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美軍一架先進的軍用無人機被伊朗軍隊擊落的消息得到證實。今天又有進一步的確切消息傳來。
美國中央司令部發言人比爾·厄本上校稱:「美國中央司令部確認,格林尼治時間6月19日晚上11點35分左右,一架BAMS-D在荷姆茲海峽國際空域作業時被伊朗地對空飛彈擊落。伊朗方面有關無人機在伊朗(領空)飛行的報導是假的。這是對美國監視資產在國際空域的無端攻擊。這架BAMS-D是RQ-4A『全球鷹』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可以)在廣闊的海洋和沿海地區開展實時情報、監視和偵查(ISR)任務。」
目前美伊兩軍都想提前找到殘害,把飛機殘骸「搶到」……
呵呵!您應該知道「搶到」的意義。
我們來說三個問題吧!
第一個:這是一架什麼樣的飛機?
這是一架什麼樣的飛機呢?
它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軍用無人偵察機之一種——RQ-4A『全球鷹』高空長航時無人機。
就是這個樣子:
外形真的好酷,一看就是高大上,肯定也是高科技。
那麼它有多大?看看它的外形與人的對比就知道了
怎麼樣?很大吧?比有的戰鬥機還大。
它性能如何?是幹什麼的呢?
RQ-4A全球鷹無人機最大飛行速度740公裡/小時,巡航速度635公裡/小時,航程26000公裡,續航時間42小時。可從美國本土起飛到達全球任何地點進行偵察。機上載有合成孔徑雷達、電視攝像機、紅外探測器三種偵察設備,以及防禦性電子對抗裝備和數字通信設備。
機身頭部下方,雷達、攝像頭和電子監測設備。
機身中部下方的360度環視雷達,用於海上搜索。
機身後部下方的電子偵察裝置。
第二個問題,它飛到伊朗上空幹什麼?美國想幹什麼?
美國軍方表態:事發時這架RQ-4A無人機正飛越國際空域,當時距離伊朗約17英裡。
這話估計沒人會信。美國老百姓也不會相信。你也不信吧?
反正我不信。
我要說的是,他要幹什麼?
這才是我感興趣的問題。
其實很簡單:偵察伊軍防禦部署情況、地形和道路情況等等。
有人說,美國的衛星偵察技術很先進了,那麼多衛星在天上,谷歌地球民用版的衛星照片都已經把全世界每一個地方都拍的一清二楚了,更何況軍用的高清晰度照片?哪裡還需要這樣冒險?
呵呵,這就是外行了。因為衛星照片並非實時照片,美國那些衛星並非同步軌道衛星,不會長期停留在伊朗上空進行監視,況且衛星離地面都是幾百公裡的太空中,清晰度還達不到作戰要求。
所以,美國需要動用離地面幾千米甚至幾百米高度的無人機進行偵察拍照、錄像。衛星可是沒辦法錄像的。
更何況這種無人機還能偵測伊軍的通信信號,破解伊軍通信內容。
甚至包括通過截獲電話信號,對比事先錄入的重要人物音頻特徵,自動識別打電話的重要人物,鎖定和監聽記錄他與別人的談話內容。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還記得當年2001年4月1日的中美「南海撞機事件」吧?
美軍的那架EP-3偵察機上,就有這種設備。可以通過截獲電話信號,尋找和捕捉重要人物的電話音頻,進而竊取更重要、更直接的絕密信息。
所以,美軍偵察機需要更加貼近或者進入中國領空進行長時間飛行,才能獲得截取各類電子信息的更多機會。
而現在,美軍早就提升了那種技術,安裝到無人偵察機上是肯定的事情。
那麼,美國為什麼要進行進一步的情況偵察呢?
這還不簡單?就是一個目標:
——為發動對伊戰爭做好準備。
當然,也還包括了進一步掌握情況,分析「到底能不能打伊朗?」,為定下最後決心提供情報支持。
第三個問題:美伊開戰的概率有多大?
目前來看,有五個方面的情況預示波斯灣戰爭極有可能在不遠的將來會爆發。
一是美國早就想打伊朗了。
因為,目前伊朗是中東地區僅剩的與美國為敵的兩個國家之一,另一個是敘利亞。
而美國如果要確保繼續稱霸世界,控制中東這個地緣重要地區是必須要啃下的骨頭。
中東地區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產油地區,還是歐洲、非洲和亞洲的連接區,是「三海區」(地中海、紅海、波斯灣),全球戰略、軍事戰略、經濟戰略、地緣戰略意義極為巨大。
二是美國早就在為打伊朗做準備了。
好生生的一個《伊核協議》,美國莫名其妙突然說退就退了,這個協議不僅事關世界和平與人類安全,美國又不損失什麼,卻突然要「退群」,無論美國盟友——歐盟怎麼做工作和呼籲都沒用,美國就是「任性」地要退。
美國真會那麼「任性」?相信即使是你,平時再怎麼任性,當了國家元首以後就不會任性了。美國這是故意在把事情複雜化,激化矛盾。
說半天就是一句話——美國就使為了激化矛盾,然後製造攻打伊朗的藉口,尋找機會幹掉或者制服伊朗。
美國在中東的沙特、科威特、阿曼、埃及長期部署有軍事基地,駐紮有軍事力量。前不久派遣了兩支航母艦隊,又兩次增派數千名兵力。
這是不是針對伊朗?是不是在為了打擊伊朗做準備?
三是美國已經在為打伊朗製造藉口了。
一個月前,波斯灣地區莫名其妙發生4艘輪船被「蓄意破壞」事件。
前幾天又發生2艘輪船被攻擊事件。
以上情況,美國都在一口咬定是伊朗幹的。
是不是伊朗幹的?
筆者在《到底是誰襲擊了波斯灣的油輪?為什麼?》(點擊可看)一文中已經說明,伊朗幹的可能性很小,美國幹的可能很大。
昨天,美國再次公布了「伊朗襲擊日本輪船」的進一步「證據」。
這不就是當年美國侵略伊拉克那一套嗎?
——「總之就是你幹的!」
這顯然是美國在製造製造戰爭藉口了,不管最終打還是不打,先製造輿論氛圍再說,製造理由再說。
四是美國在緊鑼密鼓做戰爭準備了。
這次美國的無人機被伊朗擊落,充分表明美國在做兩個方面的準備工作:
第一,是進一步偵察伊朗情況,進一步分析勝負概率和戰爭代價。為確定最後決心再提供決策依據。
第二,是進一步做好作戰計劃,確定戰爭規模、主要打擊方式、選擇主要打擊目標、確定需要的兵力和裝備等等。
當然,美國並非僅僅排出了這架無人機,美國也說了,伊朗當時是想擊落兩架的,另一架沒有被擊中而已。
這說明,美國派遣的無人機絕不僅僅是這兩架,而是很多架次,只不過這兩架進入了伊朗放空火力的範圍內。
可以說,美國是在緊鑼密鼓及進行戰爭準備了。
五是伊朗毫不示弱決心很大。
一般來講,在這種戰爭邊緣的情況下,弱者一方通常會表現出極大的克制,甚至在吃大虧的情況下也會忍辱負重。
但伊朗竟然開火擊落美軍無人機,說明什麼?
第一,表明伊朗的強大決心,震懾美國——我有這個實力。
是的,伊朗的確不像當年的伊拉克,的確擁有先進武器裝備。別忘了,伊朗之前已經兩次成功俘獲了美國的無人機,有一次竟然是完好無損地讓其降落,伊朗依照其標本,後來也研發出了先進的無人機。
第二,表明伊朗有這個底氣,鼓勵國人——我們不會失敗。
是的,伊朗應該做好了戰爭準備,包括封鎖波斯灣、抗登陸、抗縱深攻擊乃至抗擊和承受美國轟炸的能力。特別是,前不久伊朗軍方聲稱「已經有了擊沉美國航母的武器」。
兵者,詭道也。股能而示之不能,不能而示之能。我也不清楚伊朗到底有沒有?不過從伊朗的態度來看,再結合當今世界科技裝備的發展,中俄與伊朗的關係來看,伊朗掌握這一武器的概率是很大的。也不排除伊朗已經有了可以使用但沒有公開試爆的核武器。
甚至我們能不能排出,伊朗還有政治與外交方面獲得重大支持的可能性。所以,伊朗有這個底氣。
美國對伊開戰,一直以來最顧慮的主要問題還是三個方面:
第一,山地作戰的巨大不利。
伊朗是一個典型的山地國家,大山的高程不少都在2000以上海拔,這可不比伊拉克那樣一馬平川的沙漠地區,偽裝都很難。而山地不僅利於偽裝,還能修建若干的洞庫,用於隱蔽偽裝和抗擊空中打擊。更主要的是: 美軍無法展開具絕對優勢的進攻作戰,美軍的先進武器在山地作戰受到諸多制約,難以發揮優勢。
那麼僅靠「外科手術式」打擊,肯定不能顛覆伊朗政權,意義不大,白白浪費金錢不說,伊朗的反美情緒更加強烈,甚至不排除美國大規模遭受恐怖襲擊的可能。
第二,對伊朗軍隊戰鬥力沒有底數。
一方面伊朗的保密工作非常到位,美國無法掌握伊朗到底有什麼「殺手鐧」。另一方面,伊朗既然能夠俘獲美軍無人機、擊落美軍無人機,極有可能真的手握「殺手鐧」。
第三,對國內外的支持度心裡沒底。
當年的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雖然都違背了聯合國總體的意見,但美國都能形成「多國聯軍」;而如果對伊朗動手,美國恐怕只會是「單兵作戰」了。最起碼目前北約成員國的其他國家沒有表現出支持,而是反對和指責美國從「伊核協議」中退群,反對美國對伊動武。
美國還無法確定,到底中俄會給予伊朗多大程度的支持。如果支持力度一大,美國就可能會遭受重大損失甚至失敗。
但美國的決心往往也是強大的,甚至不計後果的,因為美國認為自己很強大,總是很自信。
綜合來看,富強認為——波斯灣開戰的概率應該在80%以上。
除非,川普團隊內具有很強份量的幕僚提出了能夠說服眾人的反戰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