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我的都關注我了~
單日徒步,有別於多日重裝徒步,行程距離和所費時間通常較短,攜帶的裝備不需要太多,能以較輕鬆的心情準備。不過雖是難度較低的行程,置身郊外山區仍有許多不可控狀況,所以本篇文章會依據過去的實際使用心得,提供一系列適合單日徒步的裝備清單,讓大家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時,也能走得舒舒服服、平平安安!除非有上山煮大餐或其他特殊需求,否則一般情況來說,背包容量約15~20升就非常夠用了,基本內容是雨衣、雨具、零食、飲水、錢包、鑰匙、醫療包、衛生紙,垃圾袋等物品都能塞得進去;如果想再進階一點,也許會有鍋具、爐具、餐具,甚至輕便的椅子、桌子,方便在休息地點能煮一頓熱食吃,這時背包容量或許就需要提升到20~30升。背包容量若是過大會顯得累贅,過小則失去收納的彈性空間,請自行評估,這沒有標準答案。另外請記得多帶一個小的背包防水套,下雨時可以套在背包上避免滲水,或是在背包內多加幾個防水收納袋或塑膠袋。聽起來品類很多,但其實一個18L的背包,就能輕鬆把所有上圖列出的物品都塞進去。單日徒步有專用的單日包,也可以使用衝頂包取代,這沒有硬性規定,而且因為容量少、重量輕,幾乎沒有男用/女用的分別,選擇標準不像大背包那麼嚴格。但總結來說,我認為單日徒步背包的選購重點可歸納如下:3)兩側有放水壺的收納空間,或是內部有水袋空間,方便飲水應該選擇抓地力強、輕量、防水、保護性好,能夠在複雜多元的地形穿梭,正好適合輕裝登山/徒步的愛好者。如以後需要多日徒步,需要一雙能兼顧足部保護、支撐的機能性的鞋,擁有緩衝性極佳的鞋底,提供更好的垂直支撐力;同時選較硬的橡膠大底,讓鞋底保有彈性。依照個人能力和使用習慣日徒步可以選擇低幫鞋,推薦中幫鞋(更能保護腳踝)。合腳性:自然的貼合,舒適的包緊腳部是登山鞋應具備的基本條件,也是所有功能正確發揮的前提。穩定性:這是登山鞋最關鍵的功能,支撐強度則決定穩定性。足弓部位不能有任何彎曲。前掌部位:高山靴--無任何彎曲,重裝鞋--輕微彎曲,遠足鞋--適度彎曲,輕裝鞋--易彎曲。舒適性:登山鞋的舒適性應該體現在長距離的登山徒步過程中,為腳部提供持續的保護和必要的舒適度,而非一時的腳感。1)尺碼比平時穿著大一碼,腳後跟預留約一個手指寬的間,試穿時著登山襪;4)根據地形,路線,氣候,負重,距離(行程)選擇適合的登山鞋;6)負重達到15公斤以上和自己體重的1/3,需選重裝鞋;7)兩天以上登山,徒步,需選擇遠足或以上級別登山鞋;由於單日徒步的路線多在中低海拔處,氣溫不至於太低,所以我會建議穿輕薄、透氣、寬鬆適中的褲子即可,並儘量避免穿棉質、厚重的休閒褲,例如抽繩運動褲、牛仔褲。但如果天氣真的很冷,穿更厚一些的褲子也沒有問題。
至於要穿短褲或長褲,則視路線的狀況而定,例如山區會出現的蚊蟲、螞蝗,建議穿著長褲應對;而如果事先調查,知道路況和環境都沒有類似上述的困擾,穿清涼、透氣通風的短褲也是不錯的選擇。
上衣和褲子一樣,儘量避免穿棉質衣物,所以透氣、排汗、快幹的聚酯纖維服飾是首選,能有效將汗水快速排出,維持肌膚的乾爽,也不會讓汗臭味停留在衣服上。如果真的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只要把衣服的水洗標翻出來,上面若是註明「Polyester 100%」,基本上如果款式喜歡買下去不會錯。
徒步會穿到的外套有幾種,屬於外層的衝鋒衣、皮膚風衣和軟殼,以及屬於中層的保暖衣,例如化纖、羽絨和抓絨外套。但由於路線設定在中低海拔山區,而且是當天來回,所以若非特殊情況其實不太需要穿到保暖層,而如果真有保暖的需求,認真來說隨便一件較厚的外套、帽T都能符合需求,只要背得動或塞得進背包,想要怎麼穿皆可,不需要太拘泥,後期如果有需求再添購即可。
但衝鋒衣、風衣和軟殼就不同了,機能性需求較高,建議還是購買登山專用的外套。軟殼外套不是必備,但如果秋冬上山,休息或行進間要是覺得冷,一件輕薄的軟殼外套就能排上用場。
剛開始爬山不仰賴登山杖,覺得自己身強力壯,哪需要這種輔助道具?後來才明白這觀念大錯特錯,因為如果使用得當,登山杖會像另外延伸出來的兩隻腳,而四隻腳爬山當然會比兩隻腳來得有效率。上坡時輔助出力,下坡時幫助膝蓋減震,在某些溼度較高的中級山區,還能增加上下坡的制動力,可謂一舉數得。
由於單日徒步的背包容量小,不適合攜帶收納後過長的登山杖,因此推薦購買收納體積小的摺疊杖,不僅攜帶方便,通常較輕的重量也能減少長時間使用的肌肉疲勞。
無論是否會在山上過夜,無論行程所費時間是長是短,我一定會帶一個頭燈在身上,因為你永遠不會知道這趟上山會遭遇什麼狀況?可能是迷途導致夜歸,或者踩空摔落邊坡無法移動,總之在那樣的危急時刻能為前方道路點亮光明的頭燈,可說是上班必備的求生裝備,萬萬不可輕忽。建議挑選流明數160以上,可USB充電重複使用的款式。
水瓶可用一般礦泉水瓶,或是單車用的運動水壺,但如果爬山,我建議多帶一個保溫瓶,天冷時可裝熱飲,炎熱時可隨喜好加入各種冰飲,上山休息停下來喝一口,絕對是極佳的享受!
圓盤帽的遮陽效果好,能夠擋住大部分的陽光,如果搭配防曬乳,幾乎不太會曬黑。
無論去哪裡,也無論是一天還是多天的活動,為了安全,有一些裝備是必需品,隨時要裝在自己的背包裡以備不時之需,以下列出的必需品供大家參考。
1)導航設備(智慧型手機、GPS、地形圖和指北針);6)頭燈及照明(頭燈、營地燈、手電、配齊額外電池);10)火柴和打火機或鎂棒(最好有2個以上的不同引火物);11)蠟燭或其他助燃物急救包(根據活動類型配齊藥品和器材)太陽鏡和防曬霜大的垃圾袋和防水袋;答:適度的長途步行,並不會影響寶寶關節的發育,甚至有益無害。但是,鍛鍊強度一定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要突然進行遠高於平常運動強度的活動。 9歲以下的孩子,每天徒步的時間控制在6小時內為宜,9-12歲的孩子不要超過8小時,而13歲以上的少年們可以視情況放寬到10小時。答:為了鍛鍊寶寶的自理能力,進行基本的負重當然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果您的孩子年齡在9歲以下,不要讓他的額外負重超過5斤。如果您的孩子是9-12周歲,建議這個數字不要超過10斤。當然,青少年的負重也一定要慎重,他們的骨骼還沒有發育完全,我們建議,未滿18歲的青少年在進行徒步活動時,負重最好不要超過15斤。選擇背包時也要以輕便為主,方便攜帶。