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不僅讓人類面臨生離死別,還給人類帶來無盡的傷痛,因此,人類非常痛恨戰爭,但不可否認的是,戰爭確實刺激了科技發展,各種高科技武器先後亮相,當前,很多國家的武器設計理念都是二戰時期提出來的,隨後在冷戰時期被研發出來,可以說,冷戰時期,世界武器呈井噴式發展。冷戰時期,美蘇兩國為了壓制對方,提出了很多天馬行空的設想,研發了很多理想化武器裝備,圖-119核動力轟炸機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代表。
當時,美國已經研發出核動力航母和核潛艇,對蘇聯形成巨大威懾,為了可以與美國一較高下,蘇聯研發出一款核動力轟炸機,如此一來,圖-119就誕生了。據悉,這款轟炸機被稱為「空中巨獸」,核反應堆被安裝在圖-119上,能為戰鬥機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即便在不加油的狀態下,圖-119轟炸機也可以繞地球飛行80圈,完全是當時的「神器」。
圖-119的誕生,令蘇聯的軍工業水平大幅提升,使蘇聯聲名鵲起,這是為什麼呢?眾所周知,只要有過其他國家的戰機入侵別國領空,都會被各國安裝的防空系統擊落,但是,沒有一個國家敢隨意擊落蘇聯這款核動力轟炸機,就連強大的美國也不敢貿然將其擊落,因為一旦將這架戰機擊落,轟炸機內部的核反應堆必然會遭到破壞,從而發生核洩漏事故,所以各國都不敢輕易對這架轟炸機出手。
實際上,圖-119也有弱點,這架轟炸機配備了4臺發動機,時速高達800公裡每小時,核動力雖然為這架戰鬥機加分,但由於轟炸機的空間有限,核反應堆被安裝在彈艙後,圖-119就不能進行實彈打擊了,根本無法形成空中威懾,因此,圖-119隻是一架戰略型轟炸機。其實,機組人員也會受到一定的核輻射,因此一旦圖-119出動,就意味著要開戰了。由於這些難題無法徹底解決,蘇聯權衡利弊下,最終放棄了這款武器的研發,從此,圖-119銷聲匿跡。
如今,轟炸機是否採用核動力已經不重要了,畢竟眾多先進的核武器已經被研發出來。但必須承認,當時蘇聯的武器設計理念確實非常超前,如果不是經濟實力不足,估計蘇聯還是有能力與美國抗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