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拉達克地區的冬季來臨,印軍在邊境顯然有些支撐不住,估計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在部署大量的武器裝備和兵力後,會敗在後勤上。
雖說此前中印兩軍發生衝突是由印度方面先挑釁引起的,但在如今高原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印度開始陷入「進退維谷」兩難的境地,退也不是,進也不是。不過,這似乎並不影響印度與我國作對。
近日,根據消息報導,中印邊境地區即將在3月份迎來春季,對此一些印度媒體揣測中國軍隊很可能會在對峙地區增加軍事活動。
印度一匿名高級軍官稱,「達普桑盆地以北地區所面臨的軍事壓力或將因此升高。」我國官方目前並未對該消息進行回應,但印度方面用「可能」來表示中國軍隊會在邊境增加軍事活動,完全是沒有任何依據的。
換而言之,印度媒體的報導只是具有猜測性,根本不屬於對事實的報導。
在當前中印雙方正在針對邊境對峙問題進行談判之際,印度媒體有意擴大中國「威脅」,此舉值得警惕。
倘若順著印度方面的報導,中國軍隊真的在邊境增加軍事活動,那麼印度必將面臨非常大的軍事壓力。印度本就指望通過「突然襲擊」的方式佔得先機,可該國卻沒有預料到在衝突中不僅沒有佔得任何上風,反而付出人員傷亡的嚴重代價。
再者,印度認為運輸大量的武器裝備和兵力到邊境地區,哪怕不能威懾住我國,起碼也能在冬季來臨前因為自然氣候的原因以「脫離接觸」方式撤軍。
如此一來,不管結果如何印度都可以在國內宣傳自己佔了上風。可現實總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在印度軍方接連作死的情況下,中方的決心反而越來越大,對峙的時間也越來越長,讓印度亂了套。
以至於大雪封山,印度後勤出現問題,處在一線的對峙人員的後勤得不到保障,保暖衣物,防寒防風的住所,甚至連食物都供應不足。
相比之下,中國戰士們在邊境的現狀倒是與其形成鮮明的對比,在本身軍事實力就與我國存在巨大差距的背景下,後勤又跟不上,印度拿什麼繼續在邊境與我軍對抗?
印度一直自信地認為我國無論從哪個方面都比不上本國,以為真要是雙方發生戰爭,贏得勝利的只會是自己,可雙方還沒有發展成戰爭,印度士兵在邊境就已經支撐不住了。
此時炒作中國軍方可能在邊境增加軍事活動,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印度害怕甚至絕望的心理,正是因為各方面都佔不到優勢,在認清現實後,印度心態變得微妙起來,開始想辦法找「臺階」下。
當然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印度當前在等拜登正式就職後的態度,畢竟中美印關係很有可能影響中印邊境的局勢。
中烏沒鬧掰,中企籤下馬達西奇8億航發大單,美國的贏面被翻盤?
印媒算了筆帳:和中國耗不起,印國防預算超百億但很多東西還沒買
印陸軍參謀長:中巴聯合構強大威脅!把印度逼上「死路」的卻不是中巴
杜特爾特:再次靠實力贏!多國領導人接種中國疫苗,美疫苗成笑話
黑到深處自然粉?印國防部長在公開演講中,暗指中國是超級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