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國家表態:不願與美建對華包圍圈

2021-03-02 參考消息

日媒稱,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12日閉幕,其間召開了中美日等27個成員參加的東協地區論壇外長會等。對美國幹預東協持懷疑態度的觀點根深蒂固,美國構築「對華包圍圈」的目標尚未達成。

據《日本經濟新聞》9月13日報導,越南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範平明12日在系列會議後在河內召開記者會,表示「東協不希望捲入大國之間的競爭」。泰國在東協地區論壇外長會上提議,構建變對立為合作的磋商框架。

報導指出,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沒有在本屆東協地區論壇外長會上露面。美國總統川普此前也連續缺席東協系列首腦會議。東協方面對美國的姿態持懷疑態度。

▲資料圖片:2019年4月11日,一艘貨輪停靠在廣西欽州港等待裝卸貨櫃。(新華社)

報導還指出,中國穩步加強與東協的經濟關係。貿易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東協首次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

報導注意到,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在東協系列會議舉辦之際訪問了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等。中國也將在提供新冠病毒疫苗方面擴大在東協地區的影響力。

此外,日本《東京新聞》9月13日報導發表題為《東協國家與美中對立保持距離》的報導稱,東協各國加強與美中對立保持距離的姿態。有關國家出席了以視頻會議方式舉行的系列外長會議,東協國家部長級官員紛紛表示,不想捲入兩國之爭。

報導認為,東協各國從經濟和安全保障兩方面考慮,認為在兩國之間選邊站並非上策。在部長級官員出席的記者會上,大家紛紛表示「各國政府正忙於抗疫」,「在緊張加劇、多邊主義倒退的背景下,東協並不想選邊站」。

微信編輯 | 許海婷

微信審核 | 董磊

致無可替代的你:

在看是了解 點讚是態度 分享是美德 

點亮星標不走散

獨一無二的參考君

↓↓↓

相關焦點

  • 決戰南海-東協:絕對不能輸的戰爭!
    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東協國家領導人和外長公開表態支持中方三年願景。目前,各方已形成單一磋商文本草案,並同意至少開展三輪案文審讀,目前第一次審讀正在有序推進之中。他指出,亞太國家都不希望被迫在美中之間作出選擇,它們希望與雙方培養良好關係。它們承受不起疏遠中國的代價,而其他亞洲國家將盡最大努力,不讓任何單一的爭端主導它們與北京的整體關係。選邊站不符合東協利益!李顯龍的態度代表了東協10國乃至亞洲的整體心態。為此,東協對蓬佩奧的南海宣言一直保持沉默或謹慎態度。
  • 霸業不穩,美對華防範步步升級 ​
    霸權國家一旦開始關注崛起國家帶來的挑戰,那種憂慮感在廣度和深度方面的擴散是沒有止境的,而且最終往往會止於臆想。選擇性認知常會導致的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現象,也普遍存在於美國的對華認識中。美國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情報系統,最好的智庫和最多的專家,但這似乎未能幫助其獲取全面客觀的對華認識。
  • 俄專家發出警告,北約或將顛覆中國鄰國政權,發動代理人對華戰爭
    2014年美國等西方國家操縱煽動下烏克蘭爆發了顏色革命,這場危機不僅推翻了持親近俄羅斯立場的亞努科維奇政府,還在烏克蘭建立了親西方派政權。不出所料西方國家強行逆轉烏克蘭政治立場的舉動,引發了克裡米亞危機和頓巴斯戰爭,後者事實上就是北約和美國製造的針對俄羅斯的「代理人戰爭」。
  • 東協捲入臺海紛爭的可能性多大?解放軍會否打擊美軍供應線?
    然而戰爭有鐵的法則,美國絕對不會甘心在地區局勢中敗北,會否以軍事為翹板進一步加大對東協(ASEAN)國家的結盟訴求?菲越等國如何面對臺海局勢有可能影響南海局勢的局面?種種疑問待解。面對中美爭鬥東協無疑是不安的,如何處理中美步步緊逼施加的選邊壓力,尤其是現實難題。
  • 解讀 | 中美在東協角力 美國為何落敗?俄媒:東協做出聰明抉擇
    一言以蔽之:因為東協較之歐盟,行事更聰明,更多的是為亞洲人謀福祉。在「東協周」期間,東協10國外長先是內部開會,彼此達成共識,而後出席各類會議、論壇和對話,傾聽非本地區夥伴國如北京、華盛頓、莫斯科等逐一或是共同闡述觀點與看法。上述程序相當重要,因為東協藉此對外表明,東南亞國家民眾才是地區之主,而其他國家只是應邀而來的賓客。
  • 您了解東協經濟共同體嗎?
    目前,東協正在實施其內部以及東協與外部其他有關國家互聯互通倡議。東協經濟共同體建設對於東協經濟增長、對於東協吸引外來投資、對於地區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增長、對於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均有重要積極意義。當前,東協經濟共同體建設重點是:縮小東協各國之間經濟發展差距、促進中小型企業發展、加大改善基礎設施、取消共同體內部非關稅壁壘、實現熟練勞動力自由流動等。
  • 華盛頓近期密集表態,在對華態度上釋出3個信息
    布林肯強調中國是21世紀美國的最大地緣政治考驗,中國是唯一擁有經濟、外交、軍事和技術實力挑戰「穩定和開放國際體系」的國家。▲製作:環視頻同一天,美國公布了《國家安全戰略中期指導方針》,對中國的描述與布林肯的說法一脈相承。
  • 美拉盟友抗華,日本第一個跳出來,臺灣步步緊跟,但打壓效果正相反
    在此表態後,日本第一個跳出來進行回應,而臺灣更是緊跟美國腳步。其實,美日臺這三方,在對抗中國大陸上,一直有緊密合作,我們先來看個故事。阿尾博政是日本情報部門的一個著名間諜。他曾回憶說,1972年,中美發布聯合公報後,他接到自衛隊上層召見。上級指示:「不久的將來, 日本就要和臺灣斷交。日臺關係會變得很複雜。從日本安保大局出發,需要有人監視臺灣。希望你能完成這項任務。」
  • 熱點 | 美印日澳在「馬拉巴爾」演習中聯手:能否構築圍堵中國的「菱形包圍圈」!
    ▲印度蘇-30MKI戰鬥機前往澳大利亞參加聯合軍演雖然,美、印、日三國能夠走到一起,舉行「馬拉巴爾」聯合軍演,而且是為了威懾自己的潛在對手中國。但是,每個國家的利益輸球也是不同的。反而是日本,希望藉助「馬拉巴爾」演習,實現自己一個更大戰略企圖,建立一個對中的「菱形包圍圈」。所謂的「菱形包圍圈」(也稱「安全保障鑽石構想」),是20102年安倍晉三再次出任日本首相時提出的。而且,日本這個包圍圈是內外套嵌、緊箍南海的「雙菱形包圍圈」。其最外層的「大菱形包圍圈」的四個點分別是:美國夏威夷、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
  • 【中美研究】拜登政府對華政策與中國應對之道
    第二就是在強調多邊主義的同時卻不願承擔相應的責任。很多國家認為美國仍在堅持走的是單邊主義路線。而且以這屆總統選舉來看,共和黨有大量選民支持,這種中產階級外交也許袛是曇花一現,四年以後,也許又會出現新的外交政策。因此包括盟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是以懷疑的目光來看拜登現在的外交政策。  第二,龐大和精英化的外交團隊使對外決策過程呈現出程式化、專業化卻頗為延宕的特徵。
  • 媾和二十年,美印正式結盟,一個更大的包圍圈正向中國襲來
    我們也知道,整個九十年代,俄羅斯的政治氣氛在葉爾欽的影響下,有著較為嚴重的親美傾向,能不得罪就儘量不得罪。其結果就是,1992年美國認定俄羅斯國際太空股份有限公司對印援助,是在幫助他們發展彈道飛彈基礎,這違反了MTCR關於國家間飛彈和技術轉讓規定,因此對俄方展開制裁。
  • 媾和二十年,美印正式狼狽為奸,一個更大的包圍圈正向中國襲來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豪賭,而莫迪賭注則是國家主權。我們也知道,整個九十年代,俄羅斯的政治氣氛在葉爾欽的影響下,有著較為嚴重的親美傾向,能不得罪就儘量不得罪。其結果就是,1992年美國認定俄羅斯國際太空股份有限公司對印援助,是在幫助他們發展彈道飛彈基礎,這違反了MTCR關於國家間飛彈和技術轉讓規定,因此對俄方展開制裁。
  • 10月來,緬甸軍方與聯合國、東協的「糾葛」
    同時,軍方領導人表態稱,它堅持與其他國家和平共處的原則,並將與東協合作,遵循4月份達成的五點「共識」。據悉,4月24日,東協在雅加達召開緬甸問題特別峰會,東協領導人就緬甸局勢達成了「五點共識」,包括緬甸各方應停止暴力並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各方應開始進行建設性對話;東協將任命緬甸問題特使以促進對話進程的調解;東協對緬甸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東協特使和代表團應訪問緬甸。
  • 【印太戰略】陳昕宇:美國對華戰略決策中的地緣政治因素與中國應對 ——以川普政府「印太戰略」為例
    美國將借力現有的同盟體系和「四國框架」,形成對中國的新一輪包圍圈,積極打造海洋同盟,力求控制遠洋地區,這也說明該戰略具有一定的海權競爭圖謀。美國選擇印度作為其戰略的地緣支點,在南向可以控制歐亞各國通向印度洋的通道,東向可以有效遏制中國在南亞的影響力,在西向又可以牽制伊朗、阿富汗等讓美國「頭疼的國家」。除了印度本身所具有的地緣政治特點外,近年來印度與美國的政策對接也給「印太戰略」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4]美印雙方在「四國機制」和美印日三國部長級對話框架內,尋求關於海洋態勢感知和反恐等多個領域的合作。
  • 中越雙語 | 中國—東協北鬥/GNSS(南寧)中心揭牌將拓展與東協國家衛星導航合作
    在國家北鬥辦的指導下,在廣西率先開展了北鬥綜合應用示範工程建設,引進培育了一批國內業界知名企業落戶,聚集了一批廣西行業領軍企業,建設了中國—東協空間信息技術創新示範基地,為加快北鬥時空信息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美宣布制裁中企南海造島當天,越南也跟著表態了
    一旦被列入實體清單,這些企業在美開展業務將會受到限制。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企業開展的大部分業務,跟美國聯繫不多。很明顯,所謂利用南海島礁建設來制裁24家中企只是個幌子,根本目的在於破壞兩國關係。越南跟著表態在美公布24家中企被列入實體清單當天,越南外交方面對中國在南海海域一系列演習作出回應,指責中國軍演侵犯越南主權。
  • 《東協輿情政治周刊》2019年第27期
    會晤後,東帝汶外交部長表示,汶萊將支持東帝汶加入東協。2.柬埔寨—香港籤署《避免雙重徵稅協定》(高棉日報 2019/06/30)3.柬埔寨政府發表聲明 歡迎中美、美韓、美朝領導人會晤成果(柬新社 2019/07/01)4.聾啞失明兒童特殊學校劃歸教育部管理(高棉日報 2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