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盜旗飄揚—圖-160戰略轟炸機近況

2021-12-30 飛行總動員航空網

人類航空史上最大、最重、最快的可變翼飛機——圖-160目前正在進行重大的航電設備和武器升級,俄羅斯甚至還有恢復生產該機的計劃。

  

  人類航空史上最大、最重、最快的可變翼飛機——圖-160

  自圖-160「海盜旗」轟炸機服役伊始,這種既有著優雅外形又具有令人恐懼的威懾能力的巨大白天鵝就成了蘇聯的驕傲,至今這個地位仍未被撼動。

  儘管如此,圖-160機隊的規模仍然較小。喀山格飛機生產聯合體(KAPO,如今的哈薩克斯坦喀山飛機廠)在1984-2008年間僅製造了35架圖-160「海盜旗」,其中有三架是原型機。

  根據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START I)中俄羅斯提供的官方信息,到2009年,俄羅斯空軍保持13架能發射160枚Kh-55SM(AS-15B「肯特」)空射核彈頭巡航飛彈(ALCM)的圖-160。除此之外還有一架圖-160被改裝成測試平臺,並且在喀山廠一直輪換保持兩架圖-160進行機身和系統大修。

  

  恩格斯空軍基地是圖-160的老巢,作戰機隊都駐紮在這裡

  雖然「海盜旗」數量稀少,但圖-160機隊的整體作戰能力在過去一年隨著圖-160M升級型的交付有所增強。此外,「海盜旗」的進一步升級計劃也浮出水面,甚至出現了製造全新「海盜旗」的計劃。

  研發歷史

  1968年,圖波列夫設計局開始研製一種具有可變幾何外形(VG)機翼的新型重型超音速轟炸機。四年後,該機的初始設計方案送交蘇聯空軍高層審批。與新機配套的加力渦扇發動機在1977年開始研製。1974年6月2日,蘇聯部長會議通過了研製這種新型轟炸機的決議,該機將安裝4臺NK-32加力渦扇發動機。1976年,新機獲得了開始詳細設計的批准。

  

  圖-160早期方案模型,還有著圖-22M3的影子

  

  在後來的設計演進中,圖-160全盤接受了米亞西舍夫M-18方案的布局,奠定了今天的氣動外形

  

  1/3比例的可變翼液壓機構研究模型

  

  組裝中的第一架圖-160原型機70-01

  

  第一架圖-160原型機70-01在1981年12月18日首飛

  

  飛行中的70-01

  

  機翼全後掠時,可以看到豎起的內側襟翼

  

  安裝了全套航電設備的第二架原型機70-03於1984年10月6日首飛

  

  第二架原型機70-03降落接地中

  第一架圖-160原型機70-01在1981年12月18日首飛,機長是圖波列夫設計局的首席試飛員鮑裡斯·維爾梅伊。安裝了全套航電設備的第二架原型機70-03於1984年10月6日首飛。

  由於受到美國羅克韋爾B-1B「槍騎兵」轟炸機在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大規模進入美國空軍服役的刺激,「海盜旗」在國家聯合測試與評估試飛結束前就急匆匆進入蘇聯空軍遠程航空兵服役了。

  蘇聯原計劃要為戰略轟炸機部隊購買多達100架圖-160轟炸機,這一數字與B-1B持平。但由於蘇聯崩潰,新成立的俄羅斯聯邦的國防預算被大幅削減,徹底打亂了採購過程。

  1987年4月,首批兩架原本被用於試飛的圖-160裝備了駐普裡盧基(今烏克蘭境內)的第184重型轟炸機航空團,到當年年底,該團已經接收了10架「海盜旗」。在開始訓練飛行後的短短8個月,第一個「海盜旗」中隊就宣布形成戰鬥力。

  

  B-1B轟炸機的前身B-1A在1974年下線

  

  美國國防部當年繪製的圖-160想像圖

  

  試飛中的第一架生產型圖-160,從一開始該機就使用了白色塗裝,為核戰爭做好了準備

  

  普裡盧基基地第184重型轟炸機航空團嶄新的圖-160

  設計特點

  為了實現高升阻比,圖-160採用了細長的機身設計,然後把翼套和前緣邊條融入機身,形成一個扁平的升力體,並與下置的可變幾何外形機翼組成「整體氣動布局」。機身升力體產生的升力佔了總升力的很大一部分,機身的製造材料比例為20%鈦合金、58%鋁合金、15%高強度鋼和3%複合材料。

  

  圖-160採用了細長的機身設計,然後把翼套和前緣邊條融入機身,形成一個扁平的升力體

  

  半硬殼式機身可分成機鼻、前機身、中央機身和後機身段

  

  當機翼完全後掠時,內側襟翼會旋轉豎起90度作為垂直氣動安定面使用

  半硬殼式機身可分成機鼻、前機身、中央機身和後機身段。機鼻段容納了雷達、前起落架和四名機組的增壓駕駛艙;前機身段內布置了油箱和前彈艙;中央機身段內布置了主起落架艙和後彈艙,並連接四臺發動機艙;後機身段內安排了航電艙和油箱。

  可變後掠翼分成固定的翼套和可動機翼兩部分,可動機翼部分略微下反,前緣有縫翼,後緣有三段雙位置襟翼、以及下偏副翼和4段擾流板。飛行員可以手動選擇三種後掠角:用於起降和低速飛行的20度最小後掠角,用於亞音速巡航的35度中等後掠角,用於超音速飛行的65度最大後掠角。當機翼完全後掠時,內側襟翼會旋轉豎起90度作為垂直氣動安定面使用,可以提高高速飛行時的方向穩定性。

  大型平尾安裝在垂尾中段,可以同向偏轉提供俯仰控制,也可以差動偏轉提供高速滾轉控制(低速滾轉控制由副翼提供)。整個垂尾上半部分都是全動方向舵,用於偏航控制。

  圖-160是蘇聯第一種配備4餘度電傳飛行控制系統的轟炸機,具功能有限的機械備份系統。圖-160也是蘇聯第一種採用戰鬥機式中央操縱杆的重型轟炸機,摒棄了傳統的操縱盤。

  該機的4臺庫茲涅佐夫NK-32加力渦扇發動機安裝在兩個被後彈艙隔開的發動機艙中,每臺發動機艙都配備了的可調楔形進氣口。單臺發動機額定幹推力137千牛,最大加力推力245.18千牛,亞音速巡航時的額定推力是41.2千牛,涵道比1.36。

  「海盜旗」的13個油箱可容納171噸航空煤油,油箱分布在機身、中央翼段和可動翼內。飛機風擋前的機鼻中央還有一個可收放空中加油探管。

  所有武器都內置於機身的兩個串列彈艙內,每個彈艙長11.28米、寬1.99米,安裝一個MKU-6-5U六掛架旋轉發射單元,可掛載6枚Kh-55/Kh-555空射巡航飛彈。該機的標準載彈量為22.5噸,最大載彈量為40噸。

  

  每臺發動機艙都配備了的可調楔形進氣口

  

  NK-32加力渦扇發動機單臺發動機額定幹推力137千牛,最大加力推力245.18千牛

  

  整個垂尾上半部分都是全動方向舵,用於偏航控制

  

  飛機風擋前的機鼻中央還有一個可收放空中加油探管

  

  每個彈艙長11.28米、寬1.99米,安裝一個MKU-6-5U六掛架旋轉發射單元

  

  MKU-6-5U掛架

  航電套件

  圖-160採用4人制機組,包括坐在駕駛艙前排座椅的機長和副駕駛,以及坐在後排的領航員(負責控制進攻系統)和領航-操作員(負責控制自衛套件)。所有機組乘員都配備了紅星K-36LM零零彈射座椅。

  該機機鼻大型尖錐整流罩內部安裝了一臺「奧布佐爾」-K導航/攻擊雷達,機鼻下方整流罩內安裝有OPB-15T「雷暴」光學轟炸瞄準具,可在低光照條件下操作。「奧布佐爾」-K雷達是圖-160導航/攻擊系統的核心,可以探測和跟蹤遠距離的海面和地面目標,並能在遠程任務中進行測繪修正,以更新飛機的導航系統。

  

  圖-160也是蘇聯第一種採用戰鬥機式中央操縱杆的重型轟炸機,摒棄了傳統的操縱盤

  

  坐在後排的領航員(負責控制進攻系統)和領航-操作員(負責控制自衛套件)

  

  機鼻大型尖錐整流罩內部安裝了一臺「奧布佐爾」-K導航/攻擊雷達

  

  機鼻下方整流罩內安裝有OPB-15T「雷暴」光學轟炸瞄準具

  

  AV-1S天文導航系統

  

  尾部的APP-50箔條/紅外幹擾彈發射器

  「奧布佐爾」-K雷達具有抗幹擾操作模式,能同時提供4個地面或海上目標的精確位置數據,並能探測天氣變化。領航員可以選擇一個主要目標,並把其位置數據(基於目標方位和斜距)輸入導航系統。該雷達還具有敵我識別功能(IFF),這在探測海上目標時很有用。雷達提供了自動目標探測和跟蹤模式,據說在高空無線電地平線距離內能發現300公裡外的大型船舶。

  圖-160的導航/攻擊套件還包括K-042K慣性導航和AV-1S天文導航系統,後者能實現以全自動導航模式在大洋上空遠程飛行,以及在北極圈極端維度內飛行。導航套件採用PA-3移動地圖來指示飛機當前位置。

  該機的「章魚」瞄準系統負責在發射飛彈前把目標位置數據加載到Kh-55SM和Kh-555飛彈的控制系統中。這套武器控制系統採用12臺計算機來處理複雜的任務,在圖-160的整套航電中,有超過100臺獨立的計算機在飛行或地面維護時控制著各種操作。

  「海盜旗」的「貝加爾湖」綜合自衛套件由專門的機組人員控制,其大部分組件安裝在後機身。俄羅斯沒有公開該系統的雷達告警接收機,目前已知該系統具有「火花」後嚮導彈逼近告警傳感器、主動雷達幹擾機和24單元APP-50箔條/紅外幹擾彈發射器。

  武器


  圖-160最初的主要武器是「彩虹」設計局研製的Kh-55(AS-15「肯特-A」)飛彈,這是一種亞音速地形跟蹤空射巡航飛彈,射程2500公裡,能安裝20萬噸當量的核彈頭,用於打擊已知坐標的戰略目標。Kh-55於20世紀70年代後半期開始研製,在1978年進行了首次試射,於1981年投產,兩年後進入蘇聯空軍服役。Kh-55SM(AS-15「肯特-B」)是Kh-55的增程型,兼容相同的六發旋轉發射架。該彈引入了保形油箱,射程增加到3000公裡,除此之外的戰鬥部和制導系統和Kh-55保持不變。

  

  Kh-55與Kh-55SM巡航飛彈對比

  

  Kh-55巡航飛彈結構圖

  

  圖-160彈艙中的Kh-55

  

  與圖-160一起展示的Kh-55SM巡航飛彈

  

  正在發射Kh-55SM的圖-160

  

  

  俄羅斯對敘利亞IS動武的電視畫面暴露了Kh-555的奇特外形

  圖-160有限的武器庫中後來又增加了兩種新型空射巡航飛彈:「彩虹」設計局研製的Kh-555和Kh-101/Kh-102飛彈。Kh-555是kh-55的改進型,Kh-101/Kh-102則是俄羅斯的新一代超遠程空射巡航飛彈,具有隱身外形設計,尺寸和重量都超過了Kh-55和Kh-555。

  Kh-101安裝常規戰鬥部,Kh-102則是核戰鬥部,單身後部安裝一臺渦扇發動機,在發射時從彈體後部下降到氣流中,這點與Kh-55和的Kh-555相同。Kh-101/Kh-102的航程為5500公裡,重2500千克,飛行高度30-6000米,最大速度970公裡/時,使用地形匹配(TERCOM)制導,輔以具有格洛納斯/GPS雙接收天線的慣性/衛星進行航路校正,飛行末段採用電視圖像匹配製導。俄羅斯資料說這種複合制導方式能達到3-5米圓概率誤差(精確度)。Kh-101/Kh-102飛彈在2004年首次試射,據報導在2013年開始服役,升級後的圖-160在彈艙內的兩個旋轉發射架上可掛載多達12枚這種飛彈。

  

  圖-160向IS目標發射Kh-101巡航飛彈的電視畫面截圖

  

  

  掛在圖-160旋轉掛架上的Kh-101

  

  

  

  Kh-101飛彈的一些細節

  更小更輕的Kh-555在1999年開始測試,該彈沿用了Kh-55的彈體,常規戰鬥部重364千克,頭部增加了邊條,射程可達2000公裡。Kh-555可安裝穿透或集束戰鬥部,後者配備有碎片/高爆或穿甲子彈藥。與Kh-55相比,Kh-555降低了雷達反射面積,並且和Kh-101一樣採用了更現代化的複合制導系統。

  Kh-555的最後一次實彈驗收測試發生在2005年8月16日,那天,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坐在圖-160駕駛艙前排右座體驗了這次試射。這次飛行的機長是阿納託利·日哈列夫少將(現在已經是中將了,是俄羅斯空軍遠程航空兵司令),他駕駛飛機從莫斯科和奧列涅戈爾斯克附近的契卡洛夫斯克起飛,開始了這次持續5小時的任務。圖-160發射的兩枚Kh-555擊中了俄羅斯遠北領土沃爾庫塔附近奔巴靶場上的一個點目標。

  

  

  「圖-160,哈拉紹!」

《空軍之翼》

相關焦點

  • 海盜旗飄揚(下)—圖-160戰略轟炸機近況
    在烏克蘭的日子裡,由於圖-160昂貴的飛行成本,該團的飛行訓練被大幅削減,絕大多數「海盜旗」遭永久停飛。到1994年中期,團裡只剩屈指可數的飛行員具有駕駛「海盜旗」的資格了,而且一年僅飛幾個架次,大多數圖-160機組不是退役就是去俄羅斯參加俄軍了。  1995年,烏克蘭政府決定報廢所有19架圖-160,外加25架圖-95MS螺旋槳戰略轟炸機以及所有的Kh-55空射巡航飛彈。
  • 重生的「海盜旗」——俄羅斯圖-160M/M2可變後掠翼戰略轟炸機
    圖-160的原始設計源自米業西舍夫M-18,圖中可以看出M-18機身中部的彈艙內置兩枚巨大的Kh-45空地飛彈  當蘇聯人獲悉美國空軍正在研製AGM-86戰略巡航飛彈後,在1976-77年調整了新戰略轟炸機的武器配備,兩枚重型Kh-45飛彈被6-12枚亞音速Kh-55飛彈或12-24枚Kh-15飛彈(Kh-2000項目的進一步發展)取代。
  • 冷戰對華威脅最大的「海盜旗」戰略轟炸機出新版了?其實是25年前庫存
    圖為2013年圖-160轟炸機跨洋飛抵委內瑞拉最大最快最嚇人圖-160「海盜旗」戰略轟炸機是目前全球最大最重以及最重的戰機。雖然「海盜旗」隱身性能不如B-2轟炸機,但俄軍有射程5500公裡的Kh-101巡航飛彈,無需冒險衝入敵軍防空網就可以斬首萬軍之中。
  • 「海盜旗」圖-160和B-1B到底誰「山寨」?美專家一針見血
    「海盜旗」大約比B-1B大20%。它的翼展55.75米、全後掠33.53米,機長53.95米,機高13.72米,冀面積370米2「海盜旗」的發動機的推力也大大超過B-1B。四臺HK-32型渦輪風扇發動機分別並列安裝在靠近機身的兩翼下,單臺推力245千牛約25000公斤力。
  • 飛翔的「海盜旗」
    1987年服役的圖-160剛剛進入部隊,立馬刷新了多項世界紀錄,西方觀察家使勁地擦著自己的眼鏡片,簡直不敢相信它的存在。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轟炸機,圖-160不論是體型還是速度,都完爆美軍的B-1「槍騎兵」戰略轟炸機。作為後起之秀,圖-160速度比B-1轟炸機快80%,個頭大出近35%。
  • 全球最漂亮的轟炸機圖160,中國曾想引進,被其他國家插手阻撓
    如何評價戰略轟炸機的作用,普京曾這樣說過:「外交抗議一千次,不如轟炸機的翅膀扇動一次」,目前俄羅斯的轟炸機家族,由圖-22M、圖-
  • 俄新型圖-160M2轟炸機將於2018年量產:可讓美國"焦頭爛額"
    資料圖:俄羅斯圖-160戰略轟炸機示意圖。他補充道,普京已經決定在加強俄羅斯「核三位一體」打擊系統,其中,空基方面則主要依賴於圖-160戰略轟炸機的新技術和技術基礎。俄羅斯《觀點報》以「圖-160的升級版轟炸機將帶給俄空軍新機會」為題報導稱,俄空軍前總司令弗拉基米爾·米哈伊洛夫認為,新型圖-160M2轟炸機的現代化作業是在俄羅斯第五代轟炸機的預期中進行的。
  • 2架俄軍圖160戰略轟炸機逼近英倫 報復美軍模擬核攻擊莫斯科
    據英國空軍新聞辦通報,近日皇家空軍的遠程預警雷達發現了2架快速逼近的空中目標,英軍「颱風」戰鬥機從蘇格蘭洛西茅斯軍事基地緊急升空,逼近目標後才發現是2架巨大的圖-160「海盜旗」戰略轟炸機,這是俄軍遠程航空兵武器庫中最具戰略威懾力的戰機,可以攜帶12枚遠程核巡航飛彈。該機出現在英倫島嶼附近,是俄軍對於美國B-52H戰略轟炸機來襲的回應!
  • 美國B-1與俄羅斯TU-160,毀滅者的對決!
    在美俄都積極發展戰略轟炸機的同時,有消息稱,中國正在發展飛翼設計的隱形轟炸機,未來將替代轟六K成為中國空軍戰略轟炸機部隊的中堅力量。但小編認為,美國的B-1「槍騎兵」和俄羅斯的圖-160「海盜旗」還是有其參考價值的。▼
  • 俄羅斯重啟圖160生產線?這都已經重啟九千幾次了
    160轟炸機美國《大眾機械 》月刊網站6月12日報導稱,在停產四分之一個世紀後,蘇聯生產的最後一款轟炸機將恢復生產。這款北約稱作「海盜旗」的圖-160轟炸機將在2021年恢復批量生產。該轟炸機既可攜帶遠程常規巡航飛彈又可攜帶遠程核巡航飛彈,打擊遠程目標。這個消息聽起來很勁爆,因為圖-160是人類有史以來最重型的戰略轟炸機,也是航程最大、彈艙最大、速度最快的戰略轟炸機,再恢復大規模生產的話,對世界格局是很大的衝擊。
  • 「天鵝之歌」——俄「圖-160M2」戰略轟炸機發展研究
    俄軍發展「圖-160M2」戰略轟炸機是在現役「圖-95MS」戰略轟炸機服役時間長、機體嚴重老化,而新一代戰略轟炸機項目難以按期完成研製的情況下,為保持「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的戰備水平和有效應對局部戰爭,所做出的迫不得已的選擇。
  • 烏克蘭飛行員真惹不起:只因工資被拖欠,駕駛八架圖160投奔國外
    圖-160戰略轟炸機性能優於B-1B圖-160"海盜旗"是俄羅斯最先進的現役戰略轟炸機,可使用攜帶核彈頭的巡航飛彈對敵方目標發起攻擊,性能大幅領先於美國的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在具體性能方面,圖-160
  • 以我國航空技術水平能仿製圖160嗎?除了發動機,還有一大難點
    戰略轟炸機是核大國特別是美俄空基核力量的主要投射平臺,「國之重器」不輕易示人。但歷史上,圖-160也曾旁落他國,遺留在烏克蘭普裡盧基空軍基地的蘇聯空軍遠程航空兵第184重型轟炸機團的圖-160多達19架,美國慫恿下,烏克蘭銷毀了10架(保留1架在博物館展出),為償還俄羅斯的天然氣債務,有8架圖-160被俄羅斯「搶救性」贖回。
  • 中國蒸汽彈射器已出局, 可賣給俄羅斯, 換取圖160戰略轟炸機技術!
    俄羅斯未來航母如果裝上彈射器,性能將大有不同 當然,前面我們也說了,航母彈射器是比核彈還要稀罕的戰略重器,俄羅斯要想從我國獲得這項關鍵技術,得有誠意。錢,我們並不缺,我們缺少一些俄羅斯正好有的技術,比如圖-160戰略轟炸機。
  • 俄羅斯開始生產升級版Tu-160M戰略轟炸機發動機
    據俄羅斯國防部12月4日消息,俄羅斯遠程航空正在獲得新的作戰能力,這主要是由於對引擎進行了升級開發,目前已開始生產用於升級型Tu-160M戰略轟炸機的NK-32-02發動機,到2020年11月,在喀山機場對裝有新的發動機的飛機進行了首次飛行。
  • 戰略轟炸機排名
    B-2A是美國諾斯羅普公司研製的隱身戰略轟炸機,主要作戰任務就是利用於優異的隱身性能,從高空或低空突破敵方的防空系統,對戰略目標實施核轟炸或常規轟炸。該機可進行空中加油。兩個內置武器艙內的旋轉式發射架一共可帶16枚SRAMⅡ短距攻擊飛彈或AGM-129先進巡航飛彈以及各種核彈或常規炸彈。  第二名:B-1B「槍騎兵」。
  • 俄羅斯三大轟炸機到底有多牛?
    它們就是俄羅斯最強的三大轟炸機:圖-95(ТУ-95),圖-160和圖-22M轟炸機。圖-95(ТУ-95)戰略轟炸機家族是前蘇聯圖波列夫飛機設計局研製的遠程戰略轟炸機,北約代號「熊」(Bear)。其設計特色是採用後掠機翼,翼上裝4臺渦槳發動機,每臺發動機驅動兩個大直徑反轉四葉螺旋槳。機身細長,翼展和展弦比都很大,平尾和垂尾都有較大的後掠角。
  • 美、俄關於烏克蘭圖160戰略轟炸機命運的角力,俄羅斯笑到了最後
    Tu-160執行一次最大航程的任務,每架飛機需要170噸的煤油,即使是在國內進行常規飛行訓練也需要40噸的燃料。按照烏克蘭空軍司令部的說法,戰略轟炸機機隊的維護成本每年達140萬美元。當時,俄羅斯立即試圖同烏克蘭政府進行談判,購買Priluki基地的Tu-160和Uzin基地的轟炸機第1006團的Tu-95MS。
  • 2架F35攔截圖160戰略轟炸機,最後吃尾煙?
    最近俄羅斯方面有專家說有一架圖160戰略轟炸機在日本海空域,被美軍的2架F35「伴飛」後,突然開加力並變後掠翼,把F35甩的無影無蹤的事件。此事的真實性瀚海狼山認為存疑,因為現在不確定有美國空軍的F35A在日本本土值班。
  • 世界十大轟炸機排行,美俄佔了前九名
    B-2A是美國諾斯羅普公司研製的隱身戰略轟炸機,主要作戰任務就是利用於優異的隱身性能,從高空或低空突破敵方的防空系統,對戰略目標實施核轟炸或常規轟炸。該機可進行空中加油。兩個內置武器艙內的旋轉式發射架一共可帶16枚SRAMⅡ短距攻擊飛彈或AGM-129先進巡航飛彈以及各種核彈或常規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