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院院士評選2020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
小麥赤黴病,是世界範圍內極具毀滅性且防治困難的真菌病害,有小麥「癌症」之稱。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小麥創新團隊首席專家孔令讓及其團隊從小麥近緣植物長穗偃麥草中首次克隆出抗赤黴病主效基因Fhb7,且成功將其轉移至小麥品種中,首次明確並驗證了其在小麥抗病育種中不僅具有穩定的赤黴病抗性,而且具有廣譜的解毒功能。相關研究成果4月10日在線發表於《科學》。
-
嫦娥五號、北鬥系統、深海可燃冰……來聽聽院士解讀2020中國十大科技進展
日前,由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出的2020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鮮出爐,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高鴻鈞發布了這十大進展: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任務、北鬥全球系統星座部署完成、我國無人潛水器和載人潛水器均取得新突破、我國率先實現水平井鑽採深海可燃冰、科學家找到小麥「癌症」剋星、科學家達到「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科學家重現地球3億多年生物多樣性變化歷史
-
盤點2020年俄羅斯十大科技成就
在西方制裁和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經濟創新對俄羅斯發展至關重要,為此,總統普京建議將2021年定為科學技術年。那麼2020年俄羅斯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呢?俄羅斯《觀點報》評選出了十大科技成就。1、排在首位的當屬「衛星V」新冠病毒疫苗。
-
「'雪龍2'號首航南北極」獲評「2020年度中國十大海洋科技進展」
「2020年度中國十大海洋科技進展」,「『雪龍2』號首航南北極」獲評。下面,就隨小編一起看看「2020年度中國十大海洋科技進展」有哪些吧!海洋天然氣水合物開採流固體產出調控機理研究取得突破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潛力巨大的清潔能源,精準刻畫儲層傳熱傳質機理是制約天然氣水合物安全高效開採的前沿科學與技術難題。
-
美陸軍2018年十大科技進展
12月17日,該實驗室首席科學家亞歷山大·科特博士評選出陸軍科學家2018年十大科技進展。原子核可以儲存巨大的能量。美陸軍研究人員及其國際合作夥伴發現了一種以可控方式從原子核中釋放能量的安全新方法,他們以一定的速度排列電子,使其可以被原子捕獲,刺激原子核以釋放能量。這種技術不是核反應,以前也沒有獲得過實驗驗證。
-
2020年美陸軍十大最酷的科技發展
美國陸軍作戰能力發展司令部(DEVCOM)陸軍研究實驗室科學家根據2020年美陸軍在「增強和保護未來單兵」科學技術方面取得的突破性進展,並評選出十大最酷的科技發展研究,以展示陸軍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對未來單兵能力所做的工作。文章僅供參考,觀點不代表本機構立場。
-
美國陸軍2020年五大科技進展:未來戰士通信系統值得警惕
感謝您點擊上方 鐵軍文化 加關注美國陸軍2020年五大科技進展:未來戰士通信系統值得警惕
-
中國半導體十大研究進展候選推薦(2020-009)——實現納米機電系統振動模式的電學相干調控
基於上述背景,中國科大郭國平教授研究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默塞德分校田琳教授合作,利用石墨烯優異的電學和力學性質,設計製備了包含三個串聯耦合的石墨烯納米機械振子的納米機電系統。通過微波驅動,實現了兩端振子振動模式之間能量的相干傳遞。
-
王雲英等10人獲評2020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長城網訊(記者 李代姣)9月8日,由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省科技廳、省科學院、省委軍民融合辦聯合選樹的2020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曉,王雲英等10人榮獲2020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
美媒盤點美國陸軍2020年五大科技進展
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2020年12月29日發表文章稱,2020年美國陸軍研究實驗所在相關研究上取得了重大進展。
-
【科技中國】奇蹟2020:科技自立自強
一項項代表著中國最前沿科技的成果頻頻凝聚全球關注的目光讓人感受到越來越強的澎湃活力▲1月11日,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成為全球最大且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
2020中國光學領域十大社會影響力事件|Light與科學網聯合發布
2020 中國光學領域十大社會影響力事件(Light10)評選活動的推出就是為了追尋中國光學領域的那些高「光」時刻,那些讓我們感動、自豪、永遠銘記的時刻。 Light10評選活動自2019年推出以來,已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大力支持,在學術界和期刊出版界引發了熱烈的反響。
-
中國航天科工2020年十件大事
中國航天科工2020年十件大事 2021-01-15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中國科技的真實水平,這篇文章講透了!
在其他的畫面可以看到,1936年的柏林交通,除了交警以外,已經開始出現紅綠燈指揮,顯見其交通自動化已經有相當的進展。再以汽車為例,中國真正跨入汽車時代還是2010年之後,而美國在1930年的汽車產量,一年就生產了570萬輛,全國汽車保有量高達3100萬輛,按照人口計算,25%的美國人擁有汽車,按照家庭計算美國一半以上的家庭擁有汽車。這個比例比2020年的中國都還要高。
-
新聞早餐來了丨2019-7-13
農業農村部:嚴肅處理「炒豬」行為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下發通知指出,近期,有團夥通過向養殖戶丟棄死豬後製造和傳播疫情輿論,從而大幅壓低豬價等方式從事「炒豬」活動。對此,各地要提高警惕,積極防範,一旦發現上述「炒豬」行為要及時固定證據,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
2020我國令世界矚目的十大科技突破!背後是這些高校的鼎力相助!
昨天的文章我們講述了「2020年我國十大令世人矚目的科技突破」中的前五個,本文我們繼續關注剩下的五個,從衛星、量子計算到人造太陽、火箭!六、北鬥三號完成全球組網2020年6月23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收官衛星,這是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也是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這標誌著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北鬥三號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系統總設計師陳忠貴曾就讀於太原重型機械學院(現太原科技大學)、南航。
-
網絡票選2020年十大軍武!中國產佔據半壁江山
2020年是世界局勢動蕩的一年,各地戰亂頻頻,武裝衝突事件不斷,新聞報導不斷。 中國也成為了今年軍事領域的頭號「熱點」國家。
-
為中國的科技進步點讚!2016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揭曉
中國航天發射歷史上,還從未有如此忐忑的一次發射經歷。11月3日,中國首枚大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預定在海南文昌升空。發射準備的最後時刻,由於出現異常,幾次暫緩,甚至在倒數10秒期間,仍有三次暫停,並重置倒數10秒。 「長五」最終首飛成功,標誌著中國運載火箭升級換代,運載能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開始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
-
對話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小雲:築牢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
築牢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就學習理解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對話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小雲
-
解放軍報評出2020年度十大國際軍事新聞
解放軍報北京12月23日電 記者羅錚、張文文報導:近日,在系統梳理2020年國際軍事熱點基礎上,本報國際新聞編輯室邀請軍內外知名專家、權威媒體人士,評選出2020年度十大國際軍事新聞。2020年度十大國際軍事新聞按得票多少依次為:1.中國發布首部維和專題型白皮書;2.中俄兩軍交往合作務實高效;3.俄美軍事博弈加劇;4.美伊遊走在戰爭邊緣;5.納卡地區爆發新一輪衝突;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