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筆記梳理下交叉波導的相關知識點。
交叉波導(waveguide crossing), 也就是兩個不同方向的波導發生交叉,類似一個十字架(crossing),如下圖所示。
當多個光器件進行互聯時,會遇到互聯波導發生交叉的情況,如下圖所示,A需要D相連,B和C相連。誠然,在器件較少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一定的辦法規避使用交叉波導,如下圖所示,但是當器件規模達到一定規模時,交叉波導變得必不可少。
我們希望光仍然沿著初始波導的方向傳播,而不是進入到另一個方向的波導中。如果僅僅是兩個單模波導垂直排布,會有較大的能量在交叉處散射到沉底中。下圖是一個簡單的FDTD仿真結果,經過交叉區域後,只有75%的能量保留在初始方向的波導中。
從波導本徵模式的角度看,在交叉區域,波導的寬度發生突變,模式的有效折射率也相應變大。從全反射的角度看,全反射條件在交叉區域處被破壞,光場發生衍射。因此必須對交叉區域做精心的設計,降低插損和串擾。
根據不同的原理,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taper型
使用taper型波導將單模波導過渡到交叉區域,使得波導的有效折射率緩慢變化。典型的taper型交叉波導結構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自文獻1)
該類型目前最好的結果是華為加研所在2017年實現,插損為0.007dB,串擾為-40dB。其主要有三段taper構成,對應下圖中的1,2和4,在波導5中傳播的是TE0, TE2和TE4模式。該結構對工藝敏感,最佳工作波長會發生漂移。
(圖片來自文獻2)
2)MMI型
利用MMI自成像原理,使得交叉區域滿足成像條件,可以把該結構理解為兩個級聯的MMI_1x1。該結構目前最好的結果由英國Bristol大學實現,插損為0.043dB, 串擾為-55dB。其結構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自文獻3)
基於MMI結構,武漢郵電院實現了星型的6X6交叉結構,非常漂亮。如下圖所示,其插損在0.08dB以下,串擾在-48dB以下。
(圖片來自文獻6)
3)亞波長光柵型(subwavelength grating)
其主要是將交叉區域設計成亞波長光柵波導,通過改變光柵的周期,波導的等效折射率發生漸變,在交叉區域,本徵模的有效折射率變化較小,損耗降低。該結構的最好結果是0.023dB的插損, -40dB的串擾。其結構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自文獻4)
4) 多層SiN結構
該結構利用SiN波導與Si波導構成交叉波導,典型的結構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自文獻5)
SiN波導作為一個新的維度,傳輸光場。豎直方向上SiN波導和Si波導之間的耦合較小。該結構的插損為0.006dB, 串擾為53dB。
以上簡單列舉了一些典型的交叉波導結構,典型的插損值在0.05dB以下,串擾在-40dB以下。在大規模集成光路中,交叉波導的作用將變得越來越重要。因此人們致力於研發插損更小、尺寸更小的crossing。其物理原理已經比較清楚,更多的是工程上的精益求精。這或許是做科研和搞工程的主要區別之一。
文章中如果有任何錯誤和不嚴謹之處,還望大家不吝指出,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也歡迎大家向我提問,小豆芽會儘自己的能力給出解釋。另外,微信討論1群和2群都已經滿員,新建了3群,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加入進來討論矽光技術。大家也可以添加我的個人微信photon_walker。
參考文獻:
S. Wu, et.al., "State-of-the-art and perspectives on silicon waveguide crossings: A review", Micromachines 11,326 (2020)
P. Dumais, et. al. , 「Three-mode synthesis of slab gaussian beam in ultra-low-loss in-plane nanophotonic silicon waveguide crossing,」 in 2017 IEE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oup IV Photonics (GFP), (IEEE, 2017), pp. 97–98.
M. Johnson, et.al., "Low-loss, low-crosstalk waveguide crossing for scalable integrated silicon photonics applications", Opt. Exp. 28, 12498(2020)
P. J. Bock, et.al., "Subwavelength grating crossings for silicon wirewaveguides", Opt. Exp. 18, 16146(2010)
W. D. Sacher, et.al., "Monolithically Integrated Multilayer Silicon Nitride-on-Silicon Waveguide Platforms for 3-D Photonic Circuits and Devices",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106,2232(2018)
D. Chen, et.al., "Ultralow Crosstalk and Loss CMOS Compatible Silicon Waveguide Star-Crossings with Arbitrary Included Angles", ACS Photonics 5, 4098(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