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局】能源局披露下屬中電傳媒已被處分高管薪酬

2021-12-23 能源情報

聯繫合作、新聞線索、投稿:郵箱 eipress@qq.com; 微信:energyinsider

能源情報發起「新一輪油氣改革中的個體感受」徵文,歡迎投稿,每個人都是思想者、每個實踐者的觀察最為直接,希望聽到你們的聲音。

能源情報圈QQ群(377701955),歡迎申請加入,申請提供名字 公司 聯繫方式,否則不予通過。

文/張旭東

 

國家能源局網站6月30日發布《關於披露中國電力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高級管理人員2015年度薪酬信息的通知》(下簡稱:《通知》),顯示國家能源局屬下中電傳媒副總經理以上的管理層稅前年收入在56萬以上。

 

蹊蹺的是,公布2015年度薪酬信息的中電傳媒高管在今年4月上旬因違規發放年終獎等已經被處分,其中3人被撤職。

 

國家能源局稱,根據深化國有企業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做好2015年度中央企業負責人薪酬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國企薪改辦發〔2016〕1號)精神,對中國電力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高級管理人員2015年度薪酬信息進行披露。

 

根據2015年度薪酬表,中電傳媒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包括薪酬和社保、企業年金、補充醫療保險及住房公積金單位繳存部分,住房補貼,通訊補貼,物業補貼和供暖費,領導層的年收入稅前在56萬以上。

 

具體而言,原董事長白儉成和元總經理陳飛稅前年收入合計63.12萬,是最高檔。副總經理姜曉瀾稅前年收入56.3萬,居於第二檔。其他副總經理和位列領導成員的紀委書記稅前年收入為56.28萬。

 

從薪酬表可以看出,董事長和總經理的薪酬為46.02萬元,副總經理層級的41.42萬元,住房補貼只覆蓋到董事長和總經理,董事長、總經理與其他管理層成員的收入差別主要體現在這兩方面。

 

不過,目前列在薪酬表上的7名高管,已經在中央巡視組期間被處罰。2016年2月28日至4月29日,中央第十三巡視組對能源局黨組進行了專項巡視。

 

中央第十三巡視組組長朱保成在反饋中稱,能源局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多發,「四風」問題屢禁不止;行政審批改革不力,以權謀私問題嚴重。一些領導幹部熱衷於審批,以審批代替規劃控制和行業監管。審批自由裁量空間大,監督制約不到位,公開透明不足,造成越權審批、濫用職權、徇私舞弊。

 

朱寶成還表示,巡視期間,巡視組收到反映一些領導人員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等有關方面處理。

 

這其中就包括中電傳媒領導層的問題。今年4月上旬,中央紀委駐國家發改委紀檢組組長任建華通報,中國電力傳媒集團有限公司違規給班子成員等發放高額年終獎,違規配備、購買、更換、裝飾公務用車。

 

因此,給予中電傳媒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陳飛留黨察看一年處分,免去其中電傳媒董事會董事、總經理職務;給予紀委書記杜琚琮留黨察看一年處分,免去其中電傳媒董事會董事職務;給予黨委書記、董事長白儉成撤銷黨內職務處分,免去其中電傳媒董事長職務;給予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韓健、姜曉瀾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給予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郝興國、方彬黨內警告處分;責令上述7人退賠中電傳媒違規發放給個人的年終獎。

 

即國家能源局通知中所列2015年薪酬表中的7位高管,因為違規發放年終獎等問題已經有3人在4月份去職。高管薪酬披露時,中電傳媒的高層管理人員已經因年終獎發放被處分。

 

6月15日,國家能源局還專門召開巡視整改工作動員會。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動員會上表態,「對中央巡視組移交的案件線索,由派駐發改委紀檢組查處的,我們全力做好配合,積極支持對問題線索的查處。」

 

中電傳媒現由國家能源局主管,2006年實行編委會領導下的總編輯負責制,2012年12月11日改制並更名為中國電力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相關焦點

  • Seminar | 恐怖襲擊與CEO薪酬
    Raghavendra Rau,Aris Stouraitis和Weiqiang Tan四位學者(2020)深入到微觀層面,使用GTD恐怖襲擊數據和美國上市公司數據,探討了恐怖襲擊與公司高管薪酬之間的關係,並成功地將論文發表在了金融學頂刊JFE上。
  • 職業化後的軍官薪酬待遇.
    薪酬待遇,就是軍官職業制度中最為關鍵的一環。
  • 四名高管的職場神話:如何從一名實習生做到CEO
    湯普森通過其列剋星敦研究所(Lexington Institute)智庫和米倫伯格打過幾次交道。湯普森寫道:「米倫伯格這種個性強烈的人,在拘泥刻板的航空航天業並不多見。」米倫伯格並不是唯一一位長期效力於一家公司而獲得回報的高管。
  • 焦點訪談連續3天披露臺灣間諜案:臺諜約大陸學者寫稿轉給軍情局
    10月11日、12日晚,央視《焦點訪談》欄目連續進行報導,披露了臺灣間諜案件詳情。13日晚,《焦點訪談》再度進行專題報導《「學術」交流中的陰謀》,披露了兩起藏在「學術交流」中的臺灣間諜案件。 兩岸同胞一家親,促進兩岸交流,有利於增進彼此的了解,這是好事。
  • 批評下屬,還讓他心服口服的4個技巧!
    因此,作為一名管理者,如果你想塑造一個訓練有素、團結、有戰鬥力的員工隊伍,如果你想讓你的下屬按照你期望的方式和行為來完成任務,取得預期的成果,就必須要有效地掌握「批評」這個武器,來矯正、規範和塑造員工的行為、團隊的文化,打造團隊的整體戰鬥力。 但是,靜下心來想一想,掛著「總經理」、「總監」、「經理」、「主管」頭銜的管理者們真的懂得怎樣有效地批評員工嗎?
  • 任正非披露的話有意思
    我國在反隱身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中電科14所、38所均研發出了先進的反隱身雷達,中電科高層在巴黎航展上曾宣稱,我國的反隱身雷達能夠發現一切隱身飛行器。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  有意思的是,華為創始人,軍人出身的任正非在日前接受媒體採訪時,「無意」披露出一個重要信息,他說:我們的米波雷達看見了F-22。
  • 律師收費過低被警告處分,究竟合不合理?
    當日,湖南XH律師事務所與劉某某籤訂《委託代理合同》,代理費為5000元,至今未收到劉某某該筆律師費。長沙拉協官網的處分通報,圖據澎湃新聞。網絡上,不少人為被處罰的這家律所和律師打抱不平,認為長沙拉協給予的處罰並不合理,主要觀點集中於三處:首先處罰理由是「不正當競爭」,然而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及《律師協會會員違規行為處分規則(試行)》並沒有將收費標準低幹市場指導價的行為列明為不正當競爭行為;其次,《湖南省律師服務收費行業指導標準》係指引性規範,並非法律,因而沒有強制力;最後,律師行業要反對的不是單純的低價法律服務,而是低價低質的法律服務
  • 什麼是戰略忽悠局?
    主要成員包括:局長張召忠將軍(目前身份已公開,剛退休,微信公眾號:局座召忠)、政委金燦榮教授(微信公眾號:政委燦榮)、副局長戴旭、北美分局負責人章家敦、臺灣分局負責人郎鹹平等,另外還有一些派出機構在此不作詳細介紹。
  • 福斯傳媒祁冬:內外兼修,打造傳媒領域戰略級航母!
    在到福斯傳媒集團任職之前,祁冬就積累了深厚的傳媒行業資源,特別是在數字媒體領域,致力於推進從傳統媒體到數字媒體的轉型。祁冬本人不僅擁有廣闊的國際化視野,還有著獨特的中國本地化落地經驗。如今,在福斯傳媒集團,祁冬的國際化格局與中國方法論相結合的經驗,找到了最佳的用武之地。
  • 軍隊非現役文職人員薪酬制度研究及建議
    搞好軍隊文職人員隊伍建設,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薪酬制度是重要的一方面,因為它直接決定文職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及由此產生的崗位吸引力。加強對軍隊文職人員薪酬制度的研究,對於建立和完善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軍隊人才培養體系,促進軍隊人才隊伍建設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 最低應收41萬卻只收5000元,一位律師收費過低被處分,律協:「構成不正當競爭」
    最低收費41萬,但律師只收了5000據澎湃新聞,長沙拉協官網5月26日公布的《湖南XH律師事務所、嚴某某律師不正當競爭一案》披露,2017年5月9日,委託人劉某某經朋友介紹請求嚴某某律師代理潘某某訴劉某某等人民間借貸糾紛一案
  • 檢察長歌廳裡呵斥下屬:滾出去我要「打一炮」(附記者採訪)!
    :給我滾出去,我要「打一炮」原檢察長婁彩敏,被抓後在懺悔書裡寫道:有次和下屬上歌廳,喝到盡興時,他厲聲呵斥「你們通通給我滾出去!於是,下屬們便乖乖退出包廂,他和本院的一名女處長當即在包廂裡嘿咻。狂妄至極,終被判刑13年。紀委找他談話,他一進來就大大咧咧地說,我是檢察院的一把手,肯定沒有違法的事,但違紀的事有。在他眼裡,認為守法是底線,其他都是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