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華聲社並"設為星標"
對於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的臺灣之行,大陸方面再次表達了明確態度。
18日上午,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宣布從當日起,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
隨後臺媒傳出消息稱,當天上午一小時內,解放軍軍機陸續出現在臺灣「四大空域」。
臺灣防務部門18日下午曾披露,當天總計有18架解放軍戰機「侵擾」臺灣,有部分戰機越過所謂「海峽中線」。
臺灣防務部門公布的18架解放軍戰機中,包含轟-6轟炸機2架、殲-16戰鬥機8架、殲-11戰鬥機4架、殲-10戰鬥機4架。
臺媒19日繼續炒作報導解放軍軍機在臺灣周邊的戰訓活動。
臺灣防務部門發布的9月19日在臺海出現的解放軍運-8反潛機。圖源:臺防務部門官網
臺防務部門披露,解放軍軍機19日上午再次越過所謂「海峽中線」及進入臺西南空域活動,共計出動殲-16、殲-10、殲-11、轟-6、運-8等軍機共19架。
臺軍稱「空軍隨即派遣空中巡邏及緊急起飛等兵力應對,同時配合廣播驅離與防空飛彈追監」云云。
據臺灣「ETtoday新聞雲」報導,根據臺防務部門「實時軍事動態」欄目披露的訊息,解放軍19日上午再次大規模「侵擾」臺西南海域,包括殲-16戰機12架、殲-10戰機2架、殲-11戰機2架、轟-6戰機2架、運-8反潛機1架,共計出動多達19架軍機「擾臺」。
臺防務部門宣稱,解放軍連續2日逾越所謂的「海峽中線」,侵犯臺「主權」的挑釁行為,已嚴重破壞臺海及區域和平與穩定的現狀,臺防務部門表達「嚴正譴責」,並呼籲,大陸「應該自製,懸崖勒馬,不要成為麻煩製造者,共維臺海與印太區域的和平與安全」云云。
「力度前所未有!」軍事專家宋忠平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些措施表明大陸全方位的警告。『臺獨』分子如果還不懸崖勒馬,等待他們的就是死路一條。」
《環球時報》文章《胡錫進:解放軍戰機離飛臨臺灣島上空只剩一步之遙》認為,這是解放軍戰機連續兩天大規模逼近臺灣島,這種情況前所未有。
臺防務部門發布的9月18日在臺海出現的解放軍轟-6轟炸機
文章認為,大陸軍機如此大規模逼近臺灣島,與它們飛到臺灣本島上空只剩一步之遙,如果美臺繼續升級官方勾連,我們相信解放軍將有充分的意志試射巡航飛彈飛越臺灣島,派戰機飛臨臺灣本島上空宣示主權,開展演訓,那將形成臺海地區全新的軍事格局。
文章認為,解放軍這次是下猛藥,實戰性演練攻臺,清楚表明大陸不再容忍美臺用切香腸的方式提升勾連。這種勾連已經成為大陸打擊的首要目標,它必須停下來,否則大陸的軍事行動必將繼續大幅升級,直至攤牌。
宋忠平:
演習隨時轉化為軍事行動
18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任國強明確表示,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這是針對當前臺海形勢、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所採取的正當必要行動」。
他表示,近期,美國和民進黨當局加緊勾連,頻繁製造事端,無論是以臺制華還是挾洋自重,都是痴心妄想,註定是死路一條,玩火者必自焚!
隨後,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春暉也發表講話稱:「有關行動是應對當前臺海局勢的必要舉措,有利於提高戰區部隊捍衛國家統一和領土主權安全的能力。」
就同一場演習,從國防部到履行職責使命的戰區兩級新聞發言人一前一後對外發聲,這是首次,而且針對性如此明確,是前所未有的。
臺灣「空軍司令部」18日下午發布消息稱,大批解放軍戰機再度「侵入」臺西南空域「防空識別區」,甚至「齊聚『臺海中線』挑釁」。
據臺媒報導,為警告解放軍軍機,臺灣空軍18日上午在一小時內連續發出24次廣播驅離,廣播內容一度出現「接近我領空」,而非慣用的「空域」或「防空識別區」,屬相當少見狀況。
而臺灣戰機從各基地緊急起飛,從早上7時至11時累計達17次,全天緊急升空警戒的架數,可能打破二代機成軍20多年來的最高紀錄。
《自由時報》稱:「解放軍軍機與臺灣的距離越來越近。」
宋忠平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首先說明解放軍此次演習的密集度極高,而且都是實戰性、針對性的演習,這是在為加強軍事鬥爭做準備,可以隨時把演習轉化為軍事行動以解決臺灣問題。
據法新社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8日指控,克拉奇17日起訪臺,大陸18日起在臺海附近展開軍演是「軍事恫嚇」,他對記者說,「我們派代表團參加一場葬禮,而中國卻以軍事恫嚇來回應」。
中國空軍專家傅前哨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臺灣所謂「領空」也是中國的領空,解放軍進行戰爭巡航巡邏是毫無爭議的,更不必限於所謂的「臺海中線」。
傅前哨說,克拉奇訪臺,屬於嚴重踩踏「中國對臺灣擁有主權」紅線的事件,恐怕大陸會把軍演甚至訓練常態化,以表明解放軍捍衛國家領土、維護國家統一的信心和決心。
美臺「以武拒統」提速
島內親綠的《自由時報》稱,解放軍軍機進入臺空域,「臺空軍除全程掌握」外,還稱臺軍「罕見首度以重話廣播回擊『立即迴轉脫離,一切後果自負』!」
民進黨當局和美國人在「以武拒統」方面,已經走得越來越遠,而且在加強軍備方面已經非常有針對性。
比如,最近媒體爆出美國計劃增加對臺軍售,而且從過去涉及一兩項武器一下擴大到7項主要武器系統。
這7項武器採購案中,比較確定的項目包括「高機動性火箭炮系統(『海馬斯』)」、M109A6自走火炮、岸基「魚叉」飛彈、MQ—9「海上衛士」無人機及智能水雷。
另外兩種武器系統,可能是F-16戰機偵照莢艙或「標槍」反坦克飛彈、陶式反坦克飛彈等。
仔細分析這些武器就能看出,突出攻擊性是最大的特點。
比如,「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系統,其射程最遠已經達到300公裡。而美國陸軍已經在研製利用該系統,發射新型戰術飛彈,使其射程突破500公裡以上。
此外,臺軍打算採購的岸基「魚叉」飛彈,也不是以往的「魚叉」飛彈。
這批岸基型「魚叉」飛彈,除了增程型的「魚叉」防區外發射對陸攻擊飛彈(SLAM)之外,可能還包括射程超過315公裡的「魚叉」增程型飛彈(SLAM-ER),將會以混搭的方式,布置在美制的魚叉飛彈發射車組中。
外界認為,這兩種攻擊性武器,很可能以機動發射車的方式,部署於臺灣西岸重要地區。
除了從美國採購的飛彈已經如此數量龐大,臺灣還有不少自己研製的陸基型對陸攻擊、反艦飛彈,這包括「雄風-2」型反艦飛彈(射程大約150至200公裡)、「雄風-3」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射程約300公裡)、「雄風-2」增程型反艦對陸攻擊飛彈(射程約500公裡)。
根據此前的一些報導,臺軍還秘密發展了一些中程飛彈。比如,「雄風-2E」型巡航飛彈(射程約1000公裡)和神秘的「雲峰」超音速巡航飛彈射程號稱達到了1500公裡至2000公裡。
有臺媒分析稱,按照民進黨當局現在的做法,未來兩到三年間,臺灣將成為不折不扣的「刺蝟島」,飛彈密度將提升至全球第一位,超越以色列,而這種「刺蝟戰術」,也是在美國方面多年來積極遊說之下,臺灣軍方終於接受、並且積極建立的「不對稱戰略」。
日本防衛大臣表態
據民進黨公布的克拉奇18日訪問行程:上午在臺北萬豪酒店與「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經濟部長」王美花等,針對臺美經貿議題進行討論,為未來的經濟高階對話先展開「前期對話」。
中午宴請科技業者,討論半導體、信息通信技術供應鏈課題。
下午進行「民主對話」,美方由國務院民主人權暨勞工局助卿戴斯卓、國務院全球婦女議題無任所大使柯莉代表,臺灣方面則由「外交部長」吳釗燮等出席。
晚上參加蔡英文官邸晚宴,討論印太區域安全問題。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吳釗燮18日下午4時在臺北賓館會見克拉奇一行。下午5時15分,克拉奇在吳釗燮、美在臺協會辦事處處長酈英傑的陪同下,與「行政院長」蘇貞昌在「行政院」見面。
奇怪的是,克拉奇會見臺灣官員說了啥,臺灣媒體直到18日晚間都沒有捕捉到這位主角的一句原話。
臺灣「外交部」18日傍晚發布新聞稿稱,克拉奇傳遞了美國政府一貫支持「民主臺灣」的立場,臺方由衷感謝美國政府及克拉奇對臺灣的鼎力支持;臺灣是美國在印太地區的緊密夥伴,將持續深化臺美全球合作夥伴關係。
據英國廣播公司18日報導,蔡英文為克拉奇舉辦的是閉門晚宴,預料兩人不會有任何公開談話。
18日,在與克拉奇共進晚餐之前,蔡英文還會見了當天下午率團抵達臺灣訪問的日本前首相森喜朗。
19日,克拉奇在出席李登輝追思告別禮拜後返美,而森喜朗一行也在19日出席李登輝追思告別禮拜。
8月9日,森喜朗已經抱病來臺弔唁過李登輝一次了。此次來臺前,83歲高齡的森喜朗又跌倒受傷,目前手臂仍掛著吊帶。
據日媒報導,此前一直被民進黨寄予厚望的「友臺人士」、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胞弟岸信夫,原本也將隨森喜朗訪臺,因為入閣擔任防衛大臣取消了訪問。
在18日的記者會上,岸信夫在被問及日本與臺灣的防衛交流時表達了慎重立場,「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為防衛大臣將遵守這一立場妥善應對」。
他同時表示,臺灣是「擁有共同基本價值的非常重要夥伴,寶貴的朋友」,而日本與臺灣將「保持非政府間實務關係」。
美議員呼籲「美臺建交」
關於路透社報導的美國準備售臺七項武器的消息,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8日證實說,一名「國會助理」告訴CNN,美國正準備向臺灣出售七項主要武器系統,不清楚國會何時會正式獲得軍售通知。
「對臺七軍售,川普急了」,臺灣中時電子報18日發表署名評論稱,美計劃對臺灣出售七項主要武器系統,配合克拉奇訪臺,從時間點上分析,明眼人一看就清楚,完全是為了選舉。
《紐約時報》18日引用臺北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的話說:「臺灣完全要靠美國。很多人講,這個情況讓臺灣變成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但川普政府的「臺灣牌」是越打越歡。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8日報導,美國聯邦眾議員蒂法尼提出「共同決議案」,呼籲美國「恢復與臺灣正式邦交關係」,終結過時的一中政策:
「現在是美國停止像鸚鵡般復誦北京『一中』幻想,並令美國政策反映臺灣作為自由、民主與獨立國家事實的時刻了。」
報導稱,「共同決議案」是一種美國國會表態形式,僅需國會兩院通過,無須美國總統籤字生效,故不具法律約束力。
臺灣世新大學兼任副教授桂宏誠18日在中時電子報發文稱,美國國務院高層官員來臺訪問,顯然是為升高對大陸的刺激。美國看準了民進黨可製造「反中」和「抗中」的氛圍,還能利用臺灣站在「新冷戰」的最前線,成為其對抗大陸的代理人,同時又可用些名目向臺灣索取保護費或「回饋金」。從這個角度看,美國對民進黨的「統戰」工作是成功的,民進黨也得到了政治利益,但臺灣人民所得到的,卻只是進口瘦肉精美豬和臺海危機嗎?
《胡錫進觀察》文章認為,不得不戰時,先要儘量避免與美國直接交戰,可以先對某個屢屢幫著美國挑釁中國且踩了底線的美國走狗痛揍一頓,殺雞儆猴,給致力於和平崛起的中國戰略上立威。
來源|環球網、環球時報、胡錫進觀察、補壹刀(ID:buyidao2016)
因平臺改變推送規則,時間線被打亂。如果您沒有將「華聲社」設為星標或經常點「在看」,我們的推送可能會被淹沒或推遲。請大家以舉手之勞,將「華聲社」設為星標,每次看完文章在文末點亮「在看」+「點讚」,以便及時收看推送。感謝支持!重磅薦讀
郵箱:jnfilm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