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夠資格被「斬首」?

2021-02-23 南方周末


2011年,歐巴馬在白宮觀看直播擊斃賓·拉登的行動畫面,是斬首行動的經典之作。(東方IC/圖)

斬首行動是現代戰爭中經常被使用的一種戰術,這是一種以癱瘓敵人指揮系統為首要目標的「癱瘓攻擊」。

近年來,美國在戰爭中頻繁採取斬首行動以震懾對手,專業斬首團隊屢屢出擊。與電影中無所不能的刺客相比,現實的斬首行動要困難得多。

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

微信號:nanfangzhoumo

近日,美國宣布派出「斬首團隊」前往韓國。此次部署在韓國的斬首團隊為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第一空降戰鬥群和第75遊騎兵團。該團隊認真地演練了對朝鮮核設施的突擊行動。在演習畫面中,美軍運輸直升機秘密進入核電站區域,隨後全副武裝的美軍士兵對核設施冷卻塔展開行動,並且攻佔核設施。

近年來,美國在戰爭中頻繁採取斬首行動以震懾對手,專業斬首團隊屢屢出擊。那麼,美國如何發動斬首行動?這些斬首團隊又有何過人之處?

2011年,歐巴馬在白宮觀看直播擊斃賓·拉登的行動畫面,是現代戰爭中斬首行動的經典動作。美國領導人可以像觀看球賽直播一樣,親眼看著敵人的首領如何被殺死。然而,現實中,斬首行動卻並非這麼簡單。

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伊拉克前領導人薩達姆成為美國政府心目中的頭號敵人。在美軍擊敗薩達姆的軍隊前,美軍多次發動斬首行動,試圖殺死薩達姆,卻屢屢鎩羽而歸。上世紀50年代,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也曾多次試圖暗殺古巴領導人卡斯楚,採用的手段包括僱用殺手、下毒和策反其醫生情人等等,卻一直沒有成功。2006年,英國電視臺拍攝了一部名為《暗殺卡斯楚的638種方法》的紀錄片,記錄了CIA試圖用各種方法殺死卡斯楚。然而,卡斯楚至今健在。

(紀錄片《暗殺卡斯楚的638種方法》海報)

筆者採訪過曾參與CIA秘密行動的軍事承包商保爾·弗蘭克(化名)。他向筆者透露了一些美國斬首行動不為人知的細節。弗蘭克對筆者表示:「美國的斬首戰術很難在一個政權穩定且軍隊忠誠的國家實現。被斬首者不是已經陷入流亡狀態的前國家領導人(如薩達姆父子、米勒舍維奇等),就是恐怖組織的首領(賓·拉登、扎卡維)。真正能刺殺國家元首的,往往是內部反對勢力。」然而,弗蘭克認為這並不意味著斬首行動沒用,「斬首戰術的戰略價值在於能夠讓美國的敵對勢力領導者恐懼,長期隱藏行蹤以避免被美國情報機構鎖定。這會給對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幹擾對方的決策和指揮。」

在歷次斬首行動中,CIA一向是最核心的單位。弗蘭克說:「斬首行動最核心的問題在於你必須知道目標什麼時間會出現在什麼地方,並且在附近有『殺手』去幹掉它,『殺手』可以是特種部隊、轟炸機、戰斧飛彈或無人機。」

作為情報機構核心的CIA,承擔了斬首行動最關鍵的情報工作。「9·11」事件後,CIA派出了代號「碎顎者」的特遣分隊,率先進入阿富汗北方,與當地武裝建立了情報聯繫。「碎顎者」是非常典型的情報分隊,他們負責為後續的軍事行動和獵殺賓·拉登等「基地」組織領導人提供情報支持。

弗蘭克參與了護送CIA特工進入阿富汗的行動。他對筆者說:「『碎顎者』的行動是斬首賓·拉登的開始。『9·11』之前,美國曾發動過對賓·拉登的攻擊,卻因為各部門配合不力而失敗。」

「9·11」事件之後,從白宮到五角大樓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殺死賓·拉登,促成了各部門之間前所未有的合作。

「此前,斬首賓·拉登這樣高級別的目標,CIA在發現其行蹤後先上報至白宮,白宮讓軍方準備空襲,這個流程至少需要2個小時。賓·拉登逃出空襲的殺傷半徑只需要10-20分鐘,當時要殺死他幾乎不可能。」弗蘭克說。

「9·11」之後,美國開始全面改革情報機構,斬首行動的反應時間變得非常短。CIA、美國國防部和其他情報機構組成了聯合特遣隊,能夠共享情報,並且隨時調動從衛星到特種部隊的全部力量。這讓斬首行動變得反應迅速,成效也是有目共睹。

在美國的斬首武器中,捕食者(MQ-1)無人機是一款著名的武器。它是CIA專為斬首行動設計的。弗蘭克告訴筆者:「在冷戰中,美國研發的武器,是根據大規模戰爭的需要設計的。這類武器射程遠威力大,能夠迅速摧毀很多目標。斬首行動所需的武器則要求反應速度快且威力適中。因為目標可能只會出現幾分鐘。這幾分鐘時間,我們稱之為斬首的時間窗口,斬首武器必須能抓住這個窗口,而傳統武器的反應時間太慢。或者,目標在市中心的一個小樓內開會,轟炸機投擲的500磅炸彈不僅能殺死目標,還會將幾個街區的平民殺光——上述情況導致很多先進武器無法使用。」

於是,CIA決定在用於偵察的無人機上裝備殺傷力不太大的「地獄火」飛彈。全新的武裝無人機因此誕生了,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捕食者。這個項目從立項到在實戰中應用只花了短短1年的時間。項目最大的困難並不在技術,而是「地獄火」反坦克飛彈不屬於美國空軍裝備,是美國陸軍裝備的武器。CIA此前和陸軍合作較少,在機構間協調花了不少功夫。捕食者裝備斬首團隊後,極大地改變了CIA斬首行動的流程。IS組織的前身——伊拉克「基地」組織兩任領導人,均死於無人機的斬首行動之下。

「武裝無人機的斬首效率是最高的,能在可疑地區盤旋一整天,目標一出現,飛彈就能把他炸得粉身碎骨。對方到死都不會知道攻擊來自何方,我們甚至在錄像上看到被斬首目標的衛隊盲目向四周開槍,以為這是汽車炸彈或者迫擊炮的攻擊。」弗蘭克向筆者描述他曾經看過無人機斬首的畫面。

從2011年開始,美軍使用一種新的武器——巡飛彈。這種武器的淨重只有2.2公斤,射程遠達10公裡並且能精確制導,發射時無聲無息。一人能攜帶兩枚巡飛彈作戰,輕鬆在目標護衛火力之外攻擊目標車隊,撤離現場時還可以攻擊追擊車隊。巡飛彈已經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區廣泛應用。僅2013年,美軍就連續追加了5次訂單補充部隊消耗。巡飛彈讓地面部隊在沒有空中支援下,就能攻擊目標的裝甲車隊或者建築物,是非常理想的斬首武器。

除了高科技武器之外,特種兵的步槍才是最致命的斬首武器。

在刺殺賓·拉登的行動中,海豹突擊隊員用HK-416突擊步槍把拉登打成了篩子。弗蘭克認為,步槍是最具威力的斬首武器:「無論是使用無人機還是飛彈,目標人物都有可能逃過這次攻擊,或者無法確認他是否已經被擊斃。IS首領巴格達迪曾經遭遇空中打擊,有傳聞他已被擊斃,也有傳聞稱他身受重傷,但是你無法確定。面對面開槍把目標幹掉,是最確鑿的死亡方式,還會給目標的下屬造成心理震撼。」

CIA的國家秘密行動處,主導近年來大部分的斬首行動。加入秘密行動處需要你首先成為CIA特工,且至少有三年的外勤工作經驗,掌握2-3門外語,在中東地區活動阿拉伯語更是必不可少的。秘密行動處的特工並不都是《碟中諜》裡的殺手,他們主要負責發展線人和分析情報,對智力和經驗的要求比體力高。

當然,在這個部門裡邊並非沒有狠角色。2014年,在阿富汗陣亡的CIA特工基思·艾倫·巴特勒就是典型的老牌殺手。這位傳奇特工曾在綠色貝雷帽和三角洲特種部隊服役27年,共計44海外行動記錄。2005年,他以少校軍銜退役後加入中情局,開始長達10年的特工生涯。關於他的一切,至今美國官方完全保密,僅從其輝煌的軍旅生涯來看,肯定不是尋常工作。如果基思仍舊在美國陸軍服役,2014年至少官至準將並且幾乎沒有陣亡的風險。顯然,他執行的是秘密行動處的傳奇任務,只是具體行動細節永遠在絕密檔案中躺著。

除了CIA之外,海豹和三角洲特種部隊也是斬首行動中的常客。這些單位的大部分人員服役時間超過10年,擁有多次海外行動經驗。他們的成員是堅定的愛國者,以戰鬥和無休止的訓練為樂趣的真正武士。在開頭提到的遊騎兵部隊和第一空降特戰群,在高級別的斬首行動中只是外圍角色,稱其為斬首的專用部隊有些言過其實。

無人機操作員可能是執行斬首最多的美國軍人,與海豹六隊和三角洲特種部隊成員不同,這些戰士們執行任務的地點就在美國本土,有些在內華達州的空軍基地,有些則在加州無人機作戰司令部那棟幾乎沒有窗戶的大樓。他們通過高頻寬帶衛星控制無人機鎖定目標,經過CIA官員確認後把目標幹掉。無人機的所有權屬於中情局,操作員則是美國空軍現役軍人。

斬首行動是情報部門、軍方和政府高層以及所有參與單位緊密配合的結果。著名的121特遣隊就由多個國家特種部隊和特工組成,完成了包括獵殺賓·拉登在內的多個任務。與電影中無所不能的刺客相比,現實的斬首行動是如此之困難。

「要完成一次斬首行動,情報是最關鍵的,沒有之一。」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南方周末對以色列安全專家艾迪·塔勒莫的採訪

本文歡迎微信公號轉載。如希望轉載,請在文章前註明: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微信號:nanfangzhoumo。

在這裡讀懂中國
南方周末
微信號:
nanfangzhoumo

相關焦點

  • 擒賊先擒王,從美國的斬首活動說起
    都是普通士兵衝鋒在前,將軍們運籌帷幄在大後方,真要在實際中做到「斬首行動」根本就不現實。想想過去,一將功成萬骨枯,有多少百姓平常人家的子弟在戰爭中現出了生命。「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那些累累白骨是多少女子的「春閨夢中人」啊?
  • 美帝又斬首14人,威脅會對所有敵視美國者實施斬首
    一場宴會正在舉行,14人交談甚歡,一枚飛彈襲來,所有人當場死亡!敘利亞Al-Nusra陣線組織領導人正在一個村子裡舉行宴會,多名該組織領導人參與其中。可是正在他們交談甚歡時,一枚飛彈襲來,現場十分慘烈,14人當場被炸死,附近的參與宴會的人員也有多人被炸傷。沙特Al-Arabiya網向外界證實,這次攻擊是美軍實施的一次斬首行動,針對的目標就是Al-Nusra陣線組織核心成員。很顯然,美軍的這次斬首行動取得了成功,達成了預定的目標。據悉實施這次攻擊的是美軍無人機,發射的是一枚「地獄火」飛彈,但是美軍沒有透露無人機的具體型號。
  • 最新消息:解放軍什麼級別軍官才能夠佩戴槍枝?首長都不一定有資格
    我們都知道槍械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它給戰爭提供了便利,它改變了人類的發展方向,它更是讓人類的進化得到了成長,槍械就好像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可以用來自衛,用不好那就會成為兇手的兇器,但總體來說,槍械還是非常危險的,畢竟槍的殺傷力是非常驚人的,所以在中國,我們是沒有資格擁有槍枝,也禁止購買槍枝,但是在美國這不一樣,幾乎是每家每戶都有一把槍,而因為這些槍導致的槍擊案也是非常之多
  • 未來信息戰中,「斬首行動」的成功取決於什麼?
    2020年1月3日,美軍使用「收割者」無人機發射4枚「地獄火」飛彈,強殺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卡西姆·蘇萊曼尼,同時還擊殺了伊拉克親伊朗武裝組織副司令及多位伊拉克政府軍軍官,之後美軍又以同樣方式殺死伊拉克民兵組織和塔利班頭目多人。
  • 再次斬首行動,以色列告訴世界什麼叫公義
    事實上,美軍的行動效率雖然高,但是以色列卻是這種對恐怖分子精確斬首行動的鼻祖,而且其行動效率一點也不次於美國。2004年,以色列藉助現代科技手段針對哈馬斯精神領袖亞辛的斬首直播,算是給7年後的歐巴馬及15年後的川普及美國政要在白宮內見證賓拉登和巴格達迪滅亡全過程的一次預演。
  • 難怪亞美尼亞人逃亡!亞塞拜然軍人又爆醜聞,公開斬首白髮老人
    日前,在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籤署了納卡停戰協議後,亞美尼亞失去了納卡絕大部分地區的控制權,這意味著在當地祖祖輩輩生存的亞美尼亞人將淪為異國統治,在這種情況下,大批納卡地區的亞美尼亞平民開始攜家帶口逃亡,逃回亞美尼亞本土躲避亞塞拜然軍隊,這些亞美尼亞人在撤離之前放火焚燒了房屋和農場,揚言所有東西都不會留給佔領軍,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亞美尼亞人不願離開故土,準備留在當地繼續抵抗,而在亞塞拜然軍隊大舉進駐之後,這些人的命運可以說是十分悲慘。
  • 斬首和之國凱多右手!超新星榜首!燃爆!
    基德到底有多強,強到什麼地步,為何賞金高達18億?基德斬首凱多右手,賞金直彪18億!瞬間燃爆了新世界!第一中說法則是:基德知道了凱多這個不死的秘密!並正式開始對戰凱多右手,並將他斬首於下,賞金瞬間飈升到18億,簡直燃爆!
  • 【斬首行動】刺殺敵酋,無濟於事:為什麼恐怖組織在斬首行動之後還能生存?| 國政學人 第320期
    約翰斯頓聲稱,斬首可以「破壞已經經歷了長期而且艱苦鬥爭的叛亂組織的士氣」,它作為大型反恐行動中的一部分更為有效。儘管約翰斯頓的統計發現是有力的,他的文章缺乏關於斬首行動的理論探討:它沒有解釋為何斬首行動是有效的、斬首行動如何影響組織的運作能力,以及各國什麼時候應該或什麼時候不應該對激進組織進行打擊。此外,約翰斯頓只關心叛亂組織。儘管一些恐怖組織也是叛亂組織,但許多叛亂組織並未採取恐怖組織的戰術。
  • 寧遠之戰,明軍僅斬首清軍二百多人,為何卻被稱為大捷?
    寧錦之戰,後金軍雖然沒有努爾哈赤所說的13萬,但是八九萬還是有的,不會僅僅折損200餘人就退兵!寧遠之戰,明軍僅斬首清軍二百多人,為何卻被稱為大捷?《明熹宗實錄》卷62、65、67,計六奇的《明季北略》曾詳細記載了明清兩方攻守戰況。後金軍經過數年發展,總結出了一套攻城之法。戰車與步騎相結合,即陣前布櫓車,車前擋上五六寸厚的木板,然後再覆蓋生牛皮。
  • 精準斬首——一場震驚世界的現代戰爭現場教學課
    我認為以後可能出現四種情況:第一,美國嘗到了甜頭,很有可能濫用精準斬首;第二,各國重要人物,都會加強安保;第二,大家會更加重視情報工作。第四,新一輪軍備競賽。 復盤美軍的這次軍事行動之前,我們先來思考幾個問題:美國是怎麼獲得情報並進行精準定位的?蘇萊曼尼一干人等到伊拉克來做什麼?
  • 美軍斬首利器「忍者飛彈」改良款外形首曝光
    (圖片來源:網絡)美國《空軍雜誌》(AirForce Magazine)日前首度披露美軍斬首利器「忍者飛彈」最完整的外形照片。據稱,美軍「斬首」多名恐怖組織首腦,使用的就是這種「忍者飛彈」。雖然美國軍方至今沒有承認「忍者飛彈」的存在,但該雜誌最新一期報導指出,這款「忍者飛彈」(AGM-114R9X)早在2011年就已著手研發,是從AGM-114「地獄火」(Hellfire)飛彈改良而來的。
  • 川普斬首「伊朗戰神」,世界八變……中國的上上之策
    具體戰術:悄無聲息的無人機精準發射「軍刀」,連人帶車炸成碎片。比大神關雲長從百萬軍中刀劈華雄、斬顏良、誅文丑更快更駭人。這震驚全球武裝力量。科技更快更高更精更強。更震驚各國政酋、軍頭。其實,四個月前一文《AI人工智慧是「人造神-人」?是人類作孽還是智慧享受?》就預測:
  • 反恐 ISIS發斬首視頻威脅倫敦
    ▲ISIS新視頻裡將人質斬首。德國新聞電視臺25日稱,巴黎恐襲是歐洲的痛苦回憶,被ISIS視作是他們的一次「勝利」,現在他們發布新視頻揭歐洲人的傷疤,發出新的挑釁信號——未來歐洲還會發生更多的「巴黎式恐襲」,尤其是英國。
  • 斬首時代,戰爭和普通人無關?丨硬核生存指南
    斬首行動,定點清除,外科手術式的精準打擊,這些新名詞日益流行,給人造成這樣的印象:未來的戰爭,主要毀滅高級首腦、指揮和通訊中心,或許還會摧毀軍事設施、道路和發電站、變電所之類的設施,但是普通百姓是不會受到直接襲擊的,戰爭對平民已經不再可怕。
  • 亞塞拜然士兵斬首亞美尼亞老人,都21世紀了為什麼還有軍隊如此野蠻?
    再結合前幾天澳大利亞在阿富汗幹的那些見不得人的事,就讓人很好奇,為什麼都二十一世紀了,竟然還有軍隊幹出這麼野蠻,殘忍,毫無人性的事?歷史上,古今中外都有斬首傳統。秦朝的軍功制大家肯定都知道,就是論人頭行賞的。後來覺得割的頭太多不好拿,改成割耳朵。甚至到了明朝,軍功還是主要以戰功和首功作為衡量軍功的標準,而首功就是指的斬首數目。
  • 斬首美國記者的恐怖分子被釋放,反恐戰爭不為人知的一幕
    巴基斯坦法院最近下令釋放綁架丹尼爾·珀爾的人,這揭開了舊傷疤,並提出了有關反恐戰爭的老問題,而這些問題至今未得到解決。Photo by Aidan Bartos on Unsplash自《華爾街日報》記者丹尼爾·珀爾在巴基斯坦被斬首並拍下錄像已經過去有19年了。
  • 臺軍計劃換65輛重型機車,聲稱能「反制」解放軍「斬首」
    據臺媒報導,負責維安的臺軍「憲兵指揮部」,提出2021年度多項軍事裝備採購規劃,其中一項是將現有的65輛重型機車全數汰換,並採購新型的重型機車,想以此「反制」解放軍發動的「斬首
  • 【央視評論】極端恐怖組織的斬首行動或將成常態?
    發布最新視頻,又斬首一名英國人質大衛·海恩斯,此舉透露出來的兩點信息和影響值得關注: 「伊斯蘭國」斬首人質行為恐將成常態一是殘殺兩名人質可能成為「伊斯蘭國」常規的對西方軍事打擊的報復反應自從8月19日斬首美國記者詹姆斯·弗利之後,又先後殘殺了美國人質斯蒂文·索特洛夫和英國人質大衛·海恩斯,期間間隔時間為兩周左右。而且斬首福利現場有索特洛夫,斬首索特洛夫時行刑者提到了英國人質海恩斯,而這次斬首海恩斯的現場則出現另一名英國人質阿蘭·亨寧。以此看來,「伊斯蘭國」可能將階段性斬首西方人質作為其常規性反應。
  • 川普「斬首」蘇萊曼尼!這背後是美國和伊朗的「帝國之戰」
    2020年開年以來,中東局勢驟然緊張,1月3日,伊朗革命衛隊下屬的「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被美軍空襲斬首,第二天,美軍再次以無人機斬首數名親伊朗的什葉派民兵武裝的指揮官。多數分析家認為,川普下令「斬首」蘇萊曼尼並非明智之舉,但事態如何進展,還要看美國和伊朗如何管控蘇萊曼尼之死的危機。
  • 伊拉克極端組織斬首美記者 行刑者或為英國公民
    講完這番話,這位正在麻薩諸塞州度假的總統馬上又去打了一圈高爾夫球。  在福萊遇害的視頻開始傳播後,美軍飛機對「伊斯蘭國」在摩蘇爾水壩附近的陣地發動了新的空襲。此前,「伊斯蘭國」曾公開揚言,如果美軍不停止空襲,他們將斬首其控制的第二名美國人質。  美國和英國情報機構目前正在抓緊追查到底是誰殺害了福萊。從網上視頻分析,行刑者操著一口流利的英國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