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哈特:哪怕一去不返,我知道我必須飛行

2021-02-19 馮侖風馬牛

封面題圖|《lost》

文/風小二 (微信公眾號:馮侖風馬牛)

全文 2728 字,閱讀大約需要 6 分鐘

駕駛著飛機消失在太平洋上空 81 年之後,阿梅莉亞·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的故事也許將迎來終局。兩周前,研究者們表示,他們最終確定了這位傳奇女性的遺骸所在。

 

阿梅莉亞·埃爾哈特是一名美國飛行員,1937 年 7 月 2 日,她駕駛「伊萊克特拉」號雙發動機單翼飛機,從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萊城起飛,向位於澳洲和夏威夷中點的豪蘭島進發。如果此行順利,她將成為首名實現環球飛行的女性。不幸的是,在這次失敗的飛行中,她隨著「伊萊克特拉」號一起消失在太平洋上空,甚至沒能來得及慶祝自己即將到來的 40 歲生日。

 

埃爾哈特生於 1897 年 7 月 24 日,從小就是個喜歡探險,喜歡有趣和有刺激性事物的「異類」。11 歲時,隨家人一起從美國堪薩斯州的艾奇遜遷往艾奧瓦州的得梅因,首次見到了飛機。1920 年 12 月 28 日,她與父親一起參觀了一個機場,在飛行體驗之後,23 歲的埃爾哈特說:「我知道我必須飛行」。僅僅 6 天后,她就師從女飛行員先驅娜塔·思努克開始了學飛生涯。6 個月之後,她湊夠錢買下自己的第一架飛機,這是一架淺黃色的、二手 Kinner 雙翼機,她稱之為「金絲雀」。

▲埃爾哈特

 

那個年代,飛行還只是一件很酷的事情。環球飛行更是冒險家們所熱衷的事物。只不過,那些熱衷飛行的冒險家中,女性寥寥無幾。

 

1922 年 10 月 22 日,埃爾哈特駕駛「金絲雀」飛到 14000 英尺,創下女飛行員的高度紀錄。這之後的十幾年裡,埃爾哈特駕駛不同飛機,創造了多項女飛行員的速度和距離紀錄。

 

讓她博得大名的是 1932 年的一次飛行。當年 5 月 20 日,她駕駛一架亮紅色洛克希德 Vega 5B 型飛機,從紐芬蘭格雷斯港出發,飛行了 14 小時 45 分鐘後,降落在北愛爾蘭德裡北部的牧場上(今天這個地方是阿梅莉亞·埃爾哈特中心),成為不停頓飛越大西洋的第二人及首位女性。現在,這架暱稱為「小紅巴士」的飛機,依舊安放在美國華盛頓國家航空和航天博物館內,供人參觀、瞻仰。

 

3 個月後,她又從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飛到東海岸的紐瓦克,成為第一個獨自一人無間斷飛越美國的女性。飛行之外,她參加巡迴演講、出書、做廣告,甚至拿出廣告收入中的 1500 美元捐獻給理察·拜爾德的南極探險。

 

在不斷創造飛行記錄的過程中,她的勇氣、她的「想做就做、男女平等」的觀念,以及種種細節所展現的個性魅力,對當時的女性影響巨大。在給丈夫的信中,她談及即將起航的危險行程時寫道:「我想這麼做,只是因為我想這麼做。女人必須像男人那樣勇於嘗試。」連當時的美國總統夫人埃莉諾·羅斯福都成了她的朋友和「粉絲」,甚至想拜師學飛行。

 ▲《在雲端》| 我有一個夢想

有人說,所有新紀錄挑戰者的終局一定是失敗,因為只有在無法創造新紀錄的時候,挑戰者們才會停下來。埃爾哈特也如此。她試圖開創一項新紀錄:沿赤道連續飛行 4.6 萬公裡,成為第一個完成環球飛行的女性。

 

一切準備妥當,她啟程了。1937 年 6 月 1 日,她從美國邁阿密出發,經過在南美洲、非洲、印度次大陸和東南亞的多次停留後,於 1937 年 6 月 29 日到達巴布亞紐幾內亞萊城。至此為止,她飛行了 35000 千米,剩下的 11000 千米全部是跨越太平洋。7 月 2 日,埃爾哈特和和領航員諾南滿載從萊城出發。他們計劃的目的地是 4113 千米外的豪蘭島。豪蘭島是一座長 2000 米,寬 500 米,高 3 米的小島。不幸的是,這一次,她永遠消逝在太平洋上空。

 

美國政府耗資 400 萬美元搜救後一無所獲,不得不於 1939 年 1 月 5 日宣告結束。儘管一直沒有找到她的遺體,美國政府還是決定將她去世的日期定為 1 月 5 日。她在飛行生涯中留下的最後記錄,是一段她與艦船的通話錄音:「油量不足,無法通過無線電和你們聯繫……目前高度約305米。」

▲《地心引力》|人類走向天空的過程,充滿艱辛

 

就在美國政府正式宣布她遇難一年多以後,1940 年,英國人在距離夏威夷將近 3000 公裡的尼庫馬羅羅島上發現一具人體遺骸、一隻女人的鞋子,以及埃爾哈特經常會帶的一瓶本尼迪克特甜酒。人們以為找到了她。但在 1941 年,這具包含 13 塊骨骼的遺骸被斐濟學者認定屬於一名男性。

 

之後,遺骸在運輸過程中丟失,埃爾哈特的去向也成了不解之謎。關於她的失蹤和結局,出現了眾多版本的猜測。

 

包括美國航空航天博物館在內的很多機構認為,埃爾哈特的飛機很可能偏離了原定航線,結果她和領航員諾南「無法辨別豪蘭島的方位,用盡燃料後墜入太平洋」。

 

「尋找歷史飛機國際團體」則依據此前發現的骸骨認為,她在尼庫馬羅羅這座荒島上因飢餓而死。1991 年,「尋找歷史飛機國際團體」又在尼庫馬羅羅島上又發現了一片變形的鋁板。2014 年 10 月,這塊鋁板被證明屬於「伊萊克特拉」號,更加堅定了這一看法。但是除此以外,沒有更多的發現。

▲《星際穿越》|  為有犧牲多壯志

 

還有一種極富戲劇色彩的觀點認為,埃爾哈特其實是美國政府的特工。歷史作家 W·C·詹姆森在著作《阿梅麗亞·埃爾哈特:劫後餘生》中稱,她的環球飛行只是幌子,她的真正使命是偵察日本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設施。詹姆森提到,羅斯福政府對她的失蹤知而不言,但埃爾哈特幸運地活到了戰後。1945 年獲釋並回國後,她改名換姓,以蓮·克萊格米爾·波拉姆的身份度過了下半生。

 

去年 7 月 2 日,美國歷史頻道在她失蹤80年之際播出歷史紀錄片《阿梅莉亞·埃爾哈特:丟失的證據》,首次向外界展示了一張被之稱為「證據」的歷史照片,提出「埃爾哈特可能在 1937 年的空難中生還,卻被日本人俘虜並囚禁至死」,引發眾多關注。

 

在這張據稱拍攝於太平洋中部馬紹爾群島的照片中,一名疑似埃爾哈特領航員諾南的男子背對大海站立著,疑似埃爾哈特的女子則在碼頭上坐著,向右轉頭露出側臉。畫面遠處,一艘大船旁邊還浮有疑似飛機的物體。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檔案局

 

紀錄片認為,這張照片證明了坊間流傳已久的一種猜測:埃爾哈特和努南並未在空難中死去,而是被日本軍隊俘虜,最終死在日本的監獄中。二戰期間,馬紹爾群島一度遭日本佔領。但這一說法,並不被研究者們信服。

 

直到今年 3 月 8 日,美國田納西州的人類學專家理察·詹茲宣布,1940 年在尼庫馬羅羅島上發現的骨骸並非來自於男性,而是屬於埃爾哈特。當年的法醫學不夠完善,結論很有可能出錯。

 

理察·詹茲和其他研究者們利用當初斐濟學者測量的數據,和埃爾哈特的身高、身型在電腦程式中進行比對。同時參考了以前的照片、埃爾哈特的飛行員和駕駛執照等資料,最終得出結論:尼庫馬羅羅島上的這具遺骸應該屬於一位身高超出正常水平的歐洲人後代,而埃爾哈特剛好符合這一特徵。理察·詹茲說:「我有 99% 的把握這些遺骨屬於阿梅莉亞·埃爾哈特。

 

當然,這一結論也依然有待更多證據的證實。但不論這一結果是否就是真相,失蹤 81 年的埃爾哈特始終是被廣泛紀念的女性榜樣。她的事跡依舊在激勵那些挑戰極限、超越自我的人們。就像一位目前仍在飛行的女飛行員所說:在那樣一個困難的時代,她依然有決心畢其一生,去追求一些非同凡響的事情,一些比社會希望她扮演的「常女性」更偉大的角色。她始終忠於自己的夢想並勇於實現。


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小漁   編審|陳潤江

總編|喻瀟瀟  顧問|王淑琪

-商務聯繫-
阿牛|13311153963

微信| niuniu-fengmaniu

相關焦點

  • 飛行女神阿米莉亞·埃爾哈特天空失蹤之謎
    這架飛機的駕駛者是著名的美國飛行員阿米莉亞·埃爾哈特,她是第一位獨立飛越大西洋的女性。弗雷德·努南坐在她的身旁,他們計劃從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飛越4113千米,抵達南太平洋中的豪蘭島,這是他們環球飛行的最後1/4航程。那一天是1937年7月2日,可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見到過他們。埃爾哈特的失蹤至今仍是個未解之謎。在這次意義重大的飛行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 我知道如何編程,但我不知道該寫什麼程序
    他們已經投入時間學習了一兩種程式語言的基礎知識,他們覺得做編程練習很舒服,但他們不知道如何應用他們所學的東西。通常會出現類似於 "我知道怎麼編程,但我不知道該寫什麼程序" 這樣的說法。回答通常是 "做編程挑戰","為開源項目做貢獻",或者 "做一個遊戲"。做編程挑戰是很好的心理練習,但對一個人學習如何創建一個新的程序沒有什麼幫助。貢獻給一個開源項目是一個進步。
  • 陳志民:我的飛行生涯(二十)
    到部隊政委首先找我談話:我們知道了你的情況,你不要自卑,飛行是一種職業,但誰也不能飛一輩子,早點改行還有機會,人生就需要這樣,在大風大浪裡去鍛鍊,才能顯出英雄的本色,再大困難都需要我們共同面對,你要拿出勇氣去克服;飛行是一門嚴格的科學
  • 是什麼, 讓我愛上模擬飛行(上)
    我現在瀋陽工業大學本科在讀,工科專業。大二,是一名飛友,一名真飛友,名副其實的飛友,但是我可能與大部分飛友略有不同,我更傾向的是模擬飛行,航空知識這一方面。大概是在我初二的時候,我無意中在網上發現了一張微軟模擬飛行10的照片,那時候,我還不知道那是什麼遊戲,只覺得特別真實,非常真實,那是一張老式波音747系列飛機的3D座艙視角,直到現在,我都記憶猶新。後來,我通過各種渠道,得知了遊戲的名稱,也不知道具體,只記得叫「微軟模擬飛行」,從那一刻起,我與模擬飛行就結下了不解之緣。那張照片,我一直保存到現在,如下圖
  • 凌雲必須壯志,飛行必須TOP GUN
    Jim也非常配合我的問題,說:其實主角刻意低空飛掠塔臺的鏡頭,在現實中不可能存在如此危險的動作,但其他幾乎百分之九十真實。美國海軍上尉Jim DiMatteo佩戴TOP GUN專屬腕錶進行戰鬥機飛行。我想他要說的是:現實中TOP GUN的種子飛行員們都電影中如此帥勁。
  • 陳志民:我的飛行生涯(十八)
    我把一年來部隊生活、訓練體驗毫不保留地傳授給他們,他們把滿腔熱情獻給了我。讓我佩服的是戰友方振,他手巧聰明是個小能人,處處都為別人著想,修修補補幹起活來不惜力,飛行技術也是頂呱呱;還有戰友林國棟,他是我的音樂老師,只要到他那裡沒有不會唱的歌,有了新歌只要會哼哼他就能用口琴吹奏出來,讓我羨慕不已。
  • 我看過的飛行表演(作者:趙錫麟)
    那時,我還在讀初中,只有十四五歲。那天 我是乘53路公交車到寶楊路,然後下車步行四五裡路走到丁家橋飛機場。因為是飛行表演,不必進內場,機場外的農田田埂上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都是從市區趕來看熱鬧的人群。千萬人一齊抬頭望天,等著遠處飛來的戰機。
  • [飛行教程] 玩無人機必須要知道的一些知識(中)
    3.冬季飛行一定一定要滿電起飛,不要暴力操作,正式飛行前要在低空懸停到電池溫度達到25℃,可參考DJI官方冬季安全飛行指南和ZDD冬季飛行,不光是要預熱飛機4.自動返航是個應急功能,一般能不用儘量別用,但該用的時候一定要用,一般當無人機自動返航進入目視範圍應取消自動返航轉而用手動控制,自動返航的前提是GPS信號良好,指南針正常,返航路徑上沒有高大障礙物。
  • 我不喜歡戰爭,但是我崇尚戰鬥
    為什麼這麼說,其實道理很簡單,我們國家知道武器知識的人少之又少,即使一把仿真的手槍也能讓一個平頭百姓愣半天不敢動——別說平頭百姓,哪怕是有著專業知識知道中國有哪種槍沒哪種槍的人,見到一把「格洛克」或者「沙漠之鷹」那黑洞洞的槍口對著自己,估計也要仔細觀察半天真假才敢喘口大氣——我肯定是這樣。
  • 飛行史上的關鍵大事件盤點
    ●1932年5月21日飛越大西洋女性第一人埃爾哈特憑著自己的勇敢,不僅成為了孤身飛越大西洋的第一名婦女,同時也創造了14小時56秒的飛行紀錄。飛行中飛機的高度儀器和一個排氣管壞了,汽油從一個洩漏的設備滴到她的脖子上。
  • C919:我用外國發動機、外國零部件、中國總裝,但我知道我是自主創新的大飛機|周一硬核
    不管是明是暗,第一步學會它,不過好多人還沒有走到這一步就已經死了,知道為何?自以為是。第二步,就是在這個遊戲裡面把線頭找出來,學會如何不去犯規,懂得如何在線球裡面玩,這樣才能勉強保持性命。」從這個意義上講,Made in Japan是「工藝品」,凸顯逼格;Made in China是「快消品」,解決生活必須。
  • 鳥累了,樹知道,雲累了,天知道.可是我累了,誰知道?
    點擊上方綠色音頻收聽 主播:佳佳鳥累了,樹知道,雲累了,天知道,可是我累了,誰知道?無憂無慮的日子,也就那麼幾年,長大以後才發現,成人的世界,一點都不好玩,明明哭了,卻說沒事,明明累了,還在堅持。,我們小分在北找礦。
  • 我不知道該聊什麼,聊聊生孩子這事兒吧
    比如,鄭爽是明星,就像我這麼一個連《一起去看流星雨》都沒看過的人都知道她,很明顯她很紅,也知道她常常上熱搜,我想都不用想她賺的錢是我的多少倍,反正估摸著我這輩子也別想賺到那麼多了。因為有錢,所以她不願意自己生孩子,找代孕媽媽生孩子,給代孕媽媽錢就可以了。
  • 自述:VR治好了我的飛行恐懼症 VR視界
    虛擬實境讓我再一次進入那個恐懼的漩渦中,這是治療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坦白了我所有真實的恐懼後,現在該進入VR領域了。首先,我戴上了三星Gear VR頭顯(手機使用的是 Galaxy S6),其次,在我的手指上戴上了若干個生物信號傳感器,這樣我的焦慮水平就處於監測之下了。
  • 俄獲救飛行員:我必須要為機長報仇
    他說,自己會要求指揮官讓我留在空軍基地,我必須為機長「討債」。  對於土爾其所稱「俄戰機在土領空停留17秒」的說法,穆拉赫金,俄方戰機「甚至1秒鐘都沒有進入土領空」。「直到飛機被擊中,蘇24飛機完全在自己的掌握中」。  穆拉赫金說,「我們曾多次在那裡執行戰鬥飛行,對這一地區了如指掌。執行完戰鬥任務後,會沿返航路線返回空軍基地。作為領航員,我對那裡的每座山峰都很了解。
  • 【樹洞】我覺得我jjc隊友是撒比.我想給他們郵寄刀片兒.
    蒼雲來推對面這個不知好歹的丐幫,他在傷害我們的丐幫,你去幫我們的丐幫,我已經自顧不暇了。你特麼喊我id會死啊?我id再長也才四個字兒啊!然後有一場純陽跟和尚一起控我我秒躺。他們非說不是控的問題是我電腦或者網速太卡。為了證明老子的電腦和網速超級好,我下一局雙開倆yy順便放歌。正好是:在沒有誰黃雞風車喊用臉擋那首歌。
  • 我看到機翼下面有一個淡咖啡色的人頭在頂著飛機飛行!
    2018年5月14日早上,四川航空3U8633重慶至拉薩航班在飛行過程中,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機組緊急備降成都雙流機場。因備降難度係數高,機組人員憑藉過硬的專業技術和超強的心理素質成功著陸,所有乘客平安落地,被稱讚為「英雄機組」。川航事件引起了大家的議論,所有的乘客都是幸運的,這件事也引起了我自己坐飛機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