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開始後,陳光擔任八路軍115師343旅旅長,率部參加了平型關戰鬥、廣陽戰鬥,連續兩次重創敵人。平型關戰鬥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這個自不必多說,對陳光來說,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廣陽戰鬥,因為這次戰鬥是他獨立指揮的,戰果也不在平型關戰鬥之下。
平型關戰鬥後,由於晉綏軍作戰不利,日軍還是突入了娘子關。為了掩護國軍撤退,115師師部命陳光率343旅在廣陽鎮設伏,殲滅日軍超過千人。在戰鬥中,343旅參謀長陳士榘率部攻入廣陽,親手活捉了一名日本兵,這是八路軍在抗戰中第一次俘虜日軍。
1938年2月,林總因為身著繳獲的軍大衣,被晉綏軍哨兵誤傷,陳光被任命為115師代理師長。當時,日軍第20師團一部進佔臨汾,威脅到了陝甘寧邊區的安全,正在戰鬥打響之前,師長受傷,給戰鬥前景蒙上了陰影。
陳光臨危受命,指揮115師在羅曲、午城、井溝一帶突襲日軍,採用夜襲之策,將敵人分割包圍在公路兩側,殲滅20師團一部一千多人,炸毀汽車79輛,繳獲的槍枝彈藥、物資給養不計其數。剛剛擔當重任的陳光,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之前,日軍108師團再次入侵臨汾,陳光指揮115師在汾離公路兩側設伏,先放敵人主力通過,然後突然發動攻擊,襲擊敵人輜重部隊,將其吃掉。敵人主力發現輜重部隊被吃掉,迅速回救,陳光早已布好了口袋,來了個甕中捉鱉,八路軍在汾離公路兩側的薛公嶺、油坊坪、王家池三次破敵,殲敵1200餘人,取得了汾離公路三戰三捷。
1939年5月,陳光又與政委羅帥指揮了陸房突圍戰,殲敵1300餘人,八路軍傷亡300多人,受到了老蔣的通電嘉獎。陸房突圍中,面對日寇大部隊的包圍圈,陳光指揮若定,不僅順利突圍,還重創了日軍部隊,就連老蔣都對115師的表現讚不絕口。
抗日戰爭後期,陳光與羅帥率115師主力開赴山東,發展壯大了山東根據地。山東根據地實力雄厚,是組建東北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的主力部隊。整個抗日戰爭期間,陳光指揮了廣陽戰鬥、汾離公路伏擊戰、陸房突圍、梁山戰鬥、午城戰鬥、泰西反掃蕩戰鬥,參與指揮了平型關戰鬥,他的戰功,在整個八路軍中都是佼佼者。
華北日軍對115師頗為忌憚,專門製作了《陳光部作戰研究》,下發給各級指揮官,對陳光的作戰方法進行總結。整個抗日戰爭期間,陳光參與的殲滅日軍千人以上的戰鬥多達五次,堪稱一位抗日民族英雄。
解放戰爭時期,林總重回一線崗位,擔任東野司令員,羅帥擔任政委,林羅體系形成。此時,陳光開始不受重用。擔任東北民主聯軍六縱司令員時,陳光率部渡過松花江偵察敵情。陳光率前哨部隊渡過松花江後,林總撤走了所有部隊,開始對陳光有所猜忌。
之後,陳光就被調離了一線崗位,擔任松江軍區司令員兼哈爾濱警備司令員。據說,林總曾對左右如此評價陳光:有他沒我,有我沒他。
曾經是自己推心置腹的部下,曾經兩次代理自己職務的愛將,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的態度轉變呢?沒人知道。
遼瀋戰役時,黨對這次戰略大決戰極為重視,陳光作為能力突出的名將,再次被啟用。1948年,陳光被任命為第一前線指揮所副司令員,負責攻打長春的前線指揮,東野改編為第四野戰軍後,陳光被任命為副參謀長。
1950年,陳光被任命為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廣州警備司令員,1954年,陳光令人遺憾地去世,年僅49歲。
陳光的一生波瀾壯闊,充滿了傳奇,貧農出身的他,歷經戰爭年代的千錘百鍊,成長為一名傑出的軍事主官。他作戰勇猛,用兵如神,又擅長練兵,是林帥曾經極為欣賞的一員戰將,他曾經兩次代理過林帥的職務,在軍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但這名戰將最後的人生卻是個十足悲劇。直到今天,陳光的遭遇依然令我們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