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2M轟炸機,北約代號逆火。而圖22的早期版本,北約代號眼罩。因此為了好區分,逆火也可以被叫做圖26轟炸機,但是大多數時候仍然以圖22M為標準編號。圖22M轟炸機採用雙發變後掠翼布局,名義上為早期圖22的改良型,實際上是一種全新設計的超音速準戰略轟炸機。該機既可以進行戰略核轟炸,也可以進行戰術轟炸,尤其是攜帶大威力反艦飛彈,遠距離快速奔襲海上的目標,重點攻擊航空母艦編隊。圖22M由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研製,1972年首飛。加上早期版本,1969年至1993年間共生產了約500架,蘇聯解體後由於維修複雜,加上俄方早期經濟困難,於1993年停產。前期仍有約114架在俄軍服役。不過隨著近30年過去了。已經停產的老飛機必然維護性和妥善性開始全面下降,因此到目前真正還可以起飛的,
逆火轟炸機,已經很難保持40架以上。只有當初保留114架的三分之一。不能飛的逆火,則大部分成為拆卸零配件的專用機。圖22M轟炸機最大武器掛載20噸左右,是一種125噸級的中大型轟炸機,實用航程7000公裡,高空最大速度1.8馬赫,中低空則只能飛1馬赫。似乎有一些人對逆火有一種偏愛情節,認為逆火的研發在當年的圖16之後,而圖16又是轟六的原版。不論圖16還是轟六,都不能飛超音速。因此就有人認為逆火的能力遠遠在轟六之上。經常問為何不趁著當初蘇聯的解體,也引進一批這類可以飛超音速的轟炸機,也不用現在還用亞音速的轟六了。其實這種認知,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個人認為明顯對逆火過於拔高了。逆火轟炸機具備可變後掠翼。早期確實可以在高空飛超音速,但是飛超音速時,
第一必須在萬米以上的高空,第二必須是比較新的機體才敢飛超音速。逆火號稱可以最高飛到2.2馬赫的高速,但那時玩命飛指標得到的數據。一般輕載下的新機,最多可以飛到1.8馬赫就不得了。而20年機齡以上的老飛機,或者有比較重外掛的情況下,任何逆火都不敢飛超音速。而目前停產最晚的逆火的機齡都已經在28年之上。大部分機齡已經在40年以上!因此說逆火可以超音速突防。只能說是過去的「美好回憶」。不單純是逆火,就是春秋日高的所有超級大國的B1B戰略轟炸機,目前都不敢飛超音速。而低空超音速突防,是B1A這種型號,現在已經沒有了。同樣道理,現在所有逆火的超音速突防能力也全部沒有了!逆火的超音速突防的獨門絕技被廢之後,剩下的基本都是弱點而不是什麼比轟六強很多。首先逆火的作戰航程普遍不如轟六,更無法和新轟六的上萬公裡對比。
逆火更沒有新轟六的現代化的全新航電和玻璃化操作界面;逆火也不能發射現代化的遠程巡航飛彈。在中東的實戰中,逆火飛行數千公裡,居然只能投擲鐵炸彈。部分人對逆火的崇拜,最早來源是1970年代,大量逆火可以以3000米的高度夜間突襲北方大城市。主要在於當年的HQ2防空飛彈很難打中低空目標;而這種戰法現在已經成了完全過去式。說到底逆火已經跟不上時代節拍。也不再值得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