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艘2.5萬噸的全新武庫艦將是071E?

2021-03-02 瀚海狼山

技術是不斷進步的,就像航母在二戰中淘汰了戰列艦幾十年的海上霸主地位。而進入新世紀,航母和核潛艇仍然是水面和水下的最強武器系統。不過隨著技術的創新,特別是電磁炮、雷射等新定向能武器的逐步成熟與可實戰化,以及對水面大型艦船威脅程度越來越高的各種可以打擊移動目標的遠程飛彈的技術成熟。一種全新的大噸位作戰艦艇,很可能部分代替航母的水面霸主地位。這就是已經論證了多年的武庫艦。其實蘇聯時代滿排接近2.5萬噸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就已經有了武庫艦的雛形。這種大型艦艇攜帶了從重型反艦飛彈到短程點防禦防空飛彈的各種飛彈總數接近500枚,已經可以看做武庫艦的一種。不過受到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基洛夫的反艦能力只能是大氣層內的飛航式遠程反艦,也沒有完整的太空支持體系。

距離當今已經越來越成熟的從1500公裡甚至3000公裡外就對航母發動外太空灌頂攻擊的技術差距巨大。當然那時更沒有電磁炮、高能雷射和綜合全電系統的成熟上艦。因此基洛夫級不具備現代化武庫艦的技術條件。這種幾十年前的老艦在當代也已經沒有什麼實戰價值,已經完全成了擺設。而當今美國海軍的DDG1000,貌似有點武庫試驗艦的外形,但內涵卻遠遠達不到。因為美國海軍至今沒有ASBM,也就是成熟的彈道飛彈打航母的技術。DDG1000上除了2門至今不倫不類的艦炮,就是普通的80坑的垂髮裝置。還因為沿著外殼布置,被譏笑為艦用爆炸反應裝甲。因此DDG1000距離先進武庫艦,哪怕試驗艦也相去甚遠。那麼現代化的武庫艦到底應該具備什麼樣子?瀚海狼山認為應該有主要幾條:具備超級強大的火力。也就是有巨型或者多彈聯裝的垂髮系統,可以裝載最大型的ASBM反艦彈道飛彈。

這就要求垂髮井的深度在12米以上,最深可以到15米。這樣不但能裝當今3000公裡射程的ASBM飛彈,甚至未來射程8000公裡的反艦彈道飛彈也可以裝得下,自然也可以裝下正規的洲際飛彈,成為戰略打擊水面和陸地通用。如果能裝得下如此巨大的彈道飛彈,那麼自然可以裝得下任何體量的防空彈和大氣層外的反導攔截飛彈。然後主炮是電磁炮或者其他高能武器;綜合全電操縱。初期可以僅僅水面作戰,後期再發展可變為半潛船,增加隱蔽攻擊的能力。如果要裝得下12米甚至15米深的垂髮井,那麼這艘船的滿排噸位,最小也不能小於2.5萬噸,才能在船體的型深上達到12米以上。但是目前由於受到動力系統功率的限制,當今全球各大國都沒有現役或者計劃建造如此大噸位的戰鬥艦艇。核潛艇雖然垂髮系統可以如此深,但是信息化程度卻跟不上。再說核潛艇長期在水面操作也就是失去了其戰略意義。那麼有沒有一種艦艇,可以部分的先行試驗未來武庫艦的一些技術呢?

這機會貌似說來就來了。前不久誰誰家和某友好國家籤訂了出口一艘船塢登陸艦的合同,這型艦不是別的,就是071的出口版本,被命名為071E。外國客戶買去,自然也主要是當做兩棲登陸艦用,維護海洋利益。但是與誰誰家連一臺1130都捨不得給071裝上不同,國外客戶可沒有誰誰家海軍那麼完整的作戰體系。因此這艘071E,就需要另外裝上從大型反艦飛彈、攻陸巡航飛彈、大大小小的防空飛彈和高性能近防炮的所有作戰系統。等於這艘071E有成為當今全球第一艘試驗性武庫艦的潛力!這個船型滿排恰恰是在2.5到2.9萬噸之間,從水上第一甲板到水線足夠12米深,因此可以安裝最大型號的垂髮飛彈。除了航速不夠戰鬥艦艇標準,其他試驗條件完全具備了。雖然客戶還沒有最終確定從哪裡訂購配套的大型武器,但是不管最後用誰家的,都需要原始船廠配合設計和安裝。因此071E大概率會成為全球第一艘準武庫艦。

 

相關焦點

  • 中國的武庫艦
    美國海軍的武庫艦想像圖 我們先不去提上世紀80年代末法國人提出的「武庫艦」概念,也不說美國最終將這一概念落實發展出來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先來說一說中國海軍為何有了建造「武庫艦」的需求而且考慮到我國海軍的發展速度,最好能在短時間內完成設計建造,應該在2020年前後服役,增強我海軍第一、第二艘航母編隊的作戰能力。
  • 4萬和2萬噸的差距有多大?把075和071放一起才明白,不是一個量級
    近期,075型兩棲攻擊艦試航的消息一直備受外界的關注,075型兩棲攻擊艦試航說明該型艦艇的棲裝工作已經進入測試階段,距離服役又近了一步。作為我國建造的首型兩棲攻擊艦,它的出現有著劃時代的意義,結束了中國海軍沒有兩棲攻擊艦的歷史,未來將大幅度提升兩棲作戰能力。
  • 中華神盾艦7年下水2艘 055大驅為何1年就亮相6艘?
    從去年4月26日首艦下水至今,不到1年時間,江南、大連兩大造船廠已有6艘國產萬噸大驅亮相,這一速度不但在世界範圍內不多見,就算與我國最近兩型中華神盾驅逐艦052C型、052D型相比,也堪稱「驚人」。尤其是我國第一代國產神盾艦052C型,曾經在長達7年時間裡只下水服役了2艘。
  • 武庫艦為何被主流海軍淘汰?成也因為火力強大,敗也是敗在火力上
    由於那時攔截彈體積太大,所以美軍計劃在一艘排水量2~3萬噸的艦艇上,安裝40~60個攔截彈發射系統。可以說,這是最早的「武庫艦」概念設想。邁入正規的「武庫艦」剛才已經了解到,最早的武庫艦概念發展是在1967年,實際上到了後期,也就是80年代,武庫艦的設想才開始邁入正規化。
  • 國產兩棲攻擊艦等待刷號?— 3號艦或下水舾裝,首艦和二號艦還未命名
    但是可以猜測,在這一段時間中國產兩棲攻擊艦一定還在積極進行了相關測試,為之後的入列形成戰鬥力做準備。而其後續艦艇也是馬不停蹄,其3號艦或正在進行下水準備,之後就可以進行後續的舾裝工作了。根據社交媒體上的通知顯示,最近黃浦江浦東一側滬東船廠將有新船出塢,部分江面禁止通行。而通知中顯示至少有2條新建船隻一次出塢,而其中一條可能就是國產兩棲攻擊艦的3號艦。
  • 國產5萬噸補給艦比印度航母還大:第二艘這麼快就服役了
    僅從排水量而言,這艘大型補給艦也是目前全球數一數二的先進補給艦了,這艘補給艦將會加入我海軍執行作戰任務,且會部署在002航母戰鬥群中,完全能夠有效保證航母戰鬥群的持續作戰能力。我海軍這艘補給艦的排水量達到了5萬噸以上,僅為了保證其速度就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按照航母補給的需求來看,至少需要4臺QC280型燃氣輪機才能保證這艘5萬噸級的補給艦達到26~27節的航速,且這是在滿載的情況下,如果是輕載執行作戰任務
  • 中美兩棲指揮艦差距,美國2艘中國1艘沒有,有必要改裝071型嗎?
    美國有著兩艘兩棲指揮艦,而我國1艘都沒有,不過其誕生已經是5,60年前的事情,我們還有必要發展這兩棲指揮艦嗎?一般來說,兩棲指揮艦和其它軍艦相比相對較小,排水流量大約是在1萬-2萬噸,最大航速大概在20多節,而在兩棲指揮艦上還會裝載登陸兵、兩棲裝甲車等各種登陸作戰能夠用到的武器裝備。
  • 075兩棲攻擊艦3號艦下水?中國速度,一年半內下水三艘
    2019年9月25日,中國首艘075型兩棲攻擊艦下水;2020年4月22日,第二艘075型兩棲攻擊艦下水;2021年1月29日,第三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將下水。前兩艘下水時間相隔7個月,第二艘與第三艘相隔9個月。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三艘艦全部下水。
  • 全球最強5大戰艦榜單!中國兩大主力艦入圍,055排名實至名歸
    2009年4月23號,我國舉行了海軍建軍60周年海上閱兵式,當時中國海軍能拿得出手的戰艦隻不過是兩艘052C驅逐艦,一些054A護衛艦和071型船塢登陸艦而已,連051型驅逐艦這種幾十歲的老兵都能出現在閱兵式上。反觀當時參加閱兵式的外軍艦艇則是百花齊放,美國的伯克級驅逐艦,日本的金剛級驅逐艦以及俄羅斯的光榮級巡洋艦將應該屬於中國海軍的風頭,搶得一乾二淨。
  • 8艘055+5艘075!美媒:中國未來5年造艦規模史上最大
    美媒:中國海軍「十四五」造艦計劃史上規模最大  美國《外交官》網站文章,對中國海軍在第十四個五年計劃中的採購計劃做了猜測。  文章稱,2020年,全球多個主要海軍都制定了未來的長期採購戰略,從美國海軍的2045年500艘艦艇計劃,到英國2030年後的皇家海軍計劃,以及印度海軍最近對第三艘航母的期望。因此,對最近幾周流傳的一些關於中國海軍採購目標的傳言進行分析是適當的。
  • 中國國產航母戰鬥群全部成員曝光 這一組合能縱橫全球
    從這首艘國產航母的排水量和搭載艦載機數量來看,其在亞洲排名第一,在全球僅次於「尼米茲」和「福特 」級而排名第三。在中國第一艘航母16號「遼寧」艦的首次西太平洋軍演中,已經把中國海軍為其準備的護航艦艇全部曝光了,包括052D型驅逐艦173號「長沙」艦,052C型驅逐艦151號「鄭州」艦和171號「海口」艦,054A型護衛艦538號「煙臺」艦、547號「臨沂」艦,以及966號綜合補給艦「高郵湖」艦,很可能水下還至少有一艘093A型攻擊核潛艇,這樣全部航母戰鬥群共有艦艇8艘,可謂是當時中國海軍能夠拿得出手的最豪華配備
  • 075艦二號艦海試,三號艦何時下水?全球第二大兩棲力量即將到來
    但在我國海軍大型艦艇中,建造速度最快的,應該是075型兩棲攻擊艦。1號艦服役,2號艦海試,聽說3號艦主體建造已基本完成,都已經開始刷漆了。一般而言,刷漆是艦船在船塢裡的最後一步,因此這艘船應該很快就要下水了。待到3號艦服役,我國將成為世界第二大兩棲力量。
  • 英媒:僅隔半年,中國第二艘075型兩棲攻擊艦下水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4月22日發表了安德魯·泰特的題為《中國第二艘075型兩棲攻擊艦在上海下水》的報導,具體內容編譯如下:拖船將這艘兩棲攻擊艦從造船船塢中拖出,將其引入黃浦江上的一處泊位,與第一艘075型兩棲攻擊艦為鄰。第一艘075型是於2019年9月25日下水的,這意味著中國前兩艘兩棲攻擊艦下水時間間隔僅為半年多一點。
  • 中國船塢登陸艦出口泰國 071改型性能優秀
    當然如今中船工業為泰國建造的是滿載排水量2萬噸以上的龐然大物,這不僅是中國建造的第一艘出口型船塢登陸艦,也是繼「錫米蘭」號綜合補給艦之後泰國海軍又一艘大噸位的中國水面艦艇。畢竟船塢登陸艦的噸位一般在1-2萬噸左右,從造船技術上並不複雜。不少國家為了簡化其設計、建造流程,往往還會選用民用船級社標準,在控制其不沉性要求和防護、損管能力的情況下,這樣的登陸艦的建造難度和價格並不會比類似噸位的汽車輪渡高太多;而因為船塢登陸艦本身不參加一線作戰,對其艦載雷達、其他態勢感知系統以及艦載武器系統的要求也相當有限。
  • 075三號艦刷漆,下水就在近日,全球第二大兩棲力量即將到來!
    年5月份才上船臺開始建造的,而如今已經刷漆完畢即將下水了。可能不少網友會覺得1年建造一艘075兩棲艦並不算快,但當你知道一艘7000噸級的052D驅逐艦建造時長就要超過2年時、6萬噸的「山東艦」從上船臺到完工下水就需要2年半的時間時,就會發現建造一艘4萬噸級的075兩棲艦隻需要不到1年的時間速度是如此之快。
  • 「龍虎山號」艦交付入列,發現一個反常現象!
    中國海軍第5艘 071型兩棲船塢登陸艦龍虎山號交付服役,法國專家注意一個反常的現象,五號艦排水量爆增數千噸,建造周期延長,看來這艘新艦內部有乾貨。要知道208.5米長,31.9米寬的安東尼奧滿排也才2.5萬噸,前幾艘071滿載25000噸,現在29000噸, 明顯變大了啊!中國海軍的發展是全方位的,不僅要求高級的大型航母,包括第二和第三航母目前正在建設中,而且要求大量兩棲突擊手段,尤其是在未來兩棲戰背景下。可能出於後一種原因,071型船塢登陸艦閃亮全場。
  • 我國2萬噸級071型船塢登陸艦及配套「野馬」登陸艇批量建造列裝
    著名軍事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071型船塢登陸艦是我國首艘2萬噸級的大型先進戰艦,將我軍兩棲登陸作戰模式從傳統平面登陸作戰提升到立體登陸作戰模式。071型船塢登陸艦排水量在1.8-2萬噸之間,飛行甲板和機庫可以同時搭載4架直8直升機,4艘726 型『野馬』氣墊登陸艇,或者800名官兵及武器裝備。
  • 俄十多年造兩艘登陸艦沒完工,中國六艘071登陸艦全部下水
    2018年5月25日,俄羅斯的新一艘伊萬·格倫級登陸艦彼得·莫爾古諾夫號正式下水,標誌著該艦迎來了新的裡程碑。從首艦伊萬·格倫號開工以來,已經過去了14個春秋,但一共才下水兩艘,足以見得俄羅斯在這個領域的進度有多慢。
  • 075兩棲攻擊艦即將服役,奪島主力震懾臺獨,命名「臺灣艦」?
    從1961年8月「硫磺島」級的首艦「硫磺島」號服役到2009年10月「黃蜂」級的8號艦「馬金島」號服役,在近半個世紀的歷史長河裡,前後共有20艘兩棲攻擊艦為美海軍陸戰隊的兩棲作戰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持。中國首艘071型船塢登陸艦998「崑崙山」號2007年服役。
  • 2號艦開始海試:075型兩棲攻擊艦,建造進度明顯提速
    有細心的軍迷觀察到H24輪正是075型兩棲攻擊艦2號艦的代號,果然,有熱心的網友拍到075型兩棲攻擊艦2號艦,在上海黃浦江解纜起航,離開位於江邊的滬東中華船廠,緩緩駛向東海某處海域開展試航工作。此前,8月5號,同為075型兩棲攻擊艦的首艦,也出上海黃浦江,前往東海進行了海試;時隔僅4個半月,2號075型兩棲攻擊艦也進行了海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