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大洋是賭場》:日本帝國海軍「自嗨」史

2021-02-13 閩江青年評論

了解一個民族的特質,從軍事上入手。軍事透顯著一個民族的陽剛血性、理性智慧。如果這句話用在其他國家和民族尚可以商榷的話,用在日本則完全貼切。想了解日本,就需要了解日本的軍事;想了解近現代日本的瘋狂與保守,就需要了解「賭百年國運」的日本海軍興亡史。

俞天任所寫《浩瀚大洋是賭場》並非日本海軍史研究的孤作,卻是佳作;並非面面俱到,卻無不允當。作者既放眼長時段,又精於短時段,描繪了日本海軍何時興、何時亡,怎樣興、怎樣亡;既運筆端莊,又時時嬉笑怒罵信手拈來;既專注寫史,又不忘「以史鑑今,資政育人」。想知道日本海軍史,這本書自然是要讀的。

日本近代史書寫不可多得的佳作


歷史是複雜的,構成要素絕不止一個面向。然而,千絲有頭,萬縷有端,於日本而言,激起近代命運格局千層浪的石頭正是海軍。日本海軍從唯唯諾諾的興起,到囂張跋扈的巔峰,再到偃旗息鼓的顛覆,走過了八十年,這八十年同樣見證了近代日本的國運。讀日本海軍史,就是在讀日本近代史,至少俞天任的《浩瀚大洋是賭場》是了解日本近代史極好的切入口。

除日本史研究專家和愛好者,多數讀者對日本歷史的了解大都通過甲午中日戰爭、日俄戰爭、「九一八事變」和抗日戰爭。了解稍詳細的應該知道戰爭為何發起、怎樣交兵、如何收場;知之不詳的或許只知道誰勝誰敗、有正有負。俞天任在《浩瀚大洋是賭場》一書中填補了多數讀者的知識空白,提升了認知水準。書中不止介紹了日本海軍的興建、發展、繁榮和衰亡的傳奇歷程,還涵納了日本近代軍事體系、軍制、政治格局、內外關係、外交策略,更重要的是揭露了日本的近代命運變遷,有繁有簡,詳略得當,活脫脫一部生動的日本近代史。這雖然不是日本近代史的全部,卻也是「知之可矣」的重要方面了。


單口相聲腳本式的日本海軍史


史家有「四長」,史學、史識、史才、史德。研究和書寫歷史,拼到最後就是拼「史才」。用筆是否曉暢,行文是否生動,是衡量一部著作是否優秀的重要標誌。能不能寫得出,由史學和史識決定;著作是不是合格,由史德決定;受不受歡迎,由史才決定。大受歡迎的史學著作未必件件質量上乘,但一定不差。俞天任頗有「史才」,《浩瀚大洋是賭場》一書行文生動,自然活潑,擔得起「趣說」二字。

別人寫史是名副其實「寫史」,俞天任更像是「講史」,是有理有據的「評書」,是科學嚴謹的「單口相聲」。書中,幽默靈氣俯拾即是。比如,「一片民主氣象,什麼主意都有,就是沒有有用的」、「這不是現在日本人有了錢在燒包」、「都去見了上帝」、「山本開了口,趕緊就坡下驢」、「起碼能夠知道這兩個小流氓在打什麼主意」、「日本人還收穫了一件叫做阿列克塞耶夫中將的禮物」、「眼看著遠東艦隊要完蛋也沒人心疼」等等,不一而足。讀這一部海軍史,時而讓人扼腕,時而令人捧腹,哈哈一樂,畫面感躍然紙上;會心一笑,書已讀了大半。


以史鑑今的日本海軍興亡錄


資政育人是歷史研究的一個重要價值取向,能明興替、啟今人的著作是有靈魂的、有生命力的著作。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中國已經跨出國境、跨出島鏈,把利益外圍遠跨海外,海上利益的維護成為中國一個十分重大的問題。中國需要一支呼之即來、戰之必勝的強大海軍保駕護航。怎樣在海洋站穩腳跟,如何打造一支精幹的海軍,不僅要立足當下,還要向歷史討答案。在此刻,一本能明興替、啟今人的歷史著作是關鍵的。

俞天任的《浩瀚大洋是賭場》就是這樣的一本書。該書的寫作並不單單是出於對歷史的好奇,而是為了服務現在。作者在書中不惟用數據、擺事實、講故事,更重要的是總結經驗教訓、追索深層內涵、捕捉歷史溫度,讓那段離奇的日本海軍史回到當下,成為一面鏡子,成為中國學習經驗、吸取教訓的案例。

文字是冰冷的,但文字傳遞的思想是跳動的。讀了該書,定能有此獲。

 

《浩瀚大洋是賭場》

俞天任

湖南人民出版社

 

生動!有趣!有料!全景式解讀!

趣說日本海軍興衰史

了解近現代日本不容錯過的佳作

《浩瀚大洋是賭場》

一支無視一切靠感覺蠻幹的海軍

一場輸掉「百年國運」的「賭局」


作者:俞天任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所屬分類:圖書>歷史>世界史>軍事史

開 本:16開

字  數:40萬包 裝:精裝

書  號:ISBN 978-7-5561-2073-4

上市:2019年3月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根據舊日本海軍當事人回憶錄中的資料來介紹舊日本海軍從建立到消失的歷史。日本海軍力量從建立初期的唯諾到令全世界矚目不過用了四十年時間,之後又經過近四十年,便徹底從地球上消失了。這是一支充滿賭徒性質,不按套路出牌的軍隊,它能夠無視一切既存的政治經濟軍事規則和定論而孤注一擲,從而創下了不少「首次」作戰的方式。同時,這又是一支極為保守、固步自封、思維方式滯後於時代達數十年之久的軍隊。兩種極為矛盾的性質相互依存,恰好正是日本民族的性格所在。

 

編輯推薦

文本的趣味性。本書是以幽默詼諧的語言將日本海軍興衰過程中的諸多歷史細節和特質娓娓道來,在作者富有畫面感的語言中會對日本海軍的興衰及其展現出的日本民族性格與文化會有相對清晰的認識。

 

細節的豐富性。全書以時間為軸,將日本帝國海軍興衰的歷史過程穿插在歷史事件中,呈現了大量歷史細節,將這些看似碎片化的歷史片段以時間為線串聯起來,將日本海軍從興到衰過程中與之緊密相關的歷史事件都呈現其中,全方位展現了這樣一支充滿賭徒性質的海軍興衰的動態過程。

 

作者簡介

俞天任

筆名「冰冷雨天」,騰訊《大家》專欄作家,著有《冰眼看日本》《誰在統治著日本》等作品。

  

目錄

引   言/01

第一章   從無到有:找個地方試身手/001

01  來了些洋船黑乎乎 /002   

02  海軍兵學校 /011

03  軍令部的由來 /020  

04  日本走向世界的第一塊跳板 /029

05  半島上的中日角逐 /033

06  山本權兵衛給大家上了一課/040   

07  誰開了第一炮?/047

08  啊,大東溝 /058

09  龍旗在黃海上最後一次飄揚 /065

10  北洋水師的末日 /071

第二章   牛刀小試:和俄國佬也來玩一把/077

01  和俄國人也來玩一把?/078

02  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084    

03  再出老千,確保制海權/090     

04  上帝拋棄了俄國人?/097    

05 「浦鹽艦隊」和「露探」/100     

06  遠東艦隊的覆滅/106     

07  瘋狗艦隊往東來 /113    

08  艱難的歷程/119     

09  船往對馬來?/128     

10  對馬成了俄國海軍的墳場/140     

11  樸茨茅斯和談/151     

第三章   八八艦隊:當夢想照進現實/159

01  找個美國做假想敵/160     

02  反腐敗後面的東西/167     

03  天上掉下個元寶叫「一戰」/173     

04  八八艦隊不要了 /182    

05  風向軍國吹 /188    

06  有好艦長卻沒有好軍艦 /196    

07  空軍不是光靠飛出來的/204     

第四章   如日中天:狠敲了美國佬一悶棍/211

01  只能再賭一把/212    

02  最後的天佑 /223   

03  珍珠港的天空和海面/233   

04  爪哇凱歌中的陰影 /243   

05  接下來去哪?/252    

06  中途島真的僅僅是偶然?/258    

07  中途島的前面還有個珊瑚海/268    

第五章   進退兩難:瓜島上玩起了拉鋸戰/277

01  山本五十六算錯了 /278   

02  一航艦完蛋了/285    

03  噩耗傳來以後/292   

04  海運才是海權的真正體現/301    

05  其實海權的決定並不在海面上/309    

06  陸戰一師上了瓜島 /317   

07  三川司令官只管打軍艦 /324   

08  菜鳥初會狼人/329    

09  第二師團還是沒成事/336    

10  圍繞著瓜島的海上拉鋸戰/345    

11  最強的驅逐艦隊來搞運輸/356    

12  大姑娘上轎,「皇軍」下島/361    

13  瓜島到底告訴了人們什麼? /365   

14  山本面對的難局/372   

15  謀殺山本五十六 /380   

第六章   日暮途窮:賠了戰艦又損兵 /389

01  新長官的作戰方法是「玉碎」/390     

02  「皇軍」們被打成了鼴鼠 /398    

03  這次是真的反攻 /406     

04  特魯克被炸 /413     

05  聯合艦隊的長官又不見了 /420     

06  豐田副武被當上了司令長官 /427     

07  帝國海軍航空兵在馬裡亞納進化成了火雞 /433    

08  要想活,殺了東條再來說 /445     

09  搞改革,進行特攻/453     

10  來了「公牛」哈爾西 /463    

11  莫把信息當情報 /471     

12  可以「國破山河在」,但不能「國破軍艦在」 /477     

13  海上的死亡行軍  /488   

第七章   日落西山:國家跟著海軍一起沉淪 /501

01  聯合艦隊不再有航母了 /502    

02  慄田最後撒手了 /511    

03  不沉航母沉得最快 /517    

04  大家都得死? /524    

05  菊花凋零在太平洋的水面上 /532    

06  輸光賭本後賭徒的選擇 /537   

寫在後面的話 /548 

參考書目 /554    

 

在線試讀部分章節


這個世界上存在過而又消失了的東西很多,艦隊當然也不例外。其中最有名的可能就是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了。但無敵艦隊的消失並不意味著西班牙海軍本身的消失,雖然西班牙海軍就此成了一支幾乎不為人所知的海軍,但僅僅是不為人所「知」而已,存在還是存在的。

還有一支消失了的艦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消失在太平洋戰場上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這支艦隊的消失標誌著日本海軍的強大成為過去時。

1941年12月8日凌晨,珍珠港襲擊出發前夕,日本海軍飛行員們在赤城號甲板上圍成了一個圈,淵田美津雄中佐站在最中間,大家踩著踏步高唱著一首軍歌。這首軍歌的歌名是《決死隊》,說的是日俄戰爭中77名勇士分乘5艘軍艦前去堵塞旅順港的事,在當時的日本,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軍歌:「2000人中選出的77名勇士,5艘軍艦衝向死地,送行的人和出發的人無言地握手,深夜的桅杆頂上顆顆寒星。」

桅杆上馬上就要飄起那面有名的「Z字旗」了。人人都知道這面旗的旗語:「皇國興廢在此一戰,全體奮發努力。」

接著,日本海軍第一航空艦隊司令長官南雲忠一中將對這些年輕的飛行員們發表訓詞:「在此決定皇國命運興廢的時候,你們成了光榮的尖兵!」可是他沒有向飛行員們說明這裡的所謂「皇國命運」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以及他為什麼要這麼說。

當然,率領著6艘航空母艦和360架作戰飛機的南雲中將也許在某一瞬間確實認為「大日本帝國武運長久」。但至多也就是在那麼一瞬間,因為就在幾分鐘前,看到興奮的飛行員們,南雲中將還在不自覺地嘀咕:「年輕真好,能夠那麼簡單就相信勝利。」

其實南雲並沒有必勝的信心,有的只是走向賭場的賭徒的心情。南雲在用豪言壯語掩蓋著內心的恐慌,為一無所知的年輕炮灰飛行員們打氣。

公開場合下不敢流露出來的恐慌,卻有人在私下赤裸裸地表露了出來。幾乎與此同時,在馬來亞沿海,看著護航的第三艦隊司令官小澤治三郎少將打過來的「祈武運長久」的燈光信號,正準備在泰馬邊界的宋卡登陸的第25軍參謀辻政信中佐用顫抖的手很努力地握著鉛筆,在日記上寫道:「百年皇國命運在此一舉。」

和過去的東鄉平八郎以及現在的南雲忠一不同的是,辻政信在「皇國命運」前面加上了「百年」這個定語,他知道自己在幹什麼,他認識得非常清楚:這是一場豪賭,而日本在這場豪賭中押上去的賭注是,「百年國運」。

豪賭的結果,是日本輸掉了「百年國運」。當年他們不宣而戰地去轟炸的那支目標艦隊的軍艦,現在可以不需日本政府許可,自由進出所有日本港口;而今走在日本民間廟會遊行隊伍最前面的,始終是高舉「駐日美軍管弦樂隊」招牌的興高採烈的美軍軍樂手們;除了這些樂手們之外,日本政府必須支付駐日美軍的全部費用,同時,在這幾十年裡,日本還得為美軍在世界各地展開的所有軍事行動買單。

就因為日本人打了一場不該打的仗,他們賭輸了。他們的胃口太大,將手伸向了原本不屬於他們,而且也不會屬於他們的東西。

近代日本的崛起,首先是日本海軍的崛起。先後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戰勝了大清北洋水師和俄國遠東艦隊以及波羅的海艦隊以後,日本海軍就為世界所矚目,成了一支一流的海軍,而日本也跟著躋身於列強之林。

有趣的是,這支被擊垮的海軍幾乎是從一開始就宿命地和那支擊垮它的海軍息息相關:日本近代海軍誕生的直接原因是美國海軍的兵臨城下;日本海軍的發展思想也深受美國海軍軍人馬漢的「海權」理論的影響;日本海軍的擴張也時時處處和美國海軍攀比,最大的假想敵也是美國海軍;甚至,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日本海軍曾經很有可能在和北洋水師交手以前就和美國海軍掐上一架;當然,日本海軍最輝煌的勝利也是打擊美國海軍;然而,也是美國海軍給了日本海軍沉重一擊。

仔細翻閱這支消失了的海軍的歷史,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這是一支幾乎可以用「瘋狂」這個詞來形容的具有賭徒性質的軍隊。它能夠無視一切既存的經濟政治軍事規則和定論而孤注一擲,從而創立了不少「首次」的作戰方式。同時,這又是一支極為保守、固步自封、思維方式滯後於時代達數十年的軍隊。

兩種極為矛盾的性質在同一支軍隊中居然如此鮮明緊密地同時存在且互為襯託,預示著它除了悲劇性的下場之外不可能有其他結局,所以現在這支海軍的殘骸只是躺在了大洋深處,那片與其說是它們的戰場還不如說是賭場的地方。

軍艦成了殘骸,但是日本海軍的軟體遺產卻幾乎原封不動地被保留了下來。如果仔細觀察日本社會,就能夠發現來自舊日本陸軍的影響確實是不大,甚至可以說幾乎消失殆盡,而舊日本海軍的影響則很可觀。很多被人們認為是日本社會所特有的現象或行為方式,其實其歷史遠不像人們尤其是外人想像的那麼長久,裡面不少是日本海軍的遺產,僅僅只有幾十上百年的歷史而已。那是一筆有正有負的遺產,日本戰後的復甦有不少地方要歸功於那筆遺產,後來日本經濟的停滯和徘徊,似乎也能從日本海軍的遺產中發現端倪。

就讓我們從那支海軍出現、發展、膨脹、瘋狂和衰敗的歷史中,來看看它曾駛過的航程是一條怎樣的軌跡。

噹噹19.9秒殺ING

了解日本帝國海軍興衰史必讀佳作

點擊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鶴墜落於大洋 ——評《浩瀚大洋是賭場》
    提起二戰中的日本軍隊,除了戶部良一在《日本陸軍史》中寫到的經過「異化」並走向狂熱的日本陸軍外,還有就是在浩瀚大洋上以「國運」為籌碼,與「鷹」進行生死賭局的「鶴」——日本海軍。這支海軍從明治維新初期的6條總噸位才2450噸的小船起家,先後擊敗了「黃龍」大清與「巨熊」沙俄兩大強國,並在二戰前發展成為僅次於美英的世界第三大海軍。只不過,這樣的強勢勁頭並沒有維持多久(四十年左右),在太平洋戰場上面對實力強大的美軍,日本海軍心理上的自嗨與實力上的差距形成了鮮明對比,雷伊泰灣一役最終讓鶴墜落於大洋之上,留下的除了在母港內坐以待斃的殘存軍艦外,還有「神風」在太平洋上最後的瘋狂。
  • 秋山真之——浩瀚大洋是賭場(一)
    「秋山真之,日本海軍名將,天才參謀,日俄戰爭時提出沉船閉塞旅順港、敵前大轉向、七段擊等方案,成為日本聯合艦隊勝利的第一號功臣
  • 【軍武薦書】知己知彼,深入了解日本海軍
    人類數千年的文明史,見證了無數帝國王朝的興盛與覆滅。有多少名噪一時的強兵鐵騎,一次又一次的打破了人類對於最強武力的認識,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最強神話。但卻又在極短時間內被時代所淘汰,最終走向覆滅。從羅馬的大盾方陣到蒙古的剽悍鐵騎;從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到大英帝國稱霸四海…人類的歷史似乎一直是在進行著「下克上」的無限循環。
  • 中國有個兵工廠,規模亞洲第一,令日本人害怕,是從賭場上贏來的
    自清朝入關以後,遼東地區一直被清朝統治者視為大清帝國的「龍興之地」,嚴厲禁止中原地區的農民出山海關外來到東北地區開墾土地,只有遇到災荒之年,清朝皇帝和地方官員才默許「闖關東」,因而在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東北地區,人口非常的少,有所謂「沃野千裡,有土無人」的說法。
  • 226事變:日本帝國走向自我毀滅的起點
    20世紀初的日本帝國,由於外交層面的成功而一直順風順水。從1900年的庚子事變,再到稍後的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無疑以戰勝國姿態撈得好處。但國力的上升,並不意味著內部矛盾就能夠被迅速磨平。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突然出現,日本的脆弱經濟結構也遭受重創。
  • 二戰日本海軍命運竟繫於一面小小軍旗:Z旗神話與日本海軍的興衰成敗
    1941年12月6日,浩瀚無垠的北太平洋上,日本航母機動部隊正轉向南下,暗暗地逼近珍珠港。巨大的航母甲板上,飛行員和地勤人員們緊張地忙碌著,為即將到來的行動做最後準備。這時,旗艦「赤城」號收到了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發來的電報訓示,它立刻向整支艦隊轉發電文。
  • 二戰日本海軍的興衰成敗,竟然繫於一面小小的軍旗!
    殺氣騰騰的沙俄第二太平洋艦隊長途奔襲後,在這裡遭遇嚴陣以待的日本艦隊。對於新興帝國日本來說,這場戰鬥將是決定國運的一戰,因為如果在日本海喪失制海權,那麼日本諸島將在敵國登陸的威脅下危若累卵。當雙方艦隊相向高速接近時,在旗艦「三笠」號的艦橋上,日本海軍大將東鄉平八郎正洞察著形勢。
  • 大日本帝國海軍
    大日本帝國海軍大日本帝國海軍Imperial Japanese Navy大日本帝國海軍軍艦旗存在時期1872年(明治4年)-1945年(昭和20年)國家大日本帝國效忠於大日本帝國部門海軍進行曲「軍艦行進曲」參與戰役徵臺之役第一次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中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指揮官著名指揮官東鄉平八郎
  • 這個國家沒海,卻有2500人海軍,還想開賭場
    但烏茲別克斯坦卻偏偏有人數約為2500人的海軍,就是這麼任性。  03 烏茲別克斯坦副總理說:「關於穆尼娜克賭場和旅遊區-我們還在繼續做這件事,但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有很多工作要做,這將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旅遊集散地。首先要在那裡建立所有必要的基礎設施,其中包括飛機場。我們還需要找到擅長經營管理賭場的公司,這項工作正在進行中,但這不是一個一兩天的問題」。
  • 阿留申暴風:日本帝國走向滅亡的第一步
    在現實中,山本五十六曾經制定了一份在北太平洋美國家門口「引蛇出洞」的完美計劃,如果美國海軍航母艦隊按照他設計的思路大舉反撲,很有可能被日本帝國海軍重創甚至全殲,整個二戰太平洋戰場的走勢就會被改寫,甚至歷史也會被改寫。但山本五十六最終敗給了自己,也敗在了一場不起眼的對阿留申群島的攻擊計劃中,當然還有尼米茲將軍手上的那張神秘「王牌」。
  • 日本正在悄悄地復活帝國海軍
    應該說日本帝國海軍從來就沒有退出歷史舞臺。筆者在悟空回答中回答當年日本為何選擇南下而不是北進時有過這樣的分析。一戰以後,老牌的英國海軍逐步退出歷史舞臺,與日本能夠一決高下的只有美國海軍,過去戰勝過亞洲最強國家以及歐洲強國的日本,還是想使用老一套的手法利用偷襲來把世界最強國打趴下,然後再通過談判達成自己的目的。
  • 奧匈帝國海軍哪去了?
    在1866年7月的利薩海戰中,奧地利海軍以少勝多,大敗具有優勢數量的義大利海軍,在蒸汽時代第一場海戰中大獲全勝,取得了輝煌的戰果。1867年,在普奧戰爭中戰敗的奧地利帝國改組為奧匈帝國,奧地利帝國海軍也正式改稱為奧匈帝國海軍。
  • 「東瀛蟋蟀」僅存於美國海軍陸戰隊博物館的四式自走炮
    這裡的「四式」自走炮指的也就是日本帝國軍隊在太平洋戰爭菲律賓戰場所實戰使用過的四式十五釐自走炮。「四式」自走炮,作為日本帝國陸軍第14方面軍直屬(臨時)自走炮中隊,配合使用「九七式改」中型坦克的獨立戰車第8中隊,奉命阻擊登島美軍。
  • 《血戰太平洋》英國戰史專家解密日本帝國瘋狂擴張走向終結全過程!
  • 帝國海軍的超級戰艦:「大和級」戰列艦的誕生背景
    首先,日本帝國海軍(IJN)決定建造「大和級」戰列艦是在1937年,而同時,這個時候也正是帝國海軍制定「海軍軍備擴充計劃第三階段」的時期,那麼當時的日本帝國海軍為什麼會有這個「海軍軍備擴充計劃」呢?「古董級戰艦」在當時的日本帝國海軍以美國海軍(主要是西太平洋區域)為假想敵的情況下,根本就沒有正面抗衡的能力。
  • 伊恩·託爾: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決定日本、德國命運的是珍珠港事件
    日本很可能會讓英國失去它在東方的帝國,甚至可能失去印度。《燃燒的大洋:1941—1942,從突襲珍珠港到中途島戰役》[美] 伊恩·託爾 著,徐彬、王斌、王曉 譯中信出版集團·新思文化 2020年9月版人們常說,美國在珍珠港遭受了日本的襲擊,損失了大量船隻、飛機和士兵,但這些損失是值得的,因為這一事件讓面對戰爭時觀點相左、分歧嚴重,似乎不可能達成共識的美國人振作了起來。
  • 從大陸看大洋:德國地緣政治學的教訓
    美英的地緣政治學從歐亞大陸邊緣看大陸,德國的地緣政治學則從大陸看大洋。這是因為各國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選擇敵友的標準不同;變數也不同,例如國家力量對比在變化,而且對力量的評判標準差異甚大,又有常常參雜刻意的高估和低估,結果必然迥異,其中必有誤判。德國在一戰前發展強大的海軍,把英國推向敵對。一戰之後,豪斯霍弗為德國著這本《太平洋地緣政治學》,而這時的德國已經完全喪失爭奪大洋的海軍實力。
  • 又是自嗨!臺「海劍二」防空飛彈首度曝光
    綜合臺灣「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報導,臺海軍至今未曾對外公布,部署在新交付的「塔江艦」上的防空飛彈,近日首度在島內一檔政治教育節目中曝光
  • 印度自嗨成癮,註定難成「氣候」
    此時此刻,我們為何選擇此時披露中印加勒萬河谷邊境衝突的相關信息,原因應該有三:一是表彰衛國戍邊的英雄子弟兵,二是公布衝突畫面,道明是非曲直,三是用事實打臉印度,免得這個整天尋釁挑事的印度自嗨,以為自己取得了多大的勝利。單從國內媒體披露的衝突現場畫面來看,還是能獲得非常多的信息。今天,我們就從那場邊境衝突中了解一下印度。
  • 現代日本史:從德川時代到21世紀
    內容簡介:《現代日本史:從德川時代到21世紀》是一部全景式展現日本近200年現代化歷程、了解日本現代歷史的通識讀物,作者在全球史的大背景下,梳理了日本現代化過程的來龍去脈,在恢宏敘述的同時,也細緻反映了日本不同階層的實踐活動和情感體驗,是一本全新解讀現代日本史的通俗歷史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