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2月,當我八路軍129師、120師和晉察冀軍區為了更有力地牽制竄進山區的日軍,根據八路軍總部的指示,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組織部隊在人民群眾的支援配合下,在靠近山區的平漢路地區進行了廣泛的破襲戰。當月19日上午,一位交通員向軍區17團送來當晚將有一列滿載軍火物資的敵寇軍列由定縣開往石家莊的重要情報,團長閔鴻友和政委姚國民審時度勢當即決定,在定縣以南的宣村至黃富城之間的鐵道線兩側設伏,炸毀敵軍列,把隨車押運的鬼子來個「一鍋端」。
當晚8時許,裝載著40輛汽車、9門山炮、8門野炮、1輛坦克和大量彈藥及軍需物資且有300餘眾隨車押運鬼子的敵軍火列車吼叫著進入我17團的埋雷設伏地段。隨著閔團長一聲喊「打」,工兵排立即拉響幾十顆地雷。一連串轟然巨響後,敵軍列莽蛇般七扭八歪地翻倒在鐵路一側,押運的鬼子兵也當即被炸死許多。當其餘驚魂未定的鬼子舉槍盲目亂射時,我17團官兵邊打邊衝將敵人分段包圍。經過1小時激戰,300餘名鬼子全部被殲,無一漏網。部隊在清點戰果時,發現汽車和火炮已大部被炸壞,只有兩門山炮尚顯完好。閔團長命令部隊將炮、槍和其它零部件等凡是可用的戰利品全部搬走,迅速結束了戰鬥。當捷報傳到冀中軍區司令部後,呂正操司令員連說:「打得好!打得好!閔鴻友和姚國民這一仗是伏擊加奇襲!」隨即通令嘉獎敢打必勝的17團,稱讚其「機動靈活,打快撤快,英勇頑強」。
得知軍列被襲,日軍通過漢奸眼線,得知17團正在南龍崗宿營,於是,連夜迅速出動300多精銳並攜帶平射炮1門朝我17團瘋狂撲來。日軍行動十分詭秘,他們輕手輕腳,而且,拉炮的軍馬的馬蹄掌都包了布,整個行動基本沒有一點聲響。17團雖然遠遠就放了警戒哨,但累了一天的哨兵此時正困著呢,沒有發現,危急時刻,拉炮的日軍軍馬因馱重大且路難走,突然嘶鳴起來。這一叫,讓17團哨兵立即驚醒,迅速鳴槍預警。閔團長和姚政委一聽槍響,即刻命令部隊按預案對這股敵軍進行了把包圍。
經過3個小時激戰,又一次全殲300餘敵,並繳獲平射炮1門、重機槍3挺、輕機槍7挺、長短槍百餘支、戰馬30餘匹。17團10天內連打兩仗,殲敵600餘。捷報再次傳來,呂正操司令員再次通令嘉獎17團,還向晉察冀軍區聶榮臻司令員作了匯報。聶榮臻司令員傳令再勉,還頒發給冀中軍區3000元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