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紀錄片《軍工記憶》以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展示了我國研製尖端軍事武器艱苦卓絕的歷程,一代「軍工人」將以群像的形式進入電視觀眾的視野,帶領人們「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軍事紀錄片《軍工記憶》
「這些紀錄片講的都是塵封的往事。」國防科工局新聞宣傳中心影像處處長李陽說,有些採訪對象直到被採訪前,家人都不知道他們曾經所做過的工作。「我們採訪的過程中遇到了一批這樣的人。他們並不是軍人,可是當國家一聲令下,他們就能拿起背包說走就走,這是非常令人感動的。」
《軍工記憶》紀錄片牢牢把握「中國夢」主題,首次公開大量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採訪了包括兩院院士在內的132位長久以來默默無聞的軍工科研專家,捕捉拍攝到許多軍工研製和生產場面的精彩瞬間。
本片攝製歷時兩年,攝製組行程數萬公裡,走訪了30多家軍工科研生產廠所,既生動展現了催人奮進的重大武器裝備研製進程,又深刻勾畫了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既深入淺出的介紹了衛星、飛彈、軍艦、戰機研製過程中的科普知識,又真實再現了特殊年代的時代背景和人文情懷。同時,紀錄片在拍攝手段和創作手法上做出了多種創新的努力,具有較高的藝術和文獻價值。
第一集《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太空成為大國之間新的競爭領域,中國是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五個能自主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從此步入太空大國的行列,而這在很多人看來都算得上是一個奇蹟。
第二集《巨浪一號潛地飛彈》再現了我國第一顆潛地飛彈驚心動魄的研製歷程,主要講述研製人員首創中國特色的試驗程序及模式,攻克固體發動機技術、水下發射技術的感人故事。
第三集《紅箭8反坦克飛彈》「紅箭-8」的科研條件之簡陋和落後,是今天的人們難以想像的,用科研人員的話來說,連作坊都不如。但是,就是在這種條件下,兵工人靠著不放棄的執著,自主研製了中國的第二代反坦克飛彈。「紅箭-8」反坦克飛彈的精確度、命中率、單發摧毀率方面都位居世界前列,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第四集《052飛彈驅逐艦》還原了被譽為「中華第一艦」的052飛彈驅逐艦從決定立項到正式下水的全過程,講述了工程研製人員突破艦體設計、建造、新型鋼材等眾多關鍵技術,實現戰鬥指控、武器裝備等方面跨越發展的故事。
第五集《殲-10戰鬥機》打造世界頂級戰鬥機的艱辛歷程。
第六集《空警2000預警機》主要講述科研人員攻克三坐標有源相控陣雷達、世界上直徑最大的雷達天線罩及飛機設計改裝等諸多技術難關,最終研製出領先世界水平的「爭氣機」的艱辛歷程。
多謝支持!
可以在公眾號後臺回復關鍵詞:軍工記憶 獲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