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美」關係轉變?蔡英文興奮了

2021-02-25 鳳凰新聞客戶端

導讀:美國總統大選已經徹底落下帷幕,最終是民主黨拜登上位,成為下一任的美國總統。民進黨當初花了大價錢討好川普,如今川普下臺之後,民進黨又該何去何從?島內網友紛紛擔憂,拜登上臺後對臺灣的態度到底如何?而近日,又有媒體報導,民進黨在「押錯寶」之後,又拉上美國大兵給自己「壯膽」。

美國軍隊「赴臺」交流,民進黨興奮大肆宣傳

臺灣《聯合報》近日報導,美國海軍陸戰隊將會前往臺灣,開展為期4周的教授計劃。此次教習針對臺軍突擊舟等作戰課程進行深入剖析,有助於在之後提升「臺灣陸戰隊的整體作戰水平。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民進黨對美軍「赴臺」的事情,大肆宣傳,絲毫沒有低調的意思。很可能是為了堵住,拜登上位後,外界猜測的「臺美關係」或將轉變的消息。

對於美軍來臺灣教導軍事項目的事情,民進黨仿佛是為了給自己「壯膽」,也是為了威懾大陸,瘋狂的進行宣傳,一改往日遮遮掩掩的態度。但是島內的網友卻對民進黨的做法不屑一顧,認為「大陸真的打來,這幾隻美軍有什麼用?」民進黨也明白,只要自己不公然宣布「臺獨」,大陸就不會真的攻打到臺灣,但是公然炫耀與美方的關係,無疑是將兩岸關係拉入了深淵。

美軍教導網友諷刺,「臺美」關係不復從前

對於美方派遣精英陸戰隊前往臺灣,教習「臺灣海陸軍」一事,臺灣的網友對此多為諷刺的態度。例如7月份的時候,就有臺灣士兵就有因快艇側翻,造成人員傷亡。因此這次美軍派遣軍人前往臺灣教導,也並不被臺灣網友看好。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譏諷:「美軍主要是要教如何不會在150公分深的地方溺水。」也有臺灣網友非常憤怒的表示:「保護臺灣?別傻了……趁火打劫才是真的!」

雖然民進黨一直在努力維護所謂的「臺美友好」,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川普下臺之後,「臺美」之間「最好的時光」已經逝去了,民進黨拿著臺灣最根本的利益去討好美方,但是最後好像什麼好處都沒有撈到,反而讓臺灣處於戰爭的邊緣。希望民進黨能明白,只有靠自己挽回兩岸關係,才是臺灣最好的歸宿。

延伸閱讀:

緊張局勢加劇,

這一次蔡英文有三條路可選

導讀:近年來,民進黨當局和川普政府交往密切,在美國總統大選的時候,拋棄中立的態度,選擇「靠邊站」。蔡英文豪賭川普政府,希望他可以連任繼續做自己的靠山,但是卻沒想過如果川普無法連任的後果是什麼。事實證明,11月份的美國總統大選或是拜登上臺,川普很快就要結束他四年的美國總統生涯。而一直把川普連任當成重要任務的民進黨,下一步又該怎麼辦?臺灣將來又將會如何發展?

緊張局勢加劇,未來臺灣或有三條路

近期,因為民進黨執意和川普「軍事來往」,已經導致臺海地區緊張局勢劇增,解放軍在相關區域的軍演活動一直沒有停歇,而民進黨也讓臺灣士兵開始反登陸演習。美方此時必然不會放過「攪局」的好時機。臺海區域及周邊海域越來越頻繁的軍事活動,讓該區域的國家心驚膽戰。

而蔡英文仍然不知道後果,自顧自的在走在挾洋自重的道路上。不出意外,臺灣未來只會有三條路可走,一是在中國大陸與美方的博弈途中,迅速靠邊站,私下和美方溝通,強硬「獨立」,並且讓美國軍人派兵前往臺灣「駐紮」,以此來保護臺灣地區安全。二是拼上臺灣過半年輕人的生命,和解放軍進行對抗,拖到美軍前來支援的時刻。三是和大陸和談,接受「一國兩制」政策,承認臺灣是中國固有且不可分割的主權。

三條路結果不同,戰爭後果猶如災難

臺灣未來的三條路結果都不相同,但很明顯能看出,前面兩條路肯定會造成大面積的人員傷亡。如果白宮的主人願意和臺灣地區「交換軍隊駐紮」,中國大陸肯定會拿出《反國家分裂法》,而美國也會捲入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的衝突中。美國的軍人不可避免的就會流血,這並不是美國市民想要看到的情況。如果民進黨選擇第二條路,就是拿著臺灣年輕人的生命做賭注,而且目前臺灣本土又有多少人願意為了臺灣奉獻出生命?

只有第三條路才是對所有人都好的選擇,不用造成人員傷亡,也不會有大面積的流血事件。接受「九二共識」,承認「一中原則」,才是對臺灣民眾最負責任的做法。合格的領導人應該考慮的是如何讓民眾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將民眾的安危置身於炮火中。

來源:中國臺灣網

點擊閱讀原文,

來鳳凰新聞客戶端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從蔡英文此行看「美臺關係」的上限與底線
    蔡英文團隊為此次過境可謂下足了功夫,輿論宣傳和落地接待可謂「高規格」。對此,島內有綠營輿論將此行吹噓為「準訪問」,是美臺關係「歷史最高點」,也有輿論不以為然地諷刺此行只不過是蔡的「畢業之旅」,所以美方才給足面子、辦得轟轟烈烈。 如何看待蔡英文此行所反映出的美臺關係現狀與未來趨勢?
  • 一黑熊玩偶就令「臺獨」興奮了?蔡英文發文,反遭島內網友潑冷水
    近段時間,川普政府頻打「臺灣牌」,除了頻頻派偵察機抵近臺海,派軍艦穿越臺灣海峽之外,美高官也動作不斷。此前,美國衛生部長阿扎和副國務卿克拉奇先後「訪臺」,已創下了美國最高等級官員連續「訪臺」的紀錄,更是公然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
  • 兩岸視點盤點2016"520"以來臺美、臺日關係新動向
    「對外關係」的兩大重點,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主政以來,也一直竭力進一步拉近臺美與臺日關係。早在2015年5月,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就赴美進行了為期12天的「訪問」,被媒體定義為赴美「面試」之旅。蔡英文就任以來,其親美路線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將臺美關係置於兩岸關係之上,視臺美關係為最優先目標,一改馬英九「親美、友日、和陸」政策,推行所謂的「親美遠中」,甚至謀求所謂的「聯美制中」,並不斷向美表達其重視美國,將與美國展開全方位合作的誠意。二是展示與美強化軍事、經濟和「國際空間」議題合作的強烈願望。
  • 蔡英文主政下的臺灣當局涉外關係困境
    2016年蔡英文上臺以來拒不接受"九二共識"、推動"實質臺獨",大陸方面根據臺灣政局和兩岸關係形勢變化加大"反獨促統"力度。在兩岸缺乏互信和溝通管道、兩岸關係轉向對立對抗的態勢下,蔡當局涉外關係困境愈加突出,不論是維繫"邦交"關係還是參與國際組織等連遭挫折,成績慘澹。川普政府上臺後,蔡當局利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之機,迎合美"印太戰略",推升與美實質關係,也無法撼動中美關係大局。
  • 拜登政府為何首次用「臺灣民選代表」稱呼蔡英文?丨慢點·觀察
    臺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在拜登就職典禮上炒作「臺美關係提升」 綠營媒體馬上在島內大造輿論稱,蕭美琴是美臺「斷交」四十二年來首次正式受邀觀禮,稱之創造「劃時代的裡程碑」。 蔡英文難掩興奮,聲稱蕭美琴獲邀出席拜登就職典禮,「充分彰顯了臺美關係的提升。」 她的一眾幕僚下屬也紛紛「自嗨」:「拜登一上任就挺臺灣」!拜登執政之後,臺灣不但沒有「失寵」,反而更加「得寵」了。「臺美關係」提升?
  • 蔡英文當局「倚美抗中」已是窮途末路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讓民進黨急獨冒進的瘋狂舉動有所收斂
  • 習特會後美臺軍售新走向
    美國對臺灣軍售前景分析在2017年1月25日第46期安邦國際關係簡報的《川普時代的美臺關係分析》一文中,安邦智庫(ANBOUND)國際關係研究團隊認為,川普執政時期美臺關係將更加緊密,也有與官方密切的學者透露,大陸下一屆全國人大將在《反分裂國家法》之外,制定《國家統一法》,大陸對臺政策將從「反臺獨」向「促統一」轉變。而臺灣蔡英文當局的表態也預示其在進一步推動對美軍購,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中,蔡英文稱美國一直是臺灣最大的支持力量,持續對臺軍售是臺海穩定的重要支柱,也是臺海兩岸能夠維持現狀的關鍵因素之一。
  • 美國大選倒計時,吳釗燮對美臺關係「越描越黑」
    臺灣的民進黨當局繼上周六緊急召開「國安會議」後,11月2日又由「外交部長」吳釗燮到「立法院」報告臺美關係,為之前的單邊押寶美國現任總統川普進行「找補」。不過,他一句「交接期」的表態又令島內產生質疑。吳釗燮。圖源:臺灣「ETtoday新聞雲」臺「外交部長」吳釗燮2日到「立法院」報告「臺美關係之現況與未來發展」。
  • 蔡英文剛爽完又遭驚嚇,美國或鋌而走險
    ,要美國政府「與臺灣恢復『外交關係』」,這讓一些親綠網民興奮不已。那麼,遭遇大陸嚴厲打壓,已經陷入「斷交潮」的蔡英文,能夠靠與美國建交完成對大陸的絕地反擊麼?美議員:美臺應恢復「外交關係」提出這項「建議」的是美國聯邦眾議員羅拉巴克(Dana Rohrabacher)。
  • 馬英九潑冷水,蔡英文大喊「裡程碑」
    美高調宣布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訪臺的消息後,民進黨當局異常興奮,繼臺外事部門聲稱「象徵臺美全球夥伴關係進一步提升」後,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9日也跳出來宣稱是
  • 美國操作掌控臺灣政局 「臺美關係」帶著接近臨界點的危機
    美方從被認為單押民進黨蔡英文,到向韓國瑜伸出「友誼的手」,乃至於關切郭臺銘與柯文哲會不會參選?看出華府對於掌握臺灣政局的急迫感,以及對臺灣「極端政治」的不確定感。文章認為,「臺美關係」基本是中美關係的下層結構。美國欲抑制中國崛起採取的諸多手段,包括軍事、貿易、外交等手段都有雙面刃的問題,美2020大選在即,川普總統有連任壓力,若干要對付中國的手段也會自傷。
  • 中(臺)美日關係新變局:臺灣當局 欲將何往?
    日本政界對臺灣的冷落表明「臺日關係」出現了不尋常的警訊。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日本對臺灣當局改變態度,並非一朝一夕造成的,而是一種日積月累的過程。在國際政治風向轉變下,中日關係轉暖已成為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已經讓民進黨當局感受到了壓力,所謂「臺日關係」的空間必將進一步被壓縮,這讓蔡當局陷入「兩難困境」,不知要以解禁福島產品來「挽回日本」,還是要持續嚴禁日本大米和牛肉來「挽救民意」?
  • 美臺軍售虛實難辨,「反中賣臺」不亦樂乎
    臺軍方立即出面「否認」酈英傑說法,稱臺今年對美新增軍購總額為55.8億美元。島內有關人士則猜測、緩頰稱,「118億說」或是「包含過去仍在執行中的軍購項目與設備保養維持費用」,或是由於臺美當局行政、會計年度算法差異造成歧義,即應為2019年宣布的對臺軍售總額。對此,AIT稍後改稱,今年美國對臺軍售公布總額數字是55.8億美元,「其他數字有待與華盛頓確認」。
  • 蔡英文姿態放低,徐宗懋:已知美底線
    民進黨對大陸強硬,大陸對臺灣更加不會退讓,而最近蔡英文卻罕見放低姿態,呼籲臺灣與大陸共同討論和平之道。蔡英文態度放低,徐宗懋:已知美底線蔡英文在公開場合放低姿態,呼籲兩岸和平發展,這些年來實屬罕見。而前段時間蔡英文還在國際上叫囂著要和大陸「戰到最後一兵一卒」,現在截然不同的態度,實在「打臉」。
  • 美議員提「恢復美臺外交關係」
    羅拉巴克稱,這項提案是以《臺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為美臺關係基礎的原則提出,並強調臺灣與美國的價值觀相同,不能忽視這個因素等等。  羅拉巴克此時公然挑釁中國提出這樣一個顛覆性的提案,其目的是什麼?該提案會否在美國眾議院獲得通過?會給當前乃至未來的中美關係帶來那些影響?中國相關機關該採取哪些對應的措施?
  • 唯恐天不不亂 | 臺美海軍要在帛琉「巧遇」? 臺網友提醒綠媒:別挑事兒!
    不過島內網友卻表示,(綠媒)大驚小怪,其實「沒什麼可興奮的」,並痛批「選舉接近就故意挑起紛爭」。因此,報導稱,臺灣的敦睦艦隊「正好趕上」了美帕軍演。而《自由時報》在報導標題中則反問,臺美這是「相約碰頭」?  不過,島內網友的反應似乎給綠媒的報導潑了一盆冷水,不少網友認為,沒必要大驚小怪。還有網友質疑,「因為選舉接近就故意挑起紛爭」「挾洋自重把臺灣人民推入了火坑」,並痛批臺當局「這政府瘋了!」
  • 王海濱 吳萬虹:蔡英文執政後臺日關係新動向及其前景
    2016年12月,蔡英文又在接見第六屆「臺美日暨亞太區域夥伴安全對話研討會」嘉賓時宣稱『將持續深化與美、日等民主國家關係」,並希望日本等國能夠依臺美「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合作機制加強彼此關係,表明蔡非常期待與日美安保體系加強合作的戰略意圖。
  • 臺美建交迎來「夢醒時分」 臺「外交部」為何急踩剎車
    灣社會普遍認為,在「親美反中」的蔡英文第二任期內,臺美關係將會不斷升溫,甚至部分臺獨人士更希望,最終能重返「臺美建交」的外交關係。
  • 蔡英文證實美在臺軍事存在
    臺灣海峽兩岸的專家表示,蔡英文的舉動已經踩到了紅線,她肯定會面臨來自中國大陸的後果,包括更多的軍事活動。蔡英文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他們在臺存在是為了「培訓目的」。自2020年以來,美國在臺灣有軍事存在的說法已經多次出現,但這是蔡英文首次證實這一說法。
  • 蔡英文稱"美是最大支持力量 軍售是臺海穩定支柱"
    22日,蔡英文出席臺北市美國商會「謝年飯」晚宴,聆聽臺北市美國商會會長章錦華意見(圖片來自臺灣「中央社」)據美媒報導,這是蔡英文去年就職以來第一次作為臺灣地區領導人出席臺北美國商會的謝年飯。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梅健華(Kin Moy)、以及臺北市美國商會會長章錦華均有出席。晚宴現場席開68桌,近700人與會,包括130多位美臺官員與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