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紀錄片《軍工記憶》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出品的一部特別的紀錄片。通過揭秘國防科技工業重大裝備項目鮮為人知的研製歷程,向致力於軍工研製的幾代科研人員致敬!
本片共六集,每集約50分鐘。分別講述了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第一型潛地飛彈「巨浪一號」、第一種自行研製的單兵反坦克飛彈「紅箭-8反坦克飛彈」、被譽為「中華第一艦」的「052型飛彈驅逐艦」、第三代戰鬥機「殲-10」和新一代大型空中預警指揮作戰平臺「空警2000預警機」的研製歷程。
這幾種國防軍工重大裝備,都是中國軍工尖端領域零的突破,為我國國防力量的提升做出了重大貢獻。
幾種先進裝備的研製時間從上世紀60年代跨越至新世紀,在某種意義上濃縮了我國軍工事業的發展史。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完成研製?飛向太空的步履為什麼如此艱難?
潛地飛彈是如何設計和生產的?為什麼要經過十七年的漫長曆程?
第二代反坦克飛彈的技術難關在哪裡?科研人員為什麼說像在黑暗的大海上漂流?
走向深藍的飛彈驅逐艦為什麼需要「十年磨一艦」,而且調集了全國之力?
第三代戰鬥機「殲-10」的外型為什麼如此優美?為了這架飛機,有多少人為它付出了青春和夢想?
領先世界的預警機是如何製造出來的?從尋求合作到自主創新,經過了什麼樣的波折?
這是一部寫滿艱難的歷史,但字裡行間卻都是令人叫絕的智慧和絕不放棄的執著。
當來之不易的成功在世人面前展示,讓所有中國人感到驕傲和振奮時,我們卻不知道,在這些榮耀的背後,是長達數十年沉默的跋涉。
或者白手起家、在艱難的歲月裡艱苦奮鬥;或者點滴積累、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邁上新的臺階;或者勇於創新、在封鎖和打擊的困境中衝擊極限。每一種先進武器的誕生記都充滿了預想不到的重重艱險和阻撓,甚至慘痛的失敗。
落後的國力、國際的封鎖、薄弱的科研基礎、無法匹配的工藝水平,這一切都讓軍工人備受失意和困苦的雙重打擊,而每一次的突破也因此成為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奇蹟。
一次又一次,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究竟是什麼造就了奇蹟?
本片將通過一個又一個真實動人的故事,一段又一段塵封的絕密往事,呈現中國國防科技工業重大裝備型號來之不易的誕生記錄。
本片首次公開若干珍貴的影像資料,採訪長久以來默默無聞的軍工界人士,並拍攝了軍工研製和生產的精彩場面,通過精當的後期製作,向世人展示中國軍事工業的研製步驟和細節,並傳遞來自國防科技工業系統的深沉而凝重的情感力量。
今天,在我們的鏡頭裡,那些曾經掌握尖端技術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都已成了普通的老人,幾十年來,他們已經習慣了沉默。質量第一、節約至上,是他們的口頭語;強國強軍,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是他們共同的價值觀,這是維繫他們一生的信念,是在重重困難中突圍的精神支柱。當你看到他們回憶往事時眼裡閃爍的淚光,也許就能理解「愛」的含義和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