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次中東戰爭即將打響?中東最強三國百萬大軍誰敢碰以色列?

2021-02-07 愛修園

相惜的靈魂總會遇見

願孤獨流離的你

停泊在愛修園的港灣

彼此相互取暖


近日,我們都知道川普信守大選時的承諾,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並要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搬至耶路撒冷。這無疑被大多數的人認為美國在中東捅又了個大馬蜂窩,讓本就不穩定的中東局勢再次變得嚴峻起來,甚至不少人斷言此舉可能會引發第六次中東戰爭。


消息一出,雖然土耳其、德國、法國和約旦等國家公開表示反對,但主要的阿拉伯國家,包括埃及和沙特,都對此沒有發表類似意見,現在中東地區的大亂鬥,讓以色列獲得了崛起的重要機會。



眾所周知,前五次中東戰爭都是以色列軍隊獲勝,並創造了許多奇蹟般的戰例,數次中東戰爭,中東地區的所有伊斯蘭國家聯合,雖不能說團結一心,也讓以色列備受壓力,第四次中東戰爭甚至一度有滅國危險,但現在,伊斯蘭世界早已經四分五裂,內鬥不止,根本已經失去了再次聯合起來對抗以色列的可能性,而歷經戰火洗禮的以軍也一舉成了中東戰鬥力最強的軍隊,作為一個國土面積僅2萬多平方公裡的彈丸小國,以色列軍隊的表現不得不令世人敬畏。


那麼,第六次中東戰爭有可能近期爆發嗎?作為中東霸主的以色列還能打贏阿拉伯國家聯軍嗎?


現在很明顯,敘利亞和伊拉克都不具備對抗以色列的實力。敘利亞自己在國內就已經焦頭爛額,還有大約十萬敘反對派盤踞在敘利亞的很多地區。


伊拉克經過多年戰爭也是一片狼藉,同時伊拉克北部還有以色列的盟友數萬庫德武裝。敘利亞和伊拉克現在的陸軍實力雖然有50萬左右,但是可以拿出來的機動兵力最多只有幾萬人。

沙特和伊朗一直爭鬥不止,沙特領導的阿拉伯聯軍一直在葉門,跟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作戰,胡賽更是不斷向沙特和阿聯發射彈道飛彈,外媒曾報導,沙特甚至想要出資僱傭以色列國防軍,打擊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真主黨,以剪除伊朗羽翼。

埃及現在內部焦頭爛額,塞西政府除了要壓制潛在的反對派,還要面臨西奈半島等地的恐怖活動,困難的經濟狀況也讓其無力幹涉中東地區。

伊朗雖然一直扮演以色列的死敵,但伊朗現在無力對抗以色列,伊朗經濟同樣不佳,在葉門和敘利亞投入的大量精力,讓其不敢招惹以色列,況且伊朗的常規武器現在也很落後,真正可以威脅以色列的只有彈道飛彈。但是如果沒有核彈頭,想單純依靠幾百枚彈道飛彈就想擊敗以色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常規彈頭沒有什麼摧毀力,而且伊朗飛彈的精度也非常的差強人意。

以色列梅卡瓦IV坦克

反觀以色列呢?常規主力作戰裝備方面,以色列陸軍擁有1560輛主戰坦克,其中梅卡瓦II型370輛,梅卡瓦III型730輛,梅卡瓦IV型460輛,不過目前有160輛梅卡瓦IV、570輛梅卡瓦III、330輛梅卡瓦II處於封存狀態。以色列海軍相較於空軍和陸軍的存在感很弱,因為自1967年以軍埃拉特號驅逐艦被埃及飛彈艇擊沉後,以色列就放棄了發展大中型水面艦艇的念頭,使得以色列海軍如今僅3艘排水量1227噸的薩爾5型護衛艦;不過以色列海軍的水下力量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擁有5艘排水量1900噸的德制海豚級潛艇。

以色列空軍F-35I和F-16I

空軍則是以色列三軍中最拿得出手的軍種,目前以色列空軍的主力是225架F-16戰機,其中79架F-16C、49架F-16D、98架F-16I,而在2016年前以色列共擁有315架F-16系列,曾是除美軍外裝備F-16數量最多的國家,2016年以色列將90架早期版F-16A全部退役。此外,以色列空軍還擁有約80架F-15戰機,其中25架為F-15E戰鬥轟炸機。當然,如今以色列空軍最大的看點是最近成軍的9架F-35隱形戰機,使以色列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形成實戰能力F-35戰機的國家,直接對中東國家形成了非對稱優勢。值得一提的是,中東其他阿拉伯國家短時間也無法打破這一局面,因為美國政府向以色列承諾不會向這些國家出售F-35,以保證以色列的空中優勢。

以色列梅卡瓦III坦克

在常規裝備數量上,以色列軍隊相對於周邊敵對國家沒有明顯的優勢,但絕不會落下風。因為以色列的死對頭埃及、約旦、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幾國中如今稍微能打可能就是埃及了,擁有1000多輛M1坦克和220多架F-16戰機,而敘利亞和伊拉克都因為內戰元氣大傷,約旦和黎巴嫩這兩國的軍力則是杯水車薪。當然,這些國家是沒膽量再組織聯軍「討伐」以色列的,因為埃及經過幾年時局動蕩也還沒緩過神,如今靠沙特救濟度日。除了裝備精良外,更重要的是以色列軍隊的作戰素養是敵對國家無法比擬,因為全民皆兵的以色列人時刻謹記著一句話「敵人輸一次還是敵人,我們輸了就什麼都不是了」,這才是以色列五戰全勝的根本所在。

以色列傑裡科-3型洲際飛彈

當然,周圍阿拉伯國家不敢再輕易妄動很大原因是以色列擁有的核彈,雖然以色列一直不承認自己擁有核彈,但是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之前人們只知道以色列擁有核彈,但是不知道具體數量,直到去年9月,一名俄羅斯黑客破解了美國前國務卿科林·鮑威爾(Colin Powell)和億萬富翁傑弗裡·利茲(Jeffrey Leeds,美國民主黨資金捐助者)之間的郵件內容,發現美國政府一直知道以色列擁有核彈,而且數量高達200枚。這樣一來,全國僅800多萬人口的以色列就成了僅次於中、美、俄、英、法五國外的第六大擁核國家。此外,以色列還擁有能夠攜帶核彈頭的傑裡科-3型洲際飛彈,其射程高達7500公裡,和南非已經自行銷毀的RSA-3洲際飛彈出自同一平臺。

耶路撒冷自古就是以色列的首都這是不爭的事實,它是上帝眼中的瞳仁,以前是,現在是,未來也是。美國的承認,雖然觸怒了不少國家,不少國家表示遺憾和不滿,但做出實質性抗議的沒幾個,都在強調用談判解決問題,這幾乎是一句空話。

如今,敘利亞衝突愈演愈烈,俄羅斯想走不能走,以色列趁勢而起,中東地區牽扯了太多國家的利益,卻不是所有的國家都能發揮影響力。相比那些不痛不癢的譴責,反倒是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更顯強硬,什麼是真盟友,大概也就這時候能看出來了吧。我始終這樣說,做神喜悅的事情就是對的事情!請大家為耶路撒冷求平安!祝福以色列的必然興旺!

相關焦點

  • 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教會世界怎麼打仗,用6天打敗三個國家
    結果可想而知,美國和蘇聯誰也不想讓中東地區擰成一股麻繩,要不然他們還怎麼分蛋糕,最終聯合國第181號決議通過,規定巴勒斯坦地區在英國撤走之後,分別建立猶太國家和阿拉伯國家,也就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而耶路撒冷則成為聯合國的直轄市。
  • 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六天打服數十萬大軍,蘇聯最後坐不住了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中東戰爭主要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國之間的戰爭,規模較大的中東戰爭一共有好幾次,其中第三次的中東戰爭是時間最短的一次,以色列憑藉強大的軍事力量贏得了勝利
  • 解密第四次中東戰爭
    阿拉伯人發誓雪恥,對以色列堅持不談判、不締和、不承認的「三不原則」。第三次中東戰爭硝煙剛剛彌散,一場更大的戰爭風暴卻已在醞釀之中。 以色列通過第三次中東戰爭獲得大量的土地,在新的土地上積極構建自己防禦體系。1967年底,以色列中將巴列夫在西奈修築了長達160公裡的「巴列夫防線」。
  • 【中東歷史紀實】:第四次中東戰爭
    這一結果的形成是有著歷史必然性的,經過三次中東戰爭,中東地區民族覺醒的進程加快,第一次中東戰爭的失敗使中東國家對殖民者保護中東的幻想破滅,也是北非和阿拉伯國家民族解放運動高漲的起因,埃及革命勝利和收復甦伊士運河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第二次中東戰爭失敗,結果是美蘇大國捲入中東取代英法,但是美蘇幹涉中東同樣不能保證中東各民族的利益,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的失敗讓中東人民意識到要獲得勝利必須依靠自己的努力。
  • 【經典】五次中東戰爭和中東安全框架的確立
    >標題六、第三次中東戰爭:標題七、第四次中東戰爭:中東安全框架的建立:標題八、伊朗伊斯蘭革命、什葉派之弧:標題九、第五次中東戰爭:;黎巴嫩真主黨的建立1949年3月,第一次中東戰爭基本結束。三、戰爭影響: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後,以色列佔領了除加沙和約旦河西岸部分地區外的大片土地,比聯合國《巴勒斯坦將來處理分治計劃問題的<第181號決議>》劃分的土地多出近6700多平方公裡。
  • 第三次中東戰爭是蘇聯的陰謀?
    >第三次中東戰爭就此爆發。美蘇兩大陣營在世界範圍內開始漫長的冷戰,中東地區也未能倖免。第二次中東戰爭後,英法勢力退出中東舞臺,從而形成暫時的權力真空,給美蘇向中東滲透提供了機會。雙方都不斷擴大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尤其是在第二次中東戰爭後,美蘇在中東地區的競爭呈現出白熱化。
  • 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的豪賭
    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一起來了解一下第三次中東戰爭背後的故事。了解歷史上中東戰爭的國家博弈,相信能讓更多人對於如今國際問題,能有一個可參照的依據。在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之前,以色列和阿拉伯人之間就又產生了一個新的矛盾—水資源的爭奪。對於全世界來說,中東地區最寶貴的資源當然是工業的血液—石油。但是對於中東地區的人民來說,水資源和石油同樣重要,甚至更為重要。
  • 第四次中東戰爭
    不過鑑於黎巴嫩本身的體量,並不足以威脅以色列的安全,這片高地並非非拿不可(在第五次中東戰爭時,以色列的政治家最終還是沒能放過這片土地)。  如果能夠保住上述戰利品,相信猶太人是非常願意以第三次中東戰爭之後的實際控制線為基礎,和鄰居們籤訂和平協議的。然而從阿拉伯人的角度來看,這顯然是不能接受的。
  • 第三次中東戰爭的開始和結束
    1964年5月28日至6月4日,巴勒斯坦各界代表在阿拉伯聯盟的支持下,在耶路撒冷東城區舉行了第一次巴勒斯坦國民大會,確定組成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執行委員會,建立了巴勒斯坦武裝力量「法塔赫」。從此,法塔赫為了把以色列趕出巴勒斯坦,可是不斷的襲擊以色列,這支力量在六.五戰爭前已初具規模,對以色列構成了威脅。
  • 動蕩的中東——中東戰爭(全)
    作為中東最重要的國家,埃及對《巴格達條約》不僅毫無興趣,而且有消息表明納賽爾正在從捷克斯洛伐克購買武器。聯合國覺察到中東的事情不大對頭,委派一名瑞典外交官出訪中東。事實表明,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對埃及購買斯洛伐克軍火一事非常惱火,但納賽爾一點也不買杜勒斯的帳,他必須為下一次對付以色列採購軍火。不管東方,還是西方,誰賣埃及軍火,納賽爾就跟誰打交道。對納賽爾的立場,英國首相艾登特別焦慮。
  • 第三次中東戰爭結束
    空襲半小時後,以色列地面部隊也發動了進攻,阿拉伯國家也可是抵抗。至十日戰爭結束,阿拉伯國家失敗。這就是第三次中東戰爭,也稱「六.五戰爭」或「六天戰爭」。1967年6月5日:這次閃電戰的主角是空軍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出動了全部空軍,對埃及、敘利亞和約旦等阿拉伯國家發動了大規模的突然襲擊。
  • 喋血贖罪日:第四次中東戰爭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由於這場戰爭爆發於猶太人一年中重要的「聖日」—贖罪日,因而被稱作「贖罪日戰爭」。
  • 第一次中東戰爭始末
    第一次中東戰爭始末上回說到以色列宣布建國的第二天,阿拉伯聯軍就開進以色列境內,意圖一口吃掉這個新生的國家,第一次中東戰爭就此打響。
  • 第三次中東戰爭——六日戰爭(上)
    戰爭是人為的災難,了解戰爭的歷史,就是了解各國的人性!這五次的中東戰爭都源於,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屆聯合國大會以33票贊成、13票反對(其中10個是伊斯蘭國家)、10票棄權的結果,表決通過了以色列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即聯合國《第181號決議》。
  • 第二次中東戰爭:英法以欺負埃及,蘇聯:以色列你再橫保證你消失
    蘇伊士運河在西方殖民者手上長達100年,直到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埃及才用戰爭方式奪回了這條黃金水道。而在歷史上,「第二次中東戰爭」也叫作「蘇伊士運河戰爭」,是英法這兩個老牌帝國主義國家為了搶奪蘇伊士運河的主權,勾結以色列對埃及發起的侵略戰爭。
  • 激戰中東六:以阿第五次中東戰爭
    第三次中東戰爭是阿以戰爭中的轉折之戰,此戰後以色列獲得了與阿拉伯國家的軍事均勢。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後,以色列同埃及籤訂了和平協議,以色列雖然歸還了西奈半島,但來自埃及的威脅也消失,阿拉伯國家一盤散沙,以色列對阿拉伯國家採取戰略進攻態勢。
  • 激戰中東二:阿以第一次中東戰爭
    (第一次中東戰爭形勢圖。)在軍事失利的情況下,聯軍最強的埃及軍隊在1949年2月24日首先與以色列籤訂了停戰協議,隨後黎巴嫩(3月23日),外約旦(4月3日),敘利亞(4月12日)也分別與以色列籤訂了和平協議。
  • 以色列參加5次戰爭 卻並非中東亂局的禍首
    1948年7月9日,經過充分準備的以色列軍隊向阿拉伯軍隊發動攻擊,最後,歷時15個月的戰爭以猶太人佔領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而告終,96萬巴勒斯坦人逃離家園,淪為難民。大國操縱和直接介入中東局勢最明顯的就是蘇伊士運河戰爭(1956—1957)。英法為奪得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與以色列聯合,於1956年10月29日,對埃及發動了突然襲擊。
  • 四次中東戰爭
    簡單來說,這四次戰爭可概括為以色列建國之戰、蘇伊士運河之戰、六五戰爭和贖罪日戰爭。每一回以色列的表現都盪氣迴腸,可圈可點。        先說建國之戰。1948年,以色列單方面宣布在原巴勒斯坦領土建國,此時它的國民有65萬人,軍隊有各種各樣的遊擊隊3萬餘人,另有坦克和裝甲車各一輛,艦船無,飛機無。
  • 第四次中東戰爭最絕望的時刻,以軍是怎麼扭轉敗局的?
    但第四次中東戰爭,卻可以說是以色列最為絕望的時刻,因為相比前幾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從沒被打得那麼絕望過,而且還是沒多久就被打到了快要亡國的邊緣。同時,事情還就剛剛發生在了贖罪日,這一天對於以色列人來說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節日,不管是誰都會放下工作,為過去一年所犯的罪過進行自我救贖,誰都不希望這一天有任何動亂發生。這也意味著,以色列士兵基本也都放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