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哪些地區最容易爆發石油戰爭?

2021-02-23 石油Link
點擊上方「石油Link」訂閱,獲得更多精彩油氣資訊!

有歷史學家曾經認為

人類歷史上的戰爭大多是為爭奪女人而起

縱觀人類發展史,絕大多數戰爭都是為爭奪人類生存必須的能源而起。古代、近代如此,現代更是如此!世界上存在著一些石油熱點地區,同時也是戰爭爆發的源地。

位於南大西洋,距阿根廷500公裡,距英國本土13000公裡,島上居民大多為英國移民後裔。1982年,英國為爭奪馬島主權發生激烈戰爭;28年後,英阿為馬島周圍約600億桶石油資源再起爭端,已經把官司打到聯合國,兩國從2010年初開始馬島一帶海域調兵遣將,劍拔弩張。

目前世界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各國都希望在中東地區分得一杯羹。長期以來,中東是美國最重要的石油來源,為了保住自家的「油桶」,美國不惜大打出手,對美國人來說,伊拉克戰爭最寶貴的勝利是那裡的1500口高產油井。2009年底,中國取代美國,成為沙烏地阿拉伯最大的原油出口國。但中東地區依然戰雲密布,是各種勢力博弈的大戰場。

位於南美洲,盛產世界小姐的委內瑞拉石油儲量也不容小覷,據美國地質調查局最新報導,委內瑞拉的重油儲量超過5130億桶。委內瑞拉石油出口的最大客戶是美國,此外,歐洲,亞太地區和拉美國家也從委內瑞拉進口大量石油資源。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素來以強人著稱,但美國從來沒有放鬆對自己「後院油桶」的惦記。

白俄羅斯,中國,日本等歐洲國家對俄羅斯輸油管道的爭奪戰已經進入白熱化狀態,多國在外交,環保,人力資源等方面都投入大量努力,目前還未能分出伯仲。

中日關於春曉油氣田的開採主權爭奪不斷,日本曾揚言要將中國告上國際法庭,兩國為油氣的爭奪日益升溫。

南海有180多個油氣田,是世界尚未開發的大型油氣區之一,其中一半以上油氣儲量分布在應劃歸中國管轄的海域。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與中國爭奪南海石油開採權的活動也近白熱化,有人預測,多國在南海為石油天然氣的開採「遲早會有一戰」!

中亞(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裏海地區石油儲量多達328億噸,天然氣儲量為18億萬立方米,被稱為「21世紀的能源基地」。目前,這一地區產出的石油和天然氣主要通過俄羅斯的管線系統出口,而西方一些國家則千方百計營建新的能源壟斷。土耳其,奧地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匈牙利也想從該地區得到一杯羹,但俄羅斯豈能容忍他國在自己從前的「家庭」中爭奪能源?

南非,奈及利亞,安哥拉,西非地區(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馬裡,尼日,幾內亞灣,查德等非洲國家)

自2000以來,非洲地區探明的石油儲量猛增,一躍成為影響世界產油國力量對比的重要角色,同時也成為為西方大國競相爭取、爭奪的對象。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美國不失時機地以政治、經濟、等手段瘋狂地投身到非洲的殖民統治國的各大石油公司也不甘落後,在非洲十多個國家大肆展開勘探和開發。

古往今來

誰掌握了豐富足夠的能源

誰就將走在世界的前列

相關焦點

  • 剛剛,戰爭突然爆發
    多年爭議的納卡地區位於亞塞拜然南部,居民多為阿美尼亞人,但實際上被亞塞拜然控制,後來前蘇聯解體,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爆發了戰爭,亞美尼亞佔領了納卡及其周圍原屬亞塞拜然領土,納卡面積有4000平方公裡,兩個國家都視其為重要組成部分。
  • 海灣戰爭爆發,薩達姆把500萬桶石油倒進海中,到底有何作用?
    在這24年期間,伊拉克和美國曾爆發過兩次大規模的軍事衝突,即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其中的海灣戰爭讓人印象深刻。有軍事評論家指出,在海灣戰爭中,美軍的參與成了獲勝的關鍵,在737000名聯軍士兵中,就有532000人來自美國,190艘艦艇和17000架戰機協同作戰的方法,使得海灣戰爭成為了教科書式的戰爭典範。
  • 第三次世界大戰沒那麼容易爆發,整天叫囂戰爭才最可怕!
    整天叫囂戰爭有什麼意思呢?第三次世界大戰哪那麼容易爆發。你認為如今的普通年輕人應該在哪些方面保持憂患意識?我們中國正處於從中等發展國家逐漸向世界強國轉變的過程,局座今年65歲了,看著中國造的艦越來越多,看著中國的航母逐漸造起來,看著中國逐步騰飛,這種感覺猶如看著自己心愛的孩子成長一樣,憂患意識是與之相隨的。
  • 美俄對峙再升級:「石油戰爭」+「貨幣戰爭」
    我在2015年推出的全新作品《郎鹹平說:中國經濟的舊制度與新常態》中,為各位細細解讀。在這本心血之作裡,我對當前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以及中國國內經濟、社會各方面矛盾都做了深入分析。    2013年年底烏克蘭危機爆發,緊接著在2014年又爆發了克裡米亞危機,俄羅斯與歐洲、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對峙公開化。歐洲和美國對俄羅斯提出了制裁,坦白講制裁效果並不是很好。
  • 戰爭爆發了!!!
    今天,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接觸線上,又發生了嚴重交火事件。雙方已經報告互有傷亡,軍用直升機、火箭炮、坦克、無人機等武器都投入使用,這可以稱之為:戰爭。04戰爭緣由。蘇聯解體後,亞美尼亞佔領納卡及其周圍原屬亞塞拜然的部分領土,也因此將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視為領土,並宣告分裂。但是,亞塞拜然也宣布對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擁有主權。為爭奪納戈爾諾-卡拉巴赫(納卡),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多次爆發戰爭。
  • 石油戰爭即將打響
    而發動戰爭毫無疑問是最無奈的選擇。美國政府並非不想發動戰爭,可是,美國政府意識到,如果對於某些國家發動戰爭,最終肯定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將大量軍艦派往波斯灣、阿曼灣、紅海和地中海,對伊朗形成合圍之勢,試圖聯合中東阿拉伯國家徹底推翻伊朗政教合一的政權。
  • 我為祖國奪石油:布蘭登堡800團邁科普戰記
    > 如果我無法得到邁科普和格羅茲尼的石油,那我就只好結束這場戰爭——阿道夫·希特勒,1942年6月1日于波爾塔瓦。希特勒的目標是高加索——1941年,巴庫、巴統和格羅茲尼的油田石油產量佔蘇聯石油總產量的93%,同時提供了總煉油量的91%。如果能夠佔領而不是摧毀這些採煉設備,無疑會極大增強德國的石油儲備,對蘇聯繼續戰爭將是巨大的打擊。   羅馬尼亞普洛耶什蒂的石油產區。希特勒急於佔領克裡米亞半島,很大程度上是忌憚蘇聯遠程轟炸機對羅馬尼亞油田的威脅。
  • 石油戰爭如何讓蘇聯解體
    【石油戰爭如何讓蘇聯解體】 80年代中期,在國際油價急劇下跌的情勢下,蘇聯政治高層對策失誤,成為蘇聯解體的重要因素之一。把握世界經濟的周期性規律,對於制定應對經濟危機的舉措,規劃危機後的發展戰略大有裨益。
  • 石油戰爭:石油政治決定世界新秩序
    「一戰」終於爆發。其中的關鍵人物是基辛格,作為美國石油和金融集團利益代言人,他是第一次石油危機的主要幕後推手。是他在「贖罪日戰爭」之前進行了一系列策劃,是他秘密施壓讓伊朗國王強烈要求歐佩克繼續漲價。(圖為基辛格)
  • 敘利亞戰爭是怎麼爆發的
    敘利亞戰爭從2011年爆發以來已持續長達九年,迄今為止這場戰爭仍沒看到終結的跡象。在這九年期間這場戰爭已由單純的敘利亞內戰演變成為一場多國參與其中的國際性戰爭:自敘利亞戰爭爆發以來黎巴嫩真主黨、伊拉克什葉派武裝、伊朗、土耳其、俄羅斯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紛紛介入。在過去的九年間這場戰爭造成了數十萬人死亡,數百萬人成為流離失所的難民。
  • 海灣戰爭爆發時,薩達姆將大量石油倒入海中,到底有啥作用?
    世界上有一個國家雖然只有兩百年的歷史,但經歷的戰爭都超過了兩百多年,甚至在二戰結束後,也在不斷找機會引發戰爭,成為現代戰爭史最豐富的國家,這個國家就是美國
  • 海灣戰爭期間,為何薩達姆把500萬桶石油倒入波斯灣?其實是高招
    海灣戰爭是上個世紀末爆發的一場現代化戰爭,美國為了打擊伊拉克,就繞過聯合國帶領著英國、法國等西方小弟向薩達姆發起了全面進攻。
  • 中美戰爭一旦爆發,我國將面對哪些問題?
    一,戰爭背景下,我國是否還能確保經濟的持續發展?一旦中美爆發戰爭,市場經濟難免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維持我國綜合國力強盛不衰(當戰爭爆發後,如何維護國際市場吸引投資,確保國力持續增強)以及民生建設問題(當國內建設受到摧毀,經濟環境發生改變,我國用什麼優勢吸引國際人才以及投資者),如何使人民團結一致聽從黨的領導(當經濟出現衰退,社會物質生活匱乏時,如何使人民忠心愛國)?二,戰爭爆發後,我國能否確保社會的安全與穩定。
  • 盟軍改變太平洋戰爭走向的三張王牌——船舶、石油、大米
    為此,負責制定國策和戰爭方略的日本企劃院特意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提供了相關的國力評估,並且對於佔領東南亞之後所能夠獲得的燃油數量做出了預判,具體的情形為:「估計第一年為30萬千升、第二年為200萬千升、第三年為450萬千升,加上開戰前儲備的840萬千升和後來的國內產油及人造石油等,從總量上看,勉強可以應付三年之需。
  • 石油戰爭陣亡名單
    一位在委內瑞拉經營酒類生意的蘇格蘭商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坦言,牛奶、麵粉、罐裝飲用水、藥品等生活必需品,都出現了嚴重供應短缺。「如今在委內瑞拉,即便有錢也無法買到想要的東西。」不過,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他的酒類生意非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銷售額有了小幅的增長,「委內瑞拉人現在最需要的大概就是喝上一杯」。
  • 伊朗戰爭會爆發嗎?
    一天後,川普發表公開講話,重申不會尋求伊朗政權更迭,除非伊朗「停止對中東地區發動侵略行動」。 川普的此番言論該作何解釋?伊朗會爆發戰爭嗎?本期文章主要探討美伊交惡的深層原因,並解析川普的伊朗政策。整個2019年,伊朗都在危險的邊緣瘋狂試探。 6月20日,在荷姆茲海峽擊落了美國造價2億美元的「全球鷹」無人偵察機。
  • 中印戰爭:中國面臨哪些戰略風險?(深度長文)
    中印之間如果爆發戰爭,兩國都被國內的民族主義所綁架,是一場雙方都輸不起的戰爭。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戰爭無非是解決政治問題不得已的手段,其最終目的是為政治戰略服務的。 當今在關係到中國國運的最重大的戰略關係中,居首位是中美關係,這是沒有什麼可以質疑的。排第二位的呢?是中俄關係嗎?
  • 戰爭爆發,一切都變了!2018年,一定要看好你的錢包
    戰爭真的爆發了!川普、普京,這兩位之前經常鬧「緋聞」的首腦徹底撕破臉來。美國對敘利亞進行軍事打擊「理由」是說敘利亞政府使用了化學武器。關於化武事件,其實非常蹊蹺。那是因為敘利亞的安全關係到俄羅斯在整個中東地區的利益,也關係到石油美元的安全。目前支持美國霸權的主要是石油美元和軍事霸權,軍事霸權主要是維護石油美元的。
  • 假如全球再次爆發戰爭,哪些國家是安全的?英國列出5個國家
    距離上一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了很久,除了極少部分地區之外,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得到了充足的時間和平發展。
  • 世界石油:儲量1.7億桶足夠揮霍50年,危機卻不是石油匱乏
    一旦石油枯竭,整個社會的運作就會被迫停止,可事實是距離石油用完,已經過去了近40年時間,如今中東地區的石油大亨依舊富得流油。石油並沒有出現枯竭的問題。 根據石油行業的粗略估計,人類從20世紀70年代初到2000年間,全世界大約消耗了6000億桶左右的石油,當時世界石油的總儲備量為9950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