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的建立,其實是有一種很重要的原因的,而這個原因就是馬斯克想要讓火星實現殖民化!
在馬斯克還比較異想天開的時候,他曾想跟俄羅斯購買一些洲際飛彈來作為火箭,然後用它們來發射一些搭載有種子的小型溫室球到火星上,讓種子在相機前發芽,最後將它們發芽的圖片發回地球以實現某種意義上的殖民的開始。
迫使馬斯克產生這種想自己幹的原因是,NASA的沒有足夠的資金來玩這樣的項目,而地球上航天實力最強的NASA都不玩的話,那應該也沒誰能玩得動了。
同時,當時的俄羅斯人認為馬斯克只是個花花公子而已,沒把他的這種想法當一回事,所以也就拒絕了將洲際飛彈賣給他。
這導致了馬斯克開始直接研究火箭,並在不久之後創建了SpaceX。
SpaceX火箭試驗的初期,接連的失敗差點讓它破產,不過最後好在它們與NASA籤訂了合同,有了後續的資金支持,這才得以回生。
自那以後,SpaceX的目標開始著重地向降低發射成本的方向去做研究,而這航天發射的成本,其實也正是太空商用擴張需要面臨的最大瓶頸。
自獵鷹1號以來,發射的成本與有效載荷相比起來微不足道,可到了獵鷹九號,發射成本比當代發射系統低了五成了,也就是說,SpaceX完全有能力去接一些被其他國家認為是虧本的太空飛行器發射任務,因為對於他們而言,發射的成本更低,它們還有錢賺。
當然,如果馬斯克要實現火星殖民地的夢想的話,這點成本的降低程度還是遠遠不夠的。
因為從理論成本上來計算的話,火箭的運輸成本必須要比目前最高效的火箭發射系統便宜至少100倍,這才能讓星際飛船發揮它真正的商業作用。
也就是說,SpaceX必須要將星際飛船做到跟飛機一樣,擁有超大的空間,可以大規模的生產,可以重複地利用,甚至是可以擁有遠超現在的火箭系統的載重能力。
但這一切在SpaceX實現之前,將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可是搞航天不像其他某些領域的一樣,他們在成功之前,與巨大的投入相比,收益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所以SpaceX的火箭移民計劃就是一個正在不斷被挖大的資金坑。
既然是資金坑,那懂行的人,其中必有超過九成的人會認為,將SpaceX公司推上市,讓資本湧入,只要馬斯克再玩點花樣,畫一下大餅,吸引投資者就行了,可事實上呢?
馬斯克可沒有選擇走資本家的玩法,因為SpaceX目前的核心目標並不是賺錢,而是把星際飛船作為火星的運輸系統,為火星移民奠定最基本的根基。
可是一個由資本堆起來的公共企業幾乎是不可能允許這種策略存在的,因為上市公司普遍都擁有逐利的本性,這就跟一些企業家為什麼哪裡賺錢就往哪裡鑽一樣,感覺好像是企業家的本性所為,可實際上,這可能不過是被資本力量推動的結果而已。
馬斯克是誰呢?在我們很多人眼中,他更像是一位夢想家,而夢想家怎麼能隨便地被資本控制呢?
假如SpaceX上市了,最終可以預測的結果是,因為堅持衛星發射業務的近期短期利益太有吸引力,在航天發射領域,找遍全球也沒有一個能打的,所以資本最終會迫使SpaceX公司將他們主要的精力都放在這一方面了,也就是說,SpaceX公司最終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會變成一家衛星發射公司而已,並不會再將最初的火星移民項目放在心上,甚至,最後還有可能因為火星移民這項目要走得路太長而被資本所放棄。
既然不上市,那麼馬斯克是怎麼保證後期SpaceX公司能在火星移民項目上依舊有著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呢?
答案就是他們正在建造的星鏈了,SpaceX利用他們低發射成本的優勢建造星鏈,後期將會有源源不斷的收入湧進,然後這收入再流入到火星移民的項目中,這樣就可以確保這個項目不被資本控制,不會因為投資者看不到賺錢的頭而迫使項目擱淺了。
未知的事物,看起來雖然令人生畏,但它對我們人類這樣的冒險物種來說,從來都是不缺吸引力的。
SpaceX想要殖民,或者更確切地說是"佔領"火星,實際上,這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下一個合乎邏輯的步驟。
如果我們要生存,文明要發展,那就要探索我們浩瀚宇宙的其他部分,我們需要離開地球,進化成一個多行星的物種。
SpaceX背後的人,馬斯克,他肯定明白殖民火星對人類文明意味著什麼。
畢竟在長遠而未知的未來,他後續或許保護我們免受地球上大規模滅絕級別的事件,而且使我們能在有生之年走上了星際勝利的道路上。
聲明:本文來源騰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內容為轉載,並不用於商業目的,我們已經儘可能地對作者和來源進行通告,但由於能力有限或疏忽,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漏登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