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h-18手槍,設計者卻是搞航炮出身

2021-12-23 軍械庫

GSh-18(俄語:ГШ-18;俄羅斯聯邦國防部飛彈與火炮司索引號:6P54/6П54)是一把由俄羅斯聯邦圖拉的槍械製造商KBP儀器設計廠在1990年代研製和生產的半自動手槍。

亦是最新型俄羅斯軍用制式手槍(備用槍械),發射多種9 × 19 毫米魯格彈,包括俄羅斯所研製的7N21(西裡爾字母:7Н21)和7N31(西裡爾字母:7Н31)兩種高壓子彈(+P+)。

這把手槍的名字來源於它的設計者格裡亞澤夫(Vasily Gryazev)和希普諾夫(Arkady G. Shipunov),而數字18是表示其彈匣容量。

熟悉蘇軍武器的應該會注意到GSh(ГШ)這個名稱還出現在蘇軍航炮上,比如米格-23殲擊機上的23mmGSh-23雙管航炮,蘇-25強擊機、米-24上的30mmGSh-30-2航炮,以及蘇-27、米格-29殲擊機上的GSh-30-1航炮,這些航炮也是這兩位設計師的作品。

所以GSh-18手槍是由兩位搞航炮出身的設計師搞出來的。

GSh-18手槍並不是「烏鴉」項目一立項就參與競標的。

「烏鴉」項目啟動於1990年,其他參與項目競標的樣槍在1992年之前就拿出來了,而KBP設計局的原型槍P-96(П-96,是GSh-18的前身)要到90年代中期才設計出來,本來是趕不上「烏鴉」項目的。

但因為「烏鴉」項目一拖再拖,所以在1998年KBP設計局的P-96中途插隊,也參與項目競標,並在一系列改進之後變成GSh-18,於2002年通過了軍方檢驗,與謝爾久科夫SR-1和雅利金PYa一起成為「烏鴉」項目最終的三個成果之一。

GSh-18可以發射任何商業或軍用9mm盧格手槍彈,而在俄羅斯現役中配用的是高速穿甲彈。

不過使用者對這種手槍的意見是好壞參半,喜歡的人評價非常高,比如精度高、後坐力低、使用舒適,而且重量也很輕。

該槍的握把形狀很舒適,比PYa和SR-1要好得多。

另外該槍也能非常匹配俄羅斯警方使用型的馬卡洛夫皮製槍套。

而反對者則認為該槍缺點太多,比如扳機力雖然不重,但與PYa和SR-1相比其扳機感比較差。

GSh-18採用槍管短後坐自動方式,槍管迴轉式閉鎖機構。

採用擊針平移式擊發原理,獨立的槍機通過一個固定銷安裝在套筒內,可拆卸出來進行維護或更換。

扳機組類似于格洛克手槍那種半雙動模式,通過套筒後坐進入待擊狀態,但如果擊針釋放了的話,就不能進行雙動射擊。

擊針處於待擊位置時,在擊發機座的尾部向後突出約1mm,在視覺上提示射手,夜間也可通過觸摸發現。

Gsh-18自動手槍採用槍管短後坐自動原理,槍管旋轉式閉鎖機構,擊針平移式擊發。

其結構有些類似格洛克手槍的設計。

Gsh-18自動手槍大量採用了工程塑料材料,降低了武器重量。

由於尺寸較小,Gsh-18自動手槍能夠適配馬卡羅夫PM手槍的槍套。

對於那些不想多花錢的單位,這一特點可以說是錦上添花了。

Gsh-18自動手槍使用雙排雙進彈匣供彈,彈匣容量18發,火力持續性相當強。

不過由於雅利金PYa手槍的廣泛裝備,Gsh-18自動手槍主要只裝備了少數特種作戰部隊和警察部門。

相關焦點

  • 科幻風騷的俄GSh-18手槍,設計者卻是搞航炮出身
    ——9x19mm口徑的GSh-18手槍。GSh-18手槍GSh-18手槍是位於俄羅斯圖拉的KBP設計局設計的,主設計師是格裡亞澤夫和希普諾夫,GSh是俄語字母ГШ的拉丁轉譯,是兩位設計師名字的打頭字母Г和Ш的合寫。
  • 航炮系列(一)——F-35戰機航炮介紹
    因為扶貧工作忙,這文章拖了很久,今天才搞完,還有一篇文章差點拖斷了。
  • Glock18的潑水之路,全自動手槍到底幹嘛用的
    Glock18是一把非常皮的手槍,是的。
  • 一擊必殺~維克斯40毫米S型航炮
    於是1938年,英國皇家空軍對兩家工廠進行了招標,維克斯(Vickers)公司和羅爾斯.羅伊斯(或者勞斯萊斯Rolls-Royce)公司開始競爭研發新一代的40毫米航炮。羅爾斯.羅伊斯的產品很快敗下陣來,在此不做介紹。而維克斯(Vickers)公司的40毫米航炮就是本文主角。
  • A-10C的武器——GAU-8/A航炮
    航炮的炮管大致位於機身的中心線上,並且突出於機頭前部。航炮的機械裝置位於座艙之下,而彈艙位於座艙之後。該炮的最高射速為3900發/分。 七管「復仇者」航炮位於「疣豬」機頭(稍稍偏左)最顯眼的位置,其發射龐大的30毫米口徑炮彈,大小與牛奶瓶差不多GAU-8/A航炮由齒輪裝置控制,該裝置包括兩套獨立的液壓馬達以及眾多控制閥門(安裝在彈藥存儲系統之間的支撐結構上)。航炮由彈藥存儲系統、供彈系統和驅動系統組成,並通過機械控制裝置與A/A 49E-6武器子系統相連。
  • 用三角形子彈的達爾迪克手槍,這腦洞能跑火車了吧
    這便是美國在20世紀50年代研製的達爾迪克手槍(Dardick Pistol)。槍、彈概況達爾迪克手槍的設計者叫大衛·達爾迪克(David Dardick),他於上世紀50年代設計了這種奇特的達爾迪克手槍,並於1958年獲得技術專利。
  • 你沒見過的一把特別的手槍,斯捷奇金自動手槍
    Stechkina,分別簡稱為:АПС和APS)是一款由前蘇聯槍械設計師,伊戈爾·雅科夫列維奇·斯捷奇金研製的全自動手槍,發射9×18毫米馬卡洛夫手槍彈。斯捷奇金自動手槍在設計初時本來是被安排發射7.62×25毫米託卡列夫手槍彈,然而由於當時蘇聯軍隊打算換裝新的9×18毫米馬卡洛夫槍彈,所以設計者斯捷奇金便把他的手槍改為9×18毫米口徑以符合蘇軍的要求。在1951年,斯捷奇金自動手槍與馬卡洛夫手槍被蘇聯軍隊制式採用,以取代過時的託卡列夫TT-33手槍。
  • 從模型看四代機的航炮配置
    關於殲20的航炮,網上爭論由來已久,基本上從殲20露面開始就有了:一是有沒有必要裝航炮,二是裝在哪。趁著模型照片這個事兒,也來琢磨一下這兩個問題。    首先驗證一下模型所示航炮位置的可行性,因為航炮需要佔用機內空間,並且留出炮彈通道,並不是在模型表面刻線就行的。
  • 中國用23毫米,美俄是30毫米,武直-10需要換裝30毫米航炮嗎?
    扛著23毫米炮的武直-10不過我們今天不討論中美俄三國武裝直升機整體參數的對比,而是對中美俄三國武裝直升機上的一個子部件——航炮,進行討論。目前美國的武裝直升機航炮口徑是30毫米(AH-1和武直10不是同等級產品,20毫米小水管就不在這討論了),俄羅斯也同樣選擇了30毫米,作為自己武裝直升機的航炮口徑,而中國比較特殊,使用的是23毫米的航炮。
  • 捷克CZ83型手槍
    中文名稱CZ83型手槍研製時間20世紀70年代國    家捷克設計者"KOUCky"兄弟簡介1983年,由捷克斯洛伐克烏爾斯基·布羅德兵工廠生產的Vz. 82取代了捷克斯洛伐克軍隊所使用的7.62×25毫米M48託卡列夫口徑Vz. 52手槍。該槍亦在國家安全部隊當中取代了CZ 50手槍和CZ 70手槍。
  • 美國機關炮類似大號左輪手槍,射速高但很容易過熱
    M39型機關炮是美國在20世紀40年代末研製的一種航炮,該型航炮採用單管轉輪設計,其結構類似於大號的左輪手槍,在許多型號的戰機上都曾使用過
  • 【手槍剖面】最全手槍剖面圖及槍枝認定標準,男同胞別錯過了!
    今天帶大家講講手槍,按研發年代順序囊括了幾款頗具代表性的單發手槍、轉輪手槍和半自動手槍,不只是乾巴巴的外殼,每一把槍我們都將它刀劈斧砍的極為直觀。閱前提示,鑑於很多朋友是軍工及製造領域高手,特此提示私自製作槍枝違法!高手也要收斂!
  • 除了中國,搞過槍彈「鋼代銅」的國家還有哪些?有一個絕對想不到
    蘇聯生產的9x18mm手槍彈、7.62x39mm步槍彈、5.45x39mm步槍彈、7.62x54mmR步槍彈幾乎都是鋼彈殼、鋼被甲,具體工藝有鋼鍍銅(用鋼材作出彈殼毛坯後電鍍黃銅)、覆銅鋼(用預先兩面鍍銅的覆銅鋼板做坯料)、塗漆、灰色磷化等。除了槍彈,小口徑航炮、高炮彈也大量使用鋼藥筒。
  • 二戰中表現最差的手槍:日本南部14年式手槍
    日本南部14式手槍是原南部式手槍的改進型,由名古屋兵工廠製造,1925年列為日本陸軍制式武器。
  • 威爾迪半自動手槍:美國出產的發射多種高壓專用手槍彈藥的武器
    由於開發威爾迪系列手槍的目的就是將它用來狩獵,因此該手槍的後膛設計成與威爾迪系列專用彈藥相關的,能夠承受超過48,000磅力/每平方英寸(psi)的壓力,相當於3374.7公斤力/平方釐米(kgf/cm²)。威爾迪也是第一款氣動式雙動操作半自動手槍。
  • 曾經92式手槍的另一種選擇——中國NP2000型9毫米手槍
    經測試使用,該槍從人機工程、射擊精度、故障率等方面而言,均優幹NP22型9mm手槍(仿西格P226手槍)。  NP2000型手槍根據中國人自身特點設計,其虎口距槍管軸線的距離比NP22型手槍短5.5ram,握持手感舒適,加之採用獨特的閉鎖環迴轉式閉鎖方式(NP22為槍管偏移式閉鎖方式),射擊時握持平穩,槍口跳動小)。
  • 格洛克18手槍射速每分鐘上千發,中國也急需一款全自動手槍!
    格洛克18是格洛克公司研製的一款全自動的手槍,也叫衝鋒手槍,憑藉著31發彈匣容量和近1200發的射速能夠在射擊時實現對敵方人員的壓制,口徑為9毫米的大口徑衝鋒手槍在實戰中的威力十分驚人
  • 手槍剖面與結構圖全了,啥也別說....
    想喚起男性最原始的破壞欲,還得靠手槍!今天我們按研發年代順序囊括了幾款頗具代表性的單發手槍、轉輪手槍和半自動手槍,不只是乾巴巴的外殼,每一把槍我們都將它一刀切開了。如果這還不夠刺激你的腎上腺素——22張圖(包括一張GIF)都是高清大圖!法國手掌自衛轉輪手槍(Protector Palm Pistol)
  • 德國二戰航炮只有58千克,命中一炮就能打爆戰鬥機
    結構非常緊湊,一架ME-262型戰鬥機的機鼻裡面能夠安裝2門30毫米的MK-108型航炮。不僅如此,還能裝上兩門MK103型航炮和兩門MG151型航炮。擊落一架B-17大小的轟炸機,MK-108型航炮僅需要4發炮彈,而 MG 151/20型航炮,擊落一架B-17轟炸機需要25發炮彈。在用於攻擊戰鬥機時,MK-108航炮一發炮彈就能將其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