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是在入主白宮的第一時間,拜登兌現了幾個月前競選時的諾言——籤署行政命令讓美國重返《巴黎協定》,這是第46屆政府應對全球變暖的第一個重大行動。據美媒報導,拜登將把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氣候專家團隊帶入白宮。
拜登立志要迅速採取行動,挽回美國在川普時期應對氣候變化的消極形象。業內專家分析,如今新任總統拜登在整個政府中招募氣候環境科學家之舉,標誌著美國重大政策逆轉的開始,氣候環境治理政策首當其衝。
拜登政府在人事任命上迅速動作。目前,拜登已經安排了氣候領域的重量級人物擔任不同部門的重要職務。除了任命前國務卿約翰·克裡(John Kerry)為總統氣候特使、前環保局局長吉娜·麥卡錫(Gina McCarthy)為白宮氣候特使外,新的環保署、能源部等機構負責人也曾在環境問題上有很好的成績。拜登選定執掌內政部的德布·哈蘭德(Deb Haaland),將是首位印第安人裔內閣秘書,他曾支持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以及禁止液壓破裂法採氣。由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領導的財政部將對推動私營部門的氣候行動產生顯著影響,尤其是在要求銀行和化石燃料公司應對氣候風險方面。
對於美國重新回歸氣候變化大家庭的舉措,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第一時間表達了讚許。「歡迎總統拜登重新加入《巴黎氣候變化協定》,與全球各國共同應對氣候危機。」隨後,古特雷斯在發表的聲明中表示,隨著美國的重新加入,佔全球2/3的溫室氣體排放國家已經承諾將達成碳中和目標。」
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主席米切爾·伯納德(Mitchell Bernard)認為,「拜登重新加入《巴黎協定》的命令,再次使美國的角色從問題的一方,轉變為推動全球緩解氣候危機的一方。這是迅速而果斷的行動,為我們現在應對氣候危機而需要採取的全面行動注入一劑強心針。」
作為世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美國將會繼續更新氣候目標,並制定新的路線計劃,以減少電力和能源部門的排放。國際金融智庫Carbon Tracker北美執行董事羅伯特·舒維克(Robert Schuwerk)表示,美國重新加入《巴黎協定》向全球市場發出信號,那就是美國將把應對氣候變化作為當務之急,但他補充說,這只是美國政府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部分舉措。
早在競選時,拜登團隊曾推出了強有力的氣候政策計劃,分析普遍認為拜登-哈裡斯政府將是美國歷史上最重視氣候行動的政府。如今,民主黨和共和黨在參議院的力量角逐也在1月初有了結果,參議院控制權回到了民主黨手中。
在立法方面,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均由民主黨控制,這為推進有利於環境保護的政策、推動清潔能源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雖然民主黨和共和黨在氣候政策上存在爭議,但兩黨都認可清潔能源、能源效率和基礎設施建設措施可以減少排放、創造就業。
2020年底,美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經濟刺激方案獲得共和黨參議院和總統的通過、成為法律,其中包括向風能、太陽能和其他清潔能源項目撥款350億美元,並規定逐步減少氫氟碳化物(HFCs)排放。
目前看來,由於參議院中民主黨佔大多數席位,拜登在推動實現當局雄心勃勃的氣候計劃上阻礙較小,包括實施一項約2萬億美元的經濟計劃。這一計劃通過推動清潔能源轉型,實現到2035年有效削減電力部門碳排放,併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
另外,除了重新加入《巴黎協定》,拜登還可以利用總統的行政權力,採取其他方法加速氣候行動,包括推動清潔能源利用,限制對化石燃料開採、運輸、加工的基礎設施的投資和消費。同時,拜登可以恢復和加強歐巴馬執政時期推出的環保和能效措施,包括停止新的化石燃料開採租約,恢復更嚴格的燃油經濟性標準、恢復《清潔能源計劃》等。
就職當天,拜登共籤署了17項行政命令。其中與氣候行動相關的包括重回《巴黎協定》、取消Keystone XL輸油管道項目的許可。
Keystone XL輸油管道項目是川普時期的一個重點能源項目。Keystone XL為加拿大Trans Canada Corp公司的石油管道項目,計劃建造一條把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生產的重油運送至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斯蒂爾市(Steele City)的輸油管道,總長1897公裡、總投資61億美元。歐巴馬執政時,在2015年取消了這一項目,稱加拿大將獲得大部分經濟利益,而這個項目將會進一步增加溫室氣體排放。
但在2017年,美國總統川普籤發了許可,允許這條管道繼續修建。幾個環保組織隨後起訴了美國政府。經歷了反轉再反轉,如今Keystone XL項目的命運難以預測。
但Keystone XL並不是唯一。據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研究顯示,川普執政的4年內,輕視氣候規則,出臺的政策也向化石能源生產商傾斜,推翻了美國100多項環境法規,以此為多個傳統能源項目鋪路。但拜登當局若想改變川普任期內出臺的關於控制清潔空氣、水以及溫室氣體排放的法律法規,還需要通過相關法律程序,難以在較短時間內改變當前政策。
專家預計,拜登任職的前幾個月還將籤署一系列行政命令來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包括到2030年保護美國30%的土地和水域,保護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Arctic National Wildlife Refuge)免遭鑽探,以及恢復科學研究在政府決策中扮演的角色等。
國際非政府組織美國生物多樣性中心執行董事基蘭·薩克林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從《巴黎協定》到Keystone XL,再到保護灰狼(川普執政時期,曾將灰狼從美國瀕危物種名單中剔除),拜登總統採取的這些重大舉措表明他在很認真地制止氣候變化和滅絕危機。」「這些強有力的步驟必將是一場捍衛自然、避免災難的良性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