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薩達姆下令將500萬桶石油倒入波斯灣,這是為何?

2021-12-24 頑皮貓

海灣戰爭的前因後果

伊拉克在兩伊戰爭前,是個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但兩伊戰爭爆發後,伊拉克的經濟實力迅速下降,還向外欠下了很多債務。面向科威特的債務就高達140億美元,本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可當科威特向伊拉克索要債款時,伊拉克卻還不起錢。在這樣的背景下,伊拉克向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申請降低石油產量,提高石油價格,以此獲取豐厚利潤來償還對外債務。

可是科威特卻加大了石油生產量,導致國際石油價格下降,這讓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就有點不高興了。和科威特進行幾次談判無果後,薩達姆產生了武裝入侵科威特的想法。科威特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如果能夠佔領科威特的石油資源,伊拉克就能解決眼前的債務困境。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後,從海灣地區進口石油的美國及其他西方國家的利益就遭到了威脅。

如果伊拉克佔領科威特後,繼續侵佔沙烏地阿拉伯,豈不是海灣地區的石油幾乎都掌握在了伊拉克手中。為了杜絕這樣的事情發生,西方國家開始聯合起來對付伊拉克,由此爆發了海灣戰爭。伊拉克軍隊和美國領導的聯合國軍在實力上是完全不對等的,伊拉克戰敗的結局也在意料中。而在海灣戰爭期間,有件讓人想不通的事情是,薩達姆竟然直接將500萬桶石油直接倒進了波斯灣!

為何向波斯灣傾倒石油?

海灣戰爭爆發後,美軍憑藉高科技武器裝備很快就奪取了戰爭優勢,伊拉克軍隊士氣大減,可薩達姆並不認為無路可走,而是覺得還有繼續與美軍較量的機會。美軍若要登陸作戰,就得派出航母等軍艦從波斯灣進入,往波斯灣傾倒石油,就是想阻擋其軍艦快速進入科威特。就這樣,薩達姆將重要的石油資源倒進了波斯灣,這對美軍的進攻也起到了一定的阻擋作用。

此外,薩達姆還下令點燃了科威特境內的石油井,濃煙在波斯灣的上空不斷聚集,造成了嚴重的空氣汙染和海洋汙染。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看到波斯灣烏煙瘴氣,無法對伊拉克軍隊進行準確的攻擊,也放緩了轟炸伊拉克的腳步。對於伊拉克來說,500萬桶石油根本就不算什麼,說倒海裡就倒海裡了,只要能擊潰美軍都不在話下。

點燃科威特境內的油井和向波斯灣傾倒石油,都是薩達姆對付美軍的軍事戰略。即便薩達姆做出了最後的掙扎,也無法改變其落敗的局面。海灣戰爭結束後,傾倒的石油給海洋環境造成了惡劣影響,水生動物成批死亡,還出現了極端天氣,給波斯灣附近國家帶來了嚴重危害。

本文由「頑皮貓」原創創作,如果您覺得文章還不錯,辛苦幫忙點個關注吧,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相關焦點

  • 海灣戰爭時,薩達姆為何將500萬桶石油倒入波斯灣?其實是高招
    我們都有知道,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一共派出了86萬士兵,但是卻在短短42天的時間內迅速落敗。雖然薩達姆在海灣戰爭爆發前,曾預感到伊拉克會戰敗,所以薩達姆下令將500萬桶石油倒入波斯灣中,那麼這樣做到底有什麼用呢?
  • 海灣戰爭期間,為何薩達姆把500萬桶石油倒入波斯灣?其實是高招
    薩達姆是伊拉克歷史上的一位政治強人,但也是因為他的強勢才在中東觸犯到了美國的利益,當然美國發動海灣戰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美國想得到伊拉克的石油。海灣戰爭時期,薩達姆曾下令將五百萬桶石油倒入波斯灣,薩達姆這麼做有什麼用?專家表示:其實這是高招,為何這麼說呢?
  • 海灣戰爭,為什麼薩達姆將500萬桶石油倒入波斯灣?
    海灣戰爭期間,在美軍高科技武器的強烈攻擊之下,僅僅幾十天的時間伊拉克就戰敗了。這場戰爭可以說美國是贏得輕鬆快速,伊拉克毫無還手之力,本來已經受損的國力,變得更加不濟了。美伊戰爭的背景,還得從兩伊戰爭中說起。伊拉克與伊朗素有矛盾,1980年9月22日,雙方爆發戰爭,經歷了七年的戰爭之後,兩國國力都大大受損。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彌補國內困境,伊拉克入侵了科威特。
  • 海灣戰爭,為什麼薩達姆將500萬桶石油倒入波斯灣?實際是高招
    在此時,薩達姆突然做出了一個異乎尋常的舉動,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他竟然將多達五百萬桶的石油全部倒進了波斯灣的海洋中,並且還把科威特境內的油井全部點燃,頓時整個海灣上都漂浮著石油,天空中也濃罩著濃煙。那這樣的一種資源,在處於戰爭時期的伊拉克,應該是很重要的,為什麼薩達姆還要將它倒進海裡呢?
  • 海灣戰爭時,薩達姆為何將500萬桶石油倒入波斯灣?其實很高明
    在海灣戰爭爆發時,薩達姆的很多行為讓人難以理解,比如他將500萬桶石油倒入波斯灣中,這到底有什麼用?其實薩達姆的操作可是高招,因為海灣戰爭和石油脫不開系,當時所有國家的焦點都在石油上,而薩達姆深知不會是美國的對手,所以才想到以石油來轉移注意力,通過這樣的方式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
  • 海灣戰爭爆發,薩達姆把500萬桶石油倒進海中,到底有何作用?
    但在後來的軍事行動中,人們發現波斯灣出現大量石油的真正原因:伊拉克軍隊打開了海島管道的油閥,從眾多油輪中釋放了石油。這一行為導致超過2.4億加侖的原油被傾倒入波斯灣,相當於薩達姆讓人向波斯灣中倒入了超500萬桶石油。很多科學家認為,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石油洩漏事件之一。
  • 海灣戰爭爆發時,薩達姆將大量石油倒入海中,到底有啥作用?
    石油對於人們來說有什麼意義?石油作為一種不可再生資源,那就是用一點少一點,所以各國都在世界上哄搶,但薩達姆不僅不珍惜就算了,還將大約五百萬桶石油給倒到海裡,估計很多人都不懂他的用意。還有波斯灣是美國依賴的交通路線,這些在海裡面點燃的石油,會大大影響到美國海軍的推進,如果美國少了強大的海軍支援,在戰場上就會降低很大作戰力,這也是薩達姆給自己創造的反擊機會。
  • 科威特戰爭,薩達姆為何傾倒800萬桶石油?30年後才明白多高明
    在1991年爆發的海灣戰爭中,也讓各國人見識到了美國現代化作戰技術的強大和先進,也為各國指明了未來現代化戰爭的發展方向。而當時美國與其盟友聯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很快就讓各國預見到了最終的戰局。根據中國網報導,當時伊拉克的總統薩達姆為了不讓美國如願,命人倒掉了800萬桶石油。那麼當時薩達姆為什麼要這麼做呢?30年後我們才明白有多高明。
  • 薩達姆有多喪心病狂?海灣戰爭時,他把500萬噸石油倒進波斯灣
    薩達姆點燃油井,傾倒石油在海灣戰爭時期,薩達姆曾經做過一件十分喪心病狂的事情,那就是把500萬噸石油倒進了波斯灣。石油可是相當值錢的戰略物資,海灣國家就都是靠著石油發家致富的。薩達姆好端端的為什麼不把石油拿去賣錢,反而要倒進大海裡呢?
  • 海灣戰爭,薩達姆為何將500萬噸石油全部倒掉?原因讓人無法相信
    "中東地區以生產石油而聞名世界,因此中東石油大國,也是西方眾多國家極力拉攏的對象,其中就包括美國和英國。畢竟一個國家的發展就離不開石油,畢竟這一資源素有「工業血液」之稱,甚至可以說美國軍方發動中東戰爭,最終目標就是為了獲取當地豐富的石油資源。因此讓美國搖身一變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最終成功控制了伊拉克。
  • 海灣戰爭(一):認識伊拉克
    在戰爭中,美軍首次將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實戰,展示了壓倒性的制空、制電磁優勢。通過海灣戰爭,美國進一步加強了與波斯灣地區國家的軍事、政治合作,強化了美軍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同時也控制著這一地區重要的航海通路。海灣戰爭對冷戰後國際新秩序的建立產生了深刻影響,同時,它所展示的現代高科技條件下作戰的新情況和新特點,對軍事戰略、戰役戰術和軍隊建設等問題帶來了眾多啟示。
  • 兩伊戰爭、海灣戰爭、911事件與伊拉克戰爭——薩達姆海珊的伊拉克往事(兩伊戰爭)
    他曾將兩千萬伊拉克人置於恐怖統治之下長達二十四年之久。他曾先後發動過兩場戰爭,導致數十萬伊拉克人喪生。在他死後,有人曾在巴格達街頭開槍慶祝薩達姆時代的結束。但十年之後,又有人說如果薩達姆還活著的話,伊拉克會比今天更好。甚至就連美國總統川普也說,只有薩達姆才懂得對付恐怖主義的正確姿勢。 薩達姆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狠角色。
  • 海灣戰爭:現代戰爭的經典 !
    海空並用運送30天後,海灣地區集結了超過10萬名美軍。這還不算完,接下來的4個月,繼續晝夜不停地搬運,最終,50多萬名士兵、近2000輛主戰坦克集結,運送物資達1200萬噸!這是二戰結束後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運輸。戰爭一觸即發。薩達姆,你顫抖了嗎?
  • 26年前美國對伊拉克發動的海灣戰爭,為何深刻影響了中國軍隊發展的軌跡?
    金一南曾說:「1991年海灣戰爭後,美國的作戰模式對我們衝擊非常大。我們一度大量翻譯美軍的作戰條例、軍事報告,無形中開始參照對方的模式和標準來建軍。」美國對伊拉克發動的這場戰爭,為何如此深刻地影響了中國軍隊發展的軌跡?此後,解放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事兒,得從「中東強國」伊拉克入侵他的鄰居說起。1990年8月,伊拉克出動10多萬軍隊入侵科威特。
  • 薩達姆為何海灣折戟?
    (來源:Wikipedia)海灣戰爭就此開幕,2月16日伊拉克被逐出科威特,28日雙方同意停火。3月3日伊拉克接受停火協議,海灣戰爭就此落幕。戰爭導致約10萬名伊拉克士兵和約6萬伊拉克平民在戰爭中殞命。當時伊拉克兵力達到120萬,僅次於蘇、中、美,卻被打的丟盔棄甲,基本毫無還手之力,到底是為什麼?
  • 第一次海灣戰爭—薩達姆毀滅之路
    沒錯,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這個人,和與他息息相關的海灣戰爭。薩達姆可是上個世紀的風雲人物,1979年7月,薩達姆當選伊拉克總統,你以為當上總統就是他人生巔峰了嗎?No.在薩達姆看來,當總統只能算是一個小目標。他要的是,成為整個阿拉伯世界的領袖。1980年9月,薩達姆發動了兩伊戰爭,一打就是8年。
  • 波斯灣八國,為何紛爭不斷?
    波斯灣最窄處叫荷姆茲海峽,海峽北部是伊朗,南部這個突出部位屬阿曼。伊朗擁有海峽北部的這個荷姆茲島,其控制線得以向南推移,控制了大部分的水域。而阿曼這個尖角又是一塊以沙漠為主的飛地,伊朗主導海峽的控制權。波斯灣是全球石油最多的地方,堪稱世界最富的海灣,荷姆茲海峽因此成為繁忙的水道,它是波斯灣的咽喉。
  • 第一次海灣戰爭,薩達姆如果聽副手建議,將免遭慘敗的命運
    1991年1月17日凌晨2時,美國為首的多國聯盟在聯合國安理會授權下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歷經42天摧毀伊拉克軍隊,將科威特解放。第一次海灣戰爭,美國憑藉著高科技武器和先進的作戰理念,平推號稱中東第一軍事力量的伊拉克軍隊,讓世界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麼是現代化的戰爭。以美國所展示的高科技武器和信息化作戰理念,薩達姆的失敗是必然的。
  • 第一次海灣戰爭燒了多少錢?
    科威特地處海灣地區的中心地帶,是連接地中海地區與東南亞、南亞的交通要道,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另外,科威特石油儲量十分豐富,已經探明的石油儲量為968億桶,佔世界儲量的10.8%,居世界第四位。1989年,科威特的國民生產總值大約為330億美元,其中90%就來自於石油和相關產業。另外,科威特政府還有一筆總金額達400億美元的國家儲備金。
  • 那年今日 海灣戰爭停火 薩達姆霸主夢滅
    駐海灣美軍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宣布海灣戰爭停火正式開始生效。一場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宣告結束。海灣戰爭肇始:伊拉克出兵佔領科威特1990年7月中旬由於石油政策、領土糾紛、債務等問題,伊拉克與科威特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間的爭端突然公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