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逼近後,魯大昌又急忙調動第1旅旅長梁應奎,命其親率該旅1團前往增防,配備到臘子口橋頭東側陣地,以4 挺重機槍排列在橋頭堡內,構成交叉火力網,嚴密封鎖橋頭地帶,阻擊紅軍的進攻道路。原駐守橋頭的第5團第3營,則被配置在臘子口內的三角形谷地,沿山腳固守工事,並隨時準備增援橋頭陣地。此外,梁應奎親率旅部及預備隊駐紮在離臘子口不遠的一處村寨,擔任全盤指揮。
9月16日,紅軍兵臨臘子口,擔任前鋒的就是曾經飛奪瀘定橋的紅1師4團,其雖然剛剛在茫茫草地中經過了7晝夜的艱苦行軍,但依然士氣高昂,一路翻山越嶺,冒雨行軍,不顧疲勞連續作戰,將駐紮外圍刀扎、黑多兩地的敵第6團第1、3兩營擊潰;消息傳來,駐守康多的團部和第2營立即南撤,經臘子口逃回了原駐地,混亂之中該團團長朱顯榮也失蹤了。外圍之戰雖然順利,但隨後對臘子口的攻堅戰打得卻著實艱難。紅4團2營擔任正面強攻,趁著夜色連續對防守臘子口的敵人發動多次猛攻,但狡猾的敵人佔據著地利優勢,還有堅固的工事依託。當紅軍射擊的時候,躲在工事裡不還手,但紅軍火力一停,開始向橋頭衝擊時,守軍就立即居高臨下不停地甩手榴彈,攻擊不停止,手榴彈就不停歇。▲到達陝北的紅軍
17日拂曉,紅四團正面強攻和迂迴部隊同時發起攻擊,一舉攻克臘子口並殲滅了敵守軍。國民黨殘部撤向第二隘口,企圖利用天然屏障繼續阻擊,紅四團乘勝追擊,一舉擊潰敵縱深守軍,取得了臘子口之戰的勝利。18日,紅軍乘勝佔領了東北方向數十裡的哈達鋪。22日,紅一方面軍在哈達鋪改編為紅軍陝甘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