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臺海衝突、美臺聯手最可能從哪裡爆發?且看去年底的美臺聯合網絡攻防演習

2021-02-15 秦安戰略
最近,美軍進行戰爭準備的跡象引起世界高度警惕!美國進入疫情「珍珠港時刻」,是否會狗急跳牆,對他國實施戰爭,轉嫁國內矛盾?從目前來看,其航母「趴窩」,國內一團糟,要悍然發動戰爭,儘管瘋狂的川普完全做得出來,但也有力不從心的跡象。那臺海衝突、美臺聯手的爆發點在哪裡?

昨天,分析了被稱為美「網絡戰末日計劃」的「賽博陽光浴委員會」報告,其中明確嚴防對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和經濟體系的重大網絡攻擊,認為其破壞造成的混亂和持久程度超過火災、洪水和颶風。再回想美前國防部長帕內塔提出「網絡珍珠港」描述的慘狀,即「造成大量實體破壞與人員傷亡,使社會運轉陷入癱瘓,讓民眾感到震驚,製造出新的恐懼感。」由此,感覺網絡攻擊這種四兩撥千斤的方式,很可能是美臺聯手的選項!

從目前美網絡備戰情況來看,網絡「珍珠港時刻」的含義,似乎不在防禦,而在進攻!尤其在「網絡戰末日計劃」中,美國明確提出了「持續交戰/前沿防禦」理念,其目的就是再向前一步,把網絡陣地部署到到「你家客廳」裡,而美臺聯手網絡攻防,已經從去年11月臺灣地區和美國首度聯合「大規模網絡攻防演練」開始,直接對我磨刀霍霍了!

美國在臺協會與「行政院」資安處共同舉辦首次國際聯合網路,美國在臺協會代理處長谷立言(左三)

2019年11月4日開始,臺灣與美國首度聯合舉行為期5天的大規模網絡攻防演練,即Cyber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Exercises,簡稱CODE,表面上稱研究如何應對來自朝鮮等外敵的網絡威脅。可就在演習當日,臺灣「行政院」資通安全處宣布,臺灣每月遭受境外網攻次數平均達3000萬,號稱「有一半以上來自大陸,防禦率高達99.99%以上」。美臺網絡攻防演習針對大陸的意圖毫不掩飾!

臺「行政院」資安處長簡宏偉(圖自臺媒)

一、美臺網絡戰聯合演習多個國家渾水摸魚參與其中,這種行為從網絡空間突破了「一個中國」的底線

這次演練,除臺灣地區和美國,印尼、日本、捷克、澳洲、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參與。在當日的開幕式上,所謂的「美國在臺協會」代理處長谷立言聲稱,此次聯合舉辦網絡攻防演習是「前所未有的創舉」,是在美臺日益深刻的網絡合作領域,立下了新的裡程碑。美國政府十分驕傲首次與臺灣共同舉辦國際網絡演練,研究如何回擊來自北韓及其他行為者的網絡威脅。

他表示,如今面對的最大威脅,已不再是搶灘的部隊,而是惡意行為者企圖用社會及網絡的開放性,威脅產業、民主體制以及關鍵基礎建設的完整性,包括金融體系及電信網絡,企圖竊取營業機密等等。

這位代理處長以「裡程碑」、「前所未有的創舉」、「十分驕傲」、「首次」等詞,是對「一中原則」的直接挑釁,特別是拼湊十多個國家的「網絡聯軍」,企圖造成既成事實,達到分裂中國的目的。同時,這位處長提出了設立「國際網絡安全卓越中心」,用於進行國際間的網絡安全交流,推動在太平洋島國的能力建設計劃。並使用美國政客一貫抹黑他人的藉口:攻擊者可能入侵選舉系統,破壞選舉完整性,也可能散播不實訊息。

這次演習,也是美國和臺灣地區網絡戰能力的同流而汙,對我形成戰鬥力的一個宣示。谷立言提到,美國正在快速深化與臺灣地區的網絡安全合作,幫助臺灣地區加入美國國土安全部的「自動指標分享系統」,快速分享網絡威脅指標。這實際上是為臺灣提供網絡威脅情報。

二、網絡戰聯合演習成為美臺軍事聯合的突破口,對我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威脅極大

此次網絡攻防的實兵演練分成「紅軍」與「藍軍」兩個陣營,外來的網絡安全團隊扮演「紅軍」,負責進攻臺當局的重要網絡,包括銀行、證交所、期交所等臺灣金融行業的資料庫與防火牆。臺灣當局的網絡安全團隊扮演負責防守的「藍軍」,不但需要偵測對手的進攻路徑及時防守,若目標被「紅軍」攻下,「藍軍」也要演練如何「止血」,控制損害範圍,並了解國際黑客流行的進攻模式。

五天的演習,前兩天將由美國政府提供針對朝鮮網絡威脅的培訓和演練,接下來兩天則由臺灣當局和區域夥伴進行實戰網絡演習,最後一天進行討論。

之前,臺當局每年也會組織較大規模的網絡攻防演習,例如2016年的演習就有橫跨包括「國發會」「通傳會」「教育部」「科技部」等不同機構的綜合網絡安全演習。美臺此次網絡攻防演習是仿效美國國土安全部每兩年舉辦一次的「網絡風暴」網絡演練。在2018年的「網絡風暴」演習中,還加入了針對「美國投票系統」的攻防科目。

事實上,去年六月美國全球鷹無人機被伊朗擊落以後,「推特總統」川普放棄了傳統的報復手段,公開對伊朗實施網絡攻擊報復。這標誌著網絡戰從暗戰成為網絡宣戰,從後臺走向前臺,從輔戰成為主戰。

這種情況下,美國直裸裸地與臺灣進行聯合網絡攻防演習,不僅是對我網絡空間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直接挑戰,而且也標誌著臺海衝突的一種新模式:利用大規模網絡攻擊,造成洪水、颶風、火災一樣的破壞,而且一時難以恢復。

三、網絡戰是資訊時代可爆炸的核武器,我們亟待提升網絡攻防能力,打總體戰、超限戰,防範美臺在網絡空間的進一步挑釁乃至不宣而戰的大規模災難性網絡攻擊

美臺網絡攻防的合作在進一步深化,並沒有止步於網絡攻防演練。臺「中央社」報導,未來「美國在臺協會」將與臺灣在3個領域展開密切合作,以加強網絡安全和電子經濟。「美國在臺協會」及美國政府將在2020年初邀請美國專家赴臺舉辦「巡迴說明會」提高公眾的防範意識;研究設立臺灣「國際網絡安全卓越中心」,聲稱便於臺灣地區以及整個印太區域的公私部門能夠在信息安全議題上密切合作,尤其在網絡、5G和新興信息安全標準等領域的合作。

相對來說,我們從外交、軍事,包括經濟領域,對此次挑釁性演練的應對沒有提升到維護網絡空間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高度。似乎一帶而過,實際上放縱了美、臺,包括其他參與國的行為。開啟了赤裸裸侵犯我網絡主權的先例。

更為嚴重的是,為適應現代戰爭數位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趨勢的要求,美軍加速推動網絡部隊向一體化、集成化方向轉型,努力將網絡戰、信息戰、電子戰、情報戰、太空戰等能力融於一身,在美臺衝突中,美國很可能以網絡攻擊、電子戰等方式介入,導致我軍事信息系統癱瘓,使一舉收復臺灣的軍事行動嚴重受阻。

臺海對抗中,解放軍在常規戰爭擁有天時、地利、人和優勢,即使美軍介入,將面臨我近岸優勢的飽和式毀滅性打擊。美國外交政策網站也曾刊文稱:離臺灣最近的駐日美軍在中國飽和飛彈攻擊下,坐以待斃,中國火箭軍30分鐘內就能全殲駐日美軍的海、空軍及指揮中心。

因此,美國及其盟國更可能以網絡攻擊支撐臺灣當局,毀癱我軍事信息系統,甚至直接攻擊我銀行、證交所、期交所等金融系統,飛機場、高鐵等交通系統,供水供電等關係國計民生和社會運行的關鍵基礎設施,使我收復臺灣行動受阻,包括對收復臺灣之後的國家發展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為此,亟待開展網絡攻擊和防禦行動,提升應對網絡戰爭的能力。具體做法上,建議採取「一個行動、一種模式、一個工程」。

一個行動,就是軍事信息系統和關鍵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加固行動。查補攻擊通道、捕殺惡意代碼。對美臺可能網絡攻擊的重點目標採取假目標、蜜罐、蜜網等多種方式,進行縱深防禦配置,包括國產化替代,智能化防禦,人工式備戰,防止對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攻擊通道預置。這其中,尤其要重視數據流程的兩個環節。一個是算,一個是存。算的晶片替代與加固,存的控制晶片與加密,都刻不容緩。

一種模式,就是類似美國的「網絡風暴」攻防演練模式。直面網絡攻擊風暴,鑄就賽博防禦長城。以敵為敵、以敵為師,作為網絡戰的始作俑者,美國針對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的「網絡風暴」模式,整合軍地力量,聯合國際盟友,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即便如此,其依然嚴防「網絡珍珠港」與「網絡911」。我們亟待採取類似模式,形成軍隊與地方聯手,實景與模擬結合的常態化模式,提升攻防能力和協同水平。

一個工程,就是網絡安全「朱日和」工程。演萬變網域、練百戰精兵。以封閉式靶場方式,針對我軍事信息系統和關鍵信息網絡基礎設施,進行極限式的網絡攻擊測試和常態化的戰術戰法演練。既檢驗網絡防禦層面存在的短板漏洞,也測試網絡攻擊武器具有的刀鋒利刃,更磨礪網絡攻防行動組織的戰役戰術,建成常態運行、能力複製、效果可見的網絡攻防訓練基地。


相關焦點

  • 美對臺軍售呈現出四個特點,美冒險行為對兩岸人民具有極大危害
    民進黨當局「以武謀獨」不會得逞,只會破壞臺海和平穩定,給臺灣人民帶來更大災難。愛國者-3近期以來,美國政客加緊與臺獨勢力勾結,通過立法、軍售等方式,肆意破壞「一個中國」原則,尤其是在疫情期間,「臺獨當局」的表現尤其離心離德、喪心病狂。在美臺勾結中,最具威脅的就是出售武器。分析觀察,目前對臺軍售呈現出三個特點。
  • 美臺首次演練網絡攻防戰,實為美國意圖固化網絡霸權夢
    ▲美國在臺協會與「行政院」資安處共同舉辦首次國際聯合網路,美國在臺協會代理處長谷立言(左三)。五天的演習,前兩天將由美國政府提供針對朝鮮網絡威脅的培訓和演練,接下來兩天則由臺灣當局和區域夥伴進行實戰網絡演習,最後一天則就學到的知識和經驗進行討論。
  • 前美海軍副部長:北京攻臺最可能時間
    解放軍9月18日開始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前美國海軍副部長、美國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海權中心主任克羅普希認為:美國近期大選,可能會陷入黨派對立,從而減少幹預大國衝突的可能,這對臺灣來說是危險的。他由此宣稱,「11月3日這一周,可能是北京攻臺的最好時機」。
  • 美國取消美臺「官方交往」限制 專家:蔡當局處理不當或引發臺海衝突
    臺海網1月11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文/網絡圖)離1月20日卸任越來越近,美國川普政府在風雨飄搖之際卻連續上演「瘋狂之舉」。不過,多位臺灣問題專家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則認為,川普政府這樣的做法,其實對臺灣並沒有好處,蔡英文當局若處理不當,將引發臺海局勢劇烈動蕩甚至軍事衝突,最受苦的還是臺灣。
  • 前美海軍副部長:解放軍攻臺時機最有可能選在11月的這周
    美國近期大選,可能會陷入黨派對立,從而減少幹預大國衝突的可能,這對臺灣來說是危險的。對於近期臺海情勢,臺灣「中時新聞網」援引《中評社》的報導稱,曾任美國海軍部副部長,立場親臺的克羅普希17日在美《國會山報》撰文做出研判。他稱,美國大選對臺灣可能是一種「危險信號」,對大陸則可能是一個機會。
  • 美中臺三角:從一江山島戰役、金門炮戰到飛彈危機 重新認識歷史上的臺海危機
    過去幾十年,臺灣海峽曾多次燃起硝煙,最嚴重時,兩岸兵戎相見。若臺灣的堅定盟友、超級大國美國介入,海峽戰火有可能延燒為全面戰爭。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臺灣海峽危機」(簡稱臺海危機)。一般認為,國共戰爭結束後,曾發生過三次臺海危機。第一次臺海危機
  • 原創丨美軍可能偷襲南海島礁?美臺肯能還有秘密交易?
    中美真的有爆發軍事衝突的危險嗎?首先,對於當前的形勢我們要有一個基本判斷:第一個判斷:美國發起「新冷戰」是一個已經布局了很久的計劃,從美國2014年因克裡米亞問題聯合西方盟友聯合制裁俄羅斯時已經充分體現,因此美國發起「新冷戰」並非一個新問題,而是一個美國既定的戰略推進,到今天針對中國搞「新冷戰」也是既定方向的策略。
  • 「漢光演習」兵推登場!因應解放軍軍演 臺軍方進入「戰備月」
    雖然是計算機兵推,據指出,臺防務部門也決定三軍部隊這周實施第3季戰備月演練,配合兵推與「漢光操演」戰備,期間將進行「聯翔操演」,模擬敵機臨空,各作戰區將要進行聯合防空演習,以及防護作戰操演。臺灣軍方官員說,所有部隊官兵這周停止休假和外宿,進行戰備操演,休假要將官批准。臺軍戰備月,1季辦1次,這次與「漢光兵推」結合,主要是因應當前解放軍軍演升溫情勢。
  • 臺軍公布遼寧艦繞臺路線圖 評估解放軍攻臺時機
    【109】美軍艦出大事!中國三大動作曝光,南海大局已定【108】動手了!中印兩軍爆發肢體衝突!遼寧艦航母編隊遠海訓練航線示意圖遼寧艦路線圖 臺灣「聯合晚報」製圖【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臺灣「國防部」8月31日將「中共軍力報告書」「國軍五年兵力整建與施政計劃報告」等送到「立法院」。
  • 打擊美臺勾結是要務,美臺一旦越線,大陸軍演瞬間變實戰
    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9月17日,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汪文斌就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訪臺一事回應時表示,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官方往來,這一立場是一貫、明確的,並表示「中方將根據形勢發展作出必要反應。」而在各方來沒有來得及反應的時候,中國大陸的的「必要反應就來了」。
  • 日媒:防備臺海衝突,日本醞釀35年來最大規模演習
    《讀賣》猜測,本次演習想定西南諸島發生危機,毫無疑問是擔憂中國大陸採取軍事行動。
  • 秦安:美發布網絡戰末日計劃,防災難性網絡攻擊!誰將遭遇網絡珍珠港?
    另外,最近美網絡空間司令最新發表的《美軍構建了一支「持久作戰」的網絡戰部隊》一文中指出,全球政治、經濟和軍事競爭日益激烈,現在已成為美國安全與繁榮的主要挑戰。在這些競爭中,爭奪權力的重心已經轉移到了網絡空間,從公開衝突轉向了低於武裝攻擊水平的競爭並明確美軍網絡戰力量已經從「響應力量」演變為「持久性力量」,將破壞基礎設施和其他資源,並明確在美國的對手所處的位置上大規模地「前出作戰」。
  • 「臺美」關係轉變?蔡英文興奮了
    很可能是為了堵住,拜登上位後,外界猜測的「臺美關係」或將轉變的消息。雖然民進黨一直在努力維護所謂的「臺美友好」,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當川普下臺之後,「臺美」之間「最好的時光」已經逝去了,民進黨拿著臺灣最根本的利益去討好美方,但是最後好像什麼好處都沒有撈到,反而讓臺灣處於戰爭的邊緣。
  • 美艦再穿臺海 臺當局軍購「漲胃口」?|臺灣海峽|臺當局|軍購|臺...
    今日話題臺防務部門31號發布消息稱,一艘美國軍艦當天航經臺海,這是今年以來美艦第九次穿越臺海。美國在臺灣問題上動作頻頻,臺當局也是蠢蠢欲動。美艦今年第九次穿越臺海 大部分來自橫須賀8月31號下午,臺灣防務部門發布消息,一艘美國軍艦當天自北向南航經臺灣海峽。臺防務部門沒有公布該艦名稱,但島內媒體推測,可能是「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公開記錄顯示,這已經是美國軍艦今年第九次穿越臺海。
  • 美曝臺F-16在美訓練照 如此高調囂張為哪般?丨北京觀察
    因臺美無邦交,且擔心中國大陸抗議,臺美軍事交流一向低調,臺灣留在美國的戰機,也只能用美方塗裝。 為何這次軍售如此高調? 「合作本身是一層意思,美國主動釋放信號又是另一層意思」。劉匡宇解釋說,美方高調公開,既是給島內看,也是給大陸看。
  • 解讀吳釗燮「臺美不建交」論
    吳釗燮 資料圖臺外事部門主管吳釗燮日前向美國媒體表白,「目前不會尋求與美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一旦臺海發生衝突不會依靠美國介入」,他的表述與民進黨一向的說法迥異,引起許多猜測與爭議,綠營內部還傳出對吳釗燮的批判
  • 退役中將傅慰孤:最怕川普冒風險爆臺海衝突
    空軍退役中將傅慰孤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這是典型「擦邊球」的軍事測試,美國想看看中國大陸態度很硬,到底紅線在哪裡?他呼籲民進黨當局,我們希望美國保護,但是適可而止,不要引起中國大陸的質疑跟衝突,最怕是美國大選在即,川普為了選票,甘冒風險引爆臺海衝突。針對美國與中國大陸戰機,一前一後出現在臺海,美軍甚至飛越臺灣西岸10縣市,媒體還一度誤傳美機降落臺灣機場,臺海是否瀕臨戰爭?
  • 解放軍中將:美艦泊臺就是逼我對臺動手!
    美國國會這一開歷史倒車的決定,公然違反中美三個公報,破壞中美建交時約定的同臺灣「廢約、撤軍、斷交」原則,撕毀一中政策,踐踏中國大陸《反分裂國家法》,嚴重動搖了中美關係的基石,可能造成嚴重的臺海危機。「美艦泊臺」將是外國軍隊入侵中國領土,對此我應:在美、臺第一步第二步階段,繼續從外交上封鎖蔡當局政府,放開幾個國家與臺「斷交」與我建交;在軍事上不僅軍機繞飛臺灣,海軍艦艇編隊也應近距離繞行臺灣,尤其在臺海軍戰時的艦船疏泊地,即臺島東北方向一二百海裡範圍內,組織海上打擊演習;把我艦機對第一島鏈至第二島鏈的遠航訓練,升級為現地(海域)實兵實彈演習,把所有的演練提高到實戰化水平
  • 汪曙申:《新冠疫情與美臺互動分析》
    在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前,不少學者擔心川普可能伺機製造臺海事端(被媒體稱之為「十月驚奇」),驟然升高中美對抗、攪亂美國政治、推高反華民粹主義,以刺激和拉抬川普和共和黨的選情。選前川普政府一連串高官訪臺和對臺軍售被視為這種操作的表現。第二,美國親臺政治力量推動作用。國會是美國親臺力量匯集地,隨著中美形成戰略競爭態勢,其對美國行政部門對臺政策的影響行動增多。
  • 臺學者:美終將回歸「大國外交」路,臺灣算什麼!
    顯然,在他眼裡,臺海局勢一觸即發,且中方一旦出手,屆時分身乏術的美方對臺將「心有餘而力不足」。  無獨有偶,德國《法蘭克福匯報》近日亦刊文稱,若川普在本屆總統大選中落敗,卻不願承認選舉結果,美國或將陷入政治混亂,以致無暇關注外部事務,這會給中國大陸提供「用武力統一臺灣」的難得機遇。  個個說得煞有其事,難不成我方「天機已洩」?荒唐!中國內政什麼時候輪到他國指手畫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