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韓國民眾的抗議聲中,韓國與歷史上的「老冤家」日本籤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這是二戰後韓日間首個雙邊軍事協定。這份協定的籤署,意味著韓日兩國今後將共享軍事機密。
△韓國國防部長官韓民求和日本駐韓國大使長嶺安政在首爾代表兩國正式籤署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圖/視覺中國)
韓國在野黨和韓國民眾紛紛對此表示抗議。籤署當天,近百名韓國市民團體代表示威抗議。
不經美"中轉" 韓日直接共享情報
日本共同社報導稱,日韓將推進共享有關朝鮮核及彈道飛彈開發等方面的情報,強化包括美國在內的日美韓防衛領域合作。這份協定在以書面形式相互通報之後將正式生效。
其實,在2014年年末,韓日就和美國曾經籤署過一個三國情報共享協定,目的是共享有關朝鮮核、導情報。但這個共享,韓日兩國不能直接進行,需要美國當"中轉站"。而今天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籤署後,雙方將不必經過美國這個"二傳手",就可直接共享情報。
近六成韓民眾反對 甚至認為是「賣國協定」
韓國與日本籤署的《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一直在韓國國內遭到強烈反對。據路透社報導,民調機構「蓋洛普韓國」最新的一份調查顯示,59%的韓國人反對韓日籤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有韓國民眾甚至稱這是一份「賣國協定」,而韓國在野黨也對協定持反對態度。韓國輿論和在野黨批評指出,樸槿惠政權在深陷「崔順實門」之際,繼續忤逆民意推進韓日軍事合作,簡直不可理喻。
中方回應韓日籤軍事情報保護協定 用了四個「不」
對於這份協定的籤署,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有關國家固守冷戰思維,加強情報軍事合作,將加強半島對立對抗,給東北亞增添新的不安全不穩定因素,不符合和平發展的時代潮流,不符合地區各國共同利益。當前朝鮮半島形式複雜敏感,有關國家在開展軍事合作時應切實尊重地區國家的安全關切,多做有利於和平發展的事,而不是相反。
緊鑼密鼓籤協定 韓政府變"積極"
對於這份協定,四年前,美國就曾大力推動,但由於當時韓日因歷史問題再起爭執,這份協定受到韓國朝野政黨、民間團體強烈反對而一直擱置。圍繞協定籤署問題,日本此前多次邀請韓國重啟磋商,但韓方一直未給出積極回應。
不過,就在今年10月27日,韓國政府一改此前立場,突然宣布重啟磋商,並在短時間內匆忙推動落實擱置四年之久的《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是何目的?
韓國總統樸槿惠很清楚,《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定會引發民眾不滿。2012年,李明博政府為了應對韓國民眾對這份協定的反對情緒,選擇「暗箱操作」方式,試圖省略正常手續通過協定。這一企圖被韓國媒體曝光後,引發韓國國內政治風暴,最終迫使政府在籤署當天緊急叫停。當前,韓國民眾對此份協議的態度並未發生逆轉。民調數據顯示,六成韓國人反對韓日籤署協定。
然而,韓國政府卻在10月底宣布重啟《軍事情報保護協定》談判,並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完成籤署流程。不顧民意速戰速決的背後,首先是韓國總統對自身處境的判斷。受親信幹政醜聞困擾,樸槿惠總統的支持率跌至5%,創下歷屆總統支持率最低紀錄。在這種支持率幾乎觸底的情況下,樸總統似乎不需要再過多顧及民眾反對情緒。
樸槿惠總統更意圖轉移民眾注意力。近年來,韓國政府不斷強調「來自朝鮮的威脅」,也確實引發國民對國家安全的關切。如果能借籤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刺激民眾對韓國對外事務的關注,可能發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效果。
同時,韓國政府試圖借籤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將韓國的利益更緊密地與美日綁定,希望美日為韓提供更多安全支持。
《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將移除韓日軍事交流障礙。2012年,美日韓三國曾籤署一份情報交流協議。根據協議,韓日可通過美國交流有關朝鮮核與飛彈的情報,但雙方不能直接交換軍事情報。此次協議籤署後,日韓將實現直接軍事情報共享。
歐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加強地區同盟體系建設,包括構建美日韓等三邊同盟體系。韓日間安全合作渠道的暢通,方便美構建同盟體系,加大對地區安全事物的影響。
韓日籤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傳遞出對朝鮮加大壓力的信息。此舉無益於半島局勢緩和及對話的進行。
協定籤署也引起中國關注。近年來,美國推進同盟體系建設,維護小團體利益而無視地區安全大局。這種做法增加不信任感,引發矛盾發酵,與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背道而馳。
文丨央視評論特約撰稿 蘇曉暉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監製/唐怡 主編/張天宇
編輯/王爍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