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軍工記憶》:解密中國尖端軍事武器研製過程

2021-03-03 記錄真實影像

軍事紀錄片《軍工記憶》以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展示了我國研製尖端軍事武器艱苦卓絕的歷程,一代「軍工人」將以群像的形式進入電視觀眾的視野,帶領人們「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軍事紀錄片《軍工記憶》

「這些紀錄片講的都是塵封的往事。」國防科工局新聞宣傳中心影像處處長李陽說,有些採訪對象直到被採訪前,家人都不知道他們曾經所做過的工作。「我們採訪的過程中遇到了一批這樣的人。他們並不是軍人,可是當國家一聲令下,他們就能拿起背包說走就走,這是非常令人感動的。」

《軍工記憶》紀錄片牢牢把握「中國夢」主題,首次公開大量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採訪了包括兩院院士在內的132位長久以來默默無聞的軍工科研專家,捕捉拍攝到許多軍工研製和生產場面的精彩瞬間。

本片攝製歷時兩年,攝製組行程數萬公裡,走訪了30多家軍工科研生產廠所,既生動展現了催人奮進的重大武器裝備研製進程,又深刻勾畫了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既深入淺出的介紹了衛星、飛彈、軍艦、戰機研製過程中的科普知識,又真實再現了特殊年代的時代背景和人文情懷。同時,紀錄片在拍攝手段和創作手法上做出了多種創新的努力,具有較高的藝術和文獻價值。

第一集《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


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太空成為大國之間新的競爭領域,中國是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五個能自主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從此步入太空大國的行列,而這在很多人看來都算得上是一個奇蹟。

第二集《巨浪一號潛地飛彈》


再現了我國第一顆潛地飛彈驚心動魄的研製歷程,主要講述研製人員首創中國特色的試驗程序及模式,攻克固體發動機技術、水下發射技術的感人故事。

第三集《紅箭8反坦克飛彈》


「紅箭-8」的科研條件之簡陋和落後,是今天的人們難以想像的,用科研人員的話來說,連作坊都不如。但是,就是在這種條件下,兵工人靠著不放棄的執著,自主研製了中國的第二代反坦克飛彈。「紅箭-8」反坦克飛彈的精確度、命中率、單發摧毀率方面都位居世界前列,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第四集《052飛彈驅逐艦》


還原了被譽為「中華第一艦」的052飛彈驅逐艦從決定立項到正式下水的全過程,講述了工程研製人員突破艦體設計、建造、新型鋼材等眾多關鍵技術,實現戰鬥指控、武器裝備等方面跨越發展的故事。

第五集《殲-10戰鬥機》


打造世界頂級戰鬥機的艱辛歷程。

第六集《空警2000預警機》


主要講述科研人員攻克三坐標有源相控陣雷達、世界上直徑最大的雷達天線罩及飛機設計改裝等諸多技術難關,最終研製出領先世界水平的「爭氣機」的艱辛歷程。

多謝支持!

可以在公眾號後臺回復關鍵詞:軍工記憶 獲取資源

相關焦點

  • 熱血鑄就軍工魂 ——紀錄片 《軍工記憶》7月27日起播出
    該片由中央電視臺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聯合出品,央視紀錄頻道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新聞宣傳中心聯合攝製,以大量的第一手資料,展示了我國研製尖端軍事裝備艱苦卓絕的歷程,一代「軍工人」將以群像的形式進入電視觀眾的視野,帶領人們「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 【行業快訊】紀錄片《軍工記憶》將登陸央視 講述中國軍工逐夢之旅
    但是這些國防軍事裝備是如何研發出來的,它們的研發過程又經歷了怎樣的艱辛與坎坷呢?記者24號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了解到,即將在央視播出的6集電視紀錄片《軍工記憶》將揭秘我國大型軍事裝備研發過程中那些鮮為人知的往事。該片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中央電視臺聯袂打造,將從本月27號開始在央視播出。
  • 電視紀錄片《軍工記憶》節目簡介
  • CAN 獨家 紀錄片《軍工記憶》即將在央視播出
    中國航空報7月24日,中國航空報記者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由國防科工局與中央電視臺聯袂打造的6集電視紀錄片《軍工記憶》將於
  • 央視劇評|《軍工記憶》:為國鑄劍的軍工情懷
    紀錄片《軍工記憶》(第二季)選取了國防科技工業戰線從事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工作的軍工人為採訪對象,講述了武器裝備研製背後的故事,表現了老一輩軍工人曾經為中國國防科技工業所做出的卓越貢獻以及無私大愛的軍工情懷。
  • 五集文獻紀錄片《晉綏軍工記憶》
    謹以此片獻給晉綏根據地人民軍事工業的創建者和英勇獻身的   先烈們!
  • 央視首度探秘:中國「絕密」軍事武器生產線!
    純正中國血統「陸戰之王」坦克下線  全世界軍事大國皆為之一顫在內蒙古,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是中國軍事工業鏈條中,最重要的製造企業之一。中國最新研製的外貿型坦克的炮管,正在這家軍工企業裡緊張的生產。還是應了大家說那句話,它仍然現在是陸軍之王」上世紀80年代末,馮益柏開始著手研製一款能夠外貿出口的主戰坦克,取名MBT-2000,在突破了一系列問題難點之後,中國的軍工企業終於在1991年製造出了這輛戰車。無論是防護能力還是火力,這款坦克都不遜色於同時代的其它對手,但始終有一顆肉刺扎在馮益柏心裡,當時高性能外貿坦克的動力艙還依賴進口。
  • 中國軍工「最好的時代」!官方紀錄片給出答案:就在2021年
    文/南風今年一開年,中國的軍工股票就漲得特別厲害,這是什麼情況?我國前段時間的官方紀錄片上蓋著紅布的武器裝備給出了答案:中國軍工最好的時代其實就在2021年。只要是認真梳理我國的軍事裝備在這幾年的採購計劃就能發現這一結論是怎樣得出的。
  • 軍工產業同時起步,為何中國現在要啥有啥,印度只能靠進口?
    第一個五年計劃內,中國實現了武器由「萬國造」到「中國造」的轉變,儘管這些武器基本都是蘇聯設計,中國的軍工從業者們只是對其進行模仿和複製,沒有參與這項產品的研製與改進。但從仿製中,中國人走完了從原料到產品製造的整個流程,從而為今後的軍工設計的實現奠定了基礎。1959年中國想要造原子彈,但是蘇聯總書記赫魯雪夫不太願意,想要撤走蘇聯專家。
  • 中國武器裝備有多牛?90年來,國家級媒體首度公開揭秘!
    從1958年中國從蘇聯引進生產線製造出第一輛自己的坦克,到60年後的今天,中國的軍工企業已經開始自主研發生產世界一流的坦克戰車,這其中凝聚了幾代軍工人的不懈努力。回想建軍之初,只能生產簡單到不能再簡單的兵器,而如今,我們的先進武器已經走向了國際市場,這背後則是一個日漸完備的工業體系在支撐。
  • 中國五大尖端軍事武器,東風快遞排名第一不愧是鎮國利器
    盤點對於我國而言極為重要的五款武器裝備,我們把它稱為國之重器中國近些年來武器庫中增加了很多高科技武器,包括海、陸、空、二炮各兵種。綜合很多因素(包括科技含量、重要性、列裝數量等等)現擬了一個中國五大高科技武器排行榜。
  • 中央特科成立90周年,中文國際頻道《國家記憶》 推出紀錄片《紅色堡壘》
    在中國共產黨的革命鬥爭史上,有一個特殊的機構,它成立於白色恐怖籠罩下的上海,由周恩來直接領導,它是中國共產黨在20世紀20至30年代期間所建立的情報和政治保衛機關,主要從事地下工作。在中央特科成立九十周年之際,央視《國家記憶》欄目為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弘揚革命文化,特別推出第一部全景展示中央特科的紀錄片《紅色堡壘》,講述九十年前中國共產黨在白色恐怖下建立紅色堡壘的隱秘往事。
  • 至燃至爆的中國軍工裝備:「王炸級」坦克、逆襲的中國無人機、炸不垮的防雷車......
    這裡面既有代表中國軍事尖端科技的「大殺器」,又有把高品質凝聚在一針一線中的「小裝備」,形態各異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僅武裝了我國國防,還在國際市場上大受讚譽,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國,有很高的國際市場佔有率。軍工製造水平的提高無疑也體現了「中國製造」的強大,今天,庫叔就帶你來看看這些行銷海內外的中國尖端軍事裝備。文 | 庫叔本文由瞭望智庫綜合。
  • 林左鳴在中國軍事文化講壇演講,呼籲加快推進軍工強國建設
    他以軍工企業家的獨特視角,從裝備建設的角度剖析了東西方軍事文化的差異及其對武器裝備建設發展的影響。同時,林左鳴也指出,在「重器物」軍事文化的基礎上,現代西方國家也越來越重視軍事和戰爭謀略研究。如美國蘭德公司以研究軍事尖端科學技術和重大軍事戰略而著稱於世,正是這種對軍事戰略的研究,又進一步加深其對裝備發展的重視,使得美國軍事實力如虎添翼,有力支撐了其全球戰略。為此,林左鳴發出警示:今天一旦再發生戰爭,如果我們沒有強大的軍工和先進的裝備作為支撐,很難想像能夠打贏一場現代戰爭。
  • 雷射武器:中國的這項科技領先美國10多年!
    中國軍方研製的定向能武器包括雷射武器,微波射線發射器和粒子束加速器。清楚地記得在試驗場:一位軍工老專家從電話中得知千裡之外的靶標被雷射雷達擊毀後,激動得淚流滿面,仰天大呼:這是我們中國人研製的武器!是全世界最好的武器!!這是全世界最尖端的點穴武器!
  • 中國發出一顆遠程火箭彈!70公裡外地動山搖!
    中國發出雷射制導炸彈,一舉打破軍事大國壟斷!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250公斤雷射制導炸彈總設計師  陳軍:「美國的制導炸彈保有量大概是70萬枚,它的型號大概135種型號。」世界軍工史上前所未有!當完備的科技力量推動著軍事武器不斷進步的同時,一個晉身於世界先進武器裝備國家序列的民族,更多感悟的,是自己捍衛和平的能力與願望。
  • 普京親自示好中國:繼續提供尖端軍事技術,未來中俄可結為軍事同盟
    普京在視頻發言中說:俄羅斯分享了有助於顯著提升中國軍事潛力的敏感軍事技術。但他補充說,這些技術十分先進且敏感,不便透露更多細節。「毫無疑問,我們與中國的合作正在增強中國軍隊的防禦能力,」                                                                                        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國軍工全面開花,各種先進軍事裝備層出不窮,萬噸大驅都能一口氣造8艘,被網友們親切地形容為「下餃子」,中國還開發出多款反隱身雷達
  • 中國軍工「看一眼就懷孕」的歷史,就要一去不復返了嗎?
    曾經網上有傳言一個故事,在1980年代初,我軍決定研製新一代大口徑機槍穿甲爆炸燃燒彈。但由於這種彈藥屬於國際前沿的武器思路,科技含量很高,全世界也沒幾個能生產的,因此我國軍工人員為研製新型彈藥走了不少彎路。
  • 芳綸-國防軍工上的高分子材料解密!
    由於對位芳綸具有以上種種優點,被喻為「防彈纖維」,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國防軍工、個體防護及體育休閒等領域。芳綸Ⅲ具有增強、減重、拒腐蝕、抗降解、耐高溫等卓越功能特性,是支撐當代航天航空、軍事工業、生命保護等尖端產業的核心基礎材料和直接影響國家安全利益的戰略物資,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迫切的現實需求。
  • 厲害了我的國 外媒如此評價中國軍事發展
    在2016年底的珠海航展上,中國研製的首款第五代隱身戰機殲-20等高科技武器悉數亮相,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專家的話稱,百年來中國「器不如人」的時代正快速畫上句號,中國軍事裝備的質量已經大踏步逼近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