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有一部分國家是實行不禁槍政策的,美國和俄羅斯就是個典型的例子。讓人意外的是,同樣是不禁槍國家,但是美國槍枝案發生頻率遠高於俄羅斯。按照常理分析,「戰鬥民族」顯然更彪悍,為何俄羅斯很少會發生槍擊案,但是美國卻做不到這一點呢?
首先槍枝密度不同,據悉美國槍枝數量比人口數量還多,已經達到了人手一支槍的水平。反觀俄羅斯,該國人口數量約為1.46億,但是共計擁有槍枝數量才不過1000萬支,這樣算下來平均14個俄羅斯人才擁有一支槍,光憑這一點也能理解為什麼俄羅斯槍擊案發生頻率遠低於美國。其次是兩國持槍條件不同,同樣為不禁槍國家,在美國更容易購買到槍枝,甚至和買菜一樣容易,但是在俄羅斯買槍就比較麻煩,必須有專業證件才可以購買,值得一提的是這個證件比較難獲得。
最後就是價格方面的差異,對於俄羅斯人民來說,槍枝並不是大眾消費品,普通百姓根本沒有購買槍枝的能力。在俄羅斯只有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和打獵愛好者擁有槍枝,正是因為俄羅斯如此嚴苛的規則,該國槍擊案發生頻率才能被降到最低。和美國不同,俄羅斯僅有步槍衝鋒鎗等長管槍械允許被持有,俄羅斯認為短管槍械隱蔽性過高,會對社會安全造成極大威脅。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僱傭兵來源地,部分人在生活受迫時都會選擇加入僱傭兵的隊伍。
據悉,全球僱傭兵隊伍中至少有10萬俄羅斯人,僱傭兵在俄羅斯非常受歡迎,甚至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也能派上用場。對於俄羅斯人來說,允許持槍的好處是非常多的,眾所周知俄羅斯國內環境並不安穩,經常會爆發一些衝突,每到這個時候俄軍都會在第一時間出現,但俄百姓也不閒著,作戰力甚至比軍隊還猛。至於俄槍擊案事件少的原因,和俄羅斯民族精神也有分不開的關係,我們都知道,俄羅斯是個愛國主義精神比較強的國家,軍人社會地位極高,百姓的國家榮譽感也很濃。
正因如此,俄羅斯人民持槍的目的其實也很明了,就是為了保家衛國,俄羅斯人對政府也有十足的信任。對於國家也沒有什麼牴觸情緒,除了時不時爆發的衝突外,俄羅斯基本上沒有其他社會問題存在。中國人在坐火車坐飛機時,都會進行安檢,但是俄羅斯火車站從不限制乘客,直接帶槍上車都沒人阻攔,俄羅斯之所以敢這麼做也是知道老百姓們不會亂來。和美國相比,俄羅斯對槍枝管理的力度比較嚴,按照規定,俄合法持槍公民每五年都要接受審查,為了避免槍擊案的發生,俄規定衝鋒鎗彈夾容量最多為10發子彈。
一方面是為了保證曝光率,另一方面也考慮了現實問題,作為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俄百姓更適合使用步槍以及衝鋒鎗,不僅有助於打獵,而且也能避免遭到野獸攻擊。和俄羅斯相比,美國國內矛盾比較多,不僅有大量難民,人口組成的問題還非常複雜,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百姓必須藉助槍枝的力量。按照美國法律規定,美國居民有權使用暴力手段保護自身權利,這樣一來,槍擊案的爆發概率更高了。在這幾方面的影響下,美國槍擊案遠多於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