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紀錄片《軍工記憶》節目簡介

2021-02-21 軍工記憶


電視紀錄片《軍工記憶》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出品的一部特別的紀錄片。通過揭秘國防科技工業重大裝備項目鮮為人知的研製歷程,向致力於軍工研製的幾代科研人員致敬!

本片共六集,每集約50分鐘。分別講述了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第一型潛地飛彈「巨浪一號」、第一種自行研製的單兵反坦克飛彈「紅箭-8反坦克飛彈」、被譽為「中華第一艦」的「052型飛彈驅逐艦」、第三代戰鬥機「殲-10」和新一代大型空中預警指揮作戰平臺「空警2000預警機」的研製歷程。

這幾種國防軍工重大裝備,都是中國軍工尖端領域零的突破,為我國國防力量的提升做出了重大貢獻。

幾種先進裝備的研製時間從上世紀60年代跨越至新世紀,在某種意義上濃縮了我國軍工事業的發展史。

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是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完成研製?飛向太空的步履為什麼如此艱難?

潛地飛彈是如何設計和生產的?為什麼要經過十七年的漫長曆程?

第二代反坦克飛彈的技術難關在哪裡?科研人員為什麼說像在黑暗的大海上漂流?

走向深藍的飛彈驅逐艦為什麼需要「十年磨一艦」,而且調集了全國之力?

第三代戰鬥機「殲-10」的外型為什麼如此優美?為了這架飛機,有多少人為它付出了青春和夢想?

領先世界的預警機是如何製造出來的?從尋求合作到自主創新,經過了什麼樣的波折?

這是一部寫滿艱難的歷史,但字裡行間卻都是令人叫絕的智慧和絕不放棄的執著。

當來之不易的成功在世人面前展示,讓所有中國人感到驕傲和振奮時,我們卻不知道,在這些榮耀的背後,是長達數十年沉默的跋涉。

或者白手起家、在艱難的歲月裡艱苦奮鬥;或者點滴積累、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邁上新的臺階;或者勇於創新、在封鎖和打擊的困境中衝擊極限。每一種先進武器的誕生記都充滿了預想不到的重重艱險和阻撓,甚至慘痛的失敗。

落後的國力、國際的封鎖、薄弱的科研基礎、無法匹配的工藝水平,這一切都讓軍工人備受失意和困苦的雙重打擊,而每一次的突破也因此成為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奇蹟。

一次又一次,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究竟是什麼造就了奇蹟?

本片將通過一個又一個真實動人的故事,一段又一段塵封的絕密往事,呈現中國國防科技工業重大裝備型號來之不易的誕生記錄。

本片首次公開若干珍貴的影像資料,採訪長久以來默默無聞的軍工界人士,並拍攝了軍工研製和生產的精彩場面,通過精當的後期製作,向世人展示中國軍事工業的研製步驟和細節,並傳遞來自國防科技工業系統的深沉而凝重的情感力量。

今天,在我們的鏡頭裡,那些曾經掌握尖端技術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都已成了普通的老人,幾十年來,他們已經習慣了沉默。質量第一、節約至上,是他們的口頭語;強國強軍,國家利益高於一切,是他們共同的價值觀,這是維繫他們一生的信念,是在重重困難中突圍的精神支柱。當你看到他們回憶往事時眼裡閃爍的淚光,也許就能理解「愛」的含義和分量。

相關焦點

  • CAN 獨家 紀錄片《軍工記憶》即將在央視播出
    中國航空報7月24日,中國航空報記者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由國防科工局與中央電視臺聯袂打造的6集電視紀錄片《軍工記憶》將於
  • 【行業快訊】紀錄片《軍工記憶》將登陸央視 講述中國軍工逐夢之旅
    記者24號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了解到,即將在央視播出的6集電視紀錄片《軍工記憶》將揭秘我國大型軍事裝備研發過程中那些鮮為人知的往事。該片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中央電視臺聯袂打造,將從本月27號開始在央視播出。
  • 熱血鑄就軍工魂 ——紀錄片 《軍工記憶》7月27日起播出
    是的,「軍工人」以他們的赤子之心和堅韌不拔的鑽研精神,抒寫了國防科研史上的傳奇。7月27日,一部聚焦國防科技前沿「軍工人」的六集高清紀錄片《軍工記憶》,將登陸央視紀錄頻道,為您講述那一幕幕鮮為人知的故事。
  • 紀錄片《軍工記憶》:解密中國尖端軍事武器研製過程
    軍事紀錄片《軍工記憶》以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展示了我國研製尖端軍事武器艱苦卓絕的歷程,一代「軍工人」將以群像的形式進入電視觀眾的視野,帶領人們「憶往昔
  • 五集文獻紀錄片《晉綏軍工記憶》
    (晉綏軍區後勤工業部軍工一廠1947年年立功紀念立功獎章 )信仰堅忍,科學獻身!根據地軍事工業的民族精英!大國重器,大國工匠!新中國國防建設的頂尖脊梁!   一段塵封已久的軍史,一部血火交融的傳奇!五集大型文獻紀錄片《晉綏軍工記憶》第一集  烽煙拓荒第二集  鐵骨鋼魂第三集  浴血重生第四集  燎原之火第五集  軍工搖藍
  • 央視劇評|《軍工記憶》:為國鑄劍的軍工情懷
    紀錄片《軍工記憶》(第二季)選取了國防科技工業戰線從事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工作的軍工人為採訪對象,講述了武器裝備研製背後的故事,表現了老一輩軍工人曾經為中國國防科技工業所做出的卓越貢獻以及無私大愛的軍工情懷。
  • 快訊丨國史記錄與時代同行,《國家記憶》明日復播
    作為一檔國史節目,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文國際頻道《國家記憶》以「為國家留史,為民族留記,為人物立傳」為宗旨,推出三年以來,展現了無數黨史、國史、軍史中的重大歷史事件,記錄講述黨的奮鬥史、創業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探索史、改革開放進程史,通過對真實影像、珍貴史料、親歷者採訪、三維動畫、場景還原等的綜合運用,帶領觀眾重返風雲激蕩的家國往事。
  • 五集紀錄片《生死連》:講訴雲南老山前線經典叢林作戰真實故事
    簡介紀錄片《生死連》講述了1985年中越邊境防禦作戰期間,雲南老山前線經典叢林作戰 「122」戰鬥中,「雙大功七連」52名突擊隊員在戰場上生死與共的真實故事,本片以戰地記者李玉謙的戰後尋訪為線索展開敘事,通過戰地影像資料、老兵口述、老兵生存狀態呈現等,以更人性、更客觀、更個體的視角回望戰爭
  • 中央特科成立90周年,中文國際頻道《國家記憶》 推出紀錄片《紅色堡壘》
    在中央特科成立九十周年之際,央視《國家記憶》欄目為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弘揚革命文化,特別推出第一部全景展示中央特科的紀錄片《紅色堡壘》,講述九十年前中國共產黨在白色恐怖下建立紅色堡壘的隱秘往事。五集紀錄片中將為觀眾解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獻和畫面。
  • 中國軍工「最好的時代」!官方紀錄片給出答案:就在2021年
    文/南風今年一開年,中國的軍工股票就漲得特別厲害,這是什麼情況?我國前段時間的官方紀錄片上蓋著紅布的武器裝備給出了答案:中國軍工最好的時代其實就在2021年。只要是認真梳理我國的軍事裝備在這幾年的採購計劃就能發現這一結論是怎樣得出的。
  • 《荒野求生秘技第五季》全集紀錄片(又名:荒野求生/荒野求生秘籍)
    2006年,因其在探索頻道主持節目《荒野求生》中所食用的東西太過驚人,而被冠以「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的稱號。2007年,貝爾為英國四頻道做了八個系列節目,節目名為《天生求存者,貝爾格裡爾斯》。
  • 臺灣「亞洲衛星電視」旅遊節目組到瀘西拍攝取景
    ▲4月21日,臺灣「亞洲衛星電視」旅遊節目組到瀘西拍攝取景。 節目組一行4人在瀘西縣委統戰部的帶領下,來到城區街上拍攝瀘西特色美食——羊湯鍋,節目攝影師詳細拍攝了瀘西羊湯鍋製作過程,由主持人對廚師進行現場採訪,並親自品嘗瀘西羊湯鍋,感受瀘西美食誘惑。隨後,經瀘西縣委統戰部聯繫,節目組來到城子古村參觀拍攝,從自然地理、民族風情、特色民居等多個角度拍攝記錄城子古村,為節目製作提供古樸、生動的素材。
  • 《荒野求生秘技第六季》全集紀錄片(又名:荒野求生/荒野求生秘籍)
    2006年,因其在探索頻道主持節目《荒野求生》中所食用的東西太過驚人,而被冠以「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的稱號。2007年,貝爾為英國四頻道做了八個系列節目,節目名為《天生求存者,貝爾格裡爾斯》。
  • 《荒野求生秘技第七季》全集紀錄片(又名:荒野求生/荒野求生秘籍)
    2006年,因其在探索頻道主持節目《荒野求生》中所食用的東西太過驚人,而被冠以「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的稱號。2007年,貝爾為英國四頻道做了八個系列節目,節目名為《天生求存者,貝爾格裡爾斯》。
  • 《荒野求生秘技第三季》全集紀錄片(又名:荒野求生/荒野求生秘籍)
    2006年,因其在探索頻道主持節目《荒野求生》中所食用的東西太過驚人,而被冠以「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的稱號。2007年,貝爾為英國四頻道做了八個系列節目,節目名為《天生求存者,貝爾格裡爾斯》。
  • 大型電視紀錄片《強軍》激發全軍官兵以更大熱情投身強軍興軍新徵程
    「改革強軍沒有過去時,只有進行時」「強大的祖國、一流的軍隊是歷史給予軍改一代人的最好饋贈」——作為一部回顧強軍成就、啟迪強軍未來的「走心」之作,大型電視紀錄片
  • 夏普液晶電視維修必看知識點
    夏普液晶電視故障狀態開機5次,主板保護如何去除記憶 ?
  • 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播出!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組織拍攝了6集大型電視紀錄片《為了和平》。該片從10月18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8點檔黃金時段播出,每天2集,國防軍事頻道等其他頻道重播,部分省、區、市衛視跟進播出,中央主要新聞網站、重點門戶網站和「學習強國」平臺等同步推出。
  • 【智造·約稿】《巡邏現場實錄2017》:創新法制節目新模式
    為迎接黨的十九大,上海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法制部聯手上海市公安局,重磅推出六集法制紀錄片《巡邏現場實錄2017》,作為SMG向黨十九大獻禮的的重點專題節目。從10月16日起,《巡邏現場實錄2017》在新聞綜合頻道每周播出一集,收穫了極為良好的反響。從前五集的統計數據來看,平均收視率高達6.48,最高一集達到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