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初期,魏武卒竟然滅了十倍於自己的秦軍,為什麼這麼厲害

2021-02-23 中華魏氏宗親會

戰國時期,各國提到秦國的軍隊一般都是用虎狼之師來形容。可以說秦國軍隊的戰鬥力非常厲害。這個並不是秦國的後勤或者說裝備比較好怎麼樣,主要是秦國的軍功制度決定的,打仗的時候按人頭獎勵的。所以秦國人打仗的時候看別人那不是人,就是赤裸裸的升官發財,所以能不拼命嗎。但是有一隻軍隊,在戰國初期的時候比秦軍厲害多了,曾經把是自己十倍的秦國軍隊給滅了,讓人不得不服。這支軍隊就是魏國的魏武卒。

魏武卒

說起魏武卒聽名字就知道是魏國的,魏國在戰國初期稱霸近百年全靠這支軍隊。那麼這支軍隊為什麼這麼厲害呢?其實這是中國最早的職業軍人,我們知道當時其他國家的軍人都是義務的,平常種地的種地,打鐵的打鐵,打仗的時候全部都去上,裝備和鎧甲都是自己帶的。但是唯獨當時的魏國的魏武卒是個列外,這群人就是軍人,什麼都不用幹,只負責打仗。是職業的軍人,和美國現在的制度一樣。下面我們看一下職業的和業餘的有什麼不一樣。

首先,魏武卒的選擇非常嚴格,這支軍隊是由吳起在魏國變法的時候建立起來的,吳起認為,兵不在多而在「治」,他建議魏文侯用他的新標準考選士兵,組建一支精銳部隊,名叫武卒,並最終得以施行。據《荀子議兵篇》記載:「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裡。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魏武卒宅。」也就是說,士兵身上必須能披上三重甲(內外三層防護服或者就是重甲的別稱),手執長戟,腰懸鐵利劍,後負犀面大櫓,50弩矢和強弩,同時攜帶三天軍糧,半天內能連續急行軍一百裡的士兵,才可以成為武卒。這個可以看出來,體格比較好,還有魏武卒的裝備非常精良。是標準的重甲步兵,和當時其他各國的輕甲兵相比,真的不是同一個檔次的。

魏武卒

其次,入選武卒的士兵,生活好,待遇高,國家不但免除其全家的徭賦租稅,還獎田宅房產。當然要求也非常嚴格,一旦違反軍令會立即處死的。雖然魏武卒的訓練很艱苦和選拔標準非常挑剔,不過一旦成為武卒就能享受優厚待遇。首先要保證「武卒」分得百畝的土地,在獲得土地之後「武卒」不僅要承擔兵役的責任,更需要自行負擔軍事裝備和服役期間後勤物資。所以這支軍隊的人在後勤和生活上是非常有保證的餓,打仗沒有後顧之憂。

最後,魏武卒的編制讓各諸侯國幾乎無法模仿,武卒的編制,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為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為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將一人,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其中,「二五百主」也稱「千人」,也就是以一千人為基本的作戰單位,類似的一個團。即便是戰敗了,也是可以迅速的組建軍陣——不管各軍隊士兵是否相識,在這種各級將官存在的情況下,都是可以迅速的組合起來。這個和抗日戰爭的時候日本兵差不多,單兵作戰能力非常強。魏武卒一般用的是魏舒方陣,總體由五個互相掩護的大方陣組成,《左傳》稱為「五陣」,但其中最前邊的一個方陣(前拒)是為了誘敵而設,所以它的本體實際只是四個方陣,按前、後、左、右配置,中間是空的。

吳起

可以說在吳起的訓練下,這支軍隊是一個徹底的戰爭機器了,而且。實力非常強大的戰爭機器,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任命吳起為主將,攻克秦國河西地區。魏國全部佔有原本屬於秦國的河西地區,並在此設立西河郡。吳起擔任首任郡守。一直到商鞅變法之後秦國才奪回這片地方。吳起率領魏武卒攻下函谷關,大大小小歷經六十四戰,奪取了秦國黃河西岸的五百多裡土地,將秦國壓縮到了華山以西的狹長地帶。公元前389年的陰晉之戰,吳起以五萬魏軍,擊敗了十倍於已的秦軍,。公元前405年,吳起率魏武卒協韓趙在龍澤大敗齊軍,殺死齊軍三萬,次年,攻入齊長城。公元前354-前350年,龐涓率魏武卒攻破趙都邯鄲。還差點沒了秦國。不過公元前341年,馬陵之戰爆發,魏武卒遭齊軍伏擊,主將龐涓戰死,魏國衰落,魏武卒元氣大傷,威風不再。公元前293年,秦將白起於伊闕大敗魏韓聯軍,斬首24萬,魏武卒損失殆盡,從此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戰國時期的魏國

那麼,有人會說,既然這支軍隊這麼厲害,魏國為什麼後來不一致訓練呢?首先就是看魏武卒的篩選條件就知道了,條件非常高,入選比較不容易。還有裝備太貴,國家一旦沒有錢的話負擔不起這些的,而且士兵的待遇非常高,這也就是為什麼魏武卒數量一致比較少的原因,最多的時候也不過才五萬左右。最重要的就是魏武卒訓練的周期比較長,所以不是說一旦打仗就可以隨時上戰場的。這就是為什麼魏國馬陵之戰之後,一直雄起不了的原因之一。

歡迎關注中華魏氏宗親會微信公眾號:zhwszqh

歡迎各魏氏宗親投稿,本微信公眾號便於宗親相互聯絡、相互交流,有利於弘揚魏氏家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宣揚魏氏典範人物,推動魏氏家族企業發展,推進魏氏家族的繁榮發展!投稿郵箱:3240562561@qq.com

內部推薦:2018年春季成人學歷招生中,211、985名牌大學專科、本科、研究生正火熱接受報名,魏氏宗親內部可以享受內部優惠,諮詢愛崗位客服:18819248165、18202020941!

相關焦點

  • 魏武卒到底有多厲害,為何後期不能重建一支魏武卒呢?
    魏武卒,是戰國初期魏國大將吳起訓練的一支精銳的重裝步兵,亦可稱之為古代版的「特種作戰部隊」。這支部隊存在的意義就是進攻,它的戰鬥力強悍到令敵人聞風喪膽,對魏國初期的強盛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堪稱古代軍隊中最頂尖的存在。那麼魏武卒到底有多厲害呢?簡而言之,魏武卒在吳起的指揮下南徵北戰,跟各路諸侯國大戰了七十二次,其中六十四次大獲全勝,八次不分勝負。
  • 韓城------「魏武卒」與「秦銳士」兩大戰國精銳的角鬥場
    隨著魏國的日益強大,對當年秦晉韓原大戰而失去的包括韓城在內的河西之地虎視眈眈,在吳起指揮下,魏國決定兵發河西,奪回當年被秦國佔領的河西之地。(之前我的秦晉韓原大戰一文有詳細介紹)至此,一場戰國雙雄之間的對抗正式開始,「魏武卒」正式踏入河西。向「赳赳老秦」挑戰,而我們韓城再次成為雙方交戰反覆爭奪的主戰場。史稱秦魏西河之爭。
  • 戰國十二大名將排名,白起排第二,王翦居第五,第一不服都不行
    趙奢是趙武靈王之子,戰國時代東方六國八名將之一,最經典的戰役莫過於閼與之戰,以數萬弱軍,竟然打敗了十餘萬秦國虎狼之師,打贏了一場原本無法取勝的戰爭。公元前247年,魏無忌率領五個諸侯國的聯軍在黃河以南大敗秦軍,使秦國將領蒙驁戰敗而逃。聯軍乘勝攻至函谷關,秦軍緊閉關門,不敢再出關。但屢遭魏安釐王猜忌而未能予以重任,前243年,魏無忌因傷於酒色而死。十八年後,魏國為秦所滅。TOP、6 廉頗
  • 從輝煌到沒落,戰國第一強兵魏武卒是如何一步步退出歷史舞臺的?
    戰國時期有四支聞名遐邇的天下強兵,那就是魏武卒、齊技擊、秦銳士和趙邊騎,其中魏武卒是重裝步兵,也是戰國第一支戰鬥力極為強悍打遍列國無敵手的精兵,
  • 【歷史】戰國時,趙邊騎、秦銳士、齊技擊,魏武卒,哪個武力最強?
    戰國四大特種兵團,即是趙邊騎、齊技擊、魏武卒和秦銳士,這是根據各國自身特點所各自創建的鐵血軍團,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而且代價昂貴,耗資不菲,可以說各自的君王都把國運甚至身家性命都押給了他們做博弈。所謂的戰國七雄,都是刀山火海裡真槍實彈地拼出來的,經歷了血與火的洗禮,叢林法則之下,那個也不是吃素的。
  • 散陣自鬥的秦軍何以殲滅六國
    但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戰國時代的著名軍事家吳起曾經在自己的兵法中點評秦軍是一支散陣自鬥的軍隊,而這個評價,絕無再出現在其他國家身上。對古代戰爭稍有常識的人就應該明白,古人大戰是講究隊形與陣法。一支散陣自鬥的烏合之眾,很難在戰場上獲得勝利。那麼兩千多年前的秦軍,到底是怎麼散陣自鬥,最終鬥掉了實力不俗的關東六國呢?
  • 戰國七雄歷代國君——魏
    魏國比較厲害的軍隊也就是魏武卒了。1魏文侯魏斯(前445年—前396年)前403年同趙國、韓國一起被周威烈王冊封為諸侯,稱魏侯2魏武侯魏擊(前395年—前370年)軍事力量強,君主比較開明。武侯二年,在安邑、王垣築城。武侯七年,魏軍進攻齊國,打到了桑丘。九年,狄人在澮水打敗魏軍。魏侯派吳起進攻齊國,打到了靈丘。十五年,魏軍在北藺打敗趙軍。
  • 這個國家在戰國時最先崛起,曾經吊打秦國,可為什麼沒笑到最後?
    當三家分晉、田氏代齊之後,春秋時代就結束了,進入了更加殘酷,滅國更加頻繁的戰國時代。
  • 精銳重裝步兵的登場,赫赫威名「魏武卒」
    而他一手訓練出的「魏武卒」,更在戰國亂世中打出了赫赫威名。雖然這支戰力超群的部隊最終喪於「左契人頭,右挾生虜,追亡逐北」的秦軍銳士,但他們的戰績仍值得我們今天慢慢淘洗歷史的塵沙,細細回顧。與之對比,根據秦俑考古發掘成果顯示,秦軍佩劍比例並不高(這也可能和秦俑經歷過盜掘破壞有關。但是即使考慮了這一因素,佩劍裝備比例也遠達不到魏武卒的1∶1)。可以推測魏武卒中主力方陣兵與近戰肉搏兵之間的身份可以隨時互換,以適應戰局不同的需要。
  • 為什麼趙國和楚國是抵抗秦軍最給力的兩個諸侯?
    秦滅六國是戰國後期的重要歷史進程。面對不斷加強的關中大軍,六國軍隊往往發現自己已經越來越難以應付。但地處最北方的趙國和最南方的楚國,還是在抵抗秦軍的過程中表現的非常頑強。相比韓魏和燕齊那四家諸侯來說,趙國與楚國軍隊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 盤點戰國時期的十大戰役,每一場都屬於傳奇級,後世難以超越
    ;現在來盤點戰國時期傳奇級的十大戰役(按時間發生的先後順序排列):TOP、1 陰晉之戰吳起親自率領其中沒有立過軍功的五萬人,外加戰車五百輛、騎兵三千大敗秦軍。陰晉之戰也成了魏武卒的成名之戰,之後,魏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霸主級的存在。TOP、2 馬陵之戰
  • 所向披靡天下無敵的秦軍,秦末卻無力平叛,真的是奉命而不回援嗎
    毫無疑問,戰國中後期的列國軍隊之中,被稱為「虎狼之師」的秦軍可謂所向披靡,到秦始皇時期更是所向無敵,不僅軍隊戰鬥力極強,且兵力更是達到恐怖的百萬上下
  • 春秋戰國歷史時期的十大名將
    -前381)戰國初期卓越的軍事家、統帥、軍事理論家、軍事改革家。衛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一說曹縣東北)人。在魏,任西河郡守,在楚,任國相。代表作:《吳起兵法》:著名的軍事作品,與《孫子兵法》齊名。無一敗績:在魏國與其他諸侯國打了72仗,其中64仗全勝,其餘平手,從無敗績!
  • 秦滅六國所依賴的軍功爵制,六國為何不能如法炮製?
    作者 | 始安公式或來源 | 冷熱軍事史發端於戰國的軍功爵制度,被認為是秦軍戰鬥力強勁的主要原因。秦民可以憑藉軍功改換門庭,擔任朝廷官吏或躋身於有爵的新貴。世卿世祿的貴族政治格局由此被打開缺口,無數秦國的布衣之士與山東賓客為了功業富貴而成為虎狼之師的將相兵吏。
  • 戰國七雄簡史:一文了解戰國七雄
    又是如何一步步變得強大成為戰國七雄?最終各個國家的命運又是怎樣的呢?在說這些國家前,我們不得不提到周朝的建立。【牧野之戰】武王伐紂,滅商建周之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丞相姜尚(姜子牙)的輔佐下,在牧野(今河南省新鄉市)這個地方,發起了對和商朝軍隊的終極之戰,史稱牧野之戰。
  • 魏國就是戰國時期的黃埔軍校!不信你看這些名人你都知道!
    看大秦帝國的秦粉們都知道,在秦孝公執政初期,魏國可是天下雄主,擁有全天下最有戰鬥力的軍隊——魏武卒,並有龐涓、龍骨等一代名將。
  • 戰國各個時期的列國實力大排名
    再後來,打仗沒有了最初的儀式感和宋襄公似的老套路。戰國風雲二百多年,風起雲湧,歷經幾次巨變,而各大諸侯國的實力,也順應著時事的變動,而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總體而言,戰國主要分為三個歷史階段,在馬陵之戰前的近百年,大魏國雄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