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杜黑的空軍制勝和戰略轟炸理論誕生以來,各主要強國就特別重視戰略轟炸力量的建設。俄羅斯總統普京有一句話非常有名:「抗議一萬次,也不如戰略轟炸機的翅膀煽動一次!」。目前世界所有頂級大國都高度重視戰略轟炸機的研製。
在二戰期間,隨著上萬架轟炸機的戰略轟炸,讓倫敦、漢堡、東京這樣大城市成為了一座座的人間煉獄。然而二戰以後有了高空高速戰鬥機和遠程防空飛彈,戰略轟炸機這些個曾經的煉獄之王算是遇上了對手。大機群的高空突入,深入別國領土進行臨空轟炸,成了一件十分危險的行為。
於是有很多網友疑問,在現代化防空體系日益完備,遠程地空飛彈性能越來越強的情況下,繼續改進老式的轟炸機還有用麼?現役戰略轟炸機是如何突破敵國的防空網的?不怕遭到地空飛彈攻擊嗎?
所以,轟炸機想要不被飛彈擊落,就必須在隱身、突防、防區外打擊、電子戰方面具備較強的優勢。各國研製轟炸機時,逐漸分出三個突防路線,也就是高空高速突防,超低空突防和隱身突防。
戰略轟炸可以採用比較傳統的高空高速突防,這一點是俄羅斯空軍遠程航空兵的拿手好戲。目前俄軍的圖-160和圖22M3轟炸機都具備1.5萬米以上進行超音速2倍的高空高速突防能力。
不過,在現代化防空體系面前,高空高速突防的生存能力是不足的。防空飛彈無疑是現代防空作戰中絕佳的選擇,此外派預警機進行空中預警、派戰鬥機前出進行戰鬥巡邏也是普遍的防空手段。不管什麼樣的轟炸機,挨上一枚防空飛彈,那肯定得玩兒完。在敵人配備了預警機、地基雷達、高速截擊機和遠程地空飛彈的火力網下,除了能夠壓縮一點點敵方組織空防的時間這個優勢以外,高空高速突防的成功率並不高。
於是在80年代,美軍提出了轟炸機可以採用低空超低空高速突防的戰術,對於沒有完備防空體系的一般國家來說,低空突防至今也是很有效的突防戰術。
目前為止,地球上所有戰機和轟炸機裡,低空和超低空突防速度最快的是F-16戰鬥機,大概是1400公裡/小時,這剛剛超過了音速,但是持續不了多長時間。而低空突防最厲害的轟炸機是美國的B1B轟炸機,B1B是專門為了低空突防進行了大量的優化,它的速度非常快,能達到0.95倍音速,而且還具備超低空地形跟隨飛行能力,也就是高度50米,時速1100公裡的鑽山溝飛行。
B-1B的典型突防剖面,大概是起飛以後以軍用推力爬升至1萬多米並開始經濟巡航,期間可與KC-135A進行空中加油,直到距離目標大約1000海裡(1850公裡)時,B-1B會下降高度並在不到200英尺(50米)的高度超低空飛行至攻擊距離內,然後拉起投彈,完成攻擊以後轉身下降還是以不到200英尺(50米)的高度返航飛行500海裡(926公裡)的安全空域,再以軍用推力爬升並進行經濟巡航至返回基地為止。
B-1B幾乎是貼著地面飛行的超低空突防能力,要歸功於它的AN/APQ-164型多功能無源相控陣雷達(PESA),這是世界上首個進入服役的機載相控陣多功能攻擊雷達,在超低空突防狀態下有自動地形跟隨/地形迴避功能,而且雷達本身也有高解析度SAR地形測繪功能。
不過,貼近實戰的採用複雜航線的劇烈地形跟蹤的高速超低空飛行,對B-1B轟炸機的機體結構衝擊和損耗非常大,甚至影響這架轟炸機的結構壽命。所以,即使是超低空性能優異的B-1B轟炸機,在平時訓練中很少飛超低空高速突訪,因為飛多了就報廢了。
由於接近地表的空氣十分稠密,阻力極大,氣動加熱明顯,而且地形複雜,因此龐大的轟炸機要想做高亞音速超低空飛行,十分不容易。世界其他轟炸機的超低空飛行性能都不如B-1B轟炸機。以俄羅斯的圖-160白天鵝為例,只能在1萬米以上做超音速飛行,在超低空都是亞音速。其1.2萬米的最大飛行速度為1.6馬赫,但海平面最大速度只有1000公裡/小時,大約是0.8馬赫,比B-1B慢得多。而且,這還是圖160的海平面極速,平時是飛不到的,圖-160正常飛50米超低空速度估計不超過0.7馬赫。這就是差距。
因此,美國B-1B轟炸機可以算是地球表面速度最快的轟炸機。
就是俄羅斯的圖22M3逆火轟炸機,也不具備超低空突防能力。我們空軍曾評估過,圖22M3逆火轟炸機只能在1萬米以上做超音速2馬赫的飛行,但低空飛行速度大概只有0.8馬赫,這只比轟-6K轟炸機快了0.1馬赫,有人認為這個差距相當於是沒有了,這兩種飛機的低空速度是差不多的。
由於沒有地形跟隨/地形迴避雷達系統,圖22M3逆火轟炸機不能進行超低空突防。儘管圖-22M3的機頭安裝了攻擊轟炸雷達,加上計算機的配合,可提高轟炸和導航的性能,僅僅是改善了數百米高度的低空飛行能力,並不具備超低空地形跟蹤飛行能力。
蘇聯直到研製圖-22M5的項目時(代號245,西方稱為逆火D),才裝備了新型的費佐頓NIIR雷達,能夠滿足地形跟蹤迴避飛行的需要。但該機還沒研製成功蘇聯就解體了,因此逆火一直沒有超低空地形跟蹤飛行能力。直到2018年7月,俄羅斯第一架圖-22M3M轟炸機的原型機出廠,該機安裝了改進型的SVP-24-22精確導航瞄準系統、HB-45雷達,才初步具備超低空突防能力。
老式轟炸機也有用武之地。在執行戰略任務時,老式轟炸機往往首先在敵人放空區外使用遠程的巡航飛彈,利用先發優勢進行防區外攻擊。例如我國的轟6K轟炸機,美國的B52H轟炸機,以及俄羅斯的圖95MS轟炸機,它們基本都是巡航飛彈轟炸機,只有在掌握了絕對制空權的情況下,才會突入敵國內陸,進行臨空轟炸。
正常情況下,戰略轟炸機是不會單獨執行任務的,在高空高速或超低空突防的同時,一定要有戰鬥機的護航。還會派遣專用的空中指揮機和電子戰攻擊機,發起電子對抗和壓制。儘可能地壓縮敵人防空雷達的探測距離,還可以配合空射反輻射飛彈、幹擾型空射誘餌,針對敵方的組網防空雷達進行幹擾或打擊,這可以有效壓制敵方防空雷達網的開機數量和發現概率。同時在轟炸機的突防航路上撒布箔條幹擾,同時啟用機載電子戰系統,或如果遇到對方飛彈來襲,會隨即釋放紅外或箔條幹擾弾來進行幹擾。
最後一種突防方式,是高空隱身突防,目前世界上唯一具有高空隱身突防能力的戰略轟炸機是美國的B-2轟炸機(很快就不是唯一了),B2轟炸機採用飛翼布局隱身設計,雷達反射面積只相當於一個棒球,具有超級最完美的隱身能力。
B-2轟炸機能夠憑藉隱身能力,進行高空亞音速突防,安全地穿過嚴密防空體系,進行臨空轟炸,對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B-2轟炸機都可以做到來去自如。未來我國的遠程打擊轟炸機就是這種高空隱身突防的模式,跟B-2是一樣的。不過,純隱身轟炸機的造價太貴了,例如B-2轟炸機的單價超過24億美元,如果以單位重量計算,每公斤機身重量的價格比黃金還要貴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