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短命」的航母:二戰日本「信濃」號航空母艦

2021-02-06 儒思維

要說到航母,大家都會很熟悉。作為一個國家的國之重器,航母可以說是海軍的門面。要說一個國家的海軍是否強大,在很大程度上都要看這個國家是否擁有航母。作為現代最為高精尖的武器,航母自然是有著極為強大的性能。而作為軍艦,航母可以說是海上的鋼鐵堡壘。不僅自身擁有極為厚重的裝甲,而且還有著大量的護衛艦群為它保駕護航。

因為航母的價值、作戰能力以及建造成本,一般來說一艘航母在下水後往往會使用幾十年的時間。但是在歷史上,卻有一艘航母在服役17天後就被擊沉,堪稱史上最短命的航母。

這艘世界上最短命的航母名叫「信濃號」,這艘航母是當時世界上噸位最大的航母,遠遠望去就仿佛一隻海上巨獸,絕對稱得上是一艘超級航母。但是這艘航母的命運卻告訴了世人它只是一艘中看不中用的「樣子貨」。

信濃號在最早的建造計劃中是不打算建造成航母的,而是被建造成戰列艦。在當時,航空母艦才誕生沒多久,日本還未意識到海戰的未來是航空母艦的天下。當時的日本還沉迷於戰列艦締造的「大艦巨炮」時代的輝煌中,將海戰資源全部丟進了戰列艦建造中。

基於這種「大艦巨炮」思想,日本建造出了人類歷史上噸位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而這艘大和號還只是原型,當時的日本打算建造第二艘、第三艘甚至是第四艘「大和號」。而信濃號航母就是由還未建造好的第三艘「大和號」改裝而來的。

隨著中途島海戰的爆發,日本和美國的海軍差距進一步的拉大。當時日本的航母編隊幾乎被全部打成了殘廢,日本海軍急需要航母,所以建造到一半的「大和號3號艦」就被緊急改造成了航空母艦。

我們都知道,一般來說越是趕工出來的東西就越是容易出問題。這艘建造到一半緊急修改然後趕工出來的航母自然到處都是問題。在信濃號開始服役並下水八天後,一個美國潛艇編隊盯上了信濃號。之後這支潛艇部隊向信濃號發射了魚雷。魚雷只有4枚命中,但就是這4枚魚雷直接讓信濃號艦身上撕開了一道10米寬的口子,沒過幾個小時就沉沒了。

其實不管信濃號沉沒與否,日本的敗局都是註定了的。因為當時日本可是傾全國之力在建造戰列艦,但是美國卻仿佛下餃子一樣在建造航母。日本顯然還是沒有理解到工業化國家之間戰爭的本質。

對於工業化國家來說,他們之間的戰爭並不是拼的軍隊戰鬥力,而是拼的國家生產能力。你擊沉我一艘航母,我就建造十艘。就算我輸掉每一場戰役,但只要我能在每一次戰役後及時的補充戰鬥力,你就會面對自己明明贏得了每一場戰役的勝利,但是敵人卻越打越強,最終自己輸掉整個戰爭的局面。

相關焦點

  • 被日本視作救命稻草的信濃號航空母艦,最終死於建造時的偷工減料
    但如果說起最倒黴的航空母艦,那麼十之八九應該就是日本的信濃號航空母艦。這艘航空母艦曾被日本海軍視為救命稻草,然而卻在自己的首次試航裡就被美軍潛艇射水魚號擊沉。彼時距離信濃號下水還不足兩個月,首次航行也不足24小時,以至於它成了二戰最短命的航空母艦。一、戰列艦變航母得說二戰的日本就和動畫片裡的反派一樣,通常是帥不過三秒就會被打回原形。
  • 二戰日本悲催航母「信濃」號,首航當天被擊沉,慘不忍睹
    有許多航母在二戰中被擊沉,特別是日本,日本半個多世紀積累起來的強大海軍,幾乎在太平洋上全軍覆沒。這其中就包括一艘十分悲催的航母,「信濃」號。在首航的當天,它就被美軍的魚雷命中沉沒,畫面慘不忍睹。中途島海戰中日本的四艘主力航母全部被擊沉,戰爭的天平徹底向美軍傾斜。為了迅速彌補航母數量的不足,日本海軍決定把正在打造的戰列艦「信濃」號,改造成航母。
  • 二戰日本最大的航空母艦「信濃號」的命運
    二戰期間,為了謀求海戰優勢,日本把其建造的第3艘大和級戰列艦改建成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這就是「信濃」號。1944年,日本在雷伊泰灣海戰失利後,被迫把尚未徹底完工的「信濃」號投入使用,企圖以此「秘密武器」扭轉被動局面。
  • 世界最短命的航母「信濃」號,首航17小時就沉了,成為軍中笑柄
    它是航母史上壽命最短的一艘,出自日本,名為「信濃」號航母,死因是被美軍的4枚魚雷所擊中,它的壽命只有17個小時,這艘處女航就這樣成為了軍中笑柄
  • 29艘 日本 「航空母艦」簡史
    1911年日本就開始了航空母艦的開發。1913年,日本海軍將一艘商船「若宮丸」號改裝為水上飛機母艦。1922年日本建造的「鳳翔」號航母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艦。鳳翔號的尺寸不是很大,標準排水量只有7470 噸。曾參加過侵略中國的戰爭,二戰中主要承擔訓練任務,其倖存至戰後,最後被拆解。
  • 二戰中噸位最大航母:信濃號航空母艦,出航僅17小時被擊沉
    信濃號航空母艦是二戰時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是當時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艦,在服役後的第一次正式出航中,被美軍潛艇的魚雷擊沉,創造了世界艦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艦的記錄。信濃號航空母艦以日本藩國信濃國命名,裝甲消耗鋼材1.7萬噸,滿載排水量71890噸。
  • 日本最大航母信濃號覆滅記
    2017年歲末日本媒體放出風來,稱日本防衛省正考慮進口F-35B型隱形戰機,並準備將其搭載在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所謂準航母上,使其成為真正的航母。更有日本人宣稱,這還不夠,終極目標是建造新航母,名字都想好了,還是用日本曾經的最大航母信濃號來命名。
  • 巨獸之亡(6)——「大和」三兄弟老么「信濃」號是如何慘死的
    突然,護航驅逐艦「磯風」號探測到一個無線電波信號,15分鐘後,艦隊中那艘最龐大的軍艦——日本海軍最新最大的航空母艦「信濃」號也捕捉到這個奇怪的雷達信號。圖1.「信濃」號航空母艦,日本海軍最新最大的航母從戰列艦改造為航母並非能夠一蹴而就,除了大和級的船殼和動力系統外,甲板以上必須重新調整。由於戰列艦建造工程已經進行到上甲板,為節約建造時間,「信濃」號只能設計一層機庫,並仿照唯一的裝甲航母「大鳳」號的設計,在機庫上方直接鋪裝裝甲飛行甲板。
  • 巨獸之亡(6)——「大和」三兄弟老么「信濃」號是如何慘死的
    如果不能閱讀全文,請到同名公眾號(ID:bikunet)搜索,或直接輸入編號。1944年11月28日入夜,一大三小四個黑色的艦影正在東京灣的外海高速航行。突然,護航驅逐艦「磯風」號探測到一個無線電波信號,15分鐘後,艦隊中那艘最龐大的軍艦——日本海軍最新最大的航空母艦「信濃」號也捕捉到這個奇怪的雷達信號。圖1.
  • 越大的航母越倒黴,最大的航母最倒黴!
    信濃號的龐大艦體,促使日本海軍籌劃以此為基礎改造出一艘巨型重甲航空母艦。與最初設計大鳳號航空母艦時的思路相仿,日本人也希望該艦能夠擔任突前航空母艦的角色,就是,它一個人,帶著幾艘放空艦待在主力航母艦隊前方。
  • 《戰艦帝國》活動船詳解系列——末落貴族信濃號巨型航母
    信濃號航空母艦,原定為大和級的三號艦。然在戰爭的後期。聯合艦隊已經意識到,大炮巨艦時代的終結。航母才是海上戰鬥的關鍵。於是將信濃號改造為一艘巨型航母以彌補中途島和雷伊泰灣大海戰中損失殆盡的聯合艦隊航母第一編隊。戰術大神——貼吧ID:hanzishuang123信濃號,作為日本軍國主義最後的一艘航空母艦。
  • 二戰時期日本航母一覽
    在這裡,航母戰鬥力的強弱成為了海戰勝敗的關鍵。從日本海軍以6艘航母為主力偷襲珍珠港開始,歷經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瓜達爾卡納爾爭奪戰、馬裡亞納海戰,到雷伊泰灣海戰期間日本海軍航空母艦的有效戰鬥力被完全摧毀為止,幾乎每次海戰都有航母出現。  在此,本文詳細盤點了日本二戰期間使用的航母,他們大致可分為艦隊航空母艦、輕型航空母艦和護航航空母艦三種。
  • 揭秘日本「翔鶴」級航空母艦的末路瘋狂
    二戰中日本海軍共有25艘航空母艦在役,其中兩艘「翔鶴」級航空母艦絕對是最強的,這不僅是指其設計及技術性能等硬體,主要表現在它們與美、英海軍曾硬碰硬大打出手:偷襲珍珠港,攻打東南亞,橫掃印度洋,鏖戰太平洋……這姊妹艦取得的戰績同樣令人矚目:擊沉英國皇家海軍「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康沃爾」號和「多塞特郡」號重巡洋艦,擊沉美國海軍「列剋星敦」號、「大黃蜂」號航空母艦,重創「約克城」號、「企業」號航空母艦…
  • 二戰祥瑞-雪風號
    」  昭和15年(1940年)1月20日,日本海軍「陽炎」級甲型驅逐艦8號艦竣工。  儘管再次展示了自己的「祥瑞」,不過「雪風」依然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因為在馬裡亞納海戰中,聯合艦隊的「祥瑞NO.2」時雨號和「祥瑞NO.3」野分號共同「努力」,把日軍的「大鳳」號、「翔鶴」號以及「飛鷹」號三艘航空母艦克進了太平洋的海底。照這樣下去,雪風恐怕NO.1地位不保。  不過機會還是有的,之後的10月20日,號稱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雷伊泰灣海戰展開。
  • 短命的大鳳號航空母艦,原本優秀的設計,卻成為了自身的催命符
    不同於帝國海軍的「赤城」「加賀」這種改裝的航母,日本帝國海軍希望在翔鶴級的基礎上為跳板,製作一艘更大,更先進,戰鬥力更兇悍的航空母艦。而這艘航空母艦,就是大鳳號。(▲大鳳號的三視圖)新的艦隊航空母艦「大鳳」號與其它日本海軍航空母艦不同的是,「大鳳」號準備在艦隊中承當支援其他航母作戰,並不以搭載艦載機數為最優先指標,而是將船艦的防護性擺在首位,重點要求提高防禦力。
  • 二戰時最著名的四艘航空母艦:美國「企業」號曾幹掉三艘日本航母
    航空母艦起源於一戰之後,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艦是英國皇家海軍的「百眼巨人」號。發展於二戰期間,以飛機作為主要武器的航母戰術,在二戰期間徹底終結了「大炮巨艦」的戰列艦對轟,航母也就此成為現代海軍不可或缺的利器。二戰期間建造和擁有航空最多的是美國151艘(袁騰飛說有210艘),其次是英國91艘,日本擁有25艘航母位列第二,德國1艘,義大利3艘,法國2艘,蘇聯一艘沒有。
  • 二戰中各國航空母艦的沉沒紀實
    這是英國在東方損失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艦,也是沉沒在印度洋中的唯一一艘航空母艦。美國航空母艦:個頭大損失也大  美國在二戰中共損失了11艘航空母艦,其中大部分是在太平洋上與日本交手過程中被擊沉的,也有個別的是在大西洋中栽在了德國潛艇的手裡。在損失的11艘中,有4艘為大型航空母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兩艘是「大黃蜂」號和「列剋星敦」號。
  • 二戰時最大航空母艦是如何沉沒的?
    作為秘密武器研製的巨型航母信濃號,在第一正式航行僅僅20小時,就被幾枚魚雷擊沉,更是創造了世界艦船史上的一個吉尼斯記錄。戰爭到了1944年末,日美的海上軍事力量已經有了極大的差距。在經歷了5場航母大戰以後(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第二次所羅門海戰、聖克魯斯海戰和馬裡亞納海戰),曾經強大聯合艦隊的主力航母或沉或重傷,能夠作戰的已經很少,日本海軍已經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
  • 1944年 最 短 命 航 母 日 本 「信 濃」 號
    日本軍方在總結和美軍的五次航母作戰的基礎上,對這艘建造中的航母做了很多方面的改造。日本初期的航空母艦過於強調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這個理念,一方面最大程度的保持艦載飛機的數量和航母的續航能力,一方面忽視航母的防禦能力。在中途島海戰中,美軍攻擊力一般的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居然在十分鐘內擊沉三艘日本重型航母,可見其防禦力的薄弱。
  • 中途島海戰,史上第一次大規模航母編隊決戰,但並非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
    出於對「利根」4號機的不信任,南雲忠一便命令航母「蒼龍」起飛2艘十三式艦上爆擊機(最高速度較零式水上偵察機快150公裡/小時),不過由於「利根」4號機匯報位置有誤, 這2艘高速飛機也並未尋到美軍航母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