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冷戰打造的大量機堡,跑道縱橫十分壯觀,2架米格23被遺棄洞庫中!

2021-03-03 鋼雨百科

曾經一個超級大國的遺蹟

蘇聯國土面積巨大,幅員遼闊,因此在冷戰時期建設了很多軍事基地,不過冷戰結束後,大部分當初建設的軍事設施不得不被廢棄。圖為位於俄羅斯哈林州庫頁島斯米爾尼克的冷戰時期打造的機堡遺蹟。

雖然這些軍事基地都已經荒廢,不過很多景象航拍後還是非常壯觀的,帶有濃濃的歷史印記。圖為俄羅斯哈林州庫頁島斯米爾尼克的機堡遺蹟,蘇聯時期建造。

當年位於庫頁島斯米爾尼克的冷戰機堡遺蹟,最早的機場並不是蘇聯建造,而是在上世紀初由日本陸軍建造的,在當時被稱作為機洞。

這處機場包含一個1200米長的跑道,由混凝土結構組成,另外還有碎石滑行道,20個裝備非常不錯的作戰飛機停放點,整體規模並不算小。

到了1945年時,蘇聯奪回了這處軍事基地,重新控制薩哈林,到了1946年時,蘇聯軍隊重新命名了這處機場。

當時機場的名字是用蘇聯軍隊解放該島時犧牲的一名營長名字,並且連同附近的村莊也使用了同樣該營長的名字。 

蘇聯派遣了第528戰鬥機航空團駐紮在這裡,用於執行周邊領域及海軍陸戰隊的防空任務。圖為跑道與鋼筋混凝土機堡相連接。 

到了1966年,蘇聯軍隊對該機場進行了重建工作,修造了2000米長新跑道,後來又進行加長,擴展到了2500米,這樣可以允許更大尺寸飛機降落。

本世紀末階段,1994年時,駐紮在該軍事基地的蘇聯航空團被解散,島上駐紮飛機要求被轉移,後來全部被報廢拆解。不過,從照片中可以看到,事實上還有兩架米格-23戰鬥機留在該島的某機庫中,直到今天依然存在。 

口感香甜,具有濃鬱的桂花清香

傳統手工製作,技藝淳樸

不添加任何的食品添加劑


相關焦點

  • 會噴水的冷戰鐵翼:蘇聯米格-25狐蝠截擊機
    蘇聯米格-25截擊機她是會噴水的鐵飛機,她創造的升限紀錄,至今無人打破;她是暴力美學的極品,夢想用獨特的絕技橫掃藍天;她是西方百思不得其解的蘇聯航空工業之花,是低技術打造出工程學奇蹟米格-25採用圖曼斯基的渦噴發動機,再加上噴水助推,馬力強勁,油耗巨大,航程比較有限。米格-25是一架鐵飛機,全機約80%的結構重量採用的高鎳鋼。
  • 米格設計局唯一的攻擊機,米格-27,比原版米格-23更受歡迎
    ,而且在中東的空戰中也表明米格-23相對於西方的第四代戰鬥機並沒有什麼優勢。在整個冷戰期間,米格設計局在前線攻擊機領域基本上沒有什麼涉獵,其主要精力都在設計前線輕型戰鬥機,而攻擊機大部分都由蘇霍伊設計局"包場"。
  • 央視公開我軍新「機堡」,中國軍用機場的築壘化建設是怎樣的?
    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我軍對埃及、以色列打的第三次中東戰爭(即所謂的「六日戰爭」)經驗教訓總結中,對埃及空軍機場在戰爭中的抗空襲配置就總結出了如下幾點教訓:一是在機場跑道道面建設上,我軍認為,埃及、敘利亞等國空軍建設了大量交叉式機場跑道
  • 冷戰時蘇聯的米格23戰鬥機為何飽受爭議?
    23的假想敵是美軍的F4「鬼怪」,並不是後來的F14、F15、F16之類的三代機。在設計上突出考慮了中距高速攔截的需求,比如座艙為了適應高速飛行設計得十分低矮,視野很差,非常不適於近距格鬥。為了安裝大孔徑雷達放棄了米格設計局之前一貫採用的機首進氣,採用兩側進氣,為此還特地設計了適於兩倍音速飛行時的二元四波系進氣道。在60年代,由於中距空戰所需的大型雷達、火控系統、空空飛彈的重量大,從一開始米格23就不再能夠秉承之前米格戰鬥機的輕型化思路了。
  • 「狐蝠」,米格-25的冷戰故事
    在冷戰高峰時期,米格-25P及其改進型被廣泛部署於蘇聯的防空網內。駐紮在蘇聯歐洲部分的防空軍殲擊機團有1/4裝備了米格-25,到20世紀80年代更是增加到1/3,成為蘇聯國土防空軍最重要的截擊機。隨著SR-71越來越頻繁地在波羅的海和西德邊界進行偵察飛行,迫使防空軍祭出米格-25。  當時蘇聯在東歐部署的最先進戰鬥機是可變翼的米格-23,約65%的蘇聯空軍駐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東德的殲擊航空團裝備了這種戰鬥機。由於米格-23無力攔截SR-71,唯一的現實選擇是在東德部署先進的米格25PD截擊機。此前,這種神秘的蘇聯國土防空軍截擊機從未被部署到國外。
  • 蘇-27、米格-23、米格-29、米格-31教具,機殼完整,適合科普、教學,科研等!
    現有某國多架「米格-23UB教練機、米格-27、米格-29、米格-31、蘇-24、蘇-27飛機"退役,均已拆除武器系統、動力系統
  • 德國當年為何賤賣米格-29戰機?只要1歐元,波蘭一口氣帶走23架
    但是2003年,德國幹了一件奇葩事兒,德軍將東德保存下來的23架MIG29戰機,以1歐元的象徵性價格賣給了鄰國波蘭。這件新聞在當時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將其引申為德軍對MIG29低劣性能的嫌棄,以至於將4代機MIG29當「破爛」處理。那MIG29戰鬥機性能如何?在21世紀真的是破爛嗎?德國1歐元賣飛機給波蘭又是何居心呢?
  • 戰爭模擬|1976年蘇聯米格-25叛逃日本事件,重大軍事機密洩漏美國
    9月6日中午12時50分,別連科駕駛米格-25P「紅色31號」從丘古耶夫卡起飛,參加例行5機編隊訓練。他的座機是當年2月份才從高爾基飛機製造廠下線的,編隊中的所有飛機都沒有掛彈。日本自衛隊的防空雷達立即發現了這架米格,並通過無線電警告這架意圖不明的飛機轉向。日本航空自衛隊還緊急起飛了兩架F-4「鬼怪II」攔截,但根本無法跟上這架速度奇快的蘇聯截擊機。
  • 冷戰「魚窩」——小記東德空軍的米格-21戰鬥機(下)
    東德空軍的米格-21戰鬥機是保衛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關鍵力量,道格•戈登在此繼續講述了這款飛機在冷戰期間的故事,並讓我們聽聽其在與西德空軍同行的「對抗」中的表現。這架米格-21M戰鬥機正在SPRD-99型起飛助推火箭的幫助下升空。SPRD-99型起飛助推火箭用於幫助米格-21戰鬥機從較短的混凝土或草地跑道上起飛執行戰鬥任務。
  • 戰爭模擬丨1976年,蘇聯米格-25叛逃日本事件,軍事機密洩漏美國
    1976年,蘇聯飛行員維克多·伊萬諾維奇·別連科駕駛機密的米格-25P狐蝠突然出現在了日本函館上空,這起震驚世界的冷戰叛逃事件在西方引起了轟動,也在蘇聯引發了恐慌……9月6日中午12時50分,別連科駕駛米格-25P「紅色31號」從丘古耶夫卡起飛,參加例行5機編隊訓練。他的座機是當年2月份才從高爾基飛機製造廠下線的,編隊中的所有飛機都沒有掛彈。
  • 米格-23、米格-31、蘇-27戰機機殼,適合靜展和國防科普教育!
    現有某國多架「米格-23UB教練機、米格-27、米格-29、米格-31、蘇-24、蘇-27飛機"退役,均已拆除武器系統、動力系統
  • 冷戰時代「熾熱的一天」:RB-47與米格-17的驚魂對決
    據副駕駛兼航炮手杜布伊回憶,雖然此時情況不明,但他已觀察到2架在附近飛行的戰鬥機,還有2架戰鬥機在更高更遠的空域中飛行。杜布伊在接收到雷達預警信號後向右側觀察並發現2架戰鬥機正在接近,隨即報告:「『妖怪』快速接近。」此後,他迅速將座椅調向機身後艙並拿起作為標準裝備的手持式照相機,試圖識別逼近的戰鬥機。
  • 走下神壇的米格——「折翼」的米格-23
    米格-23戰鬥機雖然有著相當明顯的缺陷性,但是米格-23的誕生其根本目的是為了讓蘇空軍快速適應冷戰新格局。因為在二戰剛剛結束的頭二十年,蘇聯由於戰爭對於國內經濟造成的巨大破壞尚未恢復,使得在冷戰中處於美攻蘇守的戰略態勢之下,而隨著時間進入上世紀60年代中後期,隨著蘇聯國力的逐步恢復,在國際戰略上蘇聯開始與美國積極爭鋒,冷戰格局隨即進入白熱化。
  • 米格-23戰鬥機
    結構特點米格-23採用變後掠上單翼布局,有三種推薦機翼後掠角,使用兩側進氣設計航電系統具有典型的蘇式風格,在製造中使用了大量的電子管和電晶體,導致雷達體積龐大重量超標耗電量大而功能與精度不足,但是有較好抗幹擾能力。動力設備米格-23飛機是前蘇聯第一種重型戰鬥機,其外形脫離了米格戰鬥機機頭進氣的傳統樣式,改為兩側進氣,得以在機頭裝大直徑天線的火控雷達,實現了超視距攻擊。
  • 朝鮮米格-23與韓國F-16實力對比
    韓國機隊擁有的機型大部分為F-16C「戰隼」單發多用途戰鬥機,朝鮮方面配備的機型更多為舊式米格-23「鞭撻者」單發戰鬥機。通過比較兩款戰機20世紀70年代入列時的設計和將近5000架機身,我們能獲得有關朝鮮半島潛在空戰以及兩國空中力量平衡的寶貴信息。
  • 扒一扒蘇聯米格戰鬥機家族譜
    接下來我們按照圖中順序開扒!米格-9戰鬥機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研發的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第一架原型機於1946年4月首度試飛。其設計是雙發動機,中單翼,水平尾翼的位置位於機背上方,高於機翼。由於蘇聯在噴氣式發動機的研發受到德國入侵而中斷,因此戰後的進度比起德國,英國與美國來說較為落後。
  • 被謠言埋沒的戰鬥機,米格-23戰鬥機一樣有戰果
    1982年6月爆發的"貝卡谷地空戰"是蘇制米格-23和美制戰鬥機之間的一次大規模交鋒。關於這場交火的報導,大多以XX:0的數字來顯示以色列空軍戰無不勝的神勇,但是實際上根據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解密的檔案顯示,米格-23不但在空戰中擊落了以色列戰鬥機,而且數目還不少。因為在貝卡谷地空戰之後,由於西方傳媒報導的戰果極其驚人,以至於驚動了莫斯科的蘇軍最高層。
  • 紅色的黎明,冷戰巨頭的崛起——米格-15戰鬥機
    即使在冷戰結束29年的現在,米格飛機依然忠實的守護著全球超過30個國家的天空,而在米格家族中的成名作,當屬米格-15戰鬥機,這種被西方蔑稱為「柴捆」的戰鬥機,在朝鮮戰場上把驕傲的美國戰鬥機結結實實抽打了一頓。
  • 戰鬥機中的馬謖,米格23!
    米格23戰鬥機首次亮相之後,就立即好評如潮。原因也不算複雜。首先這是大名鼎鼎的米高揚飛機設計大師的收山之作。1967年首飛,1970年服役。是其親自主持的最後一個戰鬥機的設計和生產項目。於是就立即自帶了名家超級光環。要知道,二戰後米高揚主持設計的從米格15、米格19,一直到米格21,幾乎個個都是時代的經典力作。
  • 函館上空的米格-25——別連科叛逃事件40周年
    9月6日中午12時50分,別連科駕駛米格-25P「紅色31號」從丘古耶夫卡起飛,參加例行5機編隊訓練。他的座機是當年2月份才從高爾基飛機製造廠下線的,編隊中的所有飛機都沒有掛彈。他在機場上空盤旋的一圈後開始做第二次進近,這一次安全落地,但函館機場的跑道長度並不足以讓巨大的米格-25停下來,即使放出了減速傘,別連科仍然衝出跑道了60米,導致機輪爆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