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烏克蘭展示了其最新修理完成的安-22運輸機,這架大型運輸機作為一款幾十年前的產物,在蘇聯解體後,烏克蘭一直缺乏能力對其進行現代化升級和維護,直到近段時間,烏克蘭終於完成了對該機的維修,讓其重新返回藍天。這對烏克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為該機是目前人類製造過的最大的渦槳發動機,其運輸能力超過了目前世界上現役的多款戰略運輸機,只有安-225、安-124、C-5B等個別機型能夠在運載能力上超過該機。而烏克蘭維護該機並進行現代化升級的原因就是烏克蘭打算出手該機以及該機的技術。
據了解,安-22是前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研發的一款重型運輸機,該機採用了4臺渦槳發動機,為了增加該機的推力,其採用了類似圖-95的水平對轉槳葉,為其提供了非常強大的推力。其最大載重量達到80噸,在滿載情況下的最大飛行距離超過5000公裡,在渦槳運輸機中的記錄至今無人可破。而且該機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問世,到現在已經經歷了60年時間,雖然該機只製造了85架,但該機曾參與蘇聯多次的對外戰爭,可謂身經百戰。而且該機的運載量讓不少裝備渦扇發動機的戰略運輸機也望塵莫及。
報導稱,安-22的最大載重量為80噸,而美國目前廣泛使用的C-17戰略運輸機最大載重量為77噸,但在裝備了77噸貨物後,最大航程只有4500公裡。俄羅斯現役的伊爾-76戰略運輸機,即使是最先進的伊爾-76MD90A的最大運載量只有60噸,最大航程不足5000公裡,只有在運載量為40噸時,航程才能達到6000公裡。而我們的運-20戰略運輸機,最大載重量66噸 ,但航程無法到達4500公裡的最大值。可見安-22在運輸80噸的情況下還能達到5000公裡的航程有多難得可貴。
不僅如此,安-22戰略運輸機採用了水平對轉槳葉,因此速度並不慢,儘管比裝備了渦扇發動機的C-17、伊爾-76、運-20的速度相比略慢,但其最高速遞可以達到740公裡,C-17最高速度為900公裡,伊爾-76為830公裡,在數據上沒有太大的差別。
專家表示,目前烏克蘭遇到的經濟困境非常嚴重,尤其是曾經風光一時的軍工企業目前都非常渴望資金,但缺乏資金讓他們只能「炒冷飯」。但這些壓箱底的真正技術也是我們最需要的,此前在馬達西奇航空動力和我國的合作就比較成功,目前雙方的合作將進一步加深。而安東諾夫設計局此前也和我方有過合作,不排除未來會加強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屆時,無論是安-22還是安-225項目,都不排除和我方進行長期深度甚至合作製造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