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是115師代師長, 為何解放戰爭時期級別不高

2021-02-10 唯美小情調

抗日戰爭開始後,陳光擔任八路軍115師343旅旅長,率部參加了平型關戰鬥、廣陽戰鬥,連續兩次重創敵人。平型關戰鬥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這個自不必多說,對陳光來說,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廣陽戰鬥,因為這次戰鬥是他獨立指揮的,戰果也不在平型關戰鬥之下。

平型關戰鬥後,由於晉綏軍作戰不利,日軍還是突入了娘子關。為了掩護國軍撤退,115師師部命陳光率343旅在廣陽鎮設伏,殲滅日軍超過千人。在戰鬥中,343旅參謀長陳士榘率部攻入廣陽,親手活捉了一名日本兵,這是八路軍在抗戰中第一次俘虜日軍。

1938年2月,林總因為身著繳獲的軍大衣,被晉綏軍哨兵誤傷,陳光被任命為115師代理師長。當時,日軍第20師團一部進佔臨汾,威脅到了陝甘寧邊區的安全,正在戰鬥打響之前,師長受傷,給戰鬥前景蒙上了陰影。

陳光臨危受命,指揮115師在羅曲、午城、井溝一帶突襲日軍,採用夜襲之策,將敵人分割包圍在公路兩側,殲滅20師團一部一千多人,炸毀汽車79輛,繳獲的槍枝彈藥、物資給養不計其數。剛剛擔當重任的陳光,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之前,日軍108師團再次入侵臨汾,陳光指揮115師在汾離公路兩側設伏,先放敵人主力通過,然後突然發動攻擊,襲擊敵人輜重部隊,將其吃掉。敵人主力發現輜重部隊被吃掉,迅速回救,陳光早已布好了口袋,來了個甕中捉鱉,八路軍在汾離公路兩側的薛公嶺、油坊坪、王家池三次破敵,殲敵1200餘人,取得了汾離公路三戰三捷。

1939年5月,陳光又與政委羅帥指揮了陸房突圍戰,殲敵1300餘人,八路軍傷亡300多人,受到了老蔣的通電嘉獎。陸房突圍中,面對日寇大部隊的包圍圈,陳光指揮若定,不僅順利突圍,還重創了日軍部隊,就連老蔣都對115師的表現讚不絕口。

抗日戰爭後期,陳光與羅帥率115師主力開赴山東,發展壯大了山東根據地。山東根據地實力雄厚,是組建東北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的主力部隊。整個抗日戰爭期間,陳光指揮了廣陽戰鬥、汾離公路伏擊戰、陸房突圍、梁山戰鬥、午城戰鬥、泰西反掃蕩戰鬥,參與指揮了平型關戰鬥,他的戰功,在整個八路軍中都是佼佼者。

華北日軍對115師頗為忌憚,專門製作了《陳光部作戰研究》,下發給各級指揮官,對陳光的作戰方法進行總結。整個抗日戰爭期間,陳光參與的殲滅日軍千人以上的戰鬥多達五次,堪稱一位抗日民族英雄。

解放戰爭時期,林總重回一線崗位,擔任東野司令員,羅帥擔任政委,林羅體系形成。此時,陳光開始不受重用。擔任東北民主聯軍六縱司令員時,陳光率部渡過松花江偵察敵情。陳光率前哨部隊渡過松花江後,林總撤走了所有部隊,開始對陳光有所猜忌。

之後,陳光就被調離了一線崗位,擔任松江軍區司令員兼哈爾濱警備司令員。據說,林總曾對左右如此評價陳光:有他沒我,有我沒他。

曾經是自己推心置腹的部下,曾經兩次代理自己職務的愛將,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的態度轉變呢?沒人知道。

遼瀋戰役時,黨對這次戰略大決戰極為重視,陳光作為能力突出的名將,再次被啟用。1948年,陳光被任命為第一前線指揮所副司令員,負責攻打長春的前線指揮,東野改編為第四野戰軍後,陳光被任命為副參謀長。

1950年,陳光被任命為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廣州警備司令員,1954年,陳光令人遺憾地去世,年僅49歲。

陳光的一生波瀾壯闊,充滿了傳奇,貧農出身的他,歷經戰爭年代的千錘百鍊,成長為一名傑出的軍事主官。他作戰勇猛,用兵如神,又擅長練兵,是林帥曾經極為欣賞的一員戰將,他曾經兩次代理過林帥的職務,在軍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但這名戰將最後的人生卻是個十足悲劇。直到今天,陳光的遭遇依然令我們唏噓不已。

相關焦點

  • 104歲老八路含淚回憶師長陳光,陳光後人感動,千裡赴山東看望
    104歲老八路含淚回憶師長陳光,陳光後人感動,千裡赴山東看望。陳光的115師,給許世吉留下深刻的回憶在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有一支著名之師,名為115師。這支軍隊由紅一方面軍和第74師等部共同組編的,首任師長便是赫赫有名的常勝元帥林彪,而當時的副師長便是後來同樣被授予元帥軍銜的聶榮臻。
  • 史瑞楚苦尋丈夫陳光骨灰未果後留下遺言:將我葬於山東陸房
    那是1937年12月下旬的時候,時任一一五師代理師長的陳光,根據八路軍總部命令,率領部隊大部人馬從山西挺進了山東,其餘部隊,則在聶榮臻同志的指揮下,留守山西,建立晉察冀根據地。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一件事情,這便是陳光為何會成為一一五師代理師長?
  • 祭拜陳光 史瑞楚墓
    這樣的結果依舊讓陳光將軍的親屬們是異常高興,尤其他的妻子史瑞楚,對黨中央能正確對待丈夫陳光,更是發自內心的感謝。此時的史瑞楚,心裡卻在想另外一件事情,這便是丈夫去世後,他的骨灰卻下落不明,這讓史瑞楚一直放心不下。
  • 跟他同樣資歷, 同樣級別的人, 大都授予大校, 為何他授予中將軍銜
    蘇靜參加正規紅軍後,擔任的職務是紅一軍團總指揮部偵察參謀,一直到紅軍長徵時期,他還是擔任這一職務,到了抗戰時期,便任命為參謀偵查科副科長、科長等職,後在八路軍115師東進支隊司令部秘書長兼軍法處處長、師司令部科長、政治部保衛部部長兼敵工部部長
  • 為何師長不能指揮旅長?旅長一般都是什麼級別的軍官?
    旅下為營、連編制(可配備炮兵團)。步兵旅為獨立作戰單位,歸集團軍直接指揮。其武器裝備、作戰效能超過乙種步兵師。                                                                                       在我軍,副師級=正旅級,正團級=副旅級
  • 對越反擊戰越軍為何最怕張萬年的127師!
    1968年6月,在援越抗美前線作戰的張萬年被任命為陸軍第127師師長,從廣西移防河南,擔負戰略預備隊任務。
  • 副師長與師參謀長,究竟誰的級別更高一些?
    但是,一旦出現兩個「有爭議」的職位,普通人真的分不清誰的級別更高,除非他們真的有軍事經驗。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梁健獨立團團長李雲龍,雖然他通常表現出混世魔王的樣子,但面對師長或旅級指揮官,李雲龍卻不敢有任何期待。然而,在與政委趙剛和李雲龍的相處過程中,他們的水平和地位確實讓很多人捉摸不透。
  • 軍隊裡的副師長和師參謀長,到底誰的級別更高一些
    以我軍一個步兵師來說,師的最高領導有兩位,是正師級的師長和師政委,往下是副師級的副師長、副政委、參謀長和政治部主任。這六位師級軍官,都是位居師領導層的軍官,核心當然是師長和師政委。而副師長和參謀長,到底哪個級別高、哪個大呢?其實前文已經提到了二者的級別,副師長和師參謀長都是副師級軍官,既然都是副師級,那麼職級自然一樣,所以在級別上,副師長和師參謀長完全是平級的,自然不存在高低之分。
  • 解放軍最傳奇的一個師,走出5位元帥,7位大將,兩百多位將軍!
    秋收起義部隊成立了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由盧德銘任起義總指揮),餘灑度任師長、副師長餘賁民任副師長,鍾文璋任參謀長,下轄3個團)。秋收起義後,各部進攻失利。長徵時期,紅2師在師長陳光、政委劉亞樓的率領下,是中央紅軍的前衛師,一路衝鋒陷陣,披荊斬棘,為後續部隊掃清障礙,飛奪瀘定橋、攻下臘子口、首佔遵義城都是紅2師的功勞。在整個長徵期間,紅2師參加重要戰鬥70餘次,被譽為「開路先鋒」,為長徵勝利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 解放戰爭時期的《綏遠省軍區》
    1949年5月,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取得勝利已成定局。
  • 陳光原本可以成為開國大將, 為什麼在授銜前自殺?
    千鈞一髮之際,陳光率領部隊和全村村民輪流射擊,敵人不知道裡面的情況,不敢貿然進攻,被迫撤退,從而保住了蘇維埃政府。3月,陳光的武裝隊伍被編入工農革命軍獨立第三師,他出任特務連的連長。次月,他跟著部隊去了井岡山。他作戰有勇有謀,是不可多得的將才。然而,戰場上瞬息萬變,炮彈無眼,他曾多次負傷。
  • 科普: 為何師長不能指揮旅長? 旅長一般都是什麼級別的軍官?
    另一種組織是:師不治理旅,要我們是師團,還是旅營(團)制。在過去,中國的大隊大多是直接隸屬於軍區的獨立大隊。目前,部隊編制由師改旅後,師團制改為旅營(團)制。    在原軍區旅長中,旅長通常是中校或大校,比師長低半個軍銜。                 在今天的新部隊中,準將的軍銜同從前的師長,或者是大校,或者是上校是一樣的。師改旅後,部隊的戰鬥力越來越強。目前,只有部分部門做出了調整。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建國初期,我國大概有七十個軍,二百多個師,一個師有多少兵力?
    改編成為了三個師(129師、120師和115師),當時每個師的兵力大概在一萬三千人到一萬四千人左右,但是我們當時的人民子弟兵部隊不存在空編與吃空餉的問題,雖然我們的子弟兵僅有三個師,但都是滿員部隊。而當時的中央軍部隊中,除了王牌師以外(88師和87師,每個師可以達到一萬二千名官兵外)。其餘的師級軍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吃空餉問題。吃空餉問題最突出的是西南軍閥中的部隊。
  • 國軍最「泛濫」的一個軍銜:從師長軍長到副總司令,都可以叫這個
    解放戰爭時的國軍軍銜等級森嚴,從將官到校官、尉官十分明確,很有現代軍官制度的樣子。
  • 軍隊中,師參謀長與副師長相比,誰的級別更高一些?
    軍隊是一個非常講究級別高低的地方,因為軍人的行動需要聽指揮,如果上下等級的要求不嚴格,那麼就很有可能造成行動上的混亂,甚至讓戰爭因此而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