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四方不安,邊境糾紛不斷,在他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2021-02-08 墨明棋妙啊

印度作為新崛起的大國,一心想到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並擴大自己的國際影響力。中印衝突、巴印衝突、尼印衝突,印度同時招惹了三個鄰國還不夠,近日又多了一個-緬甸,到底是因為什麼,印度邊境糾紛一直不斷,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

印度地圖

其中中印領土爭議地區有(偽)阿魯納恰爾邦、克什米爾,其中克什米爾現在是中、巴、印三國共管,我們今天說說另一塊爭議領土-(偽)阿魯納恰爾邦。

為什麼在這塊地區名前面加個偽字呢?因為我們不承認這塊地屬於印度,阿魯納恰爾邦是印度的的命名,雖然這塊區域我國只佔領了一小部分但是我們對它的主權是無可爭議的,鬧出領土爭議的原因是麥克馬洪線的存在。

(偽)阿魯納恰爾邦

麥克馬洪是一個英國人,他經常在國外做外交官,1913年麥克馬洪和當時的西藏地方政府籤署了《西姆拉條約》,製造出一條「麻煩線」-麥克馬洪線,中印領土爭議就此開始。

同時他還是個麻煩鬼,1894年他還給阿富汗劃定邊界,至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還存有爭議。

卡拉帕尼

不僅僅中印有領土爭議,印尼也有爭議地區-卡拉帕尼。這次印度的藉口是1816年籤署的《蘇高利條約》,印度直接將尼泊爾的卡拉帕尼劃入自己的國土,引起了尼泊爾軍民的強烈不滿,近日尼泊爾出兵收復失地300多平方公裡,並且在卡拉帕尼等地,設置了10多個哨卡。印度一看尼泊爾玩真的,直接就開始打馬虎眼。

其實之前印度還不在乎卡拉帕尼這塊地區,在上個世紀中印戰爭結束後,印度注意到這個區域,如果印度能拿到這塊地區,就可以增加一分實力。

《蘇高利條約》是1814-1816年英尼戰爭後,英尼兩國籤訂的條約,一下子將尼泊爾近三分之一划給了英屬印度,包括錫金、庫馬盎、加瓦爾在內。1947年印度獨立。尼泊爾想要收復失地,但是印度不允,兩國後來籤訂《和平友好條約》宣布廢除《蘇高利條約》,結果和約籤訂後,印度還是不歸還之前的土地,沒有辦法,尼泊爾只能忍氣吞聲,默許了現如今的局面,只是沒想到最近印度直接將卡拉帕尼劃給自己,惹火了尼泊爾,導致印尼邊境摩擦升級。

克什米爾

至於印巴衝突主要是在克什米爾,兩國常年在此地區部署十幾個師,而且衝突不斷。導致這一切的始作俑者就是英國殖民政府。

英屬印度由印度和土邦組成,英國殖民政府撤離時把英屬印度劃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而土邦的歸屬則由土邦的地理條件和土邦王公的意願決定,克什米爾就是最大的一個土邦。

當時英國殖民地有500多個土邦,英國撤離後,都做出來選擇,唯有克什米爾陷入了困境。克什米爾的王公是印度教徒希望歸屬印度,可是當地80%居民都是穆斯林,想到歸屬巴基斯坦,再加上克什米爾在兩國交界處,於是兩國就開始爭奪此地,還爆發了三次大規模戰爭,現在的佔領區域大致是以1949年聯合國給兩國劃分的停火線為界,衝突依然不停的發生。

緬甸

印緬爭議的原因跟印巴爭議有相似之處,都是英國殖民政府的殘留問題。

當時緬甸屬於英屬印度的一部分,後來英國撤離時,印度和緬甸的邊界線並沒有明確劃分。印緬邊界不過兩百多公裡,但是衝突還是不少的,主要是邊界周圍的村莊,兩國都想讓他們給自己交稅,於是兩國就有了衝突。

現在的一切都是殖民政府原因嗎?

不是。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這個殖民政府遺留問題只佔一部分,主要原因的是印度學習中國。

可能不少人都發現,南亞、東南亞的這些國家或多或少都在模仿中國政策,其中印度能排前列。其實最開始印度對我國挺不屑的,印度在1947年獨立,還吸收了很多英國留下的技術;而新中國在1949年成立,沒有技術、沒有物資,一切都是自己重頭開始學。

亞洲全局

當時的印度比中國要強,再加上蘇聯和美國的援助,誰都看不上眼。可是隨著新中國飛速發展,改革開放後,實力大增,很快就超過了印度。印度當然不服,可是怎麼追都追不上,該怎麼辦呢?這時印度有人提出:向中國學習。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印度的實力雖然有所增長,但是並沒有達到中國的速度,可就這點,印度就欣喜若狂。當中國提出「復興中華」的目標時,印度也提出了目標-復興印度。

孔雀王朝時期亞洲地圖

他們的胃口可不小,一心想恢復公元前三世紀孔雀王朝的疆域。當時的孔雀王朝可以說是印度的鼎盛時期之一,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尼伯爾、孟加拉、斯裡蘭卡、馬爾地夫,不丹 都是孔雀王朝的疆域。現在製造摩擦目的不僅僅是疫情轉移視線,也不全是歷史遺留問題,還有他們本身的轉變。

我是@蒙昧中的覺醒 ,感謝大家的閱讀,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另外有不同的意見,或者發現錯誤,敬請告知。

圖:來源於網絡

#印軍在緬甸邊境遭遇突襲##戰爭史#

相關焦點

  • 印度在邊境不斷挑釁中國,哪來的底氣?
    這種一線部隊的撤退不是撤軍,很大程度上是技術性撤退,在沒有解決中印雙方的邊境劃界糾紛之前,決不能掉以輕心,放鬆警惕,把拳頭縮回去的目的有可能是為了積蓄力量把拳頭再打出來。 印軍在邊境不斷挑釁中國,不斷越線挑釁,幾十年來中印雙方在邊境地區都保持克制,不使用火力武器,把衝突限制在最低強度。9月7日印度居然鳴槍示警,開了第一槍,它是想打起來嗎?
  • 印度戰略誤判引爆中印邊境衝突,終將自食其果!
    若不是官媒正式公布中國在中印邊境衝突中犧牲了4位英雄戰士,和1位受重傷的團長,很多人可能還意識不到發生在去年6月的那次加勒萬河谷衝突的殘酷性。所以,一直奉行不結盟外交政策的印度,近些年跟美國走得比較近,並且在中印邊境越界挑事的事時有發生。2017年洞朗對峙事件就是印軍挑起的一次非常嚴重的邊境衝突。最近印度又加入了美國主導的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目的是在印太地區牽制中國。印度的領導人確實非常有智慧,作為「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似乎與世界主流大國的關係都還不錯,包括美國和俄羅斯這對老冤家,在國際上很吃得開。除
  • 印度同時與幾個鄰國邊境衝突!印度為什麼在玩火?
    以下今日發生文章的內容:印度與尼泊爾、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邊境衝突,已經引起國際關注。不論是從戰略還是從策略的角度考慮,同時與幾個鄰國發生邊境衝突顯然是不明智的。唯一能夠解釋的是,印度政府紙包不住火,國內問題就非常嚴重,試圖通過邊境衝突,凝聚國內的民粹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從而轉移視線,掩蓋真相。這是許多國家為了解決國內矛盾或者為了掩蓋國內矛盾經常採取的手法。印度和巴基斯坦發生邊境衝突,人們見怪不怪。
  • 印度究竟不可思議到什麼程度?
    我的印度商業夥伴都在嘲笑的一個客戶超極端案例更充分說明了這一點。這哥們就買1臺編碼器,最開始他在展會上和我討論,後來我們的夥伴看到後就告訴我你別理他,這哥們尋1臺編碼器的價格都已經2年多了,每次展會上都會碰到他在尋價,而且就尋編碼器的價格。又過了3年後,終於得到消息他已經從1家中國公司那裡買到了一臺編碼器。知道其輝煌的砍價成就是什麼嗎?
  • 中印邊境為何衝突不斷?
    「固有的傳統地緣戰略思維給印度帶來巨大影響。」雲南財經大學印度洋地區研究中心副主任朱翠萍告訴本刊,印度總是希望維持地理上的優勢,不想在陸地邊境上再次吃虧,「這是它的一次機會」。中印邊境衝突不斷,談判始終踟躕不前。而對地理優勢和大國地位的謀求,早在印度獨立之前就已在其領導人頭腦中發端,幾十年來深刻植入到印度民族的文化認知中。
  • 逐鹿加勒萬:中國扼住了印度咽喉!
    重啟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印度之間的四方安全對話。企圖完成從海路到陸路,對中國的全麵包夾。但印度這個國家十分喜歡佔便宜,屬於典型的無利不起早。看到美國既想讓大象跑,又不給大象吃香蕉,所以印度興趣一直不是很大。那為什麼近期蠢蠢欲動了呢?這契合了印度自身的邊境訴求。
  • 印度但求一戰為成為世界級大國祭旗
    雖然印度在戰爭中慘敗,但是收穫了極具戰略意義的肥沃的9萬平方公裡土地。1967年10月,對外,中國空前孤立,內部文化革命正酣,全國武鬥一片,生產停頓,學校停課,軍隊內部不斷出問題,將軍不斷下臺。1967年印度突然襲擊錫金王國,錫金國王向中國求援,雙方軍隊在中錫邊境卓拉山口以及乃堆山口發生激戰,最後印度吞併錫金,中國繼續控制卓拉和乃堆山口。這說明印度對形勢把握非常精準。
  • 和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同時起衝突,印度究竟想要幹什麼 | 京釀館
    印度大規模軍演因疫情推遲,莫迪帶頭不參加新年集會活動。視頻來源:新京報我們視頻。文 | 陶短房6月15日晚至16日凌晨,中印實際控制線附近加勒萬河谷地區,中印邊防人員發生衝突,造成人員死傷,引發廣泛關注。 事實上,近期印度已先後在和三個鄰國的邊境上「起摩擦」。
  • 印度在南亞霸權對中國的威脅
    但讓印度緊張不安的並不僅這些,還有:斯裡蘭卡的科倫坡港口、漢班託塔港,中國企業參與了大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斯合作不斷深化。馬爾地夫與中國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已取得收穫,中方援建的拉穆環礁連接公路和呼魯馬累住房項目二期即將交付使用,中馬第三輪自貿談判成功收官。尼泊爾主動加大與中國經濟合作,連接中尼兩國的跨喜馬拉雅鐵路規劃正在加速推進。
  • 印度近期鋌而走險發動戰爭的可能性在不斷增加
    9月10日,王GW與印度外長蘇傑生在莫斯科舉行雙邊會見,就中印邊境形勢發展達成五點共識,表達了「不讓兩國分歧上升為爭端、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的願望。」與前段時間的強硬不同,印方180度轉彎的態度使人生疑,看似積極政治表態,卻有戰前「煙霧彈」麻痺的之嫌。
  • 1987年中印邊境衝突,中國整裝待發,為什麼印度卻突然決定不打了
    印度的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正當西方媒體大肆報導中印第二次邊境戰爭時,令人大跌眼鏡的情況發生了:率先發起挑釁主張侵略的印度突然決定不打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在印度挑釁中國的時候,巴基斯坦就在一旁虎視眈眈,就等著印度挑釁中國失敗之後自顧不暇,然後趁機狠狠地從印度身上咬下一大塊肉。巴基斯坦早已跟中國達成協議,隨時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事行動。
  • 中印邊境發生嚴重衝突,印軍3人死亡!
    印度軍隊中國方面一直堅持要求印度在邊境地區基礎設施構建上謹慎克制,面對印度明顯侵犯主權行為,中國邊防部隊發力,已經恢復了萬河谷本來秩序。同時也不斷通過會晤交涉渠道,保持事態的溝通,維護國家主權。三年困難時期,印度方面又看到機會,加之那是外國支持,印度隱隱有「軍事國際第三」的自我感覺,在邊境問題上不斷挑釁。
  • 邊境再次爆發激烈衝突,印度官員發出嚴厲譴責
    根據環球網報導,邊境再次爆發激烈衝突,又有2名士兵死亡!對此,印度官員發出嚴厲譴責。
  • 那個先動手的印度軍官究竟是什麼人?
    >灼見(微信號:penetratingview)作為一個悍勇的民族,參軍往往成為那加人融入印度主流社會的優選方式。作者 | 乃一姆來源 | 地球知識局(diqiuzhishiju)2020年6月15日,印軍悍然越線挑釁,引發中印加勒萬河谷邊境衝突事件。
  • 葉檀:印度打響第一槍!擠趴中國 ?!這是最危險的幻覺!
    跟印度不能比。 中印有領土糾紛,印度和尼泊爾也有領土糾紛。 6月13日,尼泊爾宣布要重新修訂他們國家的地圖,將他們與印度存在爭議的卡拉帕尼等地區納入了他們國家的新版地圖中,這讓他們的國土面積比之前遠遠多出了335平方公裡。 印度外交部直接拒絕承認。 但這是印度主動挑釁的結果。
  • 西方終於承認了,中國不可戰勝……​中印邊境發生大變動,130萬精銳部隊集結,重型武器已做戰鬥準備
    中印邊境發生大變動,130萬精銳部隊集結,重型武器已做戰鬥準備最近,與印度存在邊境衝突的中國與巴基斯坦,在距離印度邊境僅僅只有200公裡的巴基斯坦空軍基地,開展了第九次聯合空軍軍事演習。這讓印度感到揣揣不安,儘管兩國聯合演習每年都會上演,但由於今年印度與這兩國之間衝突加劇,印度方面不得不往最壞方面打算。
  • 這個國家究竟發生了什麼?
    而在過去這些年,翁山蘇姬領導的政府與被西方視為「威權」的軍方,實際上相處得還不錯。那麼,星期一早上的這一幕,究竟是突如其來,還是早有預兆?緬甸究竟發生了什麼?緬甸局勢高度緊張。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月1日,緬甸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簡稱民盟)發言人表示,緬甸軍方在周一清晨發起突襲,翁山蘇姬和其他執政黨高級官員被軍方「帶走」。
  • 中印對峙:印度告訴中國,我們的邊境基礎設施不關你的事
    新德裡:印度周四反駁了中國對其發展邊境基礎設施的批評,並提醒北京,拉達克和阿魯納恰爾邦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甘地對印度究竟意味著什麼?
    提起印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 印度發出武力威脅:如有第三國參與邊境糾紛,印軍戰艦將前往警告
    鑑於非常複雜的願意,土耳其和巴基斯坦之間有著不錯的關係往來,印度既然試圖在納卡地區趟一趟渾水,土耳其當然也願意和印度在印巴邊境展開一番較量。土耳其將會通過巴基斯坦一側的控制線將這批攜帶充足彈藥的僱傭兵散布在該地區,先進行為期6個月的駐紮,至於這些僱傭兵的行動,巴基斯坦和土耳其完全不用管,不管是對在印度控制區打家劫舍還是找個山頭落草為寇那都不不用管,只要這群人把印度邊境攪和的越來越亂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