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有喜了,是個毀滅戰士!」

2021-02-15 遊民星空

前兩天,一位牛人讓《毀滅戰士》在Game&Watch「復刻版」上成功運行,成功讓任天堂的這個小傢伙變成了毀滅戰士的形狀。

不過這條看似很牛逼的新聞,卻讓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在遊戲圈某個隱秘的角落,有著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只要是能顯示圖像的電子設備,那《毀滅戰士》就必須得擁有姓名。

就比如這款名為PlayData的掌機,別看它只能顯示黑白兩種顏色,同時大大的搖臂讓它看起來像一個老式收音機。

但這並不妨礙《毀滅戰士》在上面射爆,這一層雪花「濾鏡」,倒是很符合這個機子的復古感。

而各類電器也是《毀滅戰士》的舞臺,就比如.冰箱。

有玩家就利用微軟的Xcloud技術,通過投屏的方式將《毀滅戰士:永恆》搬到了智能冰箱的屏幕上,而且遊戲畫面和流暢度表現都不錯不說,別人電腦或主機玩遊戲都是風冷或水冷,冰箱這直接自帶冰冷效果,孰強孰弱,高下立判。

當然,看完這條新聞後,我也下意識搜了搜這冰箱的價格.嗯,有錢真好!

而1998年生產的柯達相機,人們也沒放過它,《毀滅戰士》能在上面跑起來的同時,相機的快門還被設成了開火鍵,讓你突突突的過程也多了點紳士的味道。

在計算器上,《毀滅戰士》則受到了降維打擊,變成了真•像素遊戲。而且一邊屠殺惡魔,一邊聽著計算器「歸零」的嘶吼,那也是有另一番風味。

在公共場所,你也可以化身地獄猛男,在ATM機上大殺四方.你以為我在取錢,其實我還是在突突突。

最騷的是,甚至有人讓《毀滅戰士》在驗孕棒上成功運行,想像一下,有一天你老婆激動地說她懷了,懷的還是個毀滅戰士時,那你的心情.好像還挺複雜的.

除此之外,收音機、汽車顯示屏、印表機、廣告牌等電子設備上,均變成了《毀滅戰士》的形狀,可謂排面十足。

然而,一些人為了證明萬物皆可《毀滅戰士》,還想出了各種「歪門邪道」。比如這位大哥就買了100多斤土豆,用它們作為供電源玩起了《毀滅戰士》。

不得不說,這滿滿一屋子土豆確實有夠壯觀,而且B社官博也轉發這個視頻並@了育碧,這種惡毒的隱喻,我強烈建議.加大力度!

還有人將Windows95安裝在了《我的世界》中。那麼問題來了,系統運行成功後要幹的第一件事是啥呢?那當然是玩《毀滅戰士》了!而且開了這個先例,那麼距離在《我的世界》中玩《我的世界》然後玩《毀滅戰士》的循環終極套娃,或許也不遠了。

同樣是在《我的世界》中,有一款插件能讓羊群自動排列成預設好的圖像,於是有人就對這群小動物產生了非分之想.,用小羊的肉體來擺出《毀滅戰士》的形狀當然,最終效果也確實是不咋地。

就連上周剛剛發售的PS5,人們也迫不及待地用它那3D全環繞,能把人震高潮的手柄,演奏起了《毀滅戰士》的BGM。

總之,如今《毀滅戰士》已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平臺」遊戲,什麼《生化危機4》、《街霸2》,在它面前那都是弟弟。

而且《毀滅戰士》除了在任何設備上都能蹭一蹭的本領外,遊戲本身的一些梗能讓人圖一樂兒,比如辣個裝備——BFG(Big Fucking Gun,也叫大diao槍)。

BFG本是官方提供的外掛,玩家用它能見神殺神,見鬼殺鬼。由於這把槍簡單粗暴,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它也被很多人拿來致敬。

《光環2》就用「Scarab. BFG. End of World」來形容巨型炮臺,《光環:致遠星》中也有一片名為「BFG」的區域;而《英雄聯盟》裡的暴風大劍,英文名就是「B•F•Sword」,這把劍也是遊戲中攻擊力最高的非合成裝備;甚至前一陣英偉達CEO黃仁勳在公布30系顯卡時,也為其冠以了「BFGPU(又大又diao的顯卡)」的縮寫,發布會當晚,眾多網友紛紛表示,沒想到老黃你個濃眉大眼的傢伙,也是個毀滅戰士。

而今年三月那波Doom Guy(《毀滅戰士》主角)與西施惠的強行聯動,更是用各種違和中透露和諧的同人圖,轟動了整個遊戲圈。

那麼從登上各種電子設備,到與小動物組CP,為啥人們就是不肯放過《毀滅戰士》這個1993年生人的「老傢伙」呢?其實這離不開一個人——傳奇碼農約翰•卡馬克。

約翰•卡馬克創立的id software用《德軍總部》,首次將3D射擊遊戲這個概念搬到了世人眼前。緊接著,他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化,為遊戲加入了更複雜的場景交互與光影效果,並提升了材質貼圖質量,最終成品《毀滅戰士》讓全世界知道——射,真的是一件很爽的事。

初代《毀滅戰士》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幹就完了,沒有花裡胡哨的劇情,只有海量的妖魔鬼怪,讓玩家們換著武器,在血肉橫飛的地獄中突突突個痛快。

遊戲一經推出,立馬在全美引發熱潮,發售兩年內,化身地獄猛男的人就超過了1500萬,那時你玩遊戲不玩《毀滅戰士》,那就跟看小視頻不知道深田詠美是一個概念。


大家有時間可以向深田老師請教一下怎麼玩《毀滅戰士》

當時為了玩到《毀滅戰士》有人選擇了辭職,而上班偷摸突突突的人就更多了,英特爾公司一度明文規定,上班時間不許玩《毀滅戰士》。

當然,他沒說不能玩別的遊戲。

而我們很多人,想必都經歷過在微機課上摸魚的美好時光,那時除了《空當接龍》、《魔獸爭霸3》、《CS》和看片兒以外,《毀滅戰士》也是少不了的必修課。

總之,《毀滅戰士》憑藉初代的知名度,讓自己的名字刻在了電子遊戲史這座豐碑的頂層,後人也想盡一切辦法,將這個老將以各種奇怪的方式「復活」。那麼將來又有哪些設備會變成《毀滅戰士》的形狀呢?這還真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

相關焦點

  • 《毀滅戰士 永恆》評測:地獄徵戰,永恆不息
    前作《毀滅戰士》長於世界建構而非實際敘事,這本來也就不是《毀滅戰士》的重點,而不論是前作還是《永恆》,都在建立此前遊戲未曾著眼的宇宙設定和講述一個基本夠用不喧賓奪主的故事上找到了很好的平衡,它不會耽誤你屠殺惡魔的興致,但如果你願意,毀滅聖典中有頗多可以深挖的劇情細節,充實著毀滅戰士、惡魔軍團和暗夜守衛的背景故事。
  • 電競的傳奇:《毀滅戰士(DOOM)》回憶錄
    再重複一遍:玩《毀滅戰士》時切勿使用對戰模式。」英特爾(Intel)公司在發現網絡異常後立刻禁止員工在公司運行《毀滅戰士》。德克薩斯A&M公司把網絡伺服器上的《毀滅戰士》全部刪除。遊戲MOD文化的產生影響深遠,回顧遊戲史上的許多偉大遊戲,MOD的繁榮無一不延續了遊戲的人氣並讓其名垂青史。看看後來的歷史,如果不是MOD,就不會有《反恐精英》,就不會有DOTA。我們真應該感謝約翰•卡馬克在上個世紀就開了個好頭。
  • 鬼哭神嚎——《毀滅戰士:永恆》
    如果說前作是把玩家當作熱鍋上的螞蟻,讓我們遊玩的全程都在緊繃狀態中度過,那麼《毀滅戰士:永恆》就好比把玩家直接架在火上烤——我們會對子彈匱乏的狀況無比焦慮。也就是說,在邊打邊躲的同時,玩家還需要留意有哪些可憐需要被處決。因為這是我們獲取子彈,繼續活下去進行戰鬥的主要方式。 這樣的設計強調玩家需要把握時機,以及定製戰鬥策略。
  • 我從地獄歸來:《毀滅戰士》重生記
    這一版《毀滅戰士4》也就有了個「毀滅召喚」的諢名。編劇亞當·加斯科因有個想法,為了呈現這種「UAC就是個邪教組織」的設定,百科資料庫的條目,尤其是地獄惡魔的條目會分成幾個階段,初始版本人畜無害,僅僅是UAC對地獄惡魔的正式調查報告,但後續隱藏解鎖的條目才真正是展現惡魔本質的東西。他們甚至在遊戲的第一個信息屏幕上大張旗鼓的寫上「惡魔入侵正在進行中」,這種不管不顧的態度,其實一部分原因是……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 《毀滅戰士》的誕生丨觸樂
    經過數個不眠之夜,「深思」到底是將PC版《超級馬裡奧兄弟3》鼓搗了出來。卡馬克等人將這個得意之作寄給了任天堂,並不忘在郵寄包裹裡附上一封熱情洋溢的自我介紹信。曾在《德軍總部3D》研發中大放異彩的湯姆·霍爾精心撰寫了一份遊戲策劃案,即「《毀滅戰士》聖經」(The Doom Bible)。按照霍爾的構想,《毀滅戰士》有精彩的單人劇情關卡,對應4位基礎屬性迥異的可選角色——包括兩位女性角色和1位黑人男性角色,他們的生命值、移動速度、傷害輸出等都不相同。出於成本考慮,這些角色在實際遊戲裡僅通過不同的盔甲顏色和人物頭像來予以區分。
  • 啥也別說就是幹 《毀滅戰士》評測
    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幹掉敵人就有機會回血,一個及時的壯烈擊殺就可以拯救只剩一絲血的主角。通過這個系統《毀滅戰士》讓玩家進一步的把心思放在戰鬥上,讓遊戲變得更加緊張刺激。這是我見過的最有腔調的職員列表我不知道要怎麼形容《毀滅戰士》的多人模式。你想想,《毀滅戰士》是個啥?知道 「Deathmatch」 從哪來的麼?從1993年的《毀滅戰士》裡來的!後來 id 做出了啥?
  • 《毀滅戰士》的單人模式值得一試 體驗
    威力很小,玩家們使用它一般只是為了節省彈藥而已。而在新版《毀滅戰士》中,也有這樣一把手槍,它是玩家的初始武器。而就是這樣一把不起眼的手槍,在新版《毀滅戰士》中卻有著極為詳盡的資料。據遊戲中的百科介紹,這把槍通過「重力齒輪電機」充能「內部的電容器」。當你扣動扳機時,電容器會釋放4百萬瓦的能量,發射高速的等離子體。
  • 淺析《毀滅戰士》中的惡魔形象出處
    回到《毀滅戰士》中來,我們會發現粉紅魔身上帶著些許阿米特的影子。雖然它在遊戲中並不會懲罰有罪之人,但它的利爪、尖牙與頭上的角分外明顯,它的形象比起其他惡魔都更像動物而不是人類或是機械,而且粉紅魔也熱愛吞食心臟。在《毀滅戰士》的世界觀裡還有叫做「烈鞭」的惡魔,這個蛇狀怪物在《永恆》中首次登場。烈鞭是一個半人半蛇的生物,下身為蛇狀機械,上半身則與人類似。
  • 《毀滅戰士4》評測6.5分 只是引擎宣傳片
    《毀滅戰士》系列無疑曾經擁有相當多的粉絲,但作為古典射擊遊戲代表中的代表,這個系列在新時代的發展卻算不上特別的成功。當年的《毀滅戰士3》曾經被許多玩家寄予厚望,不過儘管作品的單人戰役部分相當出色(也相當嚇人),作品本身作為一個整體卻沒有鬧出太大的動靜。FPS的開山祖師在2004年的重出江湖也就隨之寂寥的收場,等我們再次相聚時,日曆已經翻過了十二個年頭。
  • 人類終於玩上了用土豆驅動的《毀滅戰士》
    雖然沒有任何明文規定,但《毀滅戰士》的鐵粉仿佛都有一個終極的使命,那就是讓這款傑作在一切通電的設備上運行。在無數技術宅的努力下,無數電子產品變成了《毀滅戰士》專用機,冰箱、微波爐、相機、跑步機,甚至是驗孕棒,任何你以為物理上不可能、性能上行不通的設備最終都被《毀滅戰士》所徵服,證明了「性能低下不是無法運行《毀滅戰士》的藉口」。
  • 年度射擊遊戲回歸,《毀滅戰士:永恆》哪裡比前作更進步?
    肩扛式火焰噴射器讓毀滅戰士可以焚燒面前敵人獲得護甲,補全了生命、彈藥、護甲三種能量再生方式中的最後一環。有了全新武裝加持,毀滅戰士在與地獄惡魔戰鬥的競技場上將獲得更多資源支持,更難被敵人擊殺。事實上,《毀滅戰士:永恆》還加入了一把更讓人心跳加速的武器——這把在《毀滅戰士》(2016)結尾被奪走的裁決之間要在遊戲中發揮怎樣的作用,需要玩家們自己發現了。
  • 動作遊戲可以從經典的《毀滅戰士》中學到什麼?​
    因為《毀滅戰士》關卡主要是利用手頭的現有資源創造的,所以一個人也可以獨立製作。這樣一來Romero就有了很多創作自由,可以自主設計關卡——如今的遊戲設計似乎就是在這點上有麻煩。雖然他是眾人敬仰的資深前輩,但是遊戲中的改動並不是他一個人可以實現的,而是像機械齒輪那樣,一個帶動另一個。如果在《鬼泣5》開發的最後十周,總監伊津野英昭想要重新設計某個任務,這會是一個巨額工作。對比之下,儘管Sandy Petersen是在遊戲發行前十周才加入《毀滅戰士》開發團隊,但是他完成了遊戲19/27的關卡,儘管其中有8關是基於早期Tom Hall的設計。
  • 《毀滅戰士:永恆》中文免安裝版
    《毀滅戰士:永恆(Doom Eternal)》是由id Software製作的一款十分血腥暴力的末日題材FPS
  • 3D FPS的先聲:從《毀滅戰士》《雷神之錘》到《半衰期》丨觸樂
    好像有什麼奇怪的東西混進來了……《毀滅戰士2》銷量高達200萬份,約為初代的兩倍。《毀滅戰士》類FPS的主角如果穿越到現實世界,大概都得是這個模樣……不過,用「《毀滅戰士》類」來統稱這一時期誕生的FPS既不公正也不公平,因為它們之中確實有不乏讓人印象深刻的精品。
  • 20美元的宜家檯燈算力有多強?運行《毀滅戰士》操作絲滑,最初竟是受假新聞啟發
    這款售價大約20美元的電燈TRÅDFRI,可以隨時進行調暗或調亮、設定想要的顏色,以及拿來玩《毀滅戰士》。是的,你沒有看錯。因為TRÅDFRI的顏色調整功能,可以想像,其內部擁有一個計算機系統,而只要對其稍加改造,《毀滅戰士》什麼的,根本不在話下。還是不信?實機演示一段:
  • Steam全球熱銷第一,91%好評的《毀滅戰士》是如何讓玩家爽到?
    結果兩者在各自發售的平臺上都火了,3月20日發售的《毀滅戰士》上線首周拿下了Steam全球熱銷第一,發售四天後玩家評測就超過了22000條,有91%的玩家給遊戲打出了好評。《毀滅戰士》系列的世界觀構建很有復古的感覺,它的第一作發行於1993年,主角扮演一名末日海軍陸戰隊員,在火星以及地球上與惡魔廝殺,當惡魔將地球變為地獄之後,主角化身成了「毀滅戰士」。
  • 《毀滅戰士4》顯卡測試:這一次N卡領先
    《毀滅戰士4》已經於前天正式解禁,按照慣例媒體們也在第一時間放出了顯卡測試圖,那麼這一次對於N卡和A卡來說,孰優孰劣?
  • 帶你漲知識 《毀滅戰士VR》刺激爽快的射擊之作
    而這次再讓我們來聊一聊同樣是B社即將發售的《毀滅戰士》VR版《毀滅戰士:VFR》。  作為有著24年的歷史之久的遊戲系列。2016年作為重啟之作的《毀滅戰士4(DOOM)》,再次讓玩家體驗到了這個系列所帶來的簡單粗暴的射擊體驗,不同於時下許多FPS遊戲,沒有花裡胡哨的功能玩法,玩家只需要在遊戲中享受酣暢淋漓的射擊快感。
  • 《毀滅戰士4》Switch版座機與掌機模式解析度一致.
    Bethesda方面確認,《毀滅戰士4》的Switch版將在30fps下運行,720p解析度顯示,座機和掌機環境下都是如此。
  • 《毀滅戰士:永恆》將於12月8日登陸Nintendo Switch
    Bethesda官方宣布《毀滅戰士:永恆 Doom Eternal》將於12月8日登陸Nintendo Switch,遊戲將僅發售數字版本,支持官方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