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波斯灣戰爭風雲漫談

2021-02-07 浪子說

伊朗近日擊落美軍無人機後,與美國的戰爭幾乎一觸即發,似乎只是川普總統在最後一刻改變了主意。劍拔弩張的美伊軍事對峙,會引發大中東地區下一場大規模戰爭嗎?


以浪子的看法,擦槍走火的意外固然難以排除,至少在中短期內,雖然川普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和國務卿都是主張對伊朗強硬的有名鷹派,華盛頓對伊朗開戰的可能性並不很大。



一個簡單因素,是國際幫手問題。


近幾十年來,美國針對穆斯林國家的所有軍事行動,無不靠拉起廣泛的「聯合陣線」。最成功的例子,莫過於老布希總統所發動的第一次波斯灣戰爭,除了北約盟國,幾乎整個阿拉伯世界都站在華盛頓一邊。


美國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則是北約破天荒引用第五條款發起的「共同防禦」戰爭。然後是小布希總統的伊拉克戰爭,雖然德、法兩國不肯參與,華盛頓還是和英國一起拉起了一個頗為可觀的「情願同盟」。


頗諷刺的是,在上述三場戰爭中,伊朗都實際幫助了華盛頓。還有便是推翻利比亞卡達菲政權,是歐洲英法兩國領頭的戰爭,總統歐巴馬落得一個「從背後領導」的名聲。


當前的美伊對峙,是華盛頓退出歐美共同籤訂的伊朗核問題國際協議所引發的。如此單方面廢止國際協議,引起歐洲英法德三大國共同反對。後者正在與華盛頓的全面經濟制裁針鋒相對,設法幫助伊朗設立一個繞過美國控制的國際支付系統的貿易結算機制。


就連在敘利亞內戰中與伊朗敵對的土耳其,也與伊朗建立了緊密經貿關係。而且穆斯林移民已經成為歐洲基督教文明的「生存性」危機,根本沒有可能製造更多的中東難民來搬石砸腳。


目前在美伊對峙中,支持華盛頓的其實只有沙烏地阿拉伯和以色列。作為不肯吃虧的商人,川普應該知道,單靠這兩個「盟友」來發起另一場對穆斯林國家的戰爭的成本代價。



第二個因素是戰場的範圍。


過去10多年來,伊朗的精明觀察,是從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等例證看到,美國在軍事上收拾穆斯林國家的一個關鍵,是單個擊破。伊朗於是在大中東地區積極擴展影響,建立了從阿富汗邊境直到地中海的「什葉派新月」,代表了一種積極防禦戰略。


由於這一「區域霸權」,美國如果對伊朗發動戰爭,必然蔓延到整個大中東地區,從阿富汗直到伊拉克、黎巴嫩、葉門,甚至沙特的東部省份和其他中東小國。考慮到單單一場阿富汗戰爭,已經耗費美歐天文數字,可以想像對山姆大叔的財政而言,伊朗戰爭會是何等噩夢。


與此相關的是對手的實力和戰鬥力。還在伊朗革命政權草創之初,在敘利亞之外整個阿拉伯世界和美國支持下,薩達姆政權發動兩伊戰爭,甚至用上歐洲援建工廠所製造的化學武器,卻未能佔領一寸伊朗領土。以色列半個世紀來打遍中東無敵手,卻對付不了伊朗武裝訓練的黎巴嫩真主黨。


敘利亞內戰之初,國際上普遍認為阿薩德政權敗亡在即,今天卻鹹魚翻身。敘利亞固然有俄羅斯空軍的幫助,但伊朗組建的「什葉派國際縱隊」起了最關鍵的作用,它擁有宗教信仰外加民族主義支撐的頑強戰鬥力。


這次伊朗一舉擊落價值超過1億美元、具有多種主動防禦功能的美軍無人機,連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都承認,這顯示伊朗的高科技武器並不落後。


順便提一下,伊朗這次使用的是Khordad3號地對空飛彈。Khordad是與阿拉伯回曆(陰曆)不同的伊朗日曆(陽曆)中的3月份名字,起源古老,可以追溯到拜火教時代的神祗。由此可認識到伊朗古老深厚的文化淵源,以及因此產生的強烈國家凝聚力和民族主義。



最後是基本的國際地緣政治。美國把中國看作競爭對手並不新鮮,歐巴馬總統任上已經是「圈路」(Beltway, 圍繞美國首都的495號州際公路,常常泛指華盛頓政界)中的一種共識,所以才有向亞太地區的戰略轉向。


可是《經濟學人》周刊當時就有一篇封面專評,指大中東是華盛頓難以擺脫的戰略包袱,會嚴重拖住美國向亞太地區轉向的後腿。川普發動美中貿易戰,是把中國看成美國世界霸權的最大威脅。


美國如果發動曠日持久的伊朗戰爭,北京絕對是最大的國際贏家。川普的智商再不如歐巴馬,也不至於愚笨到如此地步。


華盛頓的如意算盤,是想通過嚴厲的經濟制裁,來促成某種「顏色革命」和政權更易。要我說,伊朗政權雖然有重大缺陷,卻絕非大多數阿拉伯國家政府,如川普所聲稱「沒有美國支持,連兩個星期也撐不到」。不過這是另外一個題目了。



「新時評」秉持客觀理性的原則,全新解讀國際政治、大國博弈和國內時政,有趣更有料哦!請關注本微信公眾號,持續收看全部浪子原創文章。關注方式:長按下方二維碼,自動識別,即可。

     

相關焦點

  • 波斯灣戰爭即將打響?
    目前來看,有五個方面的情況預示波斯灣戰爭極有可能在不遠的將來會爆發。       一是美國早就想打伊朗了。      因為,目前伊朗是中東地區僅剩的與美國為敵的兩個國家之一,另一個是敘利亞。      而美國如果要確保繼續稱霸世界,控制中東這個地緣重要地區是必須要啃下的骨頭。
  • 浪子神探 第一季
    ◎譯  名:浪子神探 第一季 / Prodigal Son / 不肖子神探 / 忤逆子神探 / 不肖之子 / 回頭浪子◎片
  • 摯誠意志:兩伊戰爭期間的美軍波斯灣護航行動
    1980年開始的兩伊戰爭,不僅讓數百萬鮮活的生命受到摧殘,也使得以波斯灣為中樞的國際石油航運受到嚴重威脅。當陸上的大規模戰事陷入僵局,伊朗與伊拉克都不得不採取非常規手段來打擊對方經濟。往來于波斯灣狹窄水域的眾多遊輪,就成為了效費比最高的目標。
  • 兩伊風雲(2) 兩伊戰爭
    直至兩伊戰爭開打到難解難分,霍梅尼向美國示好,不讓伊拉克得到美國援助,才釋放52名人質。---各種代理人戰爭,東亞的珍寶島,中蘇,中印,中越,韓戰,越戰,到蘇聯入侵阿富汗,印巴戰爭,四次中東戰爭,兩伊,各種代理人的戰爭,背後兩個大佬都在背後牽線木偶。我也只是感興趣,並不是專業學冷戰史的,興趣所在,隨便瞎扯扯。----
  • 戰爭風雲 || 萊茵蘭 || 蘇臺德 || 慕尼黑
    《戰爭風雲》講述了自1939年德軍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到1941年蘇德戰爭正式打響那段時間之間,維克多•亨利在德國和歐洲以及美國所耳聞目睹到的一些故事。這些故事涉及到了二戰初期的大多數重要事件和主要戰場。《戰爭風雲》是一本小說。雖然,書中所描繪的亨利一家人的故事是虛構的,但其所涉及到的有關戰爭史實卻是真實可靠的;一些重要人物的言行也是具有史實記載的。
  • 海灣戰爭,為什麼薩達姆將500萬桶石油倒入波斯灣?
    海灣戰爭期間,在美軍高科技武器的強烈攻擊之下,僅僅幾十天的時間伊拉克就戰敗了。這場戰爭可以說美國是贏得輕鬆快速,伊拉克毫無還手之力,本來已經受損的國力,變得更加不濟了。美伊戰爭的背景,還得從兩伊戰爭中說起。伊拉克與伊朗素有矛盾,1980年9月22日,雙方爆發戰爭,經歷了七年的戰爭之後,兩國國力都大大受損。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彌補國內困境,伊拉克入侵了科威特。
  • 海灣戰爭,薩達姆下令將500萬桶石油倒入波斯灣,這是為何?
    海灣戰爭的前因後果伊拉克在兩伊戰爭前,是個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但兩伊戰爭爆發後,伊拉克的經濟實力迅速下降,還向外欠下了很多債務
  • 太空VR彈幕射擊遊戲《星際浪子》登錄國行PS商店
    11月30日,由成都維京互動製作、上海東方明珠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發行的太空彈幕射擊VR遊戲《星際浪子》正式上線國行PS4平臺,數字版售價39元。
  • 海灣戰爭,為什麼薩達姆將500萬桶石油倒入波斯灣?實際是高招
    這場戰爭可以說美國是贏得輕鬆快速,伊拉克毫無還手之力,本來已經受損的國力,變得更加不濟了。美伊戰爭的背景,還得從兩伊戰爭中說起。伊拉克與伊朗素有矛盾,1980年9月22日,雙方爆發戰爭,經歷了七年的戰爭之後,兩國國力都大大受損。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彌補國內困境,伊拉克入侵了科威特。而美國正好以此為藉口,出兵攻打伊拉克。其實,此時的伊拉克與俄羅斯等其他的一些國家關係是不錯的。
  • 海灣戰爭期間,為何薩達姆把500萬桶石油倒入波斯灣?其實是高招
    海灣戰爭是上個世紀末爆發的一場現代化戰爭,美國為了打擊伊拉克,就繞過聯合國帶領著英國、法國等西方小弟向薩達姆發起了全面進攻。
  • 海灣戰爭時,薩達姆為何將500萬桶石油倒入波斯灣?其實是高招
    自二戰結束以後,各國都將主要注意力投入到了國家的戰後重建中,所以大家都沒有精力再去挑起戰爭。而美國作為二戰期間最大的受益者,積攢了大量的戰爭紅利,所以當其他國家都在追求和平的社會環境時,美國依舊在世界各地不斷地挑起戰爭。
  • 波斯灣又生事了?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日報導稱,美國知情人士透露,五艘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艦船7月10日試圖在波斯灣扣押一艘英國油輪,但未取得成功。
  • 百萬大軍集結完畢,波斯灣戰爭一觸即發?
    「大人,戰爭一觸即發呀!」元芳的視線從電視機移開,轉向狄仁傑。 電視畫面中,懸掛星條旗的艦船正在海上遊弋,空中則是各種B-52H戰略轟炸機、F-35、F-15C戰鬥機在飛行,播報的新聞中,有關於美國五角大樓打算增兵中東至12萬人的傳聞,以及星條國宣布所有非必要、非緊急職能的使領館人員立即撤離伊拉克的新聞。
  • 波斯灣八國,為何紛爭不斷?
    波斯灣東北岸是伊朗,西南岸依次是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巴林、卡達、阿聯、阿曼,葉門這個國家雖然不在波斯灣旁,但與和沙特和伊朗關係都很密切,有時候也歸為波斯灣國家。一、伊朗伊朗面積約164.5萬平方公裡,比中國新疆稍小,在中東僅次於沙特。
  • 海灣戰爭時,他把500萬噸石油倒進波斯灣
    薩達姆點燃油井,傾倒石油在海灣戰爭時期,薩達姆曾經做過一件十分喪心病狂的事情,那就是把500萬噸石油倒進了波斯灣。石油可是相當值錢的戰略物資,海灣國家就都是靠著石油發家致富的。薩達姆好端端的為什麼不把石油拿去賣錢,反而要倒進大海裡呢?
  • 海灣戰爭時,薩達姆為何將500萬桶石油倒入波斯灣?其實很高明
    世界上並非所有的國家都願意腳踏實地搞發展,他們總是期望通過戰爭的方式去快速掠奪資源,但會為敵國帶去無盡的災難,同時自身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戰爭自來都是一把雙刃劍
  • 解密1991年波斯灣戰爭中的伊拉剋死亡公路事件
    ▲點擊關注,Just love me right想到戰爭的罪行
  • 波斯灣上一聲巨響,是誰擊沉了伊朗軍艦?
    文/七隻小狼 當地時間5月10日,波斯灣附近
  • 轟6倉促參加兩伊戰爭,首仗擊沉超級巨輪,美軍艦收到急電:遠離波斯灣
    上世紀80年代爆發的兩伊戰爭,讓轟-6D獲得了實戰機會,伊拉克為了打擊伊朗的石油出口貿易,委託約旦購買了4架轟-6D、50枚C-601反艦飛彈,4架轟-6D於1987年抵達約旦空軍基地,伊拉克機組人員進行了短短幾個月的培訓後
  • 伊朗核協議談判後的戰爭風雲
    因為華盛頓退出協議在先,伊朗才放棄協議中的承諾,大幅度提升濃縮鈾生產,據報已經從協議規定的3.67%濃度上限,上升到了60%的濃度,距離生產核武器所需的90%濃度只有半步之遙。《華盛頓郵報》報導:伊朗製造一枚核彈所需的「突破時間(breakout time)」,從協議籤署時的一年,縮短到今天的「幾個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