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h-18(俄語:ГШ-18;俄羅斯聯邦國防部飛彈與火炮司索引號:6P54/6П54)是一把由俄羅斯聯邦圖拉的槍械製造商KBP儀器設計廠在1990年代研製和生產的半自動手槍。
亦是最新型俄羅斯軍用制式手槍(備用槍械),發射多種9 × 19 毫米魯格彈,包括俄羅斯所研製的7N21(西裡爾字母:7Н21)和7N31(西裡爾字母:7Н31)兩種高壓子彈(+P+)。
這把手槍的名字來源於它的設計者格裡亞澤夫(Vasily Gryazev)和希普諾夫(Arkady G. Shipunov),而數字18是表示其彈匣容量。
熟悉蘇軍武器的應該會注意到GSh(ГШ)這個名稱還出現在蘇軍航炮上,比如米格-23殲擊機上的23mmGSh-23雙管航炮,蘇-25強擊機、米-24上的30mmGSh-30-2航炮,以及蘇-27、米格-29殲擊機上的GSh-30-1航炮,這些航炮也是這兩位設計師的作品。
所以GSh-18手槍是由兩位搞航炮出身的設計師搞出來的。
GSh-18手槍並不是「烏鴉」項目一立項就參與競標的。
「烏鴉」項目啟動於1990年,其他參與項目競標的樣槍在1992年之前就拿出來了,而KBP設計局的原型槍P-96(П-96,是GSh-18的前身)要到90年代中期才設計出來,本來是趕不上「烏鴉」項目的。
但因為「烏鴉」項目一拖再拖,所以在1998年KBP設計局的P-96中途插隊,也參與項目競標,並在一系列改進之後變成GSh-18,於2002年通過了軍方檢驗,與謝爾久科夫SR-1和雅利金PYa一起成為「烏鴉」項目最終的三個成果之一。
GSh-18可以發射任何商業或軍用9mm盧格手槍彈,而在俄羅斯現役中配用的是高速穿甲彈。
不過使用者對這種手槍的意見是好壞參半,喜歡的人評價非常高,比如精度高、後坐力低、使用舒適,而且重量也很輕。
該槍的握把形狀很舒適,比PYa和SR-1要好得多。
另外該槍也能非常匹配俄羅斯警方使用型的馬卡洛夫皮製槍套。
而反對者則認為該槍缺點太多,比如扳機力雖然不重,但與PYa和SR-1相比其扳機感比較差。
GSh-18採用槍管短後坐自動方式,槍管迴轉式閉鎖機構。
採用擊針平移式擊發原理,獨立的槍機通過一個固定銷安裝在套筒內,可拆卸出來進行維護或更換。
扳機組類似于格洛克手槍那種半雙動模式,通過套筒後坐進入待擊狀態,但如果擊針釋放了的話,就不能進行雙動射擊。
擊針處於待擊位置時,在擊發機座的尾部向後突出約1mm,在視覺上提示射手,夜間也可通過觸摸發現。
Gsh-18自動手槍採用槍管短後坐自動原理,槍管旋轉式閉鎖機構,擊針平移式擊發。
其結構有些類似格洛克手槍的設計。
Gsh-18自動手槍大量採用了工程塑料材料,降低了武器重量。
由於尺寸較小,Gsh-18自動手槍能夠適配馬卡羅夫PM手槍的槍套。
對於那些不想多花錢的單位,這一特點可以說是錦上添花了。
Gsh-18自動手槍使用雙排雙進彈匣供彈,彈匣容量18發,火力持續性相當強。
不過由於雅利金PYa手槍的廣泛裝備,Gsh-18自動手槍主要只裝備了少數特種作戰部隊和警察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