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末的臺灣,在完成了十項建設後,經濟狀況突飛猛進,外匯金額高達全球第四,成為了亞洲四小龍之首,創造了著名的「臺灣奇蹟」。
不過因為當時中美關係改善,美國駐臺灣的軍隊撤離後國民黨軍隊感受到了極大的國防壓力,於是在獲得美國諾斯羅普公司授權許可後,生產了大量F5E/F戰機,雖然這種戰機相對而言比較便宜,性能卻十分出色。
F-5F教練機
而大陸方面的主力戰機則是以米格16改造為基礎的殲六戰鬥機, F5E/F戰機上的一些新型技術相對而言比殲六先進,如果能獲得一架F5E/F的話,大陸的空軍技術將得到顯著提升。
而就在臺灣大量生產F5E/F後不久的1981年,一名臺灣空軍少校駕駛一架F5F雙座教練機投誠大陸,降落在了大陸福州機場,這位80年代後第一位駕機起義的臺灣飛行員,不但讓大陸的空軍技術得到了極大提升,也讓解放軍空軍摸索出了一套對敵戰術。
這位為祖國立下了大功的飛行員,叫做黃植誠,為了嘉獎他駕機投誠的愛國行為,大陸方面獎勵了他65萬元人民幣,這在當時可謂是一筆巨款,不久後,黃植誠還受到了中國領導人鄧小平的親切接見。
對於當時的黃植誠而言,飛往大陸是否會有光明的前途還是一個未知數,而他為什麼放棄臺灣優渥的待遇,選擇毅然駕駛戰機投奔大陸呢?
黃植誠
對於蔣氏父子的國民黨而言,飛行員起義是屢見不鮮的現象。
早在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悍然發動內戰的當天,飛行員劉善本駕駛B24轟炸機發動起義投奔了延安。
在劉善本的帶動下,國民黨上尉分隊長楊培光、國民黨中尉飛行員俞渤、國民黨空軍中尉飛行員譚漢洲、國民黨上尉謝派芬、國民黨上尉教育副官高平等大量飛行員紛紛駕機起義,1949年11月9日,甚至發生了國民黨中央航空公司及中國航空公司2000多名員工,在總經理的帶領下通電起義的奇觀。
僅在解放戰爭期間,就有110名國民黨空軍飛行員駕駛53架飛機進行起義,而這還不包含中央航空公司及中國航空公司中的80多架飛機。
蔣介石敗退臺灣後,飛行員起義現象仍然屢見不鮮,比如1956年1月7日,臺北飛行社的飛行員韋大衛、業務員梁楓以及事務員翟笑梧,就曾駕駛著蔣經國專門用來旅遊用的A-170A型飛機投奔大陸,韋大衛臨行前還「囂張」的表示:「告訴蔣介石,老子走了!」給蔣介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韋大衛
1963年6月2日,國民黨空軍第二聯隊十一大隊四十二中隊的上尉飛行員徐廷澤駕駛一架美國佩刀戰鬥機起飛返回大陸,開創了國民黨飛行員投誠的先河。
徐廷澤之後,又先後有數名臺灣飛行員離開臺灣前往大陸。中國大陸進入10年動亂後,臺灣飛行員投誠熱潮才逐漸終止,整個70年代,沒有任何一名臺灣飛行員駕機投誠,這個局面直到1981年黃植誠駕機投誠後才被打破。
黃植誠黃植誠於1952年出生於中國臺灣省的一個空軍世家,他父親是國民黨空軍的一員,母親被臺灣空軍稱為「模範母親」,他的一個哥哥還是臺灣空軍的一名少校。
在黃植誠4歲那年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因為他是家裡最小的孩子的緣故,他的母親相比其他孩子而言,給予他的關愛更多一些,再加上他的自尊心非常的強,因此他的性格十分要強。
臺灣因為是個海島的緣故,部隊對空軍的依賴極強,因此空軍歷來也是國民黨軍隊的天之驕子,能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是值得所有人羨慕的事情,而黃植誠的父親、哥哥、姐夫、堂哥都曾在空軍服役過,在家庭氛圍和社會輿論的影響下,黃植誠從小就有一個夢想,要參加空軍,成為高志航(抗日戰爭時期,高志航率領空軍部隊取得了對日作戰中第一次空戰勝利)那樣的空軍英雄。
高志航
然而當黃植誠真的進入臺灣空軍後,卻發現空軍的生活並不如自己想像的那麼美好,他剛進入空軍不久參加春節聯歡會時,空軍總司令烏鉞拿出一把外國人贈送的寶劍,一本正經地說道:「空軍中只要有任何一個人能打下大陸的米格機,就把這柄寶劍送給他。」
烏鉞的這番話讓黃植誠心裡十分不爽,他一直認為中國人之間不應該打個不停,應該一致對外。
他小時候讀史書時,每次讀到國破家亡,人民受到外族侮辱時,總是忍不住痛哭流涕,他小時候,國民黨當局一直喊口號要「以武力反攻大陸」,烏鉞的這番話更讓他認識到上峰對大陸一直都抱有敵視心理。
烏鉞
因此當黃植誠所在的聯隊回到駐地後,參加關於「烏總司令重要講話」的會議時,他義憤填膺地表示:「光提打下大陸的米格機才給那把劍,俄國人、日本人、越南人呢?」
黃子成的這番話,讓其他飛行員顯得十分尷尬,還惹來了一陣批評,這是黃植誠第一次對國民黨空軍感到反感。
不久後,黃植誠正式開始接受飛行訓練,每次正式上飛機前,飛行員都會按照規定留下「遺言」,當時臺灣空軍事故率極高,一旦上了天從上面掉下來,想留句遺言也留不了。
其他飛行員的遺言都是希望政府能多發一些撫恤金,或者將親屬送到美國留學,唯獨黃植誠的遺言是希望死後將骨灰撒在母親種的那株薔薇樹下。
有一次,黃植誠按照訓練科目開始沿臺灣海峽中線做儀表飛行,那一天天氣晴朗,當黃植誠在飛機上眺望大陸時,情不自禁地屏住了呼吸,距離海岸線不遠的地方,那一座座聳立的高山就像哨兵一樣牢牢地守衛著大陸的門戶,而山腳下點綴著的田野更是充滿了生命的氣息。
黃植誠
黃植誠的母親是四川人,經常向他發出感慨,希望死後能葬在大陸家鄉的土地上,當黃植誠想到自己死後應該葬到哪裡的時候,不由得往東看了一眼,那被美國和國民黨當局吹成是「不沉航母」的臺灣島,和大陸比起來是那麼的渺小,他心裡情不自禁的產生了「臺灣如果不向大陸靠攏,是沒有出路」的想法。
隨著黃植誠在臺灣空軍內服役的時間越來越長,他對臺灣空軍越發感到厭煩,尤其是無處不在的特務機關「政治細胞」,更是讓他感到渾身不自在。
有一次某報紙發表了一篇社論稱「大陸沒有攻臺能力」,為了論證這個觀點,該報紙還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為例,表示德國雖然擁有強大的陸海軍以及7000架飛機,但是仍然不能渡過21哩(英裡舊稱)的英吉利海峽攻打英國。
臺灣海峽四倍於英吉利海峽,如果大陸想要進攻臺灣,在軍事方面就必須四倍於當年的德國,光飛機就得21000架以上,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當黃植誠看到這份報紙後情不自禁地爆了粗口:「胡扯!」
然後在社論旁寫道:「戰鬥力和地理環境能用算數推演嗎?當年日本入侵中國時中國人口四萬萬人,當時的日本有16億人口嗎?美國橫渡太平洋滅了日本,難道美國有80萬以上的飛機嗎?真是可笑!」
黃植誠批註完這篇社論後就離開了宿舍,當他回到宿舍時驚奇地發現報紙竟然不見了,後來他才知道報紙被「政治細胞」送到政戰部「審查」去了,因為他沒有寫任何過分的話,才沒有受到處罰。
當時大陸經常會往臺灣方面發放一些裝有傳單的空飄氣球,國民黨當局對這些傳單十分敏感,嚴令臺灣居民不得拾撿任何傳單,連看一眼傳單都是違法的。
而大陸方面操控空飄氣球的技術十分先進,有一次「雙十節」時,國民黨當局在「總統府」外組織了一次萬人遊行大會,「蔣總統」正看得開心時,大陸的一個空飄氣球,正好飄到了聚會地點的上空爆炸,傳單落下來後,嚇得參與遊行的臺灣民眾四散而逃,引發了一場極大的混亂。
大陸「空飄氣球」
有一次黃植誠在正式登機前,前往停機坪旁邊的盥洗室洗手,透過窗戶看到大陸又飛過來一些空飄氣球,只聽「叭叭」幾下微響,空飄氣球當空爆炸並撒下了大量傳單,機場上的臺灣飛行員像避瘟神一樣四處逃竄,唯恐和那些傳單產生一絲關係。
黃植誠不由自主地笑道:「一個傳單就嚇成這樣了,真要見到共軍了應該怎麼辦?就這還光復大陸呢,光復個鬼。」
當天晚上黃植誠去找督察室主任請假進城時,主任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說道:「今天早晨訓練之前你都幹什麼了?說了什麼?看沒看大陸傳單?」
黃植誠趕緊表示自己沒看過,只見那位主任死死地盯著他的臉說道:「你沒在盥洗室裡說光復大陸是見鬼嗎?」
主任的這番話嚇了黃植誠一大跳,他沒想到自己在盥洗室裡自言自語都會被「政治細胞」聽到,心裡不由得燃起一陣怒火,吼道:「我說沒有就沒有!哪個向你報告的,你把他找過來當面對質。」
主任最後也沒有把告密人員找來,警告他「以後說話注意點」後,就放行了,從軍營出來後,黃植誠不由自主地在心裡感嘆道:靠這種手段控制軍隊,能打個什麼勝仗。
黃植誠
駕機投誠有一次黃植誠從金門返回臺灣時,發現飛機上有幾個被抓來的大陸漁民,有幾名臺灣軍一臉高傲地對那幾名大陸漁民說道:「聽說你們平時吃香蕉皮和草根,一定很苦吧?」
大陸漁民詫異地看著問話的臺灣軍官,說道:「那些東西我們的豬都不吃。」
臺灣軍官被懟了一句後內心不爽,說道:「聽說你們打算搞計劃生育,其實用不著那麼麻煩,我有個辦法,只要你們當局把眼睛半睜半閉,我保證三天之內,你們最起碼能跑十萬萬人。」
大陸漁民說道:「我也聽說過這麼一件事情,蔣經國曾經對他的秘書說,如果我們實行開放出國的話,臺灣島恐怕只剩下你我二人了,秘書說『我們兩人?你在說你和誰呀?』」
大陸漁民的風趣幽默給黃植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開始更加關注大陸方面的消息,並開始偷偷地收集大陸發過來的傳單。而對大陸越了解,他對臺灣當局就越失望。
1979年初,當大陸開始對越南進行自衛反擊戰時,他原以為國民黨當局會像當年對印反擊戰時的「老頭子」一樣,發表聲明譴責越南侵犯中國領土,結果國民黨當局不但沒有罵越南人,反而不停的罵大陸當局「驅趕人民到越南送死」。
「老頭子」蔣介石
1980年的一天,又有很多個大陸放飛的空飄氣球來到了黃植誠所在的桃園機場,氣球爆炸後飄下了無數的傳單,黃植誠看著身邊的戰友四處逃竄的樣子,不由得感到一陣悲哀,當有戰友勸他躲避時,黃植誠回答:「傳單恰巧落到了我身上,關我何事?」
恰巧此時,一張傳單飄到了他的胳膊上,黃植誠只看了一眼就被吸引住了,只見傳單上用彩色印刷著一枚巨大的火箭,火箭下方一行醒目的大字極為引人注目:我國首次向太平洋水域發射運載火箭。
雖然傳單上說的委婉,但是黃植誠立馬就想明白了,所謂的運載火箭就是洲際飛彈啊!我們中國人除了有原子彈、衛星外,終於打破美國和蘇聯的壟斷有自己的洲際飛彈了!
關於「首枚運載火箭」的報導
這次「飛彈事件」讓黃植誠情不自禁的對海峽對岸的大陸產生嚮往,而不久後他又親眼目睹了臺灣軍隊內種種黑暗的事情,在心底堅定了駕駛飛機去大陸的決心,即便他此時已經是國民黨空軍的一名少校,有著前途無量的未來,也在所不惜。
1981年8月8日,在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工作後,黃植誠於當日上午8點來到了桃園機場的停機坪上。
這一天是他負責考核5大隊飛行員許秋麟的日子,黃植誠走到編號為5361的F5F戰機旁後望著它陷入了沉思。
F5F是整個桃園機場最先進的戰鬥機,號稱臺灣「空軍的支柱」,每一架售價都在500萬美元以上,作為戰鬥教練機F5F有兩個駕駛座,可以用來訓練,又可以用來作戰,因為造價昂貴的緣故,當時國民黨空軍只有20餘架F5F。
黃植誠和許秋麟爬上飛機後,向地勤人員做了個「V」的手勢,除了他自己外,沒有任何人知道這個手勢還有另外一層含義。
飛機正式起飛後黃植誠暫時鬆了一口氣,然後立馬繃緊了神經,他知道自己想要離開臺灣並不容易,進入60年代後,國民黨當局不斷的命令空軍進行反劫機、反起義的訓練,對飛行員的防範極其嚴格。
黃植誠駕駛的F5F起義戰機
當飛機飛到靠近臺灣海峽中線的空靶區時,黃植誠命令許秋麟拉上後座的暗倉蓋「準備儀表飛行」,如此一來許秋麟就看不到飛機外的景象了。
黃植誠按耐住激動的心情,告訴許秋麟「要做低空雷達測試科目,飛機要翻跟頭」,然後切斷了飛機上的無線電,駕駛飛機從5千米高空往下翻跟頭,直到距離海面20餘米處才重新拉平,他之所以如此行事,就是為了讓飛機脫離臺灣雷達的監控,然後駕駛飛機向大陸福州機場飛去。
當飛機飛到距離福州機場不遠的烏龍江大橋時,許秋麟問道:「教官,我們到哪兒了?」
黃植誠說道:「打開暗倉蓋!」
緊接著就是一聲驚呼:「我們現在在大陸!快回去!」
黃植誠回答道:「我不回去了,我今天就是為了來這裡的,你怎麼辦?」
許秋麟沉默了很久,表示自己要回臺灣。
黃植誠不願意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別人身上,雖然可能會有極大的危險,但他還是決定把許秋麟送到馬祖的東引島再回來。
當天早晨9點12分,黃植誠駕駛飛機飛到東引島以西2公裡的海面上,然後命令許秋麟跳傘,等親眼看到許秋麟的降落傘張開後,他默默地送了一句祝福,然後再次駕駛飛機飛到福州機場上空按照「人民解放軍前線司令部通告」中的規定,搖晃機翼放慢速度,放下起落架後開始著陸。
9點12分,黃植誠駕駛飛機順利著陸,打開座艙蓋摘下氧氣面罩後,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遠在臺灣的母親,眼睛裡流下了兩行晶瑩的淚水。
黃植誠
8月12日上午10點,為歡迎黃植誠駕機投誠,福建軍方專門舉行了盛大的表彰大會,福州部隊司令員宣布:為了表彰黃植誠的愛國主義行為,特地獎勵65萬元人民幣。
緊接著,福州空軍政委宣讀了人民解放軍空軍批准黃植誠入伍的通知,並給他發放了一身嶄新的解放軍軍裝。
對於這位70年代以來第一位駕機投誠的臺灣飛行員,大陸方面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和信任。
不久後,他就受到了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及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鄧穎超的親切接見,會見結束後,空軍司令員張廷發宣布了對他的任命:空軍某航校副校長。
從左往右:鄧穎超、鄧小平、黃植誠
之後,黃植誠憑藉著自身過硬的飛行經驗以及對F5F的了解,為解放軍部隊培養了大量人才。
1988年,黃植誠被授予空軍上校軍銜,並於6年後晉升為空軍少將。
後來黃植誠先後擔任了南京、北京軍區後勤部副部長、北京軍區空軍副參謀長等重要職務。
2010年,年滿58歲的黃植誠光榮退休,享受副軍級待遇。
黃植誠退休後除了參加政協組織的一些活動外,每天最大的愛好就是鑽研美食,北京有一家專門經營臺灣特色菜的餐廳叫做「飯前飯後餐廳」,這家餐廳有個特點,就是有很多名人的家常菜。
比如萬裡委員長的女兒萬紫提供的「萬家粗豆腐」,黃安提供的「乾貝白玉」等,而黃植誠將軍則為該餐廳提供了一盤「紅鱘米糕」,並因此獲得了餐廳提供的美食證書。
黃植誠將軍獲得證書
黃植誠將軍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在臺灣經濟騰飛,大陸前途不明的情況下,毅然駕駛飛機投奔光明,如果不是對祖國抱有深沉的熱愛,又如何會做出如此壯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