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歷史學家曾經認為
人類歷史上的戰爭大多是為爭奪女人而起
縱觀人類發展史,絕大多數戰爭都是為爭奪人類生存必須的能源而起。古代、近代如此,現代更是如此!世界上存在著一些石油熱點地區,同時也是戰爭爆發的源地。
位於南大西洋,距阿根廷500公裡,距英國本土13000公裡,島上居民大多為英國移民後裔。1982年,英國為爭奪馬島主權發生激烈戰爭;28年後,英阿為馬島周圍約600億桶石油資源再起爭端,已經把官司打到聯合國,兩國從2010年初開始馬島一帶海域調兵遣將,劍拔弩張。
目前世界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各國都希望在中東地區分得一杯羹。長期以來,中東是美國最重要的石油來源,為了保住自家的「油桶」,美國不惜大打出手,對美國人來說,伊拉克戰爭最寶貴的勝利是那裡的1500口高產油井。2009年底,中國取代美國,成為沙烏地阿拉伯最大的原油出口國。但中東地區依然戰雲密布,是各種勢力博弈的大戰場。
位於南美洲,盛產世界小姐的委內瑞拉石油儲量也不容小覷,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最新報導,委內瑞拉的重油儲量超過5130億桶。委內瑞拉石油出口的最大客戶是美國,此外,歐洲,亞太地區和拉美國家也從委內瑞拉進口大量石油資源。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素來以強人著稱,但美國從來沒有放鬆對自己「後院油桶」的惦記。
白俄羅斯,中國,日本等歐洲國家對俄羅斯輸油管道的爭奪戰已經進入白熱化狀態,多國在外交,環保,人力資源等方面都投入大量努力,目前還未能分出伯仲。
中日關於春曉油氣田的開採主權爭奪不斷,日本曾揚言要將中國告上國際法庭,兩國為油氣的爭奪日益升溫。
南海有180多個油氣田,是世界尚未開發的大型油氣區之一,其中一半以上油氣儲量分布在應劃歸中國管轄的海域。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與中國爭奪南海石油開採權的活動也近白熱化,有人預測,多國在南海為石油天然氣的開採「遲早會有一戰」!
中亞(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裏海地區石油儲量多達328億噸,天然氣儲量為18億萬立方米,被稱為「21世紀的能源基地」。目前,這一地區產出的石油和天然氣主要通過俄羅斯的管線系統出口,而西方一些國家則千方百計營建新的能源壟斷。土耳其,奧地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匈牙利也想從該地區得到一杯羹,但俄羅斯豈能容忍他國在自己從前的「家庭」中爭奪能源?
南非,奈及利亞,安哥拉,西非地區(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馬裡,尼日,幾內亞灣,查德等非洲國家)
自2000以來,非洲地區探明的石油儲量猛增,一躍成為影響世界產油國力量對比的重要角色,同時也成為為西方大國競相爭取、爭奪的對象。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美國不失時機地以政治、經濟、等手段瘋狂地投身到非洲的殖民統治國的各大石油公司也不甘落後,在非洲十多個國家大肆展開勘探和開發。
古往今來
誰掌握了豐富足夠的能源
誰就將走在世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