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第一個紅色農會

2021-03-01 公平報料網

紅色青圍革命簡史

紅色青圍革命簡史——公平鎮青圍村委(原紅星)是一個革命紅色村委,下轄的青湖村初期就被評認為紅色革命村。青圍村在大革命時期和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和革命群眾多達34人,被國民黨反動派燒毀房屋有28間。有一門五英烈、有兄弟英烈等等可歌可泣的英烈事跡。1921年革命先驅彭湃同志到青湖村宣傳發動革命、組織農會時,青圍村很快就成立了公平鎮第一個農會組織,會員42人。圍雅村黃清雲任第一任會長。後陸續有熱血青年青湖村有黃鎰、黃鑫、黃任、黃爾、黃潭桑、黃聲、黃圓、黃紀、黃潭妹、顏坤、孫沄金、黃覃木、黃林興、陳桂零、陳桂營、陳陸、黃泗德、麥乃均兄弟等,新圍村有黃水星、黃沄右、黃丙貴、黃水妹、黃鎮海等熱血青年參加了農會組織。先後建立了公平鎮第一個鄉蘇維埃農會組織,在1926年成立了公平鎮第一個鄉黨支部,有黨員十一人,陳桂靈任組織委員。(支部設在黃潭桑烈士家中)。青湖村農會的成立帶動了公平周邊村莊的革命高潮,黨支部的建立堅定了青圍村人民群眾的革命信心和立場,不怕國民黨反動派一次又一次鎮壓,青圍村的有志青年前赴後繼參加革命,在當時海陸豐革命運動高潮中寫下了濃墨重彩光輝革命史。

紅色青圍革命史(連上)——1928年農曆二月初三日(俗稱春分慘案)青圍農會組織赤衛隊接上級指示,在磁窯埔秘密開會,商議攻打」笏仔十二妹」國民黨民團總部時遭到叛徒告密,會場被國民黨反動派一個連和民團組織包圍。當時突圍的赤衛隊員黃泗德跳進黃江溪中,在溪中被射殺,當場犧牲,為革命獻出年僅20歲生命。被捕的包括赤衛隊組織委員陳桂零兄弟等革命同志共19人,第二天被殺害革命烈士共17人。突圍的赤衛隊員後有參加紅四師部隊,東縱六支隊,有陳陸烈士隨部隊轉戰黃羌,成長成為智勇雙全、手持雙槍的赤衛隊大隊長。有參加遊擊隊支支隊的黃倫烈士。有繼續擔任鄉蘇委員,活動於公平鎮、黃羌、平東的黃圓烈士。有以革命為

         紅色青圍革命簡史

生命、以家幹革命,把自己家人生命置之度外,將家作為遊擊隊糧食中轉站的黃潭木烈士。有帶領一家七兄弟幹革命的黃潭桑烈士,利用家族兄弟多的優勢,將家建立成為公平鎮與其他革命組織的交通聯絡站,在家裡成立了公平鎮第一個鄉黨支部。有參加紅四師的連長黃爾(起恆)烈士,等等。青湖村的英烈事跡可以說是中國早期革命運動的宿影。

紅色青圍革命簡歷((連上)——青湖村赤衛隊員參加了黃羌合門戰鬥、苦竹園戰鬥、攻打陸河激石溪戰鬥、攻打陸豐縣城等多次戰鬥,也參加了海豐的三次武裝起義。由黃爾(起恆)烈士帶隊成功發動了海豐坡頭園劫獄,營救一批被捕的革命同志。有組織、巧妙地參加了扶送彭湃同志兒子彭仕祿的行動。在海豐大革命失敗後,青圍村民依然堅持和支持革命,在國民黨反動勢力多次圍剿下,青湖村、圍雅村,被放火燒毀房屋多達28間。有的赤衛隊員和革命群眾有家不敢歸,有的一時找不到組織、出走他鄉,有農會秘書長麥乃均兄弟等出走馬來西亞。青圍村的革命傳統一直在熱血青年身上傳承,後有黃文英、黃焯等有志青年參加了到革命隊伍中去,特別是圍雅村黃顯群烈士,從小受到革命先驅彭湃同志的影響,放棄富有家庭生活,投身到偉大的革命運動中,逐漸成長為一個優秀指揮員,從一個戰士到指揮千軍萬馬的高級幹部。!青湖村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就被認評為紅色革命村。其紅色革命史豐富,遺址、遺蹟、故居多,有農會第一次會址:」九蓮佛」樹,有遊擊隊糧食中轉站,交通聯絡站,第一個鄉黨支部,彭湃同志宣傳和發展革命運動時的黃氏宗祠,彭湃同志曾洗腳、洗臉和飲水的古井等。新中國成立後,青圍村被認評為烈士有28人,土改運動時有7位烈士被人蔑告是假革命放撤銷烈士資格。青圍村(原稱紅星)這個革命的紅色村莊,特別是青湖村為中國的革命作出了巨大犧牲和重大貢獻。

                黃漢銘收集整理

                          2017年11月30日

相關焦點

  • 紅色豐碑 蘇區南雄
    革命先輩彭顯模於1925年秋在家鄉上朔村建立起第一個鄉農會。同年12月,共青團廣東區委派共青團員傅恕、夏明震、沈仲昆三人建立了共青團南雄特支,次年6月建立了中共南雄支部。1927年12月1日,中共南雄縣委成立。1929年底,南雄劃歸中央蘇區管轄。
  • 紅色新密 星火燎原
    在樊百全和陸建唐的支持下,共產黨員尚寅賓、王東旭等舉辦了農會幹部訓練班4期,講授抗日救國十大綱領、遊擊戰術等,培訓農會骨幹200多人。共產黨員肖平在密縣成立了密縣抗日救國青年團,吸收進步學生加入黨的地下組織。幾個月之內,發展團員4500多人。1938年8月鄭滎密工委成立中共密縣縣委,密縣縣委成立以後,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 澄海區:紅色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行時追尋紅色足跡 錘鍊踐行「四力」
  • 蘭陵臺灣|翻轉人生三部曲:農會理事長蕭景田的競選自白,從監獄案犯到再次競選立法委員
    馬英九接任中國國民黨主席後,蕭景田數度選上該黨中央常務委員, 目前亦為現任中常委,「中華民國」農會理事長,現任臺灣臺北市北投麗禧溫泉酒店董事長,資產雄厚。在彰化有「蕭一半」之稱的蕭氏宗親集中聚落的社頭鄉農會的管理講習會上宣講
  • 人信物豐叢書之《紅色信豐》連載(八):「二二三」農民武裝暴動
    2月20 日,當縣警察隊4 名警察到黃泥排搜捕曾人超和康老八時,曾人超組織當地農會會員100 多人,將他們團團圍住,當場予以擊斃。當晚,曾人超在中屋村召開黃泥排農會會員大會,組織暴動赤衛隊。深夜,趁大家熟睡時,曾人超又率領暴動赤衛隊60 多人攻打設在鞏橋頭茶寮下的釐金卡。
  • 枝江紅色記憶丨共和國「第一號烈士」曾在安福寺這裡戰鬥!
    在他的組織領導下,安福寺及周邊地區隨著共產黨組織的壯大發展,赤衛隊、農會等其它群團組織也相繼建立並得到發展。段德昌在枝江廣泛發動群眾,組織武裝暴動,開展遊擊戰爭,創建了作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重要組成的安福寺蘇區和紅色政權,在枝江大地掀起了土地革命高潮,有力策應了洪湖、湘鄂邊、荊當遠等蘇區的革命鬥爭。
  • 比特幣的分發仍然最公平?
    但是,在停止 Token 初始分發的時分,公平性和去中心化並不是獨一的考量要素,效率也是一個影響網絡久遠開展的重要要素。公平與效率的博弈,貫串區塊鏈項目一直。Token公平分發是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以無差異的價錢,為一切參與者提供公平取得 Token 的時機。
  • 一往無前捍衛社會公平正義
    他們是新時期公正司法的踐行者、司法改革的燃燈者、司法為民的奉獻者,他們用忠誠乃至生命詮釋了人民法官的忠誠與擔當,築起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他們的離去重於泰山,對法院工作,對法治事業,都是巨大損失。
  • 因果才是人間最公平的仲裁者
    人因為經常互相比較、計較,覺得別人待我不公平,因此惹出許多的是非煩惱。例如嬰兒時期就懂得透過觸覺,比較誰的疼愛多,藉著哭聲表達自己的計較;上學讀書時,又比較誰的分數高,計較老師是否偏心;踏入社會以後,則比較誰的待遇好,計較老闆是否公平;即使父母去世了,還要比較誰的財產分得多,計較遺囑是否公正。
  • 重溫紅色記憶
    重溫紅色記憶        一九二七年冬收時,大木凹村挑腳夫們從茂芝(注:茂芝圩每月逢1、4、7集市)幫商販挑大米回大木凹,再從大木凹挑到楓朗(注:大埔縣楓朗圩每月逢2、5、8集市)1930年農曆六月二十五日,全體成員正在深坑裡樟屋劉石彩家開會,因國民黨對餘登仁和張崇等領導在上饒一帶宣傳革命活動、招收遊擊隊員、成立農會等引起不滿,對大木凹、深坑裡兩村時常進行圍剿,在大木凹村圍剿時撲了一空後,對深坑裡進行突襲,當天外圍放哨人員被抓,所有協會成員全部被捕,於第二天早上,即1930年潤六月二十六日早上,被國民黨部隊槍決於茂芝竹蒲下,臨刑前集體高呼「紅軍萬歲」,  被槍決人員有:詹豹尉
  • 【紅色鄖西】慶祝鄖西解放70周年(十五)
    河東一帶有人民政權和武裝,受壓迫的貧苦百姓當家作主,參入政事,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農會、村公所、民兵組織,打富濟貧,鬧翻身,搞得熱火朝天。河西在敵人控制下,鄉保長更加囂張,橫行無度,每天外出搜山,搶糧、搶酒肉、搶女人,進行反共宣傳,威脅打罵群眾,貧苦百姓提心弔膽,晝夜不眠。
  • 廟灣的戰鬥 廟灣的人丨耀州故事之紅色記憶(31)
    耀州文聯官方公眾平臺郵箱:yaozhouwenlian@163.com在中國紅色革命的歷史長河裡,在所有浸透著熱血的紅土地中,唯一有一塊在歷經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三個歷史時期的過程中,始終掌握在共產黨人手中,它就是紅色照金。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是中國紅色革命的中心由南方轉移到北方的基石。
  • 平等還是應得:羅爾斯「公平的機會平等原則」解釋新探
    資格源於正義原則,而正義原則的核心是平等,所以,羅爾斯總是用「公平的機會平等原則」來審視權力和機會的分配。無獨有偶,斯坎倫在對公平的機會平等原則進行辯護時,同樣採用了能力和資格依賴於制度的解釋。在他看來,支持公平的機會平等原則的理由應該是平等而不是應得。但是,機會平等也的確出現實質不平等的狀況,人們對機會不平等的辯護理由可以分為三個層面:制度證成、程序公平和實質機會。
  • 思敘:公平與和諧——羅馬規則與孔融讓梨 阮平南
    分配者依然還是班長,但是規定分食物的班長只能是最後一個拿食物的人,這樣一來班長在分食物的時候為了確保自己不會比別人少,自然就力求做到均等分配。於是乎,戰鬥力得到恢復。這樣的一個故事中所表現出來的食物得以公平分配的規則被稱為「羅馬規則」。 另一則小故事為大家熟悉的「孔融讓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