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寒徹
今年的愚人節,一篇號召美國在與中國的衝突中使用「私掠船」的文章把美國民眾自己都驚呆了。這篇文章出現的背景,正是目前美國多艘航母出現病例,甚至面臨在太平洋地區無航母可用的尷尬局面。
不要以為這是一篇類似國內軍事自媒體自嗨的水文,這篇文章發表在美國海軍學院網站,並且還有該學院紙質刊物發表正式文章編號「Vol.146/2/1406」。
也就是說,這是一篇「正兒八經」的軍事論文,文章的作者是陸戰隊退役上校馬克·坎西恩和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布蘭登·施瓦茨。其中,馬克·坎西恩的作者簡介提到了他有37年從軍經歷,現在仍是陸戰隊預備役軍官,曾兩次前往伊拉克作戰。
作者在文章中寫道:
中國積極擴大其在全球經濟和外交領域的影響力,但這種擴張造成了脆弱性,因為必須保護這些投資。在中國海運出口的推動下,過去15年來,中國的經濟翻了一番。其國內生產總值的38%來自貿易,而美國僅佔9%。
2018年,中國在全球商船隊中擁有2112艘船,而香港又有2185艘。7此外,中國擁有龐大的遠洋漁船隊,估計有2500艘。相比之下,美國的商船隊中只有246艘船。
這種不對稱的脆弱性使美國獲得了一個重要的戰略優勢。私掠船對中國經濟以及政權造成的威脅可以為美國提供重要的戰時優勢,增強和平時期的威懾力……
常規的做法是讓美國海軍軍艦抓捕中國商船。但是,美國海軍在戰時需要全力以赴對付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要在中國近海擊敗其威力強大的防禦體系,美國軍艦可能太少了。利用中國的脆弱性需要大量船隻,而私營部門可以提供這些船隻……無論是招募船員還是武裝船隻都不會構成主要障礙。私掠船人員無需全副武裝,因為他們攻擊的商船隻裝備輕武器(或無武裝),他們可以選擇相對脆弱的目標,或與其他私掠船合作行動……在海軍學院網站文章頁面的評論中,連美國網友都覺得這是一期「愚人節專刊」吧:
然而,文章本身卻說的有板有眼,論證還是比較充分的;而且這種看似「荒誕不經」的主張是受到美國憲法支持的,美國《憲法》第一條第八款規定,國會有權力「批准私掠許可證」(Letters of Marque and Reprisal),這一規定至今沒有被修訂或廢除。
「私掠船」作為一件輔助性大殺器,在美國是有著悠久的「光榮傳統」的。
1812年6月18日,美國向英國宣戰,這是美國獨立戰爭之後第一次對外戰爭,為的是打破英國在貿易、政治和軍事等方面對美國的壓制。6月26日,美國國會通過《有關私掠許可證、戰利品和戰利品貨物的法案》,規定私人船主可以向美國國務院上報登記船名、噸位、武備和船員數;取得許可後,「持證上崗」的私掠船可以合法劫掠一切英國人的船隻和貨物;一旦劫掠成功,被俘獲船隻、貨物等一切財產,歸私掠船的「東主、指揮官和船員」所有。同時,該法案規定,「戰利品」必須先運送到美國港口,或者對美國友好國家的港口,向美國政府繳納商品關稅和所得稅。
1856年,英、法為首的55個國家籤署《巴黎宣言》,要求廢止私掠行為,但美國拒絕加入《巴黎宣言》;此後,1907年的《海牙公約》、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多次明文禁止海盜和私掠行為,但美國均沒有參與籤署。也就是說,「私掠船」在美國至今仍然是合法的存在。
「放出私掠船」的文章在中美兩國的網絡引發的更多的是調侃和嘲笑,認為這種主張完全是異想天開。
但是,參考美國近年來的某些驚人舉措,「放出私掠船」作為對搖搖欲墜的美國軍事霸權的補充,並不是不可行和不可能的。
我們都知道,美國的全球霸權主要依靠金融霸權、科技霸權、文化霸權和軍事霸權等四大霸權,而軍事霸權為其他霸權提供了支撐和保障。
隨著全球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加劇,世界地區性和全局性的矛盾正在不斷加劇,美國的軍費開支也是年年見長,使已經債臺高築的美帝國主義雪上加霜,軍事霸權的擴張和維持反過來加劇了美國社會內部的矛盾,大量動用公帑維持軍事霸權和美國軍工資本利益的做法越來越不可持續。
70年代後期以來,新自由主義思潮在美國迅速崛起,教育、醫療的私有化程度迅速超過了其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國家安全的私有化的進程也同期展開,為相關領域已經幾乎停滯增長的大資本注入了「新鮮血液」。
以監獄為例。1984年,美國懲教改造公司拿下美國私人監獄領域第一筆政府訂單;隨後私人監獄在美國大量興起,目前已經多達百餘家,但主要被美國矯正公司、地緣集團公司、管理培訓公司,這三家資本寡頭所壟斷。全美私人監獄監禁人數佔比18%,某些州甚至高達40%。私人監獄的興起激發了對囚犯的市場需求,全美在押人數從1970年代的30萬,迅速暴增到現在的240萬。美國以不到全球5%的人口,貢獻了全球25%的囚犯。美國同時將私人監獄這一收益頗豐的業務推向了美國的海外基地。
以往,全球的軍火貿易是美國軍工資本牟利的主要手段,為了刺激軍火需求,美國或是直接對外發動戰爭,或是慫恿挑動國際上的地區衝突,他甚至可以同時為印巴這樣的對立國家同時提供軍火。但這種傳統的軍火貿易依然滿足不了大資本的利益需求。90年代後期以後,美軍將防務、安保、軍隊後勤保障紛紛承包給了私人資本。
人們所熟知的愛德華·斯諾登,在2013年5月離開之前,就是為國防承包商Booz Allen Hamilton工作,並在其中見識到了大量黑幕,使得他良心難安,最終選擇出走和揭秘。
9·11恐怖襲擊之後,弗裡德曼的門徒擠滿了白宮,其中包括弗裡德曼的好友——時任美國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小布希未經公共辯論,就把許多最敏感與核心的戰爭服務機構外包給黑水公司之類的私人安保公司,從提供醫療給士兵、偵訊囚犯,到搜集大眾的信息、並進行大數據分析。
「國土安全產業」在短短幾年時間迅速增長到2000億美元以上的規模。2003年,美國政府授予3512項合約給私人公司,以執行安全機能;到2006年8月為止的22個月期間,國土安全部授予的這類合約已超過11.5萬項。
澳大利亞記者安東尼·勒文施泰因曾仔細講述美國如何將它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爭私有化:在阿富汗存在著3萬名為五角大樓工作的軍事承包商,他們與在阿富汗的美國士兵的比例超過三比一;在伊拉克有數千個軍事承包商。
善良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力,在新自由主義的故鄉——美國,沒有什麼是不能夠私有化的。為了大資本的利益、為了維持搖搖欲墜的美國軍事霸權,美國同樣不惜把維持霸權的軍事機器不斷私有化。
結合這個背景來看,「放出私掠船」,把維持美國軍事霸權的「軍艦業務」承包給私人船商,也就沒有任何值得奇怪的了;奇怪的是,你以最大的善意迴避美帝的邪惡。
就看危機到了什麼樣的程度,美帝還需不需要避免國際道義譴責,維護「燈塔國」的假面;一旦時機成熟(危機深重),美帝真的會撕去一切假面——「放出私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