這種水泥研發出來,這款水泥的特點就是防護能力極高,不僅擁有超強的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