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微納衛星探測熱層大氣密度
位於中間層以上到散逸層之下的熱層是大量航天活動的重要場所(圖1),雖然熱層大氣密度稀薄,但是由於太空飛行器運動速度極快,隨著時間的累積,由熱層大氣密度引起的大氣阻尼就成了影響其運行的主要因素。太空飛行器的任務規劃、壽命估算、空間操作、再入返回以及太空垃圾的監測、編目及碰撞預警和規避等重要的航天活動都極大地依賴於人們對熱層大氣環境的認知。
-
天宮一號即將隕落何方?我們人類無能為力,只有老天爺知道
根據官方去年致電聯合國秘書長的照會,天宮一號已經失效並進入軌道衰減期,最近官方還發布了再入預報。天宮一號即將隕落,它落在哪裡是大家都關心的問題,我國官方為什麼不發布明確的落區呢?不是不為而是無能為力。天舟一號受控再入落入南太平洋預定落區,而失效的天宮一號再入只能聽天由命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經失效了,它沒法像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那樣,用發動機點火反推離軌,並精確的落入南太平洋的太空飛行器墳場。
-
大氣溫度傳奇
隨著高度越低,大氣分子越濃密,熱分享越嚴重,溫度也就越低。於是,太陽的富二代在大氣高空那兒,布設了一個上熱下冷的溫度走勢(A段),科學將這個溫度層稱作熱層。 作為附著於地球外層的流體,大氣層在地球自轉中被甩動,就像洗衣機甩幹動作中的水……於是,這裡的空氣流動可能存有自東向西的分量。科學因這裡的風向,把這裡稱為「平流層」。
-
歡迎回家!
北京時間4月2日消息,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
-
數值天氣預報——現代天氣預報的基石
數值天氣預報是根據大氣動力學原理,以描寫大氣演變過程的流體力學和熱力學的方程組建立數學模型,在一定的邊值條件下輸入觀測資料,用大型計算機對這些偏微分方程進行數值求解,預測未來一定時段大氣運動狀態和天氣現象的方法。聽起來是不是很高大上!可以說數值天氣預報產品是由計算機運算而來的,基本反映大氣運動規律的、客觀的、量化的預報結果。
-
我的國 天宮一號輕輕地走了 美日英法媒體為何如此緊張?
2018年4月2日,天宮一號回家了!天宮一號於4月2日上午8點15分左右進入地球大氣層,隨後被灼熱的火焰所吞噬,部分殘渣碎片墜落於南太平洋中部海域。這裡被稱為「尼莫點」,也正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太空飛行器公墓」。因為,此海域距離大陸最遠,俄羅斯130噸重的「和平號」空間站謝幕時也墜落於此。
-
天宮一號將「失控墜落」!想太多
近日,各國媒體都開始進入「倒計時」,緊盯天宮一號預測落點,部分境外媒體甚至渲染天宮一號的「謝幕」風險,妄稱「中國已對天宮一號失去控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關於天宮一號軌道狀態公告截圖。「從最壞的角度考慮……天宮一號碎片砸中某個人的機率是中彩票機率的100萬分之一。」
-
研究確立厄爾尼諾預報的印度洋目標觀測敏感區 | JOL論文推薦
對於厄爾尼諾預報,除了熱帶太平洋地區的海溫目標觀測敏感區之外,熱帶印度洋的海溫目標觀測敏感區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優先增加觀測的區域。厄爾尼諾現象是熱帶太平洋地區最強的海氣耦合現象,也一直是氣象和海洋業務部門預測的主要內容之一。厄爾尼諾數值預報的準確性除了受到數值模式本身的制約之外,國內外許多文獻也強調了初始誤差對厄爾尼諾預報不確定性的重要影響。
-
天宮一號即將返回地球 西方媒體為何「嚇壞了」?
根據《衛報》的報導稱,美國航空航天公司的預測認為,天宮一號將在4月的第一周墜落,前後誤差為一周。歐洲航天局認為天宮一號的墜落時間在3月24日至4月19日之間。英國媒體稱,雖然歐美機構對天宮一號墜落的時間預測較為接近,但對其墜落地點幾乎無法預測。由於被猜測到的地區較多,境外媒體想像力「大爆發」,一時間,「失控」、「帶毒」、「撞地」、「危害」等詞語都被與天宮一號聯繫在一起。
-
JGR Space Physics: 成功模擬大氣重力波
大氣重力波是將能量從對流層轉移到熱層的關鍵,但到目前為止,計算機模型還沒能很好地描述這些波在高海拔的情況。大氣科學家早就認識到重力波(gravity waves)1在地球大氣中傳輸動量和能量方面的重要性。
-
天宮一號即將再入大氣層燒毀,有可能砸到一條魚?!
目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將每天都發布有關的監測預報信息。大家一定關心,它會在什麼時間,墜落在什麼地點。可惜,對此我們無法作出準確預測。我們也不清楚會有多少東西掉落到地表,不過好消息是,天宮一號的絕大部分會在空中燃盡。而且,它不太可能在陸地上空再入大氣層,更不用說掉落在人口稠密的區域了。
-
天宮一號變身太空武器突襲美國?巨大陰謀浮出水面
境外媒體對於天宮一號「失控撞地」的報導近日,英國《衛報》網站頭條消息的標題。軌道高度在200~600千米的太空飛行器,幾乎都會受到地球稀薄大氣的影響,大氣阻力使它們的飛行速度稍稍變慢,軌道高度逐漸降低,最終墜入地球。和平號空間站、聯盟號飛船、太空梭、國際空間站以及我國的神舟飛船、天宮一號、天宮二號,以及未來的中國空間站,這些執行載人航天任務的飛行器,它們的軌道高度都在這個範圍內。
-
天宮一號預計明日墜毀,你該知道的都在這了!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4月1日上午發布了最新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軌道狀態公告,公告中說: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2018年4月1日8時,天宮一號運行在平均高度約
-
臨近預報的兩種高時空解析度定量降水預報融合算法的對比試驗
中尺度數值模式預報受到平衡約束時間的限制(Spin-up),最初2h的降水預報無效。為了彌補上述兩種預報間存在的預報時效縫隙,目前國際上流行採用將外推預報與數值模式預報相融合的技術,形成統一的0-6h格點化高解析度無縫隙定量降水臨近預報系統。
-
愛學習| 海上天氣預報--數值天氣預報及衛星雲圖
二、衛星雲圖衛星雲圖為天氣預報,特別是資料匱乏的海上天氣預報提供了十分寶貴的資料,在監視海上颱風等方面也顯示出極大的優越性。傳真衛星雲圖還具有真實、生動、直觀等特點,所以深受廣大航海者的青睞。3、水汽雲圖衛星選用6-7μm水汽吸收譜段接收大氣中水汽發射的輻射,並以圖象表示便得到水汽圖。在這一波段,水汽一面接收來自下面的輻射,又以自身較低的溫度發射紅外輻射。
-
印度洋再次地震:僥倖的預報 為何又是印度洋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於達維報導 印度洋再次地震:僥倖的預報 幾次帶有碰運氣性質的預報並沒有帶給我們真實的希望 班達亞齊的華人陳貽華剛剛收拾好的房子,一夜間再次變成一片狼藉。北京時間3月29日00:15分蘇門答臘島海域的一場裡氏8.5級的地震,再次把他和許多印尼人剛剛恢復的心情震碎。
-
【每日學習】GPS的6種誤差
GPS衛星、衛星信號傳播過程和地面接收設備都會對GPS 測量產生誤差,因此其主要誤差來源可分為:與GPS衛星有關的誤差、與信號傳播有關的誤差
-
每日一個知識點—GPS的6種誤差
GPS衛星、衛星信號傳播過程和地面接收設備都會對GPS 測量產生誤差,因此其主要誤差來源可分為:與GPS衛星有關的誤差、與信號傳播有關的誤差、與接收設備有關的誤差。GPS導航定位主要包括下列六種誤差:1、星曆誤差—預報的衛星位置的誤差,星曆誤差是GPS 測量的重要誤差來源。使用後處理星曆可極大的提高單點觀測精度。2、衛星鐘差—預報的衛星鐘差,包括SA幹擾誤差,這是系統誤差,必須加以修正。在相對定位中,衛星鐘差可通過觀測量求差(或差分)的方法消除。
-
大氣所成為世界氣象組織源數據中心之一
近日,世界氣象組織(WMO)正式認可「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ANSO)下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IAP)為WMO的氣象源數據中心之一(W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