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歐巴馬在白宮觀看直播擊斃賓·拉登的行動畫面,是斬首行動的經典之作。(東方IC/圖)
斬首行動是現代戰爭中經常被使用的一種戰術,這是一種以癱瘓敵人指揮系統為首要目標的「癱瘓攻擊」。
近年來,美國在戰爭中頻繁採取斬首行動以震懾對手,專業斬首團隊屢屢出擊。與電影中無所不能的刺客相比,現實的斬首行動要困難得多。
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
微信號:nanfangzhoumo
近日,美國宣布派出「斬首團隊」前往韓國。此次部署在韓國的斬首團隊為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第一空降戰鬥群和第75遊騎兵團。該團隊認真地演練了對朝鮮核設施的突擊行動。在演習畫面中,美軍運輸直升機秘密進入核電站區域,隨後全副武裝的美軍士兵對核設施冷卻塔展開行動,並且攻佔核設施。
近年來,美國在戰爭中頻繁採取斬首行動以震懾對手,專業斬首團隊屢屢出擊。那麼,美國如何發動斬首行動?這些斬首團隊又有何過人之處?
2011年,歐巴馬在白宮觀看直播擊斃賓·拉登的行動畫面,是現代戰爭中斬首行動的經典動作。美國領導人可以像觀看球賽直播一樣,親眼看著敵人的首領如何被殺死。然而,現實中,斬首行動卻並非這麼簡單。
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伊拉克前領導人薩達姆成為美國政府心目中的頭號敵人。在美軍擊敗薩達姆的軍隊前,美軍多次發動斬首行動,試圖殺死薩達姆,卻屢屢鎩羽而歸。上世紀50年代,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也曾多次試圖暗殺古巴領導人卡斯楚,採用的手段包括僱用殺手、下毒和策反其醫生情人等等,卻一直沒有成功。2006年,英國電視臺拍攝了一部名為《暗殺卡斯楚的638種方法》的紀錄片,記錄了CIA試圖用各種方法殺死卡斯楚。然而,卡斯楚至今健在。
(紀錄片《暗殺卡斯楚的638種方法》海報)
筆者採訪過曾參與CIA秘密行動的軍事承包商保爾·弗蘭克(化名)。他向筆者透露了一些美國斬首行動不為人知的細節。弗蘭克對筆者表示:「美國的斬首戰術很難在一個政權穩定且軍隊忠誠的國家實現。被斬首者不是已經陷入流亡狀態的前國家領導人(如薩達姆父子、米勒舍維奇等),就是恐怖組織的首領(賓·拉登、扎卡維)。真正能刺殺國家元首的,往往是內部反對勢力。」然而,弗蘭克認為這並不意味著斬首行動沒用,「斬首戰術的戰略價值在於能夠讓美國的敵對勢力領導者恐懼,長期隱藏行蹤以避免被美國情報機構鎖定。這會給對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幹擾對方的決策和指揮。」
在歷次斬首行動中,CIA一向是最核心的單位。弗蘭克說:「斬首行動最核心的問題在於你必須知道目標什麼時間會出現在什麼地方,並且在附近有『殺手』去幹掉它,『殺手』可以是特種部隊、轟炸機、戰斧飛彈或無人機。」
作為情報機構核心的CIA,承擔了斬首行動最關鍵的情報工作。「9·11」事件後,CIA派出了代號「碎顎者」的特遣分隊,率先進入阿富汗北方,與當地武裝建立了情報聯繫。「碎顎者」是非常典型的情報分隊,他們負責為後續的軍事行動和獵殺賓·拉登等「基地」組織領導人提供情報支持。
弗蘭克參與了護送CIA特工進入阿富汗的行動。他對筆者說:「『碎顎者』的行動是斬首賓·拉登的開始。『9·11』之前,美國曾發動過對賓·拉登的攻擊,卻因為各部門配合不力而失敗。」
「9·11」事件之後,從白宮到五角大樓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殺死賓·拉登,促成了各部門之間前所未有的合作。
「此前,斬首賓·拉登這樣高級別的目標,CIA在發現其行蹤後先上報至白宮,白宮讓軍方準備空襲,這個流程至少需要2個小時。賓·拉登逃出空襲的殺傷半徑只需要10-20分鐘,當時要殺死他幾乎不可能。」弗蘭克說。
「9·11」之後,美國開始全面改革情報機構,斬首行動的反應時間變得非常短。CIA、美國國防部和其他情報機構組成了聯合特遣隊,能夠共享情報,並且隨時調動從衛星到特種部隊的全部力量。這讓斬首行動變得反應迅速,成效也是有目共睹。
在美國的斬首武器中,捕食者(MQ-1)無人機是一款著名的武器。它是CIA專為斬首行動設計的。弗蘭克告訴筆者:「在冷戰中,美國研發的武器,是根據大規模戰爭的需要設計的。這類武器射程遠威力大,能夠迅速摧毀很多目標。斬首行動所需的武器則要求反應速度快且威力適中。因為目標可能只會出現幾分鐘。這幾分鐘時間,我們稱之為斬首的時間窗口,斬首武器必須能抓住這個窗口,而傳統武器的反應時間太慢。或者,目標在市中心的一個小樓內開會,轟炸機投擲的500磅炸彈不僅能殺死目標,還會將幾個街區的平民殺光——上述情況導致很多先進武器無法使用。」
於是,CIA決定在用於偵察的無人機上裝備殺傷力不太大的「地獄火」飛彈。全新的武裝無人機因此誕生了,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捕食者。這個項目從立項到在實戰中應用只花了短短1年的時間。項目最大的困難並不在技術,而是「地獄火」反坦克飛彈不屬於美國空軍裝備,是美國陸軍裝備的武器。CIA此前和陸軍合作較少,在機構間協調花了不少功夫。捕食者裝備斬首團隊後,極大地改變了CIA斬首行動的流程。IS組織的前身——伊拉克「基地」組織兩任領導人,均死於無人機的斬首行動之下。
「武裝無人機的斬首效率是最高的,能在可疑地區盤旋一整天,目標一出現,飛彈就能把他炸得粉身碎骨。對方到死都不會知道攻擊來自何方,我們甚至在錄像上看到被斬首目標的衛隊盲目向四周開槍,以為這是汽車炸彈或者迫擊炮的攻擊。」弗蘭克向筆者描述他曾經看過無人機斬首的畫面。
從2011年開始,美軍使用一種新的武器——巡飛彈。這種武器的淨重只有2.2公斤,射程遠達10公裡並且能精確制導,發射時無聲無息。一人能攜帶兩枚巡飛彈作戰,輕鬆在目標護衛火力之外攻擊目標車隊,撤離現場時還可以攻擊追擊車隊。巡飛彈已經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區廣泛應用。僅2013年,美軍就連續追加了5次訂單補充部隊消耗。巡飛彈讓地面部隊在沒有空中支援下,就能攻擊目標的裝甲車隊或者建築物,是非常理想的斬首武器。
除了高科技武器之外,特種兵的步槍才是最致命的斬首武器。
在刺殺賓·拉登的行動中,海豹突擊隊員用HK-416突擊步槍把拉登打成了篩子。弗蘭克認為,步槍是最具威力的斬首武器:「無論是使用無人機還是飛彈,目標人物都有可能逃過這次攻擊,或者無法確認他是否已經被擊斃。IS首領巴格達迪曾經遭遇空中打擊,有傳聞他已被擊斃,也有傳聞稱他身受重傷,但是你無法確定。面對面開槍把目標幹掉,是最確鑿的死亡方式,還會給目標的下屬造成心理震撼。」
CIA的國家秘密行動處,主導近年來大部分的斬首行動。加入秘密行動處需要你首先成為CIA特工,且至少有三年的外勤工作經驗,掌握2-3門外語,在中東地區活動阿拉伯語更是必不可少的。秘密行動處的特工並不都是《碟中諜》裡的殺手,他們主要負責發展線人和分析情報,對智力和經驗的要求比體力高。
當然,在這個部門裡邊並非沒有狠角色。2014年,在阿富汗陣亡的CIA特工基思·艾倫·巴特勒就是典型的老牌殺手。這位傳奇特工曾在綠色貝雷帽和三角洲特種部隊服役27年,共計44海外行動記錄。2005年,他以少校軍銜退役後加入中情局,開始長達10年的特工生涯。關於他的一切,至今美國官方完全保密,僅從其輝煌的軍旅生涯來看,肯定不是尋常工作。如果基思仍舊在美國陸軍服役,2014年至少官至準將並且幾乎沒有陣亡的風險。顯然,他執行的是秘密行動處的傳奇任務,只是具體行動細節永遠在絕密檔案中躺著。
除了CIA之外,海豹和三角洲特種部隊也是斬首行動中的常客。這些單位的大部分人員服役時間超過10年,擁有多次海外行動經驗。他們的成員是堅定的愛國者,以戰鬥和無休止的訓練為樂趣的真正武士。在開頭提到的遊騎兵部隊和第一空降特戰群,在高級別的斬首行動中只是外圍角色,稱其為斬首的專用部隊有些言過其實。
無人機操作員可能是執行斬首最多的美國軍人,與海豹六隊和三角洲特種部隊成員不同,這些戰士們執行任務的地點就在美國本土,有些在內華達州的空軍基地,有些則在加州無人機作戰司令部那棟幾乎沒有窗戶的大樓。他們通過高頻寬帶衛星控制無人機鎖定目標,經過CIA官員確認後把目標幹掉。無人機的所有權屬於中情局,操作員則是美國空軍現役軍人。
斬首行動是情報部門、軍方和政府高層以及所有參與單位緊密配合的結果。著名的121特遣隊就由多個國家特種部隊和特工組成,完成了包括獵殺賓·拉登在內的多個任務。與電影中無所不能的刺客相比,現實的斬首行動是如此之困難。
「要完成一次斬首行動,情報是最關鍵的,沒有之一。」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南方周末對以色列安全專家艾迪·塔勒莫的採訪。
本文歡迎微信公號轉載。如希望轉載,請在文章前註明: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微信號:nanfangzhoumo。在這裡讀懂中國
南方周末
微信號:nanfangzho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