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歷史上第1種坦克:被鳥槍打掛的雷諾FT17輕型坦克

2021-02-23 薩沙1928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庫賓卡坦克博物館是俄羅斯的國寶,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武器,薩沙帶大家看一看。 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39期

法國雷諾FT17輕型坦克是一個時代的經典,也是現代坦克之母。 它具有劃時代的設計理念,是當時英國MARK系列坦克無法相比的。 事實證明,MARK系列坦克在一戰後就被淘汰,而雷諾FT17輕型坦克則一直用到二戰結束。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1917年,法國就成功設計了雷諾FT17輕型坦克。 到一戰結束,雷諾FT17輕型坦克一共生產了3000多輛,是一戰生產數量最多的坦克。

雷諾FT17輕型坦克最出色的的,無疑是火力配備。 相比沒有炮塔的英國MARK1坦克需要安裝2門炮和4挺機槍,雷諾FT17輕型坦克可以360度旋轉的炮塔強大數倍。 它配備1門37毫米火炮和1挺8毫米機槍,火力強大且沒有死角。 這個炮塔只需要1個炮手就可以操縱,而MARK1坦克操縱火炮和機槍則需要6個人。

雷諾FT17輕型坦克只有7噸,而英國MARK1則有26噸。 雷諾FT17輕型坦克機動性不錯,改進版本最大公路速度達到了16公裡,行程達到了160公裡。 就當年來說,這已經很逆天了。 它的正面裝甲有22毫米厚度,其他部位有6毫米,可以有效對抗輕武器和炮彈破片。

雷諾FT17輕型坦克是世界上第一款先進坦克,深受各國歡迎。它參加過無數戰爭,包括俄國內戰、法國殖民地戰爭、西班牙內戰。 直到到1940年德軍入侵法國時,法軍還有1560輛。 至此,雷諾FT17輕型坦克已經使用了22年之久。 到1944年,大部分雷諾FT17輕型坦克退出現役,當時它已經26歲,比絕大部分的坦克兵都要老。

中國的東北軍張作霖,也購買了一批36輛雷諾FT17輕型坦克。 這批雷諾FT17輕型坦克沒有安裝火炮,只有機槍。 張作霖的雷諾FT17輕型坦克參加了第二次直奉戰爭。 搞笑的是,因為步坦協同不利,加上直軍士兵沒看過坦克,根本不怕。 他們用手榴彈炸履帶,甚至用打鳥的霰彈槍打擊觀瞄口,擊毀了其中的4輛。

然而,918事變中,張學良只顧潰逃,將這批坦克幾乎丟光。僅僅瀋陽一地,日軍就繳獲了24輛雷諾FT17輕型坦克。 這批坦克被整齊的放在庫中,毫髮無損的被日軍接受。 東北軍一片混亂,已經不顧上朝坦克裡面扔一個手榴彈了。 後來,這些雷諾FT17輕型坦克編入偽滿洲國軍,曾經對付過東北義勇軍。

南京國民政府也曾輾轉從波蘭手中,購買國大約30輛雷諾FT17輕型坦克, 另張學良也送了2輛給蔣介石,作為中央軍校教學使用。

相關焦點

  • 20世紀早中期的中國坦克們(一)法制 「雷諾」FT-17輕型坦克
    【法制 「雷諾」FT-17輕型坦克】  「雷諾」FT-17輕型坦克是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生產的輕型坦克,它是世界上第一種可旋轉炮塔式坦克,可以說這個全方位宣傳炮塔的設計是當今所有坦克炮塔的鼻祖同年9月,批量生產,並定名為「雷諾」FT-17輕型坦克。戰鬥全重7噸,最大速度 10 km/h,乘員2人,裝備1挺8mm Model1914機槍,彈藥 4800發,裝甲厚 6-22mm。
  • 雷諾FT-17--世界上第一款360度旋轉炮塔式坦克聞名於世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雷諾」FT-17輕型坦克。它是世界上第一種裝有可360度旋轉炮塔的坦克,而且動力艙後置、車體前設駕駛席,如今我們所看到的絕大部分現代坦克都沿用了這一設計。德國在遭到英國坦克的沉重打擊後,在匆忙中開始設計自己的坦克,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坦克的國家。1918年初,德國研製的第一種坦克A7V被投入實戰,但還沒等它發揮什麼作用德國即戰敗。美國、俄國也都在這一時期研製生產了自己的坦克,但此時它們的產品無論在性能和數量上均不如英國。
  • 裝備|現代坦克始祖:法國「雷諾」FT-17坦克
    早在1915年8月,埃斯蒂安就專程訪問了英國,並且提出了兩國在坦克製造上進行分工的設想:英國製造重型坦克,法國製造輕型坦克。回國後的同年年底,埃斯蒂安上校即向當時法國政府國務副秘書特雷頓建議將火炮架裝在履帶拖拉機上,但是特雷頓只同意製造一種可以破壞戰場上鐵絲網並能夠跨越戰壕的「鐵絲網破壞車」。
  • 帝國墳場中的寶物,來自阿富汗的雷諾FT-17坦克
    -17輕型坦克。當時的報導比較簡略,給人一種是不是阿富汗人拿著一戰老古董螳臂當車的味道,對於這些坦克的來源也沒有說明。不過事過多年,綜合各方面的報導,還是大致能理出這些坦克的來龍去脈。只是由於信息來源不一,對於每輛車具體的去向和照片可能存在混淆,數目也有出入,不能作為定準。雷諾FT-17是法國一戰時期推出的一種輕型坦克,在當時頗具革命性。
  • 【講堂517期】通過性極佳的法國雷諾FT-17坦克,開創了現代坦克設計的先河
    ,法國成為繼英國之後第二個研發出坦克的國家,當時的法國為了戰爭的需要,不僅僅只開發了例如聖沙蒙坦克這些重型坦克,也在計劃研發一種具有革命意義的輕型坦克,當時的法國軍方認為需要發展一種較重型坦克更加適於突破步兵防線的輕型坦克,在這個背景之下,法國的一款輕型坦克陸續浮出水面,這款坦克就是雷諾FT系列坦克。
  • 100年前蘇俄第一輛坦克下線 仿製雷諾FT-17 成為紅色鐵流的序曲
    實際上,它就是法國雷諾FT-17輕型坦克的仿製品,蘇俄軍隊在1919年春與烏克蘭侵略軍的戰鬥中繳獲的。1919年8月,索莫沃工廠接到命令,在9個月之內完成對FT-17坦克的仿製工作。由於技術水平所限,他們並沒有按時完成任務,仿製工作持續了一年多的時間。
  • 【武備】戰場上的搖擺-----AMX13輕型坦克
    從設計伊始就要求輕型坦克應該適用於支援空降作戰,可以利用機降方式快速機動。同時法國軍方要求輕型坦克應該可以適用於改裝陸軍其他兵器的裝載使用。 ▼從作戰能力上看,該坦克還是二戰時期的水平,但是該坦克的亮點是自動裝彈機和小投影面積的搖擺式炮塔被首次應用於坦克車輛並大量裝備。 ▼
  • 小專題:捷克斯洛伐克輕型坦克的早期發展
    一戰之後獲得獨立的捷克斯洛伐克陸軍只有7輛雷諾FT-17坦克,無論是數量上還是性能上都遠遠不能滿足國防需求,該國的工業系統沒有設計和製造坦克的經驗,所以,他們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德國設計師的新客戶。 約瑟夫·福爾默(Joseph Vollmer)曾在德國一戰時期的坦克建造計劃之中扮演重要角色,這位曾經主持設計過A7V等多種坦克裝甲車輛的設計師試圖在捷克斯洛伐克繼續他的事業。
  • 「模型說」輕型坦克爸爸 FT-17
    ▲一戰期間的法軍FT-17雷諾FT-17,是一款法國輕型坦克。它於一戰時由法國研發,是世界上第一款安裝旋轉炮塔的坦克。截至一戰結束時,一共生產了3187輛。隨後,法國先後製造出了諸如施耐德CA1坦克等一批坦克。到了1916年,法軍決定集中力量生產輕型坦克而不是中型坦克。
  • 維克斯的波蘭表親:7TP輕型坦克(技術篇)
    作為戰敗國,德國的坦克和飛機被銷毀殆盡,而英法等戰勝國則面臨著武器過剩的問題,很多退役的早期坦克都被拆毀、封存或銷往國外,不少國家的第一批坦克都是這麼來的。 1919年3月,在蘇波戰爭爆發以後,一個由法軍波蘭裔老兵組成的裝甲團在法國建立,裝備了120輛雷諾FT-17坦克,6月時返回波蘭作戰,這就是波蘭的第一支裝甲部隊。
  • 7TP輕型坦克:具有英倫血統的波蘭裝甲鐵騎
    作為戰敗國,德國的坦克和飛機被銷毀殆盡,而英法等戰勝國則面臨著武器過剩的問題。很多退役的早期坦克都被拆毀、封存或銷往國外,不少國家的第一批坦克都是這麼來的。 1919年3月,在蘇波戰爭爆發以後,一個由法軍波蘭裔老兵組成的裝甲團在法國建立,裝備了120輛雷諾FT-17坦克。這就是波蘭的第一支裝甲部隊。
  • 人物誌 鮮為人知的中國坦克之父——徐庭瑤
    但是在二戰時期的亞洲戰場——中國,也有這樣的一支坦克裝甲部隊,在抗日戰爭期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提起這支部隊,則不得不要提一個人,那就是被稱為中國坦克之父的徐庭瑤。中國最早裝備坦克的部隊其實並不是國民黨,而是東北的奉系軍閥。1922年,張作霖從法國訂購了36輛雷諾FT-17型坦克,對,就是歷史上第一種裝有可360度旋轉炮塔的坦克。這在當時可說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坦克之一,往後的坦克基本上都沿用了這種設計。
  • M41輕型坦克
    二戰結束後,美軍手頭上的主力坦克基本可以分為三類:重41噸的M26潘興重型坦克;重33.5噸的M4謝爾曼中型坦克和M24霞飛輕型坦克。三款坦克加起來的數量有好幾千輛。但相對於當時的潛在對手——蘇聯坦克來說,很明顯的,這三款坦克的火力和作戰能力根本比不上。因此,美國陸軍需要發展一款全新的,火力強大的坦克,以期能抗衡蘇聯坦克。
  • 蘇聯裝備的第1種實戰化噴火坦克OT-130: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98期
    今天的主角是OT-130噴火坦克。噴火坦克是一種特種武器,主要用於攻堅,對付一些炮火難以擊毀的複雜工事。蘇聯研究噴火坦克的時間很早,源於T-26輕型坦克。蘇聯在自身基礎十分薄弱的條件下,引進少量英國「維克斯」坦克為藍本加以改進位造,1931年正式定型。T-26輕型坦克研究成功時候,蘇聯就一次改造了一種噴火坦克。T-26噴火坦克全重為7噸,主要的改進是將原來的左側炮塔拆除,安裝了噴火器,同時保留了右側炮塔上的機槍用於自衛。
  • 抗戰時國軍共有多少輛坦克?
    中國最早的坦克部隊創建於1922年,當時張作霖為準備直奉戰爭,從英法等國購買了一批裝備,包括36輛「雷諾」FT-17型坦克。「九一八事變」後,這些坦克大都被日軍摧毀或繳獲。日軍利用東北軍的「雷諾」坦克進攻馬佔山部,並炮製了「滿洲國」的裝甲部隊。①被稱為中國「裝甲兵之父」的徐庭瑤,率部參加長城抗戰時,目睹中國士兵奮不顧身,依舊被日軍的先進裝備打得大敗。
  • 首批VT5輕型坦克交付孟加拉國 它的配置要高過我們自用輕型坦克
    可以看到孟加拉國VT-5採用了最高配置 根據北方工業公司消息,孟加拉國訂購第一批VT-5輕型坦克已經在4月23日啟運,標誌著國產VT-5輕型坦克正式打開了國際市場,外界相信
  • 鐵甲夢的開始,博物館中的一戰時期老坦克
    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輛坦克小威利(小遊民),發明人是莫裡斯、斯文頓兩位中校和海軍大臣邱吉爾,該車現在保存在英國伯明頓。
  • 俄羅斯坦克最後的輝煌!得從歷史上最大的坦克肉搏戰說起
    在坦克大賽中,除了中國是帶的96式坦克參加外,其他國家則是各種花枝招展的T72坦克,這好巧不巧,每次坦克大賽都要調整規則,調整完之後,每次都是俄羅斯的T72得一名,中國大多數時候就是第二。更巧的是,坦克大賽之後,厄瓜多和蒙古就想找俄羅斯買T72坦克。到這裡,俄羅斯舉辦坦克大賽目的揭曉——給頭牌紅倌人T72搭舞臺呢。
  • 兩次世界大戰間日本坦克的發展
    日本兩次大戰間的坦克發展史,就是日本帝國主義的一段侵華戰爭史,就是日本侵略軍蹂躪中國的一段罪惡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不久,日本發展坦克開始走的是一條仿製的道路,日本購進英國IV型坦克、「賽犬」中型坦克和法國「雷諾」FT-17輕型坦克,1925年組建最初的坦克部隊—日本第1、2戰車團。20年代初日本又購進了英國「維克斯」C中型坦克,並以它為基礎,開始了日本獨立研製坦克的道路。
  • 鑽進M3A「斯圖亞特」二戰蘇軍裝備的美制輕型坦克
    今天我們要進入的坦克比較特別,這是一輛美國研製的M3A斯圖亞特輕型坦克。最初,英國因為在敦刻爾克大撤退中丟掉了大量重型裝備,因此求助於美國,並接受了大批M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而蘇聯是這種輕型坦克的第三大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