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戰爭即將打響
美國對伊朗發動戰爭打不贏,對委內瑞拉發動戰爭穩賺不賠。美國何時發動戰爭,美國說了算。委內瑞拉總統命運多蹇,是否會成為美國的囚犯,讓我們拭目以待。
美國國務院發布通告,即將從世界各國撤出僑民。人們不禁要問,美國國內病毒感染人數不斷增加,死亡數字持續更新,為什麼美國國務院發布這樣的通告呢?
道理非常簡單,美國國內病毒感染死亡率即將達到頂峰,治療患者才是問題。要想解決美國國內的公共衛生和經濟發展問題,戰爭是唯一選擇。
資本主義具有外部性,而戰爭是資本主義外部性的具體表現。當一個國家內部問題無法解決的時候,戰爭就是必然選擇。川普上任之後,採取一切可能採取的措施,維護美國信用體系,美國華爾街資本市場股票價格不斷上漲,美國經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然而,只要了解美國經濟的本質,人們就會知道,所有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虛幻基礎之上的。美國經濟結構雖然沒有發生變化,但美國創新能力卻在持續下降。由於美國企業追求高額利潤,將製造環節轉移到其他國家,結果導致美國經濟出現了嚴重空心化現象。
川普競選期間,提出振興美國製造業的口號,讓美國投資者重新投資美國,讓外國投資者在美國設立工廠。為此美國聯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減輕企業稅收負擔的計劃。現在看來,美國生產要素價格相對較低,可是,美國工業體系已經七零八落,由於美國工廠在國內找不到合作夥伴,大量零配件必須到其他國家購買,因此,在美國設立工廠並不是可行的選擇。美國經濟已經失去動力,美國失業率一定會持續攀升。
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事件,讓美國經濟雪上加霜。美國政府面對新冠病毒,開始幸災樂禍,隔岸觀火,可是,等到病毒在本國蔓延的時候,美國政府卻亂作一團。
美國聯邦政府雖然希望控制病毒擴散,但是,美國的政治體制決定了,美國聯邦政府和美國各州政府之間權力清晰,除非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否則,美國聯邦政府並沒有多少可行的手段。川普總統幾乎動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制定的所有法律,擴張總統的權力,希望能在很短時間內採取措施控制病毒擴散。可是,美國總統川普又擔心採取嚴格的控制措施,有可能會導致美國經濟出現問題,猶豫徘徊不定,寶貴時間悄然逝去。等到美國國內病毒迅速擴散,已經無法控制的時候,美國總統把責任推卸給美國副總統,並且要求美國各州採取措施,解決自身的問題。
現在美國各州政府為了搶奪醫療資源,已經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美國各州的州長親自出馬,到世界各地購買呼吸機等醫療物資。可是,短期內購買大量呼吸機、減少病人死亡率,面臨非常大的困難。美國實際上已經走上了「群體免疫」的道路。等到越來越多美國居民感染病毒,並且產生抗體之後,美國病毒擴散速度才會下降,美國才能渡過這場難關。
美國總統和美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負責人預測,美國將會為此付出幾十萬生命代價。這是美國民主社會所無法承受之痛。正因為如此,美國聯邦政府正採取措施,試圖轉移視線。而發動戰爭毫無疑問是最無奈的選擇。
美國政府並非不想發動戰爭,可是,美國政府意識到,如果對於某些國家發動戰爭,最終肯定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美國將大量軍艦派往波斯灣、阿曼灣、紅海和地中海,對伊朗形成合圍之勢,試圖聯合中東阿拉伯國家徹底推翻伊朗政教合一的政權。
可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軍事行動,既沒有得到中東地區阿拉伯國家一致贊同,同時也沒有得到歐洲戰略盟友的認可,美國在波斯灣地區發動戰爭,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是,陷入什葉派穆斯林戰爭汪洋大海之中不能自拔。
伊朗和俄羅斯緊密相連,俄羅斯可以通過陸上邊境直接向伊朗輸送武器。伊朗是一個溝壑縱橫的高原國家,如果美國敢於發動戰爭,那麼,根本不可能在第一時間摧毀伊朗的有生力量,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一定會組織遊擊隊,在世界各地開展遊擊戰爭。美國總統為了懲罰伊朗,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國際機場採用刺殺手段,殺害伊斯蘭革命衛隊的高級將領,可是,美國沒有想到,這樣做反而在伊朗國內掀起了反對美國憤怒浪潮,伊朗最高領袖號召伊朗穆斯林團結起來,共同對付中東地區的美國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公開宣布,將採取一切報復措施。伊斯蘭革命衛隊已經向美國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發射飛彈,給伊拉克美國軍事基地造成重創。種種跡象表明,美國已經放棄了在中東地區發動戰爭的計劃,因為中東地區的伊朗戰爭美國不可能取得勝利。
美國國防部和美國國務院決定把戰場轉移到拉丁美洲國家,對委內瑞拉發動戰爭。美國這樣做有充足的理由。首先,委內瑞拉國內出現了反對派。如果發動戰爭迫使委內瑞拉總統辭職下臺,那麼,美國可以立即組建傀儡政府,將委內瑞拉的反對派扶植上臺,美國在委內瑞拉的利益將會得到永久保護。委內瑞拉兄弟鬩牆,委內瑞拉反政府勢力不僅在國內有自己的活動據點,而且在哥倫比亞等鄰國有自己的武裝營地,委內瑞拉反對派得到美國的資金和武器裝備,如果美國發動委內瑞拉戰爭,那麼,委內瑞拉反對派裡應外合,有可能會迅速控制委內瑞拉的局勢。
其次,委內瑞拉國內經濟形勢嚴峻。由於通貨膨脹,委內瑞拉失業率嚴重,委內瑞拉普通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雖然委內瑞拉政府採取一切可能採取的措施,穩定委內瑞拉的經濟,但是,由於委內瑞拉是一個單純依靠石油出口增加財政收入的國家,美國對委內瑞拉實施石油出口禁運,委內瑞拉石油出口受到嚴重影響,委內瑞拉政府不得不靠借債過日子。雖然中國給委內瑞拉數百億美元的貸款,但是,委內瑞拉要想購買大量的日用消費品,滿足國內民眾的需要,必須保障自己的運輸通道。現在看來,委內瑞拉即使擁有美元外匯,也未必能採購到足夠生活用品,委內瑞拉政府已經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更重要的是,由於經濟凋敝,失業率居高不下,支持委內瑞拉總統的中下層居民越來越感到失望,如果反對派向他們作出承諾,他們一定會轉而支持反對派政府。美國在委內瑞拉發動軍事政變的時機已經成熟。
第三,委內瑞拉在拉丁美洲國家已經孤立無援。拉丁美洲國家特別是南美國家幾乎一邊倒,全部支持委內瑞拉反對派領袖。雖然美國國務院在委內瑞拉發動的顏色革命沒有取得成功,但是哥倫比亞、巴西等南美重要國家公開支持委內瑞拉的反對派,拒絕與委內瑞拉政府展開合作。除古巴等少數拉丁美洲國家支持委內瑞拉政府之外,拉丁美洲絕大多數國家都已站在了委內瑞拉政府的對立面,委內瑞拉政府在拉丁美洲國家幾乎沒有朋友。
哥倫比亞願意為美國發動戰爭提供軍事基地,而巴西總統則更是唯美國馬首是瞻,願意為美國推翻委內瑞拉政府提供軍事支持。如果美國發動戰爭,那麼,可以輕而易舉地推翻委內瑞拉總統領導的政府,委內瑞拉反對派可以取而代之。
第四,委內瑞拉總統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千方百計地籌措資金,這其中可能有違法的地方。不排除委內瑞拉軍方為了籌措資金,向美國等一些國家走私毒品。不管事實真相如何,美國政府已經公開指控,委內瑞拉總統依靠政府力量走私毒品。委內瑞拉總統已經明確表示,願意主動下臺,條件是必須保護委內瑞拉的人民。
種種跡象表明,美國之所以準備發動戰爭,就是因為美國認為在拉丁美洲國家開展軍事行動的時機已經到來,委內瑞拉總統來日無多。
如果委內瑞拉政府垮臺,作為拉丁美洲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委內瑞拉所有石油資源都屬於美國,美國可以輕而易舉地控制委內瑞拉的石油資源。這對於緩解美國國內的經濟危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眾所周知,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尼克森總統宣布不再按照承諾兌換黃金之後,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經破產,法國和西德等西歐國家為此承受巨大的損失。痛定思痛,法國和西德決定組成經濟聯合體,儘可能地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法國和德國的煤鋼共同體以及其他共同體聯合起來,組建歐洲共同體。歐洲共同體在經濟一體化基礎之上組建歐洲聯盟,歐洲聯盟在政治一體化過程中,決定發行統一貨幣,目的就是要擺脫對美元的依賴。
布雷頓森林體系破產之後,美國天才經濟學家們立即把美元和石油掛鈎,要求沙烏地阿拉伯等石油輸出國組織強迫所有石油交易方都必須使用美元結算。由於石油是工業的血液,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命脈,因此,美國的戰略舉措使得美元地位得以穩固下來。
沙烏地阿拉伯作為石油輸出國組織的重要成員,因為支持美元貨幣,成了美國的戰略盟友。不管沙烏地阿拉伯的政治體制如何,也不管沙烏地阿拉伯出現多少恐怖組織和恐怖分子,美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的關係始終堅如磐石。
一些歷史學家對發生在美國本土的恐怖襲擊產生懷疑。他們認為種種跡象表明,就在美國紐約恐怖襲擊爆發的前夕,美國金融大廈被出售,購買人立即投下巨額「恐怖分子襲擊」保險。美國恐怖襲擊有可能是為了轉移視線,掩蓋美國國庫空虛的真相。如果美國聯邦政府和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海灣石油國家聯手行動,以犧牲數千條生命為代價,維護美國信用經濟,那麼,這將是人類歷史上的悲劇。
沙烏地阿拉伯由於在美國經濟發展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當沙烏地阿拉伯利益受到威脅的時候,美國毫不猶豫地在中東地區發動戰爭。美國先後在中東地區發動兩次大規模的戰爭,最終推翻伊拉克薩達姆·海珊政權。美國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要牢牢地控制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並且確保石油美元地位不會發生動搖。
可是,沙烏地阿拉伯在美國保護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由於沙烏地阿拉伯不得不購買美國昂貴的軍事裝備,並且在美國的支持下與伊朗開展軍備競賽,結果導致沙烏地阿拉伯國內財政出現嚴重問題。
沙烏地阿拉伯領導的多國部隊對葉門反政府武裝發動襲擊,導致沙烏地阿拉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國出現了嚴重的財政赤字。為了解決財政問題,沙烏地阿拉伯不得不將自己的石油企業阿美石油掛牌上市,將一部分股份出讓,用來彌補沙烏地阿拉伯的財政赤字。
沙烏地阿拉伯已經意識到,如果繼續緊緊地依靠美國,那麼,沙烏地阿拉伯最終有可能會成為美國的「取款機」。沙烏地阿拉伯出售石油換來的美元,必須用來購買美國昂貴的軍事武器。如果美國向沙烏地阿拉伯提出更多的要求,那麼,沙烏地阿拉伯將不得不犧牲國家利益,繼續購買美國先進武器。
痛定思痛,沙烏地阿拉伯決定利用國際石油期貨市場,聯合其他國家,對美國發動攻擊。美國要求沙烏地阿拉伯與非石油輸出國組織談判,通過減少石油產量,維護國際石油價格。沙烏地阿拉伯將計就計,與俄羅斯展開談判,談判最終破裂,沙烏地阿拉伯立即宣布增加石油產量,從而使國際石油價格迅速下跌。
沙烏地阿拉伯這樣做一箭雙鵰。一方面可以在歐洲市場上擴大自己的市場佔有份額,讓俄羅斯承受巨大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迫使美國減少對自己的壓力。由於石油價格下跌,美國石油市場出現了嚴重問題。美國油頁巖技術雖然確保美國能實現石油自給自足,但是,美國石油開採成本高達每桶30美元以上。如果石油價格下跌到每桶20美元甚至10美元以下,美國石油公司將會關門倒閉。正因為如此,沙烏地阿拉伯試圖通過壓低石油價格,搶佔更多石油市場份額,進而擺脫對美國的依賴。
美國已經看到了迫在眉睫的危險,因此,美國總統公開撒謊,聲稱已經說服俄羅斯總統和沙烏地阿拉伯的王儲談判,以穩定石油價格。俄羅斯總統辦公室對外發布消息,並沒有與沙烏地阿拉伯談判。而沙烏地阿拉伯的王室成員則公開宣稱,沒有與俄羅斯舉行談判。不過,如果美國要求沙烏地阿拉伯必須與非石油輸出國組織談判,那麼,沙烏地阿拉伯只能硬著頭皮與俄羅斯展開談判,談判的結果可能是,通過減少石油產量,穩定石油價格,滿足美國部分要求。
可是,美國已經等不到這一天。如果等到沙烏地阿拉伯代表石油輸出國組織與俄羅斯談判,那麼,俄羅斯有可能與沙烏地阿拉伯開展馬拉松式的談判。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應付美國,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美國石油企業破產。當務之急,是要牢牢地控制石油資源,在國際石油市場掌握話語權。
當美國不可能從中東地區波斯灣戰爭中佔到便宜的時候,美國國防部和美國國務院官員自然而然地把目光投向了拉丁美洲國家,因為委內瑞拉是嘴邊的肥肉。
委內瑞拉內憂外患。國內反對派發動的抗議遊行示威活動此起彼伏,委內瑞拉總統焦頭爛額。國外拉丁美洲國家特別是南美國家公開反對委內瑞拉總統,委內瑞拉總統實際上已經成為孤家寡人。
哥倫比亞、巴西政府明確表示,支持委內瑞拉舉行真正的民主選舉。如果美國對委內瑞拉發動戰爭,那麼,巴西和哥倫比亞有可能會充當馬前卒,至少會給美國提供軍事基地和後勤援助。
戰爭迫在眉睫。委內瑞拉總統已經意識到自己情況不妙,向美國發出求和的信號,希望美國能允許其主動下臺。
當年美國發動巴拿馬戰爭,將巴拿馬總統諾列加關進了美國監獄。美國的軍事行動讓拉丁美洲國家為之震動。如果美國在委內瑞拉發動戰爭,那麼,依靠委內瑞拉自身的軍事力量,根本不可能取得勝利。雖然俄羅斯派出軍事顧問,幫助委內瑞拉總統維護國內的局勢,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如果俄羅斯派出軍隊參加委內瑞拉戰爭,那麼,俄羅斯軍隊將會遭受滅頂之災。
委內瑞拉不是伊朗,伊朗和俄羅斯接壤,而委內瑞拉遠在大洋彼岸。俄羅斯派出大量部隊支援委內瑞拉總統不現實。如果向委內瑞拉提供武器裝備,那麼,最終有可能會導致所有的武器裝備都落入美國和委內瑞拉反對派武裝的手中。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是,俄羅斯在口頭上支持委內瑞拉總統,但是,默許美國在委內瑞拉發動戰爭,顛覆委內瑞拉的合法政權。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國內局勢突然緊張,美國要求所有海外僑民儘可能地回國,因為美國有可能會採取戰爭行動。
美國政府藉口國內公共衛生問題嚴重,準備採取封閉措施,要求海外美國公民儘可能地回到美國國內。美國這樣做不是為了保護美國僑民,而是防止委內瑞拉總統的武裝以及同情委內瑞拉政府的武裝分子在拉丁美洲國家對美國公民展開襲擊或者綁架行動。如果拉丁美洲國家出現遊擊戰,支持委內瑞拉總統的遊擊隊在拉丁美洲國家叢林綁架美國公民,那麼,美國國務院和美國國防部將會面臨非常棘手的局面。如果與委內瑞拉談判,放棄軍事行動,那麼,美國在拉丁美洲國家的信譽將蕩然無存。如果不顧美國公民的死活,繼續在委內瑞拉發動戰爭,那麼,美國國防部和美國國務院將會承受巨大的壓力。因此,發動戰爭之前,最好的策略是,要求所有美國公民回到美國,這樣可以放手在拉丁美洲國家展開軍事行動。
可憐委內瑞拉總統已經成為砧板上的魚肉,隨時都會死無葬身之地。委內瑞拉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拉美國家。上個世紀80年代,拉丁美洲國家選擇走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新自由主義大行其道。由於大量華爾街金融資本長驅直入進入拉丁美洲國家,從而導致拉丁美洲國家出現了短暫繁榮景象,一些南美國家經濟增長甚至超過10%。
可是,好景不長,等到華爾街金融資本控制拉丁美洲國家的經濟命脈,並且利用國際金融市場,掏空拉丁美洲國家重要資產的時候,拉丁美洲國家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經濟發展中所面臨的深層次問題,沒有採取措施改變經濟結構,增加就業崗位,發展本地產業。等到華爾街投資銀行將拉丁美洲國家資源掠奪殆盡,準備撤出拉丁美洲市場的時候,拉丁美洲一些國家統治者仍然被蒙在鼓裡,他們沒有意識到華爾街投資銀行採用做空機制,已經悄然放棄拉丁美洲市場。
拉丁美洲國家許多富豪開辦的企業,錯誤地以為華爾街投資銀行通過市場手段,將企業轉讓給自己,因此,他們歡天喜地地成為拉丁美洲新權貴。華爾街投資銀行利用做空機制,早已釜底抽薪。等到他們金蟬脫殼,離開拉丁美洲國家的時候,拉丁美洲國家經濟危機突然爆發。南美許多國家債臺高築,財政入不敷出。一些國家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開出的藥方是,必須開放金融市場,允許外國資本自由進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制定的援助計劃,實際上是為華爾街投資銀行順利退出南美國家市場創造條件。
果不其然,拉丁美洲國家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援助計劃之後,外國資本迅速撤退,拉美國家經濟沒有因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援助而起死復生。整個90年代拉丁美洲國家幾乎陷入絕境。
經濟危機促使拉丁美洲國家政治領袖重新思考新自由主義。1998年拉丁美洲國家政治領袖在智利首都聖地牙哥召開會議,全面反思拉丁美洲國家經濟發展方向,提出了著名玻利瓦爾社會主義綱領,並且發表了聖地牙哥宣言,決心走玻利瓦爾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
聖地牙哥宣言(又稱聖地牙哥共識)發布之後,拉丁美洲國家政治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些左派領袖在工人、農民支持下,掌握國家政權,試圖通過重新分配國家的財富,幫助中低收入階層擺脫困境。
然而,左派領袖上臺執政之後才發現,昔日富饒的拉丁美洲,早已變成一片廢墟。主要資源已經被掠奪一空,拉丁美洲國家經濟結構嚴重失衡。萬般無奈,南美一些國家依靠出售礦山維持生計,而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則乾脆把所有的油田收歸國有,為此與西方石油公司徹底翻臉。
美國之所以對委內瑞拉實施嚴厲制裁,就是因為委內瑞拉查維茲總統實行石油資源的國有化政策,在國內推行玻利瓦爾社會主義,通過社區自治,讓人民當家作主。
委內瑞拉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豐富的國家。然而,石油資源國有化之後,很快面臨類似於辛巴威那樣的困境。由於缺乏技術和技術工人,油田產量不斷下降。雖然包括俄羅斯、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幫助委內瑞拉維持石油企業運轉,但是,由於委內瑞拉實行徹底的民主自治,生產效率極其低下,中國和俄羅斯在委內瑞拉的投資,並沒有產生預期效益,帶動當地經濟增長,中國和俄羅斯反而因此遭受重大損失。
中國在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的邀請下,在委內瑞拉修建高速鐵路。進入委內瑞拉之後,中國鐵路建設公司很快發現,委內瑞拉已經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又一個自治的村莊。中國鐵路建設公司在委內瑞拉修建鐵路,面臨的最大障礙就在於,必須與一個又一個「自治村長」談判,因為只有這樣,鐵路路基才能不斷地向前延伸。由於委內瑞拉缺乏技術工人,修建高速鐵路路基的時候,必須僱用當地的村民,結果導致中國鐵路建設公司工程進展十分緩慢,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等到中國鐵路建設公司進行成本核算之後發現,委內瑞拉根本不需要高速鐵路,即使高速鐵路最終建成,也將成為中國的巨大負擔。萬般無奈,中國鐵路建設企業只能放棄在委內瑞拉修建高速鐵路的計劃。雖然委內瑞拉總統承諾,向中國出售石油,用來償還貸款。可是,從委內瑞拉進口石油成本高昂,中國購買委內瑞拉石油並不划算。
委內瑞拉石油除了向古巴等國家免費贈送之外,主要出口美國。雖然美國和委內瑞拉怒目相向,但是,美國石油工業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仍然大量進口委內瑞拉的石油。這是因為委內瑞拉石油的價格和美國國內的油頁巖相比,仍然具有一定的優勢,進口委內瑞拉石油,可以確保美國東部海岸煉油企業獲得豐厚的盈利。
然而,由於委內瑞拉和美國的關係日趨緊張,美國政府出臺一系列制裁委內瑞拉的政策,結果導致美國與委內瑞拉的石油交易處於極不穩定的狀態。美國煉油工廠為了減少政治風險,逐步減少進口委內瑞拉的石油,委內瑞拉雖然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但是卻無法增加財政收入,解決中低收入階層的生存問題。
委內瑞拉總統依靠民粹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團結中低收入階層居民,鞏固自己的政權。委內瑞拉政府通過分配食品資源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可是,由於國內通貨膨脹日益嚴重,外匯儲備越來越少,委內瑞拉政府借款成本越來越高,委內瑞拉經濟難以為繼。
美國政府公開指控委內瑞拉總統出售毒品,可能是為發動戰爭尋找藉口。如果委內瑞拉總統錯上加錯,默許國內支持者出售毒品,那麼,美國發動戰爭,徹底顛覆委內瑞拉政府也在情理之中。如果美國有大量的證據證明,委內瑞拉總統參與毒品走私,那麼,美國有可能會像當年對待巴拿馬總統諾列加那樣,將委內瑞拉總統押送回國審判,到那個時候,這位卡車司機出身的委內瑞拉總統有可能會失去一切,包括自由。
戰爭是美帝國主義解決問題的常用手段。如果美國經濟問題得不到解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讓美國總統焦頭爛額,那麼,發動戰爭可能是必然選擇。
雖然美國國內一些官員試圖聯合印度通過法律訴訟向中國發起挑戰,要求中國承擔賠償責任。但無論是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還是從政治的角度來看,美國和印度的做法都不現實。中國不是一個殖民地,中國也不是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中國是一個世界大國,如果美國聯合印度等國家向中國發起挑戰,那麼,中國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一定會挺起胸膛裡勇敢地接受挑戰。如果美國敢扣押中國在美國的資產,那麼,中國一定會採取對應的措施,到那個時候,中國將會遭受巨大的損失,而美國也將會付出代價。
到目前為止,中國國內一些學者仍然抱有幻想,認為美國不可能扣押中國在美國的資產,因為中國可以通過國際債券市場出售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中國可以通過國際貨幣市場隨時拋售美元外匯,美國不可能扣押中國資產從中獲得利益。這是一種非常天真的想法。美國財政部掌握大量的信息,美國聯邦政府可以尋找各種藉口、通過各種途徑扣押中國的債券,拒絕中國在國際債券市場上出售已經購買的美國國債。美國掌握著美元貨幣結算系統,中國所有美元交易都在美國監督控制之中,中國購買美元資產存在極大的風險。如果美國政府決定對中國採取行動,那麼,一定會制定一攬子解決方案。到那個時候,中國將會顧此失彼,中國在美國的資產將會遭受重大損失。
部分學者認為,美國不敢走到這一步,如果美國決定對中國發動金融戰爭,那麼,美國自身將會遭受重大損失。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還不準備與中國徹底攤派。可是,美國不會對中國發動軍事戰爭,並不意味著美國不會對其他國家發動軍事戰爭。
既然中國在美國擁有大量的資產,美國對委內瑞拉發動戰爭,中國要想介入其中就必須考慮由此產生的後果。如果中國介入拉美戰爭,從而導致中國在美國的資產遭受重大損失,那麼,無論是從經濟角度,還是從國際政治角度來看,中國都將十分被動。美國有可能會在拉丁美洲國家發動戰爭,而不擔心中國全面介入戰爭,也不擔心俄羅斯派出軍隊支持委內瑞拉總統。
如果說美國對伊朗發動戰爭投鼠忌器,那麼,美國在拉丁美洲國家發動戰爭則毫無顧忌。委內瑞拉總統的所作所為讓人們充分意識到,這是一個擁有遠大政治理想,但是,卻治國無方的政治領導人。委內瑞拉總統繼承了查維茲玻利瓦爾社會主義理想,但是,卻沒有找到實現自己理想的有效途徑。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如果依靠分配財富鞏固自己的政權,那麼,等到財富分配乾淨之後,國家政權也就轟然倒塌。
玻利瓦爾社會主義從來沒有獲得成功。過去沒有,現在也沒有。社會主義的本質是人民主權,但是,社會主義不是放任自流,社會主義必須組織生產要素,發展生產力,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社會主義的本質就在於,依靠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如果只是沉浸在社會主義理想之中,而沒有腳踏實地創造財富,那麼,社會主義最終必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到目前為止,人們對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仍然存在爭論。其實,社會主義的基本概念早已成為歷史政治常識,只不過社會主義事業遇到挫折的時候,人們總是懷疑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
社會主義的公有制不僅僅是指生產資料的公有制,還包括生活資料的公有制。生活資料的公有制就是指政府必須提供足夠的公共產品,滿足人民群眾的住房、醫療和教育需要,如果發生公共衛生事件之後,政府不能幫助人民擺脫困境,那麼,政府就會面臨巨大的社會壓力。如果經濟遇到困難的時候,政府不能提供足夠的生活用品,那麼,政府就會失去人民的支持。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要千方百計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要不斷實現人民的理想。
社會主義不是海市蜃樓,社會主義也不是天上掉餡餅。社會主義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之上的。如果沒有生產力的發展,社會主義就會變成空談。可是,如果只是發展生產力,而沒有解決社會分配問題,國家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弱勢群體得不到切實有效的保護,那麼,社會主義就會變成空洞的口號。
發展生產力是第一要務。但是,生產力發展的同時,必須考慮到社會公平的問題。生產力發展過程中,必須充分保護勞動者的利益。如果以剝削勞動者為代價發展生產力,那麼,最終社會主義必然會重新回到資本主義的老路上去。
資本主義依靠資本僱傭勞動,殘酷「圈地運動」實現原始積累。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就在於,讓勞動者直接掌握生產資料,實現生產資料和勞動者的有機結合,讓勞動者成為國家的主人。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本質區別就在於,社會主義是以人民為本位的國家形態,而資本主義則是以資本為本位的國家形態。如果堅持以人民為本位,那麼,一旦發生重大疫情,首先考慮的是人民生命健康問題。如果以資本為本位,那麼,政府考慮問題的時候必須優先照顧到資本家的利益,必須千方百計地維護資本家的根本利益。
這就是為什麼一些發達市場經濟國家,雖然擁有先進的醫療技術和先進的醫療設備,但是,卻無法在短期內控制重大疫情。這是因為政府制定各項方針政策時,必須照顧既得利益集團的切身利益。資本主義國家被自己的「人權、自由」等宏大敘事約束,根本無法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當中國湖北武漢採取緊急措施,封閉城市的時候,西方國家新聞媒體連篇累牘,批評中國侵犯人權,限制人民自由。可是,當西方國家不得不採取同樣的措施,控制病毒擴散的時候,西方國家新聞媒體卻認為,這是必要之舉。只不過西方國家實施緊急隔離措施已經太遲。西方國家新聞媒體這種雙重標準充分反映出資本主義的虛偽性。
上個世紀80年代拉丁美洲國家掀起反對資本主義的浪潮,許多國家選擇利瓦爾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可是如今,歷史車輪仿佛倒轉回來,拉丁美洲國家重新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當南美國家選擇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委內瑞拉和古巴就成為拉丁美洲國家的「另類」,他們在資本主義汪洋大海包圍之中,很難獨善其身。委內瑞拉總統既沒有強大的鄰國護佑,同時又沒有爭取到廣泛共識,國內四分五裂,反對派蠢蠢欲動,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發動戰爭可謂擁有天時地利人和。但願委內瑞拉總統能夠依靠群眾,戰勝眼前的困難。
20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