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縣長愛太湖】紅色太湖~日軍大將命喪彌陀田家灘

2021-02-15 可愛的彌陀

     彌陀,一個大別山南麓的小鎮,在抗日戰爭史上,應該是名不經傳的一個地方,然而,1942年12月18日在彌陀鎮筋竹衝發生的一件大事,改變了一切。

      1942年夏,日軍在湘贛會戰中遭到慘敗,士氣消沉。為挽回這一局勢,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部在南京召開侵華日軍戰略方面軍司令官參加的高級軍事會議,再次研討「五號作戰計劃」的具體軍事進攻方案,並計劃定於1943年春開始實施,企圖將侵略魔掌伸向中國的戰略後方,徹底滅亡中國;一場密謀直插中國腹心地區陪都重慶的重大戰事即將打響。同時決定在12月底對其威脅最大的華中地區的大別山遊擊區進行大掃蕩。並決定調集主力師團,共約5萬餘人,委任第11軍司令官冢田攻中將為指揮官,兵分六路向大別山遊擊區同時發起進攻。

        12月18日,天色陰沉灰暗,一架鷂025號日軍軍用客機由南京飛往漢口方向。上午10時許,飛機經過太湖縣境內時,由於飛得較低,被駐太湖縣的桂軍第48軍138師412團3營9連的高射機槍防空組(莫德宏的高炮部隊)發現,並用高射機槍齊射而擊中其油箱。

      飛機在空中顛簸著,像一隻無頭的蒼蠅,越過田家灘的王家嶺,俯衝向筋竹衝孫家灣的圓峰尖,撞在一棵古松樹上後,墜入金家屋的山宕裡。兩名駕駛員被拋出機艙摔死,其他9名軍官都被燒成了炭屍。次日,當地駐軍和地方政府將飛機殘骸和屍體(一說當時屍體就埋在墜機地點附近,後埋在田家灘)運到田家灘,埋在沙河灘裡。

      在墜機現場,國民黨軍隊搜獲了一份「日軍中支那作戰計劃」,一份「中支那派遣軍各部隊主官姓名及部隊駐地表」和一本《航空暗號》。這些秘密物件雖然被燒得殘缺不全,但其零星之處,卻讓中國軍隊在第一時間掌握日軍今後的作戰動向,對於抗戰形勢的轉變起到了重要作用。事後,當地國民黨軍隊和附近村民一起,將十具「像烤焦的黃魚」一樣的屍體,掩埋在一個大坑裡。冢田攻之死,使日軍大本營徹底放棄了醞釀多時的「五號作戰計劃」。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最艱苦的相持階段,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無疑給中國全體抗戰軍民以極大的鼓舞。

   「冢田攻死後,日軍為了找到他的屍體掃蕩了整個大別山區,期間再次發動血腥屠殺。」 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經盛鴻說道。

      21日開始,新任11軍司令官橫山勇中將派出多架飛機到彌陀寺周圍進行偵察,用機槍向地面瘋狂掃射。經過近一個星期的偵察,日軍兵分兩路。一路從湖北的蘄春張家榜直竄太湖縣彌陀寺;另一路從安慶經太湖縣城、李杜店,辛家衝、南陽河而上,直抵田家灘。

筋竹衝找到的飛機銘牌

      25日下午4時許,一路日軍到達了彌陀寺,與中國駐軍發生激戰。交火不到半個小時,日軍用山、野炮摧毀了磨形山上(聽我外公說就是老自來水塔那裡,也就是現在彌陀小學餐廳位置)的一個碉堡,打死自衛隊員10餘人。當夜,日軍燒毀了彌陀寺附近山頭上的四座碉堡,把俘獲的中國自衛隊員綁吊在天主教堂裡,澆上汽油活活燒死。當時的彌陀街就在現在的王家塘的南側岸上,也被日軍一把火燒個精光。

       兩路日軍都到達了田家灘。休整一日後,又兵分兩路,一路直撲飛機墜落地——筋竹衝。日軍像發了瘋樣,挨村挨戶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其所到之處,都是片火海。而那些來不及逃走的婦女,有的被強姦,有的被刺刀捅死。

經盛鴻教授

       教書先生許品璋的媳婦當時才16歲,被日軍圍追而爬上柴樓。她蹬掉了梯子,於是日軍點起一把大火,將她活活燒死在柴堆裡。兩名在山上砍柴的10多歲的兒童,站在杉樹灣的山崗上,眺望火光升騰的村莊,讓幾名日軍發現,被當成活靶子射死。

      另一路日軍,分散到彌陀寺附近的村莊去抓未來得及逃跑的男青壯年,把他們編成「苦力隊」,強迫他們搬運搶劫來的財物。有逃跑或反抗者,當場被刺死或槍殺,而被抓來的青年婦女,就作為發洩獸慾的對象,任意進行強姦、輪姦。當受害者血流如注、痛苦掙扎時,日軍就發出陣陣獰笑。日軍在田家灘的河灘裡找到飛機殘骸和日軍屍體後,便迫使「苦力隊」運至太湖縣城,又從太湖縣城運至南京,火化後冢田攻的骨灰被裝船運回日本。

      「當時,在南京五臺山上有一座日本侵略時期造的『神社』,專門用來供奉陣亡將領,冢田攻的牌位曾在此設過。」經盛鴻向記者介紹說。而如今這座神社已成為南京的「老同志活動中心」,從建築的外貌來看,其頗有日本風格。但在所有南京人至國人心中,它不僅僅是一座建築,更是見證日本侵華罪行的最有力證據。

    歷史的車輪隆隆駛過,76年過去了,但是那血與火的歷史我們不能忘卻,「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唯國家的強大才有百姓的平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讓我們珍惜今天和平的生活環境,勤奮學習,努力工作吧。

        

當時南京的神社

李品仙(莫德宏就是他的屬下)


第二十一集團軍總司令李品仙在天柱山的題字

11月25日,老家在彌陀鎮真君村的桂良豔老闆帶我們一起去探秘落機宕,他的爺爺當時就是目擊者之一,只是過世多年。桂老闆今年38歲,小時候經常聽爺爺講起落機宕的歷史,他小時候也經常去落機宕放牛,至於具體飛機墜落的確切地點他也不是很清楚。他請的嚮導金貴寶老人就是離落機宕最近的村落,老人也有六七十歲,他雖然沒有經歷那一史事,但是老人在上個世紀在飛機墜毀地點挖到過不少飛機殘骸,所以,他是目前為數不多知道飛機墜毀確切地點的人。

我們去拜訪知情者唯一健在的張世儒老人,老人今年85歲了,身體很硬朗,說起話來聲音很洪亮,他跟我們詳細講起當年發生的事情。當年他才9歲,那一天,是個陰雨天,就看見飛機從他家屋後山上的樹梢拖著黑煙,撞向了對面山上的那個山尖。他第二天上去看時,那些日本兵全部燒死了蜷成一團,唯一一個好一點的估計是飛行員,俯身趴在地上,那裡充滿著煤油和死人燒焦的氣味,讓人難以接近。

相關焦點

  • 科技前線 | 「國之重器」——神威·太湖之光
    而超級計算機界「扛把子」——我國自主研發的神威·太湖之光,猶如一記重彈,在世界超級計算機研發界激起滔天巨浪。接下來,跟隨小編一起走進當之無愧的「國之重器」——神威·太湖之光。從1950年代開始,中國就在研製超算的道路上不斷摸索。幾十年篳路藍縷,中國超級計算機的研製技術飛速發展,一度超越一眾科技強國。
  • 精槍利械 第2期:太湖秋操中的「德制」馬克沁
    1908年的太湖秋操邀請了外國武官觀摩,英國軍官H.R Davis中校拍攝了一系列秋操照片。下圖是H.R Davis所拍攝的「北軍8毫米馬克沁機槍」。太湖秋操中北軍由江蘇陸軍第九鎮扮演,北軍編制內的機關炮隊營就是上文中第九鎮臨時編成的機關炮隊。推測此照片中的馬克沁機槍可能是江蘇年初購入的「德制機槍」。但圖裡的槍卻不是常見的DWM商業合同馬克沁機槍。
  • 2021年「南太湖精英計劃」引才公告
    (九)入選人才項目分別授予「南太湖精英計劃創業企業」「南太湖精英計劃領軍型創新團隊」「南太湖精英計劃領軍人才」稱號,並根據「湖州服務綠卡」規定可在子女入學、醫療保健、家屬就業等方面享受各項待遇。  (十)對人才創業企業給予貸款額1000萬元內按基準利率兩年最高全額貼息,對人才創業企業給予最高1000萬元的政策性擔保,並給予最高50萬元擔保費補助。
  • 「大美太湖」輕型運動飛機低空觀光項目亮相太湖畔
    2月18日,「大美太湖」輕型運動飛機低空觀光項目亮相太湖畔。
  • 王文清在省城這樣宣介太湖
    我委作為安徽省唯一縣級部門代表上臺就五大發展理念與培育安徽崛起新動能進行經驗交流,我委主任王文清做了《堅持產城融合 建設「三個太湖」》交流發言。
  • 創新案例|「科創朋友圈」重塑長三角創新生態——來自長三角一體化太湖融合創新聯盟的最新實踐
    由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研究院、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長三角發展部三家單位發起成立的「長三角一體化太湖融合創新聯盟」,是「科創朋友圈」的最新典型。最終由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研究院、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長三角發展部三家單位發起成立,由長三角高校、科研院所、社會團體、企業及其相關市場主體、專業機構等自願組成的「長三角一體化太湖融合創新聯盟」這一「科創朋友圈」,在無錫正式揭牌成立。
  • 79年前,日軍在湖州犯下暴行
    淞滬會戰隨後,日軍分兵分三路向南京進犯:其上海派遣軍第11、13師團沿京滬鐵路西進;第3、9師團由金壇直補南京;其第114師團沿宜興、鎮江、溧水公路前進;並以第6、18師團沿太湖南岸向湖州集結,妄圖打通太湖南走廊,進擊浙皖邊境,從西南方面對南京進行戰略迂迴。
  • 有多少侵華日軍將領抗戰期間被中國軍民擊斃?
    23.大角芩生, 海軍大將,1941/02/05 坐機於廣東中山 被 擊毀。24.須賀彥次郎,海軍中將,1941/02/05 坐機於廣東中山 被 擊毀。25.上田勝,陸軍 少將,1941/05/13 斃於山西中條山。26.山縣業一, 陸軍 中將,1941/12/25 斃於安徽。
  • 今年太湖蟹品質極好,價格比去年低兩成 | 浙江早班車
    秋風起,蟹腳癢。雖然還沒入秋,但太湖蟹已經上市,吃貨們也早已蠢蠢欲動了。9月22日,記者走訪湖州市場發現,今年搶鮮上市的太湖蟹價格比去年同期低了不少,而且肉質肥美。》》詳情豪車市場的「鯰魚」來了!甬企攜手阿里開啟「車海淘」大幕9月21日,「開利星空」又與阿里拍賣、天貓汽車籤署戰略合作計劃,宣布啟動平行進口汽車新零售電商項目。
  • 硬扛日軍精銳牛島師團,英雄師長死戰到底
    到了駐防區域剛剛安頓好,饒國華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尤其是廣德距離太湖流域很近,日軍憑藉汽艇,輪船和汽車很快就會趕來。必須馬上構築工事,做好迎擊日軍進攻的準備,對修建的工事更不能馬馬虎虎掉以輕心。雖然,饒國華沒有率部參加淞滬會戰,但他已經大致了解淞滬會戰時日軍的火力是非常強大的,作為多年徵戰的高級指揮員,他知道修好陣地,對防禦日軍的炮火和飛機轟炸,減少傷亡將發揮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