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為新一代微型無人飛行器(MAVs)裝上翅膀

2021-02-18 航空製造網


 南安普敦(英國港市)-「帝國微型飛行器」,照片由南安普頓大學提供

來自南安普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受到蝙蝠的啟發設計出創新型的薄膜機翼,為設計新一代的微型無人飛行器(MAVs)鋪平了道路,該薄膜機翼改善了空氣動力學特性,可以長距離、更經濟的運行。

該機翼就像人造肌肉一樣,他們會根據其所受到的外力來改變形狀並且不附加任何機械零件,使得微型飛行器能更容易維護維護機翼。

機翼的獨特設計再加上具有電活性的聚合物使得該機翼變硬而且當受到外加電壓時會變鬆弛,進一步提高了其性能。

在飛行時,通過改變輸入電壓以及改變電活性膜的形狀就可以改變空氣動力特性。這個機翼在理論上可以證明該機翼最終會使飛機飛行比目前更長的距離。

該機翼已經在工程和物理科學研究委員會的資助下,通過南安普頓大學獨一無二的手動組裝實驗以及經過倫敦帝國理工學院(EPSRC)的計算後成功研發並完成測試。美國空軍通過他們的歐洲航空航天研究和開發辦公室(EOARD)來提供額外的支持。

微型無人飛行器有時只有15釐米的寬度,正在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民用和軍事方面,如考察偏遠和危險的地區。微型無人飛行器發展的新興趨勢之一就是飛行器開發者從自然界汲取靈感設計飛行器,使其可以達到更好的飛行性能,提供類似小型無人機可控水平,並且機翼的使用效率可以使其飛得更遠。

南安普敦(英國港市)「帝國」團隊都聚焦在模仿唯一一種自然擁有真正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蝙蝠。為了加快設計進程,「帝國」團隊構建了創新型的計算模型並用它們來幫助建設一個具有開創性的「蝙蝠機翼」飛行器。

南安普頓團隊參考這些結果設計出0.5米寬的測試工具,計劃要飛過大海的表面,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在安全的地面上飛行。通過大量的風洞測試後,飛行器被放在附近的沿海位置進行試飛。

我們已經成功地展示了微小飛行器機翼適應周圍環境的基本可行性,就像蝙蝠推動我們的思維,引發我們的思考一樣。我們在實驗室實驗結果表明,活動的翅膀可以顯著改變性能。「計算和實驗相結合的方法使得仿生飛行器設計項目具有獨特之處。」 領導整個安普頓的空氣動力學和飛行力學集團項目的波哈若思 坎城派思薩薄若曼斯南說。

下一步是在典型的微型飛行器的設計中加入活動翅膀,實際部署應用程式有望在未來五年內實現。

「這是一個在微型飛行器設計方法的轉變。取代按照傳統方法按比例縮小現有的飛機設計方法,我們不斷改變在不同風速條件下的膜翼的形狀來優化其氣動性能。」領導帝國的項目的帝國的航空部門的拉斐爾•帕拉奇斯說。

文章來源:Engineering and Physic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   由張靜編譯整理   

免責聲明:本公眾號所載內容為本公眾號原創或網絡轉載,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請跟我們聯繫!轉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公眾號擁有對此聲明的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翅膀比四軸更好?蝙蝠機器人未來也許更適合極限飛行任務
    不過,從理論上來講它並不是最棒的飛行平臺,因為自然界裡可沒有這樣的怪傢伙,動物們都靠扇動翅膀飛行,因為這樣的的飛行方式效率更高,而且機動性更強。不過,人類現有的技術暫時還無法製造類似動物的翅膀,此外對飛行姿態的控制也是難上加難。因此,我們依然要靠四軸飛行器。
  • 技術:四軸飛行器與機械翅膀,哪個是更好的飛行方式?
    不過,從理論上來講它並不是最棒的飛行平臺,因為自然界裡可沒有這樣的怪傢伙,動物們都靠扇動翅膀飛行,因為這樣的的飛行方式效率更高,而且機動性更強。不過,人類現有的技術暫時還無法製造類似動物的翅膀,此外對飛行姿態的控制也是難上加難。因此,我們依然要靠四軸飛行器。
  • 黑科技︱能像鳥一樣飛翔的撲翼飛行器
    撲翼飛行器一定能成功,天上的各種鳥類、昆蟲、蝙蝠就是最成功的例證。公開本發明的目的在於真誠地希望撲翼飛行器能得到社會各界朋友的關心、合作、資助。讓我國的撲翼飛行器早日飛上藍天,實現人類最古老的夢想。  從古至今無數人對撲翼飛行器進行了研究,許多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 無人飛行器,是玩具,還是工具?
    但是從去年開始無人飛行器市場開始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無人飛機的概念開始變得家喻戶曉。在一般用戶的心目中無人飛機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多旋翼平臺的無人飛行器,而另一類則是讓恐怖分子聞風喪膽的軍用無人機。
  • 微型無人攻擊機引發戰場新變化
    作者:張德群、邱濱、詠亮在不久前結束的阿布達比國際防務展上,以製造AK系列自動步槍聞名的俄羅斯卡拉什尼科夫公司,公布了一款已通過測試並即將投入使用的微型無人攻擊機,引起廣泛關注。微型無人攻擊機公開亮相,預示著無人機發展的一大重要趨勢,研製和擁有大量微型無人攻擊機將成為一種潮流。隨著大量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微型無人攻擊機的各項性能指標將會持續提升,未來如果得到大規模應用,或將引發信息化戰場的革命性變化。
  • 四旋翼飛行器:飛行器世界裡的「精靈」
    《時代》2014年十大創新工具(上圖)與汪峰求婚(下圖)現在的四旋翼飛行器看起來風光無限,但它也曾消沉失意。過去的四旋翼飛行器身輕體弱、走不了長路、負不起重物。相比走「硬漢」風的飛行器家族,四旋翼飛行器一度飽受白眼。從認清自己開始,四旋翼飛行器的命運出現了轉機。
  • 四旋翼無人飛行器自主飛行控制原理
    其次,微型四旋翼無人飛行器是一個具有六個自由度,而只有四個控制輸入的欠驅動系統。它具有多變量、非線性、強耦合和幹擾敏感的特性,使得飛行控制系統的設計變得非常困難。再次,利用陀螺進行物體姿態檢測需要進行累計誤差的消除,怎樣建立誤差模型和通過組合導航修正累積誤差是一個工程難題。這三個問題解決成功與否,是實現微型四旋翼無人飛行器自主飛行控制的關鍵,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
  • 遊戲裡的角色為什麼要有翅膀?
    人類可以對翅膀以及與之相伴的飛行有多狂熱?答案是:非常狂熱。翅膀狂熱界的翹楚是達·文西。作為一個不但有理想,而且有動手能力的多面手,達·文西作了大量鳥類飛行的詳細研究,同時設計了不少飛行機器,這些機器的共性就是大概只能存在於設計圖紙上。達·文西設計的飛行器草稿後來,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
  • 盤點 開源無人飛行器項目
    研究集中在小型或微型四旋翼飛行器的結構、飛行控制以及能源動力等方面,逐漸演化形成了下面幾種開源飛行器項目。3D Robotics公司旗下的飛控有3款,分別是ArduPilot(簡稱APM),PX4和Pihawk。APM是比較古老的版本,處理核心使用的是 Arduino,16位mega系列單片機,開發環境為arduino-IDE,基於Arduino這點和MWC飛控是一樣的。
  • 為啥鳥扇兩下翅膀就能飛起來,而我扇胳膊就紋絲不動呢?
    這種上下撲騰翅膀的飛行方式,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很多昆蟲和鳥類都是這麼飛行的,陌生在於幾乎沒見過什麼人造飛行器是「扇著翅膀」飛起來的……通過扇動翅膀飛翔,稱為「撲翼飛行」。不只是《天空之城》,由弗蘭克·赫伯特創作的科幻巨作《沙丘》系列中也出現了撲翼飛行器的設定。
  • Vishay發布新一代微型紅外接收器模塊
    近日,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宣布推出用於紅外遙控器的新一代微型紅外(IR)接收器模塊
  • 特種飛行器-撲翼機
    人類在嘗試飛行的初期,一直是很直觀地模仿鳥類,用各種鳥羽或其他人造物製成翅膀,安裝在身體上,在經歷許多失敗後,人類逐漸認識到單純地利用羽翅是不能飛行的,於是開始尋找一種機械方式,撲翼機就是這個階段的產物。在我國春秋時期,古人們就試圖製造能飛的木鳥,幫助人們實現展翅飛翔的夢想。
  • 小微型無人機及對抗裝備國外發展動向
    文章主要介紹了以色列、美國、英國、法國、印度等國小型無人機和微型無人機及其對抗裝備的發展態勢和動向。近年來,小型和微型無人機在國防和安全領域成為廣泛使用的監視工具,而不斷發展的技術顯然將賦予這種技術光明的未來。進一步完善能在城市條件下採取軍事行動的小型和微型無人機受到許多國家的高度重視,它們在該方向上不斷進行科學研究和試驗設計。
  • 無人作戰中的 C4ISR 走向何方?
    隨著信息技術特別是人工智慧等技術的迅猛發展,以無人機、無人艦艇為代表的各類型無人作戰平臺應運而生。1917年,第一架遙控無人飛機問世,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目前,世界上有30餘個國家正在發展或製造約300種型號的無人機,40餘個國家正在使用80多種無人機。更加智能化、多用途的無人機被研製出來並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無人機已成為信息化作戰的「尖兵之翼」。
  • 禾賽科技:為無人車裝上「中國眼」
    在矽谷,60多家獲得無人車測試牌照的自動駕駛公司中,有超過一半都是一家中國公司的客戶——禾賽科技。禾賽研發的雷射雷達Pandar系列,累計獲得18個國家42個城市和地區的頂尖客戶的認可。圖為總部位於上海的禾賽科技公司與壟斷競品一較高下無人車頂部都有一個特殊裝置,它就是雷射雷達。
  • 四軸飛行器飛行原理詳解
    其次,微型四旋翼無人飛行器是一個具有六個自由度,而只有四個控制輸入的欠驅動系統。它具有多變量、非線性、強耦合和幹擾敏感的特性,使得飛行控制系統的設計變得非常困難。再次,利用陀螺進行物體姿態檢測需要進行累計誤差的消除,怎樣建立誤差模型和通過組合導航修正累積誤差是一個工程難題。這三個問題解決成功與否,是實現微型四旋翼無人飛行器自主飛行控制的關鍵,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
  • 埃爾比特系統將無人機與無人艇完美融合
    據7月8日,以色列埃爾比特系統公司宣布,首次在其海鷗無人艇上增加了無人機系統功能。「海鷗」無人艇結合了雲雀C無人機,基於所述雲雀微型UAS海上無人駕駛飛機。該海鷗目前正在運行,看起來像一艘巡邏艇,被設計為多種任務的解決方案,包括反潛戰和掃雷對策。埃爾比特系統已經測試了這種新型無人系統組合,以提供新的情報收集能力並提高海軍對態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